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发展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不同。早年在我国的博物馆类型中,并没有工业遗产博物馆类型。20世纪90年代之前,尽管在我国的少数地方综合性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偶尔收藏了一些近代工业遗物,但并没有发展出单独的以收藏与展示近代工业遗产为宗旨的博物馆。晚近出现的工业遗产博物馆都是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企业实施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为保护工业遗产而兴办的。其中,有遗址性的,也有非遗址性的,但以遗址性为多,成为国内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的主流。目前对这类博物馆的建设和营运,国际上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国内的实践也还刚刚开始,亟须进行这方面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吕建昌著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研究》从博物馆的角度切入,分析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及其多重价值,比较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各种工业遗产保护的模式,阐述工业遗产博物馆模式的优势与弱势,揭示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内涵与特点,探索其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和谐关系,并提出了规范我国工业遗产博物馆建设的初步思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