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我们对导师的定义是一长串词语,因此,我们决定进行简化。简化意味着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但简化应该以不改变其含义的方式进行。
开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建议和教导都与学员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更具体一点说,建议和教导使得学员能够达成他的目标。换一种表达方式,当导师给出建议或进行教导的时候,导师扮演了一个促成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激发、激励和鼓励使得学员不被困难所击倒。确实是这样,导师都是在帮助学员保持前行的动力。当导师进行上述任何一种行为时,我们觉得这个新词都适合导师:提升者。
下面是简化后对导师的最终定义:
导师是促成者和提升者。
请注意,我们对导师这个词的定义是一个基本的定义。“基本”在这里的含义是说,所有的导师都可能做到我们这个定义所描述的行为,不然就算不上基本。然而,有的人或许会表示反对,认为有几个包含在我们定义中的行为算不上基本。有这样一种情形:当人们意识到指导行为需要对他人进行激励时,有的人会马上沮丧地低下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永远做不到这一点。其实,对他人进行激励并非不可能,我们看一下这几种情况。首先,没有人要求你去激励全世界的人,你只需激励一个人,也就是你的学员。其次,你不必非得以某种特定方式去激励你的学员,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激励他。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我们必须有魅力才能激励他人。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看一下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多数情况下,盖茨并不算一个有魅力的人,但如果你跟软件工程师交谈一下,你肯定会发现至少有几个人受到了他的激励。如果有人能以自己的方式激励他人,那么你也能做到。最后,在指导行为发生之前,先进行适当的培训会起到帮助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指导行为一定会发生。
另外,“基本”还意味着,我们讨论的这些行为实际上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据我们所知,并没有无法克服的公司障碍或文化障碍能阻止这些行为的发生。记住,在进行建议、教导、激发、激励或鼓励时,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正确方式。如同古老的谚语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剥猫皮的方法不止一种)。方式或许不同,但重要的是,你想要的结果达到了。
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不要让我们的定义限制你的思想和行为。看一下这个例子:一个学员带着一个关于越南的问题去找导师。导师回答说:“这个问题你应该去找弗兰克·坂本,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是我的好朋友。”通过这种答复,导师实际上解除了他作为学员顾问的职责。他本可以到此停止,也没人能够说他这么做有什么错误。当然,他也可以亲自把弗兰克介绍给他的学员。对导师来说,这是超出他职责范围的,但毫无疑问,这一点对学员来说意义重大。有时候,正是这些小事显示了伟大导师和平凡导师的不同。
P22-23
“导师”和“指导行为”这两个词已经成为真正的流行语,在适当的时机使用这两个词是一种时髦行为,例如,面对老板的时候,或者跟同事或相关专业人员在一起的时候。
但是,我们私下里跟人交流时,他们承认对这些词的含义感到困惑,有些人还承认,他们不懂得如何进行指导行为。这真是令人遗憾,因为如果做得好,指导行为对导师、学员和公司都非常有好处。
本书就是我们对这种状况的回应。本书开篇为“关于指导行为的高级组合包”,使读者可以快速接触并获得其内容。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由前三章组成。在第1 章里,我们将解释为何指导行为有需求市场,它从个人和专业角度分别对读者有何意义。要把指导行为做好,读者必须有能力和意愿。我们从宏观视野来考虑这两个因素,因此在第2章讨论了能力因素,在第3 章讨论了意愿因素。在第2 章,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指导行为的基本定义。
在本书的第2部分,我们将讨论指导行为的方式方法。第4 章,我们会为读者简单阐述如何开展指导关系。第5~8章我们主要讲述指导行为的四个核心技巧:具体来说,第5 章讲述目标改善,第6 章讲述回想,第7章讲述示范,第8章讲述故事。每一章,我们都会告诉大家一步一步怎么做,并提供实际建议和一些说明性故事。第9章则是关于结束的——如何结束指导关系以及如何收获相应的知识学问。第10 章就在公司环境下设立指导项目给出了一些建议。
本书后面有多个附录。
附录一回答了一些与指导行为有关的常见问题。附录二是导师可以给学员的一些材料,用于说明对指导关系的一些预期。附录三列出了导师和学员的一些能力。附录四邀请读者按导师能力对自己做出评估。附录五邀请读者按学员能力对自己做出评估。附录六就在公司里启动有效的指导项目给出了一些建议。附录七给出了有关指导行为的案例研究。
工作场所的指导是当前管理所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威廉·J·罗思韦、彼得·齐著的《成为高效的导师型领导者(在组织中创造卓越)》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工作场所如何进行指导。本书从对指导进行定义开始,逐步开展对指导的阐述,主要介绍了指导关系开始前导师与学员的准备、指导关系的构建、指导行为,以及指导关系的结束。全书遍布案例研究、工具及权威的学习概念,并结合指导行为的四大核心技巧,附录部分更是加入了疑难解答、相关材料及表单,帮助读者在导师型领导的实践中学习、运用、实践,是一本实用的工作场所指导实践指南。
威廉·J·罗思韦、彼得·齐著的《成为高效的导师型领导者(在组织中创造卓越)》开篇为“关于指导行为的高级组合包”,使读者可以快速接触并获得其内容。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由前三章组成。在第1章里,我们将解释为何指导行为有需求市场,它从个人和专业角度分别对读者有何意义。要把指导行为做好,读者必须有能力和意愿。我们从宏观视野来考虑这两个因素,因此在第2章讨论了能力因素,在第3章讨论了意愿因素。在第2章,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指导行为的基本定义。
在本书的第2部分,我们将讨论指导行为的方式方法。第4章,我们会为读者简单阐述如何开展指导关系。第5~8章我们主要讲述指导行为的四个核心技巧:具体来说,第5章讲述目标改善,第6章讲述回想,第7章讲述示范,第8章讲述故事。每一章,我们都会告诉大家一步一步怎么做,并提供实际建议和一些说明性故事。第9章则是关于结束的——如何结束指导关系以及如何收获相应的知识学问。第10章就在公司环境下设立指导项目给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