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下辈子不再嫁给你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韩)南仁淑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仁淑著的《下辈子不再嫁给你了》是一本女性自我成长类励志书。作者在书中倡导女性不要因奔波于琐碎的日常而失掉自信和女性气质;更不要在婚姻和家庭中迷失了自己。

作者如是说:通过无数的经验,我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人这种存在始终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我也明白了人生诸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值得确信。懂得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会给人带来意外的自由和满足感。因为在这个范围之内,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吐露心声,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一切。

内容推荐

结婚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还是爱情的坟墓?

想要结婚的你,一定要看清楚,想清楚!!

对于女人来说,结婚意味着什么?

本以为结婚是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没想到结婚只是从此之后喝完的牛奶瓶只能你自己扔掉(指望老公比你勤快……呵呵了)。

本书细数了结婚以后,你即将面临的、可能遇到的细碎问题。(或者,是已经结婚的你正在暗自苦恼又不想跟闺蜜分享的问题。)

男人就像大衣,选的时候悉心比较,带回家后要时常熨烫。

一周做几次才算合格?什么?有的夫妻40岁之后没有性生活?如何才能相亲相爱到永远?

结婚以后是要全职还是继续奋斗?

盛装打扮等你约会,你却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女人要有两个房间,要学会偶尔逃离日常,与自己约会。细碎的日常是磨人意志。有时候有必要提醒自己,曾经也是风靡一方的仙气女神!原本书成为你贴心的闺蜜,带你走出困境,迎接眼光。

《下辈子不再嫁给你了》南仁淑著。

目录

前言 今天,我感觉更幸福

好奇怪:成人以后,感觉更有趣

可以结交真正朋友的黄金期

随着年龄增长,“和自己约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女人,需要两个房间

留下来的还是旅行

我的生日我做主

有关甜瓜的悲伤记忆

我变得“厚颜无耻”,世界反而有趣起来

我们并没想做得那么绝

抵制“大妈”这个称谓

现在,我们是否堕落为一个永远的配角

阿姨们为何在浴池里偷看他人的身体?

羡慕奶奶的衣服

关于隐藏白发的方法

与美妥协,我能做到哪一步

越老越漂亮的方法

鞋子泄露你的年龄

无悔人生法则

幸福是一场战争吗?

当家里没有我的位置时

倚老卖老正是想靠年龄赢得尊重的证据

省来省去,到头来变成一堆垃圾!

“过去的故事”乏善可陈

是城府深还是老顽固?

关于精神变老

时间越来越疯狂地流逝

错以为正在受到我们保护的那些事物

任何人都没资格“絮絮叨叨”

韩国电视连续剧为何能边干家务边看?

挑选准老公和挑选外套的共同点

你每周做几次?

老公成为家里的人气王该有多好!

我也不想和别的女人讨厌的男人过日子

夫妻俩偶尔到酒店开房

家务,宁可分担也不轻言放弃

不要让家人猜谜语

花草和家人,永不能放弃

为什么生了孩子就会健忘?

最后收拾牛奶盒的人会是谁呢?

是否真有“女人结了婚以后还愿意做的工作”?

谁说workingmom 和全职妈妈是一对敌人?

Workingmom 悲情史

从过去的“自我”那里获得信息

每天和孩子互动至少二十分钟

牺牲是一种疯狂行为

世上最可爱同时又最可怕的人

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妈妈

成为“野蛮”妈妈的原因

人未必一定要有外向型性格

后记  不妨认真想想,二十多岁时我们果真开心吗?

试读章节

可以结交真正朋友的黄金期

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今天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也就是说,大家都以为除了读书时期的朋友以外,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很难再找到新朋友。在读书期间,我们都很纯真,彼此之间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却也能互相心心相通,这样的朋友才可能维系一生;而一旦过了这段时期,和再遇到的人相处,总会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关系更加亲密稳固。这几乎是所有人铁打的成见。

