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耄耋回望青春(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成进主编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交通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

史维祥①

解放前国立交通大学有着辉煌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交大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特别是1947年以后的交通大学成为上海市学生运动的“民主堡垒”,给国民党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在交大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交大地下党的建党历史。

交通大学很早就有了党组织。1925年底,交大的8位党员成立了中共交大支部,张永和任书记。同时成立了共青团支部,陆定一(后为党中央宣传部长)任书记。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清党,交大党支部停止了活动。1927年8月,交大重建党支部,1929年,第二次停止活动。1930年交大电机系学生许邦和及乔魁贤加入共产党,并发展了另外3名学生入党,地下党组织第三次重建,许邦和任支部书记。由于“左倾”盲动,20世纪30年代初,我们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党组织几乎全部遭到破坏,损失很大,交大地下党组织第三次停止活动。1937年,日本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上海沦陷,交大部分专业被迫到法租界办学。1940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重建党组织,到1941年8月,有了4名党员,党支部正式成立,由钦湘舟任支部书记。从此以后,交大的地下党组织在党中央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到1945年抗战胜利,交大地下党员已有25人,当时支部书记为吴增亮。抗战胜利后,交大重庆部分与上海部分合并,在徐家汇复校,党的力量空前壮大。1946年4月,电机系江泽民(后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经过王嘉猷同志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同年9月,交大党支部扩建为党总支,吴增亮任总支书记。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党员人数已发展到198人,还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简称“新青联”。沈讴、俞宗瑞、庄绪良等同志先后担任过交大地下党总支书记。1949年12月,中共交大党总支公开选举陈启懋同志为总支书记,正式及候补党员有111人。

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学生和全国学生一起,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里(时国民党首都南京)掀起.了披澜壮阔的反蒋反美运动,与工人运动等一起形成了与国民党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在上海的学生运动中,交大起了领头作用,每当一个运动来临,交大登高一呼,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有时甚至一批中学也起来响应,参加全市游行示威,对上海市甚至南京国民政府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以下我们回顾交大几次主要的学生运动。

一 “抗暴运动”和贾子干事件

1946年9月22日晚,美国水兵打死黄包车夫臧大咬子。1946年12月24日,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美军方不惩处,国民政府曲意包庇。27日,北大学生发表“告北平市同学书”,呼吁全市学生联合起来,抗议美军暴行。30日,北平各校学生罢课一天,并举行示威。消息传到上海,交大学生自治会召开系科代表大会(学生最高权力会议),决定成立抗暴委员会,联合上海各学校举行联席会议,成立联合会。1947年元旦,全市27所学校学生1万多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暴游行,交大学生排在队伍的最前列,有1。00多人参加。交大抗暴委员会还组织了十几支宣传小队,深入到各个中学,特别是女中宣传。这次全国性运动充分显示了学生在反蒋反美方面的力量,给蒋介石政权一次沉重的打击。2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文,指出蒋介石统治区的伟大人民运动发展起来了。

1947年4月4日,交大学生贾子干在同济大学校门口被美商德士古洋行汽车撞死,得不到合理的赔偿。面对傲慢的央行经理和蓄意包庇洋行的上海市长吴国桢,广大学生群情愤慨,怒火中烧,在外面示威,并派出代表和美国洋行谈判。4月15日上午,600余名学生乘车去市政府与洋行董事长进行谈判,交大校长吴保丰也在中途到场,美方迫于强大压力,同意付出应有赔偿,这沉重打击了美国佬嚣张气焰。

P3-5

后记

为了纪念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学校决定出版《耄耋回望青春》一书。我们邀请离退休教职工特别是经历过交通大学西迁的老同志、老校友撰写回忆文章,并征集了一批反映当年工作、生活情景的老照片,辑成此书,谨作献礼。

该书以西迁老同志为主要征稿和采访对象,旨在通过还原60年前交大广大师生员工放弃上海的优越环境,克服困难,扎根西部,艰苦奋斗,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奉献一生的历史画卷;诠释“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现老一辈交大人作为西部大开发先行者炽热的家国情怀;反映迁校60年以来西安交大人传承西迁精神,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为祖国西部的社会进步、经济振兴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考虑到2000年三校合并至今已经16个年头,医学部和经金学院的离退休老同志同样为西部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青春也应该大书特书,所以也征集一些相应的稿件。

本书在征稿和采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同志、老先生的热情支持。大家为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花费了很多心血,有的稿件甚至做过四五遍修改。各学院领导也非常重视,组成了采访小组或者安排专人采访本学院的老同志,有的学院领导还亲自参与采访活动,组织编写采访文章。书中的各篇回忆文章和采访纪实都是作者的亲闻亲历与感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和老一代交大人的精神境界及情感。一些未被编入的文章,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对编好此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由于收到的稿件太多,经商定原准备成书一册,现分成三册出版。

