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滴水见太阳。”在陆原著的《万里长歌》中,让我们一起聚焦第八批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的援疆历程,领略他们不平凡的援疆传奇,倾听他们从浙江到新疆万里援疆的心灵歌唱,感受他们完成国家援疆使命的丰功伟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万里长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陆原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常言道“一滴水见太阳。”在陆原著的《万里长歌》中,让我们一起聚焦第八批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的援疆历程,领略他们不平凡的援疆传奇,倾听他们从浙江到新疆万里援疆的心灵歌唱,感受他们完成国家援疆使命的丰功伟绩。 内容推荐 三年之爱爱不绝,万里长歌歌永恒。陆原著的《万里长歌》讲述了援疆的大军中,来自东海之滨的浙江援疆军团,是一支佼佼者。他们处在新疆南疆反恐维稳的最前沿,他们自觉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浙江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展真情援疆、精准援疆、实干援疆、快乐援疆、平安援疆,展现了浙江援疆干部爱国爱疆的现实主义精神,展现了讲奉献、勇担当的浪漫主义情怀。钱江壮丽的浪潮,在天山之南广袤的大地上谱写出宏伟的援疆画卷。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遥远的牵挂 1.老将出马赴疆场 2.这是国家战略 3.省长亲赴新疆调研 4.选拔良才去援疆 第二章 戈壁煮雪 1.理念之花的绽放 2.掀起你的盖头来 3.来自洁丽雅的求助 第三章 春风绘蓝图 1.洁丽雅毛巾不擦眼泪 2.融合的欢乐 3.尽显东海之滨的特色 第四章 沸腾的激情 1.理想的召唤 2.援疆精神这样炼成 3.张弛显厚爱 第五章 假期如此忙碌 1.吃下了定心丸 2.采一颗文化的种子 3.心向阿克苏 第六章 白驹催行急 1.温暖在前行 2.决不掉以轻心 3.维吾尔族妇女的愿望 4.浓浓的关怀 第七章 花开的声音 1.西域盛开江南花 2.拉开智力援疆大幕 3.播种财富的种子 第八章 皆因心里有爱 1.尽是好消息 2.亮出你的宝贝 3.开启新里程 4.爱你如浙江 5.创新的传帮带 第九章 化心之暖 1.制度能融冰 2.让悬着的心放下来 3.倾斜的天平 4.要为浙江争光 第十章 志高不畏难 1.架起情感的桥梁 2.赛出创业的智慧 3.文化礼堂亚克西 第十一章 发芽的希望 1.起死回生的体验 2.西飞的金凤凰 3.脚步丈量出精准 第十二章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1.浪花飞涌凭鱼跃 2.冬日里的收成 3.真心为你们服务 4.我还不能回杭州 第十三章 岁月里的仰望 1.新春的鼓点 2.洁丽雅盛开笑脸 3.令人欣喜的消息 第十四章 丽藻春葩说援疆 1.婚礼上的歌舞 2.历史上第一次 3.你的意见弥足珍贵 第十五章 涌动的钱江潮 1.文化走亲情意浓 2.伸出援手都是爱 3.金融援疆进发活力 第十六章 天山悲哭 1.那一场大雨是老天的泪 2.悲痛莫过伤永别 3.每一个环节 都不留遗憾 4.永远忘不了你的好 第十七章 穿越戈壁的声音 1.接过你的温度 2.决不让贫困大学生失学 3.倾听精神的歌吟 第十八章 天香云外飘 1.新和如是说 2.爱心的书写 3.新疆的“儿子娃娃” 4.心里想的都是你 第十九章 我们携手同心 1.奔跑的“同心杯” 2.阿克苏的“好声音” 3.挥手作别远去的云彩 第二十章 阳光翻开新日子 1.热合买提 2.我们是一家人 3.请让我宴请你们一次 第二十一章 多情才是真豪杰 1.亏欠的孝心 2.我们的两个家 3.人人牢记“三件事” 第二十二章 善作善成 1.向调研要智慧 2.屯垦戍边开新篇 3.乐于接受“考试” 第二十三章 硕果万里香 1.催人奋进的炮声 2.延长的援疆期 3.第二故乡阿克苏 4.那一颗心还牵挂着你 试读章节 徐纪平来到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的办公室,说:“蔡部长,您找我?” 蔡奇亲切地说:“纪平同志,你来了!来,坐下来说。” 徐纪平在蔡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蔡奇说:“纪平同志,省委想请你担任第八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现在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徐纪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年届五十五岁,属于“高龄干部”,已接近仕途的“天花板”,省委还把援疆指挥长这一重要职位让他来执掌,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徐纪平从政几十年来,一直都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组织指向哪里,他就奔向哪里,他觉得这是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素质。 