由于这种误人子弟的歧见,我不得不打小开始痛苦地忍受诸多烦恼。一想到这一点,我几乎会对自己发火。“我不能失去学生时代的朋友。”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我甚至曾低三下四地驻足于总是奚落我的朋友身旁;明知道有的朋友过于自私,我却每次都被人家利用;我还曾一厢情愿地包容仅仅把我视为“情感垃圾桶”的朋友的所有喜怒哀乐。正因如此,尽管我有很多朋友,却经常感到孤独,更多的时候我也因此而更喜欢一个人独处。另一方面,我自己认为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更觉得痛苦不堪。学生时代可以用“友情”一词来概括,可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置身于成堆的真实朋友中间,却像一个影子一样感觉不到幸福,反而总是觉得孤独呢?这种烦恼和自卑心理在毕业以后也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意识到自己不会再变得年轻,我才从这个问题中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在生活中体会到友情带给我的触电般的真正喜悦。认真想来,在像学校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强迫自己接受一份可维系终生的友情,这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世上的人林林总总,从其中找到一位和我处得来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学生时代,我必须在数十名同年级之中找到一位和我对脾气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强制性地让自己和某一个人成为朋友,而不是自然地和某人走到一起。由于我们当时都很单纯,因此也意识不到自己硬是在和不对的人相处,于是在这一过程中,回避冲突或显得懦弱等做出单方面牺牲的情况时有发生。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学校非但不是一个充满友情的场所,反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空间。

直到成了年,懂得了不少人生道理以后,我才明白所谓朋友之间,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必须忍受痛苦的关系。不知过了多久,那些只让我感到厌倦和异质感的关系,终于得到妥善处理。有一段时间,我不再过于留意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全身心投入家庭和事业上。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从几年前起,开始和那些与过去结交过的朋友全然不同的人相处。我和这些好朋友彼此分享共鸣,尽情享受着甚至有过分之嫌的友情带来的喜悦。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三十来岁时的友情缺乏相应的品质。”我们给意气用事打上终止符,开始尽情享受略显孤独的自由。经过了这样的自我整顿以后,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才会变得更加贤明,才会迎来获得更加成熟的友情时期。这种“全盛期”也降临到了我的头上。

学生时代仅以回忆勉强维持的友情,在生活过程中,因价值观和环境的变化,逐渐淡漠下来。但是,在人格和所关注的事情都已有所收敛的年龄段所结交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情另有其坚固的一面。他们从经验上已经认识到相互之间可以授受的限度,因此只要是在这个限度之内,彼此间都可以做到倾囊相授,而无需左思右量。和小时候相比,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能给予的事物更加丰富起来。这是何等美事!

P2-8

序言

一个星期日下午,我在家里一边嚼着麦饭石章鱼,一边收看有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登场的悲情纪录片。“我们托生在另一个世上,再重续前缘吧。”这句对话让我怦然心动。于是,我对正躺在沙发上的老公问道:

“亲爱的,下辈子你是否还愿意遇见我,和我结婚?”

老公闻言,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吐出一个字:

“嗯。”

我说了声“是这样啊。”然后继续看着电视画面,嚼着嘴里的章鱼丝。沉默了一会儿,老公努力掩饰着已经失去最佳反问时机的尴尬,假装很随便地开口问道:

“那你呢?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结婚吗?”

听老公提出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可选项的问题,我连一秒钟都

没有犹豫,立刻回答道:

“当然不。”

有段时间,我也曾梦想过拥有“永恒之爱”。和一个想要永远在一起的命定中人谈一场欲生欲死的爱情,然后和他结婚,然后和他心心相爱,彼此珍惜,然后在约定来生再见的时候携手死去。这种画面,我曾想象过无数次。周围的人告诉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象会化为泡影一一破灭。这让我不禁质疑:那种心中的期待逐渐消失的时期是否便是值得我们活下去的原因所在?

