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叶生清音--记我与作曲家杜鸣心的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平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叶生清音--记我与作曲家杜鸣心的生活》是杜鸣心的妻子张平,以第一人称记述了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穿插讲述了一些作曲家的学习生活、创作经历,及他所经历的生活。杜鸣心是中国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鱼美人》《红色娘子军》《飘扬吧,军旗》《祖国的南海》等。

内容推荐

张平编著的《叶叶生清音--记我与作曲家杜鸣心的生活》内容有人生忽如寄抱紧音乐行、我不写陌生的音乐、温暖的伤感、五七四十五、书桌内外、神功大业、新疆之旅、家用电器的天敌、第二客厅、杜咏的词典、不速之客、我抱着一本书等。

目录

一、“春之采”的故事

二、巧遇街头

三、爱神的午后

四、两个家厨(上)

五、两个家厨(下)

六、人生忽如寄抱紧音乐行

七、我不写陌生的音乐

八、温暖的伤感

九、五七四十五

十、书桌内外

十一、神功大业

十二、新疆之旅

十三、家用电器的天敌

十四、第二客厅

十五、杜咏的词典

十六、不速之客

十七、我抱着一本书

十八、最后的圆舞曲

十九、莫斯科事件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春之采”的故事

鸣心的传记《大音希声》出版了,托人带给女儿琴。

琴看后从纽约打电话给我。

“完了,苏联的遭遇完全没有实话实说。”语气里浸着失望。

“你们俩的故事几乎一带而过。”失望得非常明确。

“精华都没有。”电话那头一定是摊摊手。

我心里很清楚,也很平静,就没有和琴过多地讨论下去。

《大音希声》是鸣心老家湖北潜江政协组织一个文化建设工程里的项目,这项工程主要是为一些出生在潜江的文化名人作书立传,其中有曹禺、鸣心。

凡涉及政绩工程的写作,必须是以表现主旋律和正能量为首要目标。

诚实地说,《大音希声》的作者秀夫先生还是一名诚恳又敬业的作家。他几次进京,非常认真地纪录了鸣心流水帐式的回忆。整理、写作、校对、出版,所有工作做得细致得体。

我很敬重他,他不像近年接触的一些急功近利的记者,草草采访,交差了事。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别采访者直到踏进我们家的那一刻才知道鸣心是个男人。

这类采访的文章,我懒得读,我也不需要读。

我是鸣心生活的伴侣,我是他后半生生活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们有欢乐和痛苦的共同经历,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经过风雨岁月的淘炼,留下的是精华,是不可磨灭的黄金。

多年来,许多记者透过了解,认为鸣心的重要作品钢琴协奏曲《春之采》是献给我的,并向我询问。对此我一律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理由是:作品题献有点俗套,作品好就足够了,献与不献,献给谁并不重要。

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问我:“你是杜鸣心的学生吗?”

他一定是联想到当今社会上发生的许多利益交换式的师生之恋。

我轻松地回答他:“第一,我不是他的学生;第二,在我们那个时代,学生勾引老师的工程还没启动呢。”

他哈哈大笑,可是我心里并不轻松。

我不是鸣心的学生,但是我做学生时就知道他的名字。我的初中好友家里有一张78转胶木唱片,是喻宜萱独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杜鸣心钢琴伴奏。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觉得非常诗意,不同凡俗。我的同代人叫爱国、建国、爱红、爱军之类的居多,“鸣心”这个名字立即压倒了一切尚俗之名,使我过目难忘。这是我对鸣心最初始的辨识。

长期以来,我在内心里竭力回避我和鸣心那段令人心酸的苦恋。这情况如同是——“当你置身于一座美丽的花园中时,无论如何也不想回到满目凄楚的荒山野岭中去”。

30年前春夏秋冬的某一天,我和母亲有一场谈判。

“我已经下决心离开我的家了。”我坐在娘家的客厅里。

妈妈坐在我的对面。她一言不发,盯视着我。

我顿了顿:“我什么财产也不打算要,我只求您能给我一间房子,让我有个落脚的地方。”我鼓着勇气一口气说完。

我妈是个讲究尊严的人,着装优雅利索,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讲话从容不迫。

“假如我不同意你回家呢?”她语速很慢一字一字地说。

“我的决心已定,如果您不同意我回家,我的一个同事在西城区后泥洼有个四合院,我已经和他说好了,就搬到他家去住。”我在孤注一掷。

我妈眼光移向窗外,一只乌鸦飞落在大树上,呱呱叫了几声,没招来同伴,呼的又飞走了,落下几片树叶。

我知道她在动心思,在考虑。我的所作所为一再打破她的底线,但是,她绝不会容忍我离了婚马上住进另外一个男人的家。这也是我唯一的底牌。

我静静地等着,不知将会拿到什么样的结果。

突然她转过头,眼角似乎有泪光,接着漠然地说:“搬回来吧。”她的眼睛看着别处。好像对着墙讲话。

我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突然变得异常简单。没吵没闹,两个坚持己见的女人竟然这么快达成协议。