此次,面对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徐纪平没有退缩,他对蔡奇部长说:“我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决定!” 蔡奇微笑着说:“你如果去援疆,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 徐纪平坦诚地说:“要说困难,就是我的父母和岳父母年纪都大了,四位老人的年龄加起来有三百三十岁,我的父亲也已经八十八岁了,他们需要我照顾。不过这些困难我会想办法克服的,只是我年纪大了一些,叫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恐怕有负组织的期望。” 蔡奇笑着说:“你年纪也不算大,老将出马,相信你一定会创出佳绩的!” 不久,浙江省委一纸任命,徐纪平的人生奋斗历程就从浙江交通战线,转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成为第八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司令官”。 飞机停在阿克苏机场中央,一条舷梯直接通到地面,乘客们走向百米开外的候机楼去取托运的行李。 7月的天空蔚蓝深邃,展现了这里空气的洁净,也给人以沉稳、宁静、祥和的感受。徐纪平深吸了一口气,蔚蓝的天空与他畅快的心情吻合在一块,一股对阿克苏的热爱之情瞬间在内心深处涌动。 此次,徐纪平是第八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唯一一个提前进疆的干部。他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前进疆与第七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进行“压茬交接”,启动第八批援疆前期工作。 阿克苏是怎样的气候环境?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发展环境?为期三年的援疆,干什么?怎么干?将与之共事的又是哪些人?许许多多的不可知,刷白了徐纪平前行的路径,一切都需他从头谋划。 徐纪平这匹“老马”,在为期三年的援疆时间里,能继往开来创出新的业绩吗?组织部门在期待,浙江人民在关注,阿克苏地区的百姓在盼望! 阿克苏的夜,比浙江来得要晚两个小时。夜9时,太阳还明晃晃地悬在西天,一副极不愿沉向地平线的样子。 阿克苏地区宾馆庭院里,只有知了在合唱它们内心的欢愉,其他的鸣虫还躲在树荫下、草丛里,避着热浪,不开金口。 在阿克苏地区宾馆三号楼三楼会议室,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全体援疆干部、浙江省10个地市援疆指挥部班子成员,已早早就座。 第七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领导干部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是一次特别的会议,浙江援疆主帅易人,大家都想知道新的掌舵人是谁。 第七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裘东耀,已于2013年3月就任浙江省工商局局长、党委书记。今晚,他最后一次以指挥长的身份主持会议,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跃敏出席会议。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除这两位领导外,还有大家陌生的徐纪平。 P2-3 序言 “我心随风入西域,何惧关山千万重!” 新疆,中国辽阔的西部边陲,这一方不寻常的天地,让多少英雄豪杰激情澎湃,甘洒热血戍边塞,马革裹尸笑九泉;这一方不寻常的天地,让多少中华儿郎虽然抱憾不能从军去,但壮志凌云誓为新疆建设作贡献,欲把青春献边疆;这一方不寻常的天地,让多少热血男儿肩负国家援疆使命,拜别高堂,吻别妻儿,不辞万里扑入沙漠戈壁,助力百姓奔小康。 “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嘉德懿行,代代追慕。 古时之西域,今日之新疆,历来就是中华儿女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热土!站在大唐霞光里的诗人岑参,目送友人去西域安西上任,诗情喷涌,句句铿锵,豪气冲天: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此诗壮怀激烈,燃烧着赤子报国雄图。