可是,活着活着,反倒觉得活着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和妄想永恒之爱的时光相比,当下更值得我专注。

通过无数的经验,我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人这种存在始终都处于未成熟阶段。我也明白了人生诸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值得确信。懂得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会给人带来意外的自由和满足感。因为在这个范围之内,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吐露心声,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一切。

我可以很自信地这样说:我爱我的老公。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想我愿意和他白头偕老。但这并非是蒙命运或前生的因缘所赐,而是我付出血泪的努力的结果。人总是傻乎乎地以人自己自私的无限之爱为前提解释人际关系,而只有当我克服掉这些愚蠢的心态以后,才得以开始有模有样的爱情。

反正彼此都是毛病在身的人,既如此,如果两个人相遇以后他们的爱情必须像极限训练那样慢慢成熟,来生又何必一定要和同一个人经历相仿的过程呢?下辈子还不如在北欧生为一枚金发美女,和一个两眼碧绿、肩宽体阔的男生颓废地纠缠在一起。或者生为一个西非布基纳法索无限肥硕的美女天天大快朵颐,和一个我越胖越对我死去活来的黑男孩终老余生。或者干脆生为一个男儿身,深深迷醉于女孩子身上散发出的柔和气息中。  针对已逾不惑之年的人,人们会谈起走上下坡路的人生悲哀。进入这一阶段以后,人们为不如从前的健康状况、开始倾斜的美丽、消失的浪漫、来自社会的疏离感、对于老年时期的担忧等问题深深纠结,认为这是走到了并不想到达的人生停靠站。可是,果真到了这般年龄,我的幸福指数反而相当令人满意。事实上,我明明是在经历一种截然不同于二十多岁时的人生,可也正因如此,我反而感到更有些幸灾乐祸。记得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人总是热望着他自己尚不知晓的事物。”而如今,我们反而具备了过上当年因为无知而不曾祈愿的生活条件。

我已经老了,可我却很幸福。当我知道这一事实,我才想要去找寻我延续至今的人生之所以幸福的原因。粗看之下,全然找不到头绪。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我的幸福不是由于财产的增加,也不是由于其它的条件有所改善。前些年,我在海外的版税曾分文未得。我也没有像年轻时那样出版过畅销书,因此我的生活反而比过去艰难一些。老公的懒惰,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处于青春期的女儿,我甚至都不敢跟她搭话。这些事情害得我有段时间患上了恐慌障碍症,至今还在接受治疗。可为什么我会感到更幸福呢?

最近几年来,我开始像“找隐藏图”那样一一寻找那些以失去青春为代价而获得的好处。每当这时,我便会像一个狂躁症患者般来热血沸腾。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隐藏着神秘的礼物。换句话说,对任何人而言,并非只是在人人称之为“大好时光”的青春年华,才拥有人生的顶峰。在青春时期,由于我的无知和愚蠢,我曾四处游荡着专检那些令人后悔的事去做。今天看来,我的青春简直不堪回首。我更喜欢年纪仍在逐年增长的今天。同时也认为,对于我的人生而言,我的最美时光还没到来。

有些人认为,上了年纪以后会觉得比以前孤独,也比以前不幸。观察他们的的青年时代,我们便会发现,其实他们的青年时代也不幸福。他们并非是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更加不幸,而仅是以现在不幸的借口选择了变老。

对任何人来说,人生都充满了艰难和难以承受之重。在经历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赢得了对痛苦的忍耐力,也具备了从拥有的事物当中体味幸福的豁达。事实上,四十岁阶段,正是可以确定日后幸福生活的最后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在三十岁左右时达到成熟顶峰的大脑额叶开始逐渐衰老。额叶担负着人类的思维重任,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或性格,都是由这一部位的作用而决定的。所以说,在这一时期拥有的明朗、开放的想法,将固化为我们至死的性格。

真正的成年人不会说破人生的悲哀,也不会试图以自己的不安情绪控制他人,而是自己首先变成一个温暖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暖意传递给他人。希望这本书能使你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一个懂得分享暖意的成人,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

后记

我因“复古”这一单词而遭受巨大冲击,是在参加女儿初中时期学校举办的“学艺会”(类似于中国的学校举办的才艺表演大会)上。当演出进行到节目单上的“复古舞蹈”环节时,我非常自然地以为,扩音器里将会播放迪斯科或探戈之类的音乐。可是,在校园内震荡扩散开来的,却是一首名为“HOT”的偶像组合的歌曲。在我看来,“HOT”的全盛期过了没几年,可他们的歌曲在孩子们看来已经是属于“复古”音乐了。我不禁暗想,要是照这么计算的话,我这般年纪的人,会不会被和那些经历过朝鲜战争或日本殖民时期的人捆绑在一起呢?我的大脑因此一片混乱。

