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另一种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悟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另一种生活》是一部散文集,文章贴近现实,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跟作者孟悟的经历有关。书中有美国职场的勾心斗角和残忍无情,有跨文化交融的斑斓和迷离,更有人在异乡的体验和感悟……各种风景纵横交错,作者愿同有缘的读者一起分享她在美国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职场中的上司怎么变成了下属?美国阿拉伯的算命师会告诉你什么秘密?生第二胎有怎样的烦恼?一个美国文盲怎么当上了老板?在美华人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常春藤大学吗?在美国的房子外种果树,房价是增值还是贬值?美国为什么没钱参加世博会?美国的佛教徒为什么不烧香礼佛……

《美国另一种生活》的作者孟悟以在美旅居20年的亲身经历,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美国职场、文化冲突、教育理念、体育政治等真实状况。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美国,它错综复杂的好处和坏处。呈现一个立体的美国,万花筒般的美国,它的光怪陆离和色彩斑斓。

目录

第一章 缤纷美国职场

 职场惊变

 报税季节秋色浓

 办公室的装饰品与职场悲剧

 当下属变成了老板

 打扫卫生间的职场文化

 深夜的世界

 职场的又一次颠簸

 25美元与105美元

 世上没一件轻松的事

 职业改变了生活方式

 心甘情愿

 我的老板不识字

 孩子和老人:一树桃花和几个残果

第二章 美国的另一张面孔

 一切都在改变:美国的另一张面孔

 金牌之后,还要上税吗?

 为什么美国这次不申奥?

 美国没钱去世博会

 喂不了细胞种萝卜

 果树与房地产

 100多岁的老奶奶跳肚皮舞

 急诊和医改

 当不当义工?

 没有钱,一切都是梦想

 美国的计量单位干嘛不接轨国际?

 油价大跌后的风雨同舟

第三章 琳琅交错:东西文化篇

 宁古塔的美国外教

 阿拉伯的算命师

 敢不敢生第二胎?

 我看芭蕾

 被美国人喊了一声姐

 她爱中国,没有理由

 变与不变

 承载亲情的茴香

 “不爬藤”的成功

 梦回故乡的香雪海

 依然没变

 东西合璧做美食

 美食是舌尖上的乡愁

 物价上涨,去农贸市场

第四章 岁月纵横:异乡的体验和感悟

 跨过生命的暗影

 果缘和人缘

 陪我们长大的植物

 因缘而聚

 生命的杏花

 收获

 神奇的红豆杉

 “玫瑰美人”成了路标

 我羡慕的,我面对的

 飞机上的各种状况

 橡树果仁

 巧克力高跟鞋和糖观灯大龙

 多功能车库

 我的高中同学们

第五章 人在美国写中文

 那些细节,那些植物

 文学是件奢侈品

 电影和书

 不得不做斋汉堡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后记

 顺其自然写下去

试读章节

职场惊变

那个黄昏,夕阳笼罩大地,呈现出一种悲壮的美丽。我站在一棵死去的蓝莓树下独自感叹。这棵蓝莓树曾经枝繁叶茂,每年的六月,都奉献出芬芳的果子,让我口齿留香。但是我却害死了它!今年春天,我在蓝莓树下种了一棵苦瓜苗。我懒,不想给苦瓜搭架子,只想就地取材,让蓝莓树给苦瓜当当梯子。

整个夏天,我都看见蓝莓和苦瓜和平相处,蓝莓树上挂满了玲珑的苦瓜,在微风中得意地摇晃。我很开心,觉得只要有创新,就能从这个世界收获惊喜。可是在这个中秋的黄昏,我发现蓝莓树死了,它枯萎的枝干被繁茂的苦瓜叶掩盖,它临终前的挣扎和冤枉,我是不知道了。

手机突然响了,是老朋友安的电话,谈及下周去某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参观时,她随口问了我一句,希拉你还记得吗?就是很多年前的那个实习生,她现在已经是保险集团的金融总监了。

八九年前,我在一家保险集团做财税分析,安跟我是同事。我们有个共同的上司:女老板格瑞斯。那年夏天来了个实习生,一脸的稚气,怯生生的样子,还是我亲口告诉她,卫生间在哪儿,咖啡厅在哪儿。初来乍到,业务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也曾向我和安请教。谁也没有想到许多年后,她摇身一变,变成了集团公司的风云人物。

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希拉刚来我们部门的时候,因为是实习,享受不了员工的停车位。格瑞斯特地跑了一趟运营部,据理力争,给她争取到了停车位。希拉似乎很合格瑞斯的眼缘,两个人经常在公司的休息室里亲密交谈,格瑞斯在工作上也对她委以重任,两个月后,就把重要报表交给她完成。那时我和安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但在格瑞斯的眼睛里却微不足道,连实习生也不如。

我和安都是天性敏锐的人。那些年公司经营不善,效益滑坡,兼并和重组是迟早的事。格瑞斯的压力很大,常对我们的工作吹毛求疵,但见了希拉,依然是一脸的慈祥。职场的郁闷让我下定了决心:与其被格瑞斯借故炒掉,还不如自己潇洒离去。我离开公司不到三个月,安也离开了。安曾经对我说过,她(格瑞斯)既然那么信任希拉,就让她们两个人抱成一棵树一辈子扭在一起。

两个人到底没有抱成一棵树。当希拉大学毕业后,正式进入公司,职场之路有贵人扶持,很快就提薪升职,跟格瑞斯平起平坐,又过了几年,居然一跃坐上了金融总监的座椅。也就是说,希拉成了格瑞斯的顶头上司,格瑞斯必须听命于希拉。

