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斯佩尔兹著的《世界古典装饰风格》系世界古典装饰风格的集大成者,横跨史前与原始时期,至十九世纪的欧亚大陆,所包含的装饰风格源于已消失的古代文明,以及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腓尼基、犹太王国、印度、希腊、罗马、庞贝古城、凯尔母和伊特鲁里亚、中国、日本、阿拉伯、印度、束埔寨、古代俄罗斯、斯堪的纳维亚、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地区。涉猎主题包括:怪兽饰、佛像、龙饰、柱顶、柱基和柱身、项链、指环和其他珠宝首饰、壶和装饰瓶、雕带、砖、木和石块建筑、桌、椅、镜子、箱子、金属器具、挂毯和衣物、战服、头盔、长矛、主教冠、怪诞动物装饰、半人半马像、丘比特像、宗教物品、锁孔、轿子、桥梁、盾形纹章等,共计3700余个设计案例。
人们普遍能够理解装饰品的形态应当与其装饰的物品结构相一致,成为后者的附属,而不能掩盖其属性。装饰艺术可以多种多样,角度各异,但是绝非任意的选择。装饰艺术除了要根据物品形式进行创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诸如相同材料特性的影响,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所创作的作品中,自然物体所呈现的风格和样式的影响。因此,装饰艺术与材料、目的、形式和风格息息相关。几何图形、小环形、带状图形、直线和曲线等属于形式最为古老的装饰图形,这些图案都属于规则性分类,呈现规则变化。随着人类智能的高度发展,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技能,甚至尝试利用动植物和人类自身进行创作,并通过两种方式将其应用于装饰物品之中。首先,由自然界形成,表现为自然化的装饰品;其次,如果反映了时代精神、政治或宗教思想,或受到外部影响,则表现为具有一定风格的饰品。
每种风格以不同的样式展现装饰物和与之对应的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各国依据本土的动植物群系探索装饰物模型,创作风格也体现出对某些动植物的偏爱。风格是时代而非个人的产物,正因如此,亚历山大·斯佩尔兹著的《世界古典装饰风格》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风格具有时代代表性,图例中再创作的物品原型风格也必须代表这一时代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