当我勉强能接纳复古这样的表述方式和我的人生之间的联系时,有收音机里开始刮起了“复古风”。有一次,我去观看一场以和我大学时代接近的社会环境为背景的复古剧。凑巧的是,登场人物也是一群大学生。因此我对节目满怀期待。我当时的感觉,好像是在翻开过去的相册一般。那种既熟悉又有些模糊的、重现在记忆中的故事给人带来神奇的感觉。可是,在观看话剧过程中,我全然没能产生那种期待的感觉。那些只存在于那个时代的古董,比如公用电话、BP机、消失的百货商店建筑物、那个年代的音乐、时装等,分明在刺激着我的脑细胞,可我怎么也无法把自己置换成剧中的主人公。因为当时,我绝没有像剧中的人物那么幸福。

我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从十五岁开始,一直到三十岁,我每天都要写一篇长长的日记。后来,在以码字为正式职业以后,我就像问候那些移民海外的朋友那样,偶尔记下我的内心及社会生活。我仅翻看过一次二十多岁时写下的日记,那时的我,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傻乎乎的。幼稚的价值观、幼稚的判断、对世界的恐惧等一一我被这些问题所困扰,仿佛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只是碍于无法自戕才勉强苟活于世。当时成为我唯一的能量之源的浪漫期待,与其说是美丽的,不如说凄切更为准确一些。在读日记的时候,我始终在较着劲对日记中所描述的过去的自己大声呐喊:

“那个男孩儿不喜欢你,别再自作多情,还是赶紧去找找别的家伙吧!”

“就因为你这样,所以才找不到男朋友。别再自以为是,还是多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外貌吧!”

“以这个样子上班,难怪上司看不上眼!”

“这样的家伙连朋友都算不上,别再被他拖来拖去,把自己搞得满身疮痍了!该做个了断了!”

我实在无法继续读下去了,于是把日记合上,把它封装到箱子里。

我们之所以无缘由地怀念年青时代,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处于生理学意义上的全盛期,因此有一副姣好的容貌。同时,由于没多少知道的和成就的事情,所以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以外,也因为只有在那个时期才能经历到的几个印象深刻的场面。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是朦胧的东西,就会被我们的记忆包装得很美。当今的电视连续剧,大都是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故事为主线展开的,在为这些节目充斥的世界里,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自己已从人生的主人公位置上退居二线,因此我们才会怀念起既不那么幸福,也不那么浪漫的年青时代。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低估现在的生活也未尝可知。二十多岁的时期,其实只是强烈要求梦想与浪漫的时期而已。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我从镜子里看着自己鲜嫩的皮肤和修长的胳膊时,也没曾感到过幸福。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曾给予我的青春,相当于现在的成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已。

所谓幸福,是一种只有在我们成熟起来之后才能正确感受到的情感。如果向孩子问起他是否幸福,那么他们会根据当时的心情做出回答,或者告诉我们说不知道。针对这一问题,我的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曾回答我说:“一年当中只有三天是幸福的一一儿童节、生日、圣诞节。”对于孩子来说,幸福就是“现在立刻能让他们感觉到有趣的事情”而已,他们还不具备理解幸福的能力。这种情感方面的成熟,不会在我们进入二十岁长成大人以后就停止发展。我们现在比过去的二十岁左右时期拥有更多可以让自己幸福起来的能力,即使是在现在这一刻,我们也在时时更新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的能力。发达国家每次提出幸福指数报告的时候,都会得出六十岁以后才体现出人生最高的幸福指数的结论。从这一事实上看,直到因健康状况恶化,导致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之前,我们的这种能力还在持续提升。

只有在为了当下而被利用的时候,过去才会具有价值。所以,年青时代不应成为我们在低估当下的同时去怀念的对象。把过去视为使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原料加以利用的时候,过去才会变得美丽起来,只是过去本身并不值得一提。

现在,在散步的时候偶然遇见的一朵野花,或者在一上午工作过程中品尝到的一杯咖啡,甚至都可能引发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不是电视连续剧里的人物,我们是生活在真实人生中的人物,而且还不是个配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