当集团面临第二次重组时,大权在握的希拉大刀阔斧,冷面无情地让一帮元老下岗,下岗的名单里就有格瑞斯。那年格瑞斯刚满60岁,还期待着多干几年,拿满公司的退休金就回家,可是半路上一番折腾,退休金足足缩水了大半,往后的面包还得自己去找。她后悔吗?后悔当初重用希拉,希拉的野心勃勃,是我和安所欠缺的,平庸的雇员办事效率低,让上司看着不爽,但玩不转利剑和大刀的人,绝对不会觊觎上司的宝座。

我是在惊愕中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希拉的新婚丈夫,正好是安的表弟。她们居然成了亲戚!世间就有这么巧的事!我的眼睛一直落在被苦瓜缠死的蓝莓树上。在苦瓜最初的成长过程中,蓝莓树无私无怨,扶持它到有阳光的地方,等到苦瓜根深叶茂、果实累累时,蓝莓树却是凄凉而去的晚景。大自然也好,人类社会也好,总有太多相似的一幕。

P2-4

序言

回头一望,自己都忍不住吓了一跳,我在美国都生活了20年,20次花开花落,春华秋实,呱呱落地的婴儿也长成了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在他乡,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先在学校读书,拿学位,考证书,然后是上班、跳槽、换专业……什么样的职场机构都走过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所从事的职业从网络程序到财务金融,这几年又当了舞蹈健身老师,四处走课:健身房、图书馆、社区中心、舞蹈室……哪里有召唤就去哪里,我不能挑肥拣瘦,因为所有的教舞工作都是短期合同。

这个夏天我在两家夏令营当舞蹈老师,酸甜苦辣,其味自知。当初谁会料到?我面临的学生是颇有舞蹈天赋的非裔儿童,而我要教他们跳拉丁运动舞,其中的艰难挑战,我必须一一面对。要知道,黑人一出生就自带韵律感,一舞一动自成风景,而我们黄种人的舞蹈技巧大都是后天修炼的。虽然我曾经想过逃跑(辞职),但还是咬牙切齿坚持了下来。教舞之余还去参加各种义务演出,因为我的工作都是短期的合同,而演出会带来就业的新机会。我总是安慰自己,虽然辛苦,但与众不同的经验就是财富,任何财富都不会轻易落在你的手上。

没有这笔财富,我的文字世界不会如此五光十色、斑斓灿烂。我不是那种特有天才想象力的作家,闭门在家,也能造出一艘精致耀眼的高档游艇。我必须投入到鲜活的现实里,才能发现令我满意的原材料。我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工作了,跟社会脱节了,我还能写吗?如果真到了那个境况,我相信我还是会写,写童话,写穿越小说,或者把想象倾注给某个喜欢的朝代,比如汉唐和南北朝。

这是一部散文集,文章贴近现实,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跟我的经历有关。有美国职场的勾心斗角和残忍无情,有跨文化交融的斑斓和迷离,更有人在异乡的体验和感悟……各种风景纵横交错,我愿同有缘的读者分享。

后记

顺其自然写下去

亲爱的读者,当翻到这页与我相遇,我猜您已经浏览过此书的正文,谢谢您的时间和阅读。我很欣慰,我们有缘相聚在书香墨影里。

如果您读完了这本书,您一定知道我在美国职场的颠簸晃荡。但是我的写作没有中断,始终如一地习惯和坚持。文字承载了我的理想,还有生命中的悲欢与哀乐。回看我的职场简历,换工作,换专业,频繁跳槽,大家会怎么想,这个人没有定性,不值得信赖,多少轻视的目光扫过来,但是我挺得住,因为写作给了我自信,就算跌在人生的低谷,也不灰心放弃。

除了创作,我也是个喜欢阅读的人,我总觉得读者和作者是讲缘分的,彼此之间若有和谐的气场,那阅读便是一场心旷神怡的灵魂之旅。我相信,文字自有它的思想和生命。我八岁就读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神秘的未来世界让我无比向往,从此便与阅读结下不解之缘。回头来看,那书应该是中国的第一部穿越小说,虽然当时定义为儿童科幻小说。年少的我是个喜欢幻想的孩子,面对天边舒卷的云霞也能想象出一个故事,然后动手记在日记本上。十六岁那年我在《拉萨晚报》发表了一首诗,关于送别一个远赴西藏的同学,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那份欣喜至今还能想起。

虽然身在英文的世界,但汉语已经侵肌透骨,深入了我的灵魂深处,用中文创作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岁月如流,稍纵即逝,十六年的创作坚持,难以计数的文章发表在海内外纸媒,在中国大陆常规出版了几本书,偶尔想想,感觉自己还算一个比较勤奋的写作者。

美国华文大刊《侨报》,其副刊一直是海外作家成长的家园。因常见我在《侨报》副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有文友笑称我是多产作家,我不知道是否有资格戴上“多产作家”的帽子。在英文里,多产作家被称为“prolific writer”,我很喜欢“prolific”这个单词,每次读它的音,恍惚咬了一口多汁的蜜桃,它总让我联想起田野的富饶、植物的繁茂、果实的丰满芬芳、青青草原上的牛羊成群……

我心目中的“高产大王”是美国作家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也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欧·亨利一生写了381篇小说,故事跌宕起伏,结尾出人意料,是欧·亨利小说的特征。当年他搬去纽约写作,纽约一家周刊(New York World Sunday Magazine)的编辑赏识他,他得了鼓励,创作井喷,一周一个短篇,坚持了一年多,成就了最后的辉煌。他的故事贴近现实,跟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紧密相关。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去年的新年伊始,我计划“山寨”欧·亨利,一周写一个短篇,当我在《侨报》连续发表了25个短篇小说后,才思枯竭,我把持不住了,不得不转笔写散文。  顺其自然写下去吧,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母语的阳光一直在照耀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