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读过发生在徐弯弯身上的一些故事,你一定知道她是个热情、可爱、有时候还有点傻乎乎的六年级小女生,那就不用我来介绍了。
可是,万一你没有读过呢。
为了让你们早一点认识她,我就非常简单地说一件发生在徐弯弯身上的小事。
晚上十点半。
徐弯弯正狼狈地用铅笔抄字词。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个生词抄二十遍,一共是二十个生词……抄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她趴在桌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她眼前出现了一只大手正拿着什么蘸着涂料刷墙。那是他们家刚刚分了新房子的时候,屋子里的装修还不错,就是墙上有些地方有点脏。妈妈皱起了眉头。爸爸说,往墙上刷涂料的活儿很容易,不用另找工人,于是自己买了一桶涂料说干就干。
徐弯弯看着爸爸手中的工具问:“爸爸,这是什么刷子啊?”
爸爸说:“这不叫刷子,这叫排笔——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用了,是我从工具箱里找到的。”
徐弯弯仔细看着,可不是嘛,就是一支支毛笔排在一起嘛!不过蘸的“墨汁”是白的就是了。
徐弯弯不困了,心想:“我要是有支‘排笔’就好了。”
她从柜子、笔筒和铅笔盒里找出许多支铅笔,试图用皮筋把它们捆成“排笔”。铅笔可不那么听话,每次“试验”到最后,铅笔都变成了“一捆”。徐弯弯懊丧地拍拍脑门。
徐弯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居然很感兴趣。星期天,趁着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的机会,爸爸和徐弯弯“大干”了一场。
吃饭的桌子上摆满了铅笔、胶条、小钉子、小锯条、小木条等材料和工具。
徐弯弯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研制”如何将铅笔组成“排笔”。
爸爸在作业本上用尺子量了量,说:“徐弯弯,本子上行与行的距离是八毫米,笔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也要是八毫米……五支铅笔怎么样?”
徐弯弯想了一下,用手比了比说:“四支铅笔就够了,多了就不好用了……”
经过半天的奋斗,“排笔”终于做成了。那两个卡住四支铅笔的卡子是关键。
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徐弯弯看看左右没人,就神秘地拿出她的“排笔”递给同桌——一个瘦瘦小小的名字叫卞白的男同学看:“喂!这叫快速书写器,书写速度是普通笔的四倍。”
卞白接过“排笔”,立刻在自己的本子上试验起来。
没有料到,坐在他们后排的副班长李见吉正伸着脖子偷偷地观看。
“哪儿买的?”卞白问。 徐弯弯微笑着摇了摇头。
“你的作业都是用这个东西写的吗?”卞白又问。
“不是,爸爸说,这个东西只能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
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班主任方老师突然把徐弯弯叫到了办公室。
徐弯弯感到很奇怪。
方老师拿着徐弯弯的语文作业本问徐弯弯:“这是你一笔一画写的吗?”
徐弯弯想了一下说:“是呀!”
“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一个生词写二十遍吗?”
“知道,是为了让我们加深记忆。”
“知道就好……听说你发明了一个什么书写器?”方老师特意在“发明”上加了重音。
徐弯弯愣住了。
“拿来我看看,也让我长长见识。”
徐弯弯一惊,心想,坏了!可她不明白方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徐弯弯回到教室,把“书写器”取来交给了方老师。
方老师仔细看了看问:“好用吗?”
徐弯弯不敢说话。
方老师自己试了试说:“还行,效率肯定能提高。”
徐弯弯有点高兴了,刚要再为方老师演示一遍,没有想到,方老师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了,但口气还算平静:“你把它叫什么?”
“排笔……”徐弯弯小声说。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