民丰小记
如果你打开地图,也许得费点劲才找到标着“民丰”的这个小圈圈。从乌鲁木齐到民丰,要穿天山、绕沙漠,沿昆仑走上五千里路,坐班车净走十一天。而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还有八千里路的“云”和“月”。也许你还会注意到,民丰这个小圈,正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紧边缘,甚至有些地图干脆把这个小圈圈画在标示沙漠的密麻麻的黑点子里。
就是这么个小而无名的地方。民丰全县只有一万三千多人,三个公社,而三个公社又被茫茫的沙丘分割,距离以百公里计。
我有幸在民丰稍事停留。现在,离开她已经近一个月了。然而,总是想念她。有关她的诸种印象,萦回在我的脑里、心里、梦里。一想起这个遥远的小县,便感到说不出的温暖,而且有那么一种力量,向人冲激、使人振奋、促人深思。
……汽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高速行进,狂风挟着沙尘昏黄蔽日,呜呜怪叫,车轮卷起石块,敲得车底的钢板砰砰地响。嘎的一声,车停了,原来是山洪冲断了公路。人们脱鞋挽裤,下水找路。车子终于怒吼着震荡着越水而过,水花顺着窗玻璃流淌。刚走不远,却又碰到倨傲地蹲在那里的、被一阵风送来的流沙堆。就在这貌似险恶的途中,时而看见一个个维族的养路工人,他们戴着鲜丽的小花帽,牵着高高昂首的骆驼,拉着刮板驱沙平路。他们脸上的自然而憨厚的笑容,使人们刚刚在无意中皱起的眉头顿时舒展了。
车到县城(其实,此县既无镇更无城,这里只是尼雅公社的一个巴札,县级机关设在这里),一下车,头一个感觉是:“怎么?这里是民丰吗?”宽宽的又直又平的街道,两行新植的白杨。为了防止牲畜伤害,树干上一色包扎着芦苇,树叶在和风中愉快地喧哗。树后面是崭新齐整的房屋,“民丰县新华书店”“民丰县百货门市部”“民丰县电影院”“民丰县汉族食堂”“民丰县民族食堂”,每一块白漆招牌上都用维汉两种文字分明地写着“民丰县”。民丰人更是热情而多礼,银须及胸的老汉捋着胡须向我们俯身致意,少先队员停住脚步高高地举起右手来。骑着自行车的小伙子见到客人,立时下了车,推着走过去,以示礼貌。连穿着彩色连衣裙灯笼裤,披着大白纱巾,骑着毛驴的妇女,也持缰鼓掌表示欢迎,还有骑着马的、唱着歌的、卖酸奶子的、在脚手架上运土坯的……人人都那么健康、开朗,把那么多亲切友爱的目光投向我们。
这儿就是民丰吗?夜晚,当我闭了电灯,躺在县委的宿舍里的时候,又一次问自己:戈壁的荒凉哪里去了?风沙的暴虐哪里去了?落后、偏僻、闭塞都哪里去了?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幸福渠。车子穿过尼雅公社和鲁卡雅公社。遍地是绿得发黑的小麦、安详丰满的桑树(民丰田里的桑树,是我在南疆看到的最多的)和清澈可人的毛渠。县委同志说,民丰虽小,生产却多样化,去年收获了八百来万斤粮食,今年又把牲畜发展到十七万多头。人们还造林,养蚕,捕鱼。民丰拥有两万亩地的梧桐林,今春又植树两万株,育苗五十亩。民丰的鱼湖,也是驰名的,产鱼大而无鳞,我们已在昨晚领略了它的美味。
说着说着,车子已经离开了美丽的绿洲,开进了缓缓起伏、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幸福渠就修在杳无人迹的戈壁滩里。
幸福渠离县十五公里。底宽达六米,长达十余公里的干砌卵石渠道,活像一条苍劲的巨龙,稳稳地卧在戈壁滩上。它将把调皮的尼雅河的流水驯服,让它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民丰和南疆各地一样,终年基本上没有雪雨,她的存在,全倚仗尼雅河。尼雅河又和新疆的许多河流一样,根本没有什么河道。每年,昆仑山的雪水融化下来,便随心所欲、随势所之地四下流窜,形成许多大小河流,尼雅河便是其中之一。尼雅河是最不争气的一条河,一年只有五个月有水,水量忽小忽大,小了不够用,大了把渠道冲个稀糟巴烂。以往,区区民丰,只有些土渠,做梦也不敢想修什么卵石大渠。公社化以后,人们心气高了,力量大了,经过长久的勘查、设计、多方准备,终于从去年五月打响了修建幸福渠的战役。开始只有一百人在这里堆石挖土,秋收以后,全县三千多劳动力中来了一千多人修渠。人们睡在地窝子里,吃着骆驼刺、芨芨草烧火烤的干馕,喝着毛驴从村里两桶两桶驮来的宝贵的水,奋战了一冬春。今年春天,水渠工程虽然并未完工,却已能够初步利用。往年五月底才能见水,今年三月十八日水就到了地里。往年从河道到田头水要爬三个多钟头,今年四十五分钟就到了。往年这个时候,麦子头遍水还浇不完,今年已普遍浇了两遍。大秋作物的播种,也比往年大大加快,还多种了六千亩地。等到幸福渠完工了,那更不用说,增加三个月有水季节,成倍地增加流量,除了作物播种会更及时,田间管理会更充分,还可以开垦一万五千亩荒地。
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参观了今年五一节落成的分水闸。这是“大洋”闸口,混凝土钢筋结构,洋灰墩上朱红的油漆漆着大字标语:“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三面红旗的光辉,就这样照亮了这边远的小县,就这样唤醒了浩浩茫茫的戈壁滩。
也许,在全疆各地今年兴建的总数以万计的渠道中,这只是很小的一条。在吐鲁番,正在修建的大渠长六十公里,在策勒,正在修一条长达一百五十公里的大渠,其实,那是名副其实的人造河。但是,民丰的幸福渠给我的印象最深,真是难能可贵,这个空前的工程表现着民丰人的跃进的步伐和革命的气魄,它将彻底改变民丰的面貌。 民丰人做了许多工作,修渠、造林、扩种棉花、精管小麦、建立绵羊人工授精站以至于翻盖俱乐部、给电影队配备骆驼以加强远地的巡回放映……民丰有各色各样的风光,有绿水环绕的桑田,有风吹见羊的草场,还有昆仑山里的牧场——从那牧场到县里来,要走四天呢。凡此不表,这里,单记一记民丰的孩子们。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