疆安而国定,岑参知道大丈夫应奔赴疆场,为国杀敌。 岑参看到西域边关不时点燃的滚滚狼烟,看到出征将士飞马迎敌的嘶吼,我笔写我心,壮志酬家国。他不顾安危,前后两次从军安西,写下了赴西域艰辛行程的不朽诗篇: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胸怀报国的壮志雄心,哪经受得起长途奔袭之苦,哪能两度赴西域从军保疆?岑参的剑胆琴心,山河也为之钦敬。 岑参在西域的日子里,春迎风沙冬承雪,他体验到汉使张骞出塞的步履艰难;他体验到班超战匈奴、定西域,为安定东汉边疆的不易;他体验到丝绸之路上驼队朝着西下的夕阳行进时的孤寂。他战胜这一切艰难困苦,靠的是一颗定疆安邦、富民强国的赤子之心。 人生易老,而明月不老。不老之月知道平寇将士之伟绩,更知道亦兵亦民屯垦戍边将士之功业。 不能忘记,西汉将领郑吉开创了戍边屯田的历史。这位来自江南会稽的侍郎,几度平乱西域后,率兵士屯田渠犁。将士们一手持剑一手握锄,以誓守国疆的豪情,冲洗思乡的愁绪;以戍边兴屯的意志,经历砥砺的艰辛。他们披星戴月,让一块块戈壁滩变成了良田,使一片片沙漠成为绿洲。 从西汉到魏晋,从唐宋到明清,戍边的意志和精神,是奔腾在西域戈壁沙漠里一条无形的河流。这条河流是各王朝通向西域的血脉,它像长江一样波澜壮阔,日泻千里;像黄河一样气势磅礴,浩荡奔腾。流淌不息的“河流”,使国家的版图得以完整,使边民的生活趋于安定。他们以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提升了新疆的耕作水平;他们促进了商贸发展,点燃了丝绸之路绵延的灯火。 这条“河流”,在新中国的历史里更加壮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挺进大漠边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写戍边屯垦新的历史传奇。垦荒模范“三五九旅”,名声从延安南泥湾飞扬,飞过抗击日寇的岁月,飞过解放战争的烽烟,飞过天山剿匪的青史。他们“放下枪杆子,拿起锄把子”,屯垦戍边成为新的天职。岁月隔不断军垦的传统,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扎根大漠保边疆,他乡新疆成家乡。 繁华喧嚣的都市,可曾知道他们英勇的守护?温馨浪漫的家园,可曾知道他们戍边的孤寂?他们用青春热血浇灌国家的根蔓,他们用生命之躯筑起卫国的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地争相创办企业求发展,沿海地区忍痛割爱,把优秀的工厂企业迁往新疆。迁去的是下金蛋的凤凰,送去的是东部地区百姓对新疆的爱心!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充满英雄豪气和为国吃苦奉献的口号,是全国各族有志青年投身边疆建设的心声。他们背起行囊,不远万里,来到天山南北,与各族兄弟一起共建设、同命运。 援疆,是一部彪炳青史的历史巨著。这部还在继续书写的援疆历史,每一个章节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五千年文明的传承。 巍巍天山知道,自1997年开始,全国14个省市相继开展对口支援新疆,优秀党政干部西进玉门关,与天山南北各族兄弟共策共力谋发展,开启了“干部对口援疆”的新征程。对口援疆的猎猎旌旗,与沙漠红柳相辉映,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巍巍天山知道,在西部大开发的激扬声中,在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新要求下,全国19个省市在20lO年开展全方位对口援疆。自此以来的六度春秋,19个省市两批次援疆干部和各类人才,他们用激情耕犁戈壁,用智慧开垦沙漠。他们带去新的发展理念在沙漠里开花,带去新的科技在天山南北结果。他们和新疆各族百姓一起,促进社会走向祥和稳定,他们和新疆各族百姓一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唱出新的歌谣。 在这19支援疆大军中,来自东海之滨的浙江援疆军团,激情飞扬,壮歌嘹亮,功绩显著。他们自觉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浙江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展真情援疆、精准援疆、实干援疆、快乐援疆、平安援疆,展现了浙江援疆干部爱国爱疆的现实主义精神,展现了讲奉献、勇担当的浪漫主义情怀。钱塘江壮丽的大潮,在天山之南阿克苏大地上谱写出生动感人的援疆新诗篇。 常言道:“一滴水见太阳。”让我们一起聚焦第八批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的援疆历程,领略他们不平凡的援疆传奇,倾听他们从浙江到新疆万里援疆的心灵歌唱,感受他们完成国家援疆使命的丰功伟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