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外交家对苏联外交史及其担任驻华大使一职的回忆
20世纪即将成为过去,新的21世纪不久就要到来。20世纪可以说是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变化空前激烈、国际形势空前动荡、世界上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一个世纪。在行将告别20世纪的时候,人们普遍感到,20世纪是非常值得今天和未来的人们深入回顾、总结和研究的一个世纪。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苏联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上半世纪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下半世纪的长期冷战,都同苏联(一次大战前为俄国)紧密有关;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波折起伏也同苏联的兴衰密切相连。所以,要了解和研究20世纪的世界,就不能不了解和研究20世纪的俄国和苏联。
在有关苏联历史的著作中,除了过去的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以及各国学者撰写的历史研究著作外,近年来俄罗斯的许多苏联历史见证人陆续撰写和出版了许多材料丰富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苏联历史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由莫斯科《瓦格里乌斯》出版社在《我的20世纪丛书》系列中于1997年出版的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的回忆录《跨越时空——一个外交世家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
这部书具有把回忆录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的特点。作者通过对他父亲一生的和他自己一生的经历的回忆,提供了大量丰富和生动的材料,使读者能从这个家庭的两代人亲身经历的侧面窥视到苏联从20世纪初期,到中期和末期的几个主要时期中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画面,看到老特罗扬诺夫斯基所接触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普列汉诺夫、列宁、布哈林、托洛茨基、斯大林等人的部分肖像,和小特罗扬诺夫斯基本人所接触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斯大林、莫洛托夫、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面貌。这个家庭的两代人都是苏联的重要外交官,所以这部回忆录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苏联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自然也会有不少帮助。书中讲了他们在本世纪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如20世纪20—30年代的苏日和苏美建交、二战后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20世纪60年代的柏林危机和加勒比海危机等等。作者不但叙述了这些事件的经过,而且提出了自己对一些事件的分析和看法。
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在他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最后一班岗》中,以满意的心情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他在中国当大使和目睹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经历。我们在阅读、翻译和校对这一章的时候,不由地回忆起那几年我们研究所多次邀请特罗扬诺夫斯基大使到我们研究所同我们座谈或参加我们研究所人员的新年联欢,或者我们应邀去苏联大使馆参加招待会和电影放映会等活动的情景。当时,我们关心着苏联刚开始的改革,大使则关注着我国正在进一步展开的改革;我们和大使在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个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愿望;我们和他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也有着共同的,或相近的观点。大使对我们的坦诚的言谈和对我国的热情友好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使在苏联解体前一年,即1990年离任回国,我和我们研究所不少同志曾参加了他在使馆举行的离任招待会。此后,在近10年的时间中,我们同他就没有联系了,只听说他已退休了。但是,有了这段在北京的相互交往,我们在翻译他的著作时还是有一种如见作者其人的亲切感。P37-39
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近30年时间中,苏联发生剧变,我国上至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下至社会各界群众,以及学术界,特别是研究苏联问题的学术界,都迫切需要了解苏联的历史真相和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而这段时间中前苏联和其后的俄罗斯、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共和国,以及美国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知名学者、新闻工作者、政治与社会活动家,都已著作和出版了许多有关这方面题材的回忆录、人物传记以及历史和政论问题等方面的图书。为此我抓紧时间阅读了我能找到的所有俄文与英文原著,把我读后觉得具有丰富材料和阅读价值的20多本原著,在我主持下组织我们研究所里的离退休同志出来发挥余热,把这批外文图书翻译成中文,推荐给新华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等予以出版。与我们合作的这些出版社在这段时间中总共出版了近30本译著。这批译著出版后受到了我们党与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助推了学术界对苏联、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东欧与中亚国家的研究,收到了相当好的社会效果。
我在主持这批译著的翻译工作时,自己也参与了翻译和校对,并在对每本原著作者的情况及其著作的具体内容做仔细研究的基础上,为每本译著的中文版各写一篇以“译者的话”、“校者的话”、“校后记”、“出版说明”等为题目的导读性的“译者序言”。这本文集中所编集的就是我为23本译著撰写的“译者序言”或“译序”的文稿及4本中文图书的序言。
上述这批译著中的大部分是被新华出版社收入《回顾与思考——苏联东欧问题译丛》中的。
我认为现在把我为这批译著写的23篇“译序”以及在那二三十年中先后为我国学者撰写的有关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四本著作写的序言编成一本译序和序言文集予以出版,是有可能收到一定的社会效益的,这是因为:
一、新华出版社当年出版的22本译著包括我撰写的22篇‘‘译序’’中有些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
二、这批译著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初,也就是在二三十年前出版的。当时看过这些书籍的各部门与各地区的负责同志,现在大概都成了耄耋之年的老同志,他们对这批译著中提供的苏联历史资料和对苏联、俄罗斯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论,现在也许未必能记得很清楚。而对我国在苏联剧变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来说。当时他们因为年幼,可能没有接触过这批译著,他们今天对苏联和俄罗斯那二三十年的历史很可能还缺乏了解,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他们也许更忙于在互联网上搜阅自己感有兴趣的信息和材料,未必有时间和机会去寻找和阅读当初曾很吸引人们阅读的这批译著。
三、“译者序言”对原著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和他们著作中论述的对苏联和俄罗斯历史上一些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和看法作了扼要的介绍。现在辑集的这本序言集,篇幅不大,读者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就可把它看完。我相信,对过去阅读过那批译著的老同志来说,翻阅一下这本文集可有助于他们恢复对过去阅读过的那批译著中有关苏联历史真相的一些材料的记忆。而对青年同志来说,则可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增加对苏联的历史、苏联和俄罗斯的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等问题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以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为鉴,更自觉地在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珍惜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我很高兴的是,我向新华出版社提出这些想法后,就获得了新华出版社领导同志的赞同与支持,出版社很快就委派了一位责任编辑帮助审读和编辑这本文集,使这本书顺利问世。
为此,我要向新华出版社领导同志和承担为这本文集做编辑加工工作的责任编辑,向热情地支持我编集这本文集的原新华出版社的编审和苏联东欧方向图书定稿人孙维熙同志,向为这本文集撰写序言的张森同志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徐葵
2016年2月26日
《徐葵序言集》收录了作者徐葵为有关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历史事件内容的译著加写的“译者的话”、“译校后记”、“校者的话”、“出版说明”等文章,以及介绍中国学者有关苏联、俄罗斯问题的著作的序言,共20余篇。这些文章不仅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作者身世作了客观介绍,而且对原著中涉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作了评析,每一篇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10余年问,徐葵同志与新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有关苏联东欧方向的图书20多部。如今在90高龄之际,他又编撰了这本序言集,这是他殚精竭虑、恪守职业操守、维护学术尊严精神的体现,令人起敬。如果还有人或者学者想读这些书,那么徐葵著的《徐葵序言集》也可能成为介绍这些书的另一种形式的“再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