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耿朔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南浔镇上的二月早春,沿岸柳树蒙上了一层新绿,在南市河的蒋家桥头一坐,看水中倒映的桥影,看桥上过往的人,然后低头吃一碗撒着虾米和胡椒的本地馄饨,滋味鲜美。

这自然是江南小镇上的平常事,让人会一时忘了具体的所在,只知是纯正的水乡图景。但当站起身,望见对岸张石铭故居高高的围墙,便会想起这个小镇的独特之处来:它的趣味大半并不在这流水小桥的温柔之中,而在那些围墙里。

南浔并不难寻,就在苏浙两省交界的河湖围抱中,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它的历史很有些年头,得益于赵家王朝南渡以来的经营,从南宋起成为“水陆冲要之地”,因为滨靠浔溪河而得名“浔溪”,后浔溪之南商贾聚集,屋宇林立,而又有了“南林”这个名字。到了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在此建镇,便各取南林、浔溪两名的首字,始称“南浔”,从那个年代起,“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就是人们对南浔的称赞。

除了交通之便成为苏南浙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外,南浔本地更以特产“辑里湖丝”扬名中外,若时光倒回百余年前,上海外滩的洋行里、码头上,堆放的货物中时时可见湖丝的影子,它和茶叶、瓷器一样,曾在过去的日子里扮演了中国贸易出口的主要角色。据说同治年间,上海的91家丝行中,7/10为南浔丝商所开。

明代晚期到清末是南浔的极盛期,货物集散,生丝外运,合力促使着无可计数的财富滚滚流进小镇,民间有了“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光绪年间江浙一带又流传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俗语, “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日 ‘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日‘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日‘狗’”以动物体型之大小,喻南浔富商之巨细。

这个中国最大的丝绸商人群体,在造就商业传奇的同时,也构建了一座座大宅、花园、梯号、会馆,它们中有不少留存至今,使得南浔在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

游南浔,通常是从南边开始。穿过刘氏家庙门前那两座漂亮的石牌坊,我走进小莲庄。

去年夏天水佩风裳无数,留到此季便是满池的残荷。这荷池近似方形,广约七亩,是苏州那些城市园林难求的广阔。湖之四岸簇拥各种建筑小品,西岸有长廊,壁间嵌有几十方碑刻,为园主珍藏的《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为了打破长廊的笔直呆滞,又于北、中、南三端各置一亭,廊的上方,错落出多座建筑的屋顶。南岸则以曲廊串起滨水的一些建筑,最主要的是“退修小榭”。东岸原有的“七十二鸳鸯楼”在抗战中被毁,遗址之上柳竹间杂,唯有盘干虬枝的紫藤一株,当是百年旧物。北岸是一道堤岸,堤上树木茂盛,隔开了荷池和鹧鸪溪,也隔开了园外的喧嚣。临池逶迤一线的湖石假山,高低错落,于中央捧出水亭一座,犹如点睛之笔。

小莲庄的主人是刘墉,当然并非是早年前那部热播电视剧里的刘罗锅,而是清末南浔“四象”之首的大商人,他发迹后深感有钱财无文化的心灵窘境,遂极力教子读书,应试科举,这座刘氏私家园林,就是其构造书香门第的苦心所在。小莲庄的营建,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开始,于民国十三年(1924)完成,历时四十年之久,成为中国园林史上掉尾的大作,也吸纳了其时的社会风尚,在古典式园林中嵌入了西洋元素,成为有趣的收官一笔。这里的嵌入,并非是西式柱头、落地玻璃镜、自鸣钟这些物件,它也无力像皇家一样在长春园的北部一带造出完整的西洋园林,但却是将西洋建筑联缀于东方的亭台楼榭之中,参差相合,别开生面。荷池西南角有一座“东升阁”,便是精美的西洋楼房,窗户都装上富有情调的百叶窗,在一片白墙黑瓦中极为醒目。北岸长堤的东端,还有西洋门楼一座,额上是郑孝胥手书的“小莲庄”。