我悲喜交加,当晚即抱着我的书和唱片,还有一些衣服,连夜跑回娘家。那天晚上风高月黑,我的朋友为了给我壮门面特意开了一辆奔驰车,豪华汽车载着一个失魂落魄的女人在大风里狂奔。

我对妈妈心存感激,她的宽容没有让我流离失所。

我开始布置我的新家,铺上刚刚时兴的地板革——是浅绿色的,挂上蓝色碎花窗帘,安置好钢琴、音响,书和唱片整齐地码放起来,一切都显得充满生气。

阳台上堆了很多杂物,让我觉得好像在垃圾堆边过活。我受不了,挥汗如雨地干了一下午,把阳台扔了个干净。我妈说:“平,你可真行,扔了一阳台的东西,就剩下七八朵喇叭花在架子上招摇。”她又气又笑。

我太需要有个房子落脚了,哪怕不是我自己的家,哪怕是我的娘家。这愿望日趋强烈,因为我和杜鸣心山穷水尽实在无处可去,我们已经在北京街头徘徊好几年了。

我家早前有个保姆是个老北京人,有一年她的大儿子离婚了,小孙子扔给她。儿子又搞了个花枝招展的小女人,每天忙着约会不着家,老太太一肚子气。P1-5

序言

我老伴儿写的《八十之前》出版了,我感到高兴。

书中所记述的都是近三十年我们真实的家庭生活,没有杜撰,拉拉杂杂,随笔道来,没有夸张。

纵观我的一生,有三件事令我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一、1937年秋,于军队服役的父亲(时为少校营长)在淞沪保卫战中牺牲,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当时我才九岁。日本侵华战争令无数家庭家破人亡,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和我的家庭不幸成为其中之一员,我永远不会忘记。

二、1958年夏,我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已学习四年,所学课程全部是五分,成绩优秀。未曾料到,我被人暗算整治,被迫提前一年回国。我回国之后继续遭到追杀,迫害者写信给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告我离开莫斯科之前去作曲老师楚拉基的家里诉苦,令我的老师对中国的留学生政策不满。我回国时已将团组织关系带回,并且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团组织生活,他们在违反组织原则的情况下,硬是把我开除出团,其用心险恶置我于死地。这样的遭遇,我是不可能忘记的。

三、我和现在的老伴儿从相识,相恋到组成家庭。其过程在本书《“春之采”的故事》中已有真实的记述。

我只想说,在我晚年安定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中,离不开老伴儿的精心照料,离不开我家庭中每一位亲人的倾心关爱,我庆幸自己拥有一个无后顾之忧、美满和谐的家庭。

因此,我虽年过八十,创作并无衰退之象,我仍然在写作,同时我也参加各种音乐社会活动,这真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恩赐我一副还算硬朗的身体和一位相知相爱的伴侣。

在此,我还要感谢我们的上海好友顾岳松先生,他是一名医生,但是有着非常好的音乐品位和文学修养,他仔细看过每一篇文章,并提出意见,使其更为完善合理。

但愿每一位读者、每一位朋友看完此书后不觉得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谢谢大家!

杜鸣心

2015年12月

后记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低头看手机的人。

几年前,这种景象还仅限于年轻人群和中年人群,现在这个群体扩大了,小学生拿着手机玩游戏,老年人戴上花镜微信聊个不停,我们的小孙女两岁就抱着“拍拍”不撒手。

读书的世界越来越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衰退?谁都难说清楚。

我在这个时候写了一本书,完全不合潮流,也不够识趣。我母亲和我母亲的母亲那辈人喜欢说“拿针轻,拿笔重”。到了我这辈,手不仅只使用针和笔了,双手握住汽车方向盘,可以跑遍天下;拿笔的手飞走在电脑键盘上,能够探知世界。

但是我还是想拿笔写,我想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我别无选择,趁着图书业“尚存一息”时赶快写出来。万一发明了“苹果”的人再发明了“鸭梨”、“西瓜”呢?没人能阻止科技的进步,没人能阻止文明的进程,谁也阻止不了“人手一机”,我唯一能做的是趁早。

写作真不是件轻松的事,简单写一两篇还可以,长篇大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小话”容易,说“大话”难。

我所写的人是个说“大话”、干“大事”的人,也可称是“做工程”的人。我和一位音乐“工程师”同处一室写作,他写交响乐,我写他。他的“大事”写得从容不迫,神情淡定;我的“小事”写得精疲力尽,气喘吁吁。我抬头望望他,感到非常惭愧,我俩的写作水准和写作能力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中国有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作曲家,每位作曲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音乐是最能使人屈从的艺术,它几乎支配着每位作曲家生命中的每一刻。哪一位作曲家的创作历程不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一名作曲家的妻子和一位作曲家心路历程的见证人,我不由得对这个群体产生由衷的敬意。

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就是说遇事不必推测他人的想法,不必臆断他人的看法。所写的这一切,仅是我一场诚实的坦露,至于读者怎么想怎么看,我并不在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者见情,色者见色,只要你能读读我写的书,我就很愉快。另外,具体到我这个只能做“小活”的人来说,写作至此绝对是精疲力尽,我的确没有精力再去关注出版以后的事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