稍大的江南园林,总会在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布置一个园中园。苏州艺圃西南一隅的“浴鸥”庭院,在甚小的空间里,错然而有序地布置山石桥池花木,更出乎寻常地安放了一组“品”字形的对称建筑,真是惊心动魄的大手笔,使区区一角,却有了“收四时之烂漫”的气韵,从而更在主园之上了。P17-18

书评(媒体评论)

对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说,江南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大都存在于诗歌与想象里,而不是实际的地名.那是文人、诗书的家乡。按照这本江南才子的书上指引,我们游览江南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地方,寻思江南为何能给我们这些异乡人以归属感。

——苗炜(著名媒体人、作家、《新知》主编)

耿朔与我在北大读书时因为都爱旅行而相识,毕业后他又成了我任职杂志的撰稿人。在图片刷屏的时代,他喜欢发大段文字记录旅途中所见所感,持之经年,不忘初心,用笔铺就一条条乡间小路。等待着愿意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踏路去往热门游记中没有的桃花源。

——李响(《国家人文历史》主笔)

耿朔是本刊《行走》栏目的资深作者。从本书能够感觉到,耿朔从小耳濡目染的那种特有的江南文化.已融人血液里,再加上考古学博士的专业背景,让他的文字信息量大,内涵丰富,人文气质浓厚。

——陈晓萍(《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主编)

在我的印象中,博士的文章一向无趣,耿朔的作品却是例外。原本沉闷的历史,能被他写出小舟流水的清幽曼妙。开阔与疏朗中,往事越过尘埃而来。

——洛艺嘉(作家、旅行家)

江南别后,还望江南,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一我读到皖南同乡耿朔的江南行思,是他往西域稽古的路上。这些江南人暂别江南后沉淀下的文字,是“还望江南”,是江山风月,也是谢朓与李白的传统。

——唐克扬(建筑设计师,著名策展人)

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耿朔的每一次行走多了几分田野调查的意味,这基于他考古学和美术史的研究背景,总是能在字里行间带你亲历历史,在过去和现实中穿越。在这本书里,精彩的建筑手绘和摄影作品,又成为优美文字的绝好注脚。

——王牧(著名人文地理摄影师)

目录

苏南浙北篇

 西塘:水乡的家常

 南浔:围墙里的故事

 周庄:喧闹不掩本色

 同里:最美的园子在这里

 乌镇:东栅西栅,亦真亦假

 甪直:泥罗汉与河埠头

 安昌:闲坐说师爷

 明月湾:藏在最幽处

 陆巷:湖上雅居

浙中南篇

 郭洞: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

 俞源:太极星象

 皤滩:过往的繁华

 林坑:世外山居

 芙蓉:楠溪江边温旧梦

 廿八都:仙霞道中说古今

皖南篇

 宏村:水墨柔情

 渔梁:水路到徽州

 郑村:伟祠巨宅在深闺

 雄村:大族远去的背影

 呈坎:宝纶阁里看乾坤

 西溪南:十二楼中月自明

 许村:风物荟萃

 龙川:江南第一祠

 湖村:门楼盛宴

 石家村:大地上的棋盘

 上庄:胡适的早年岁月

 查济:徽州以外的皖南乡居

 水东:小镇大事

内容推荐

时光是小桥流水间摇动的橹声 ,时光是白墙黑瓦上移动的日影,时光是在江南一起虚度的那些日子。作者带着对江南文化的迷恋,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圭臬,数年来足迹遍布广义的江南大地,将锦绣风光收入行囊,又落到笔下,从时光里打捞起二十八个古镇古村的前世今生。伴着一杯新茶,一碗陈酿,闲敲棋子,娓娓道来。

耿朔编著的《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还配有30幅建筑手绘图、80幅摄影作品, 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完整、真实的江南图景。

编辑推荐

耿朔编著的《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是一本关于细品、慢行的旅行笔记,以漫步古镇为主题,以一位考古者的视角记录了江南古镇的悠悠历史、人文风貌,以及锦绣风光。作者以散文的写作方式,用细腻优美的笔触配合细致入微的照片以及精美的手绘图片,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江南古镇的优美画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