在编辑过程中,对写到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文章,考虑到作者叙述角度的不同,编者一般未加删节。各篇回忆,特别是细节上有某些不一致之处,除明显与事实有出入者外,也未求同一,不同的说法均供读者参考。至于对同一事件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亦属正常,只有通过各抒己见,交换看法,才能使认识更全面、更正确。

在编辑过程中,一些改动较大的文稿都征求了作者本人的意见,有些电话进行了沟通,或请作者(采访者)进行了修改。但是,对稿件在文字方面所做的一些加工、特别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对文章的题目做了一些修改,因时间所限未能完全做到请作者过目,尚请谅解。

还有一点,我们心情沉重地告诉各位读者,就在这部书籍编辑的过程中,又有多位经历过西迁的老同志离开了我们,其中老校长王则茂、韩世纲教授亲自给本书赐稿,还有接受过采访的吴国荣、翁国善和李荫松等老人。所以,编辑、出版这部书籍,就使我们有了很强紧迫感。我们惟愿此书能够作为一份珍贵的史料和礼物,献给在西迁那段历史中谱写过壮丽凯歌的老同志,告慰那些已长眠于西部这块黄土地下的老前辈;我们惟愿此书能给年轻一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师生员工和后来者投入到西部太开发的热潮中;我们惟愿老一辈交大人铸就、经过历史沉淀的西迁精神代代相传。

出版本书是由张迈曾书记亲自策划,王小力常务副书记、宫辉副书记主抓的。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张定红常委和西安交大出版社、宣传部、校庆办、档案馆、校友部、医学部、电气学院、电信学院、材料学院、公管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航天学院、化工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经金学院、数学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武装部、附中、校医院及校内各部门领导、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对关心、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和为此书投稿的所有老同志、老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离退休工作处的同志们在此书的征稿、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为其按时出版做出了贡献,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1月

目录

序言/张迈曾

1 铭记历史 弘扬传统

 交通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史维祥

 漫谈西迁精神——在几次座谈会上的发言节录/张肇民

 “西迁精神”是交通大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王则茂

 发扬西迁精神再创事业辉煌/陶文铨

 继往开来再铸辉煌/机械学院

 西迁精神是交大人的骄傲/胡奈赛

 重温交大“西迁精神”/张玉璋

 为科学立命为交大立心——采访朱继洲教授感记/公管学院

 老照片讲述的西迁故事——迁校与创业篇/白延生祝玉琴

2 回望西迁 不辱使命

 关于交大迁校的一些回忆/谢友柏

 热爱感恩敬仰——林宗虎院士采访录音整理/能动学院

 超临界压力试验台架的建设与发展/陈听宽

 回首当年一生无悔/陆文华

 西北强中国强/马乃祥

 回忆西迁/吴百诗

 回忆我的“后西迁”/吴寿鍠

 潜心教学创新路科技攻关利民生——回忆老伴张镇生/张嘉润

 交大育我成长我为交大争光/赵卓贤

 风雨岁月30年——忆交大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历程/原文 沈伯参 整理 高玛丽 刘浩 代小勇 庄稼

 西部热土上的二三事/熊则男

 忆金相教研组的西迁和西迁后的工作/宋余九

 我真的想再活5。年酗斗 仃

 忆交大西迁和外语教学的发展/周淼冬 徐婉珠

 迁校初期点滴/徐健学

 在交大的岁月/林其骏

 老照片讲述的西迁故事——学科与专业篇/白延生 祝玉琴

3 扎根西部 青春无悔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蓝天下成长/徐通模

 难忘的青春岁月/卢烈英庄为其

 西安我的人生征程开始的地方/口述 孟庆集 整理 夏琳双

 在交大学到了什么——60年交大生活的几点感言/任汝芬

 西迁——我的60年追梦之旅/刘正兴

 在创办新专业的过程中成长/林文坡

 我的西迁成长记/郭干慈

 难忘西迁初期艰苦快乐的学习生活/周衍禧

 在交大学习和工作的岁月/卢振荣

 我爱西安我爱交大/何卓烈

 粉笔无言写春秋桃李硕果溢芬芳——王桂芹教授专访纪实/电信学院

4 追忆前辈 感恩师长

 忆彭康校长在三五〇教研室的蹲点/张端

 缅怀为西迁后的教学工作呕心沥血的张鸿副校长/严子敏

 饮水思源敬贤哲追求卓越建一流/王铁军 侯德门 申胜平

 在西部的坚守与奉献——回忆周惠久教授/增杰

 一代宗师钟兆琳教授/焦垣生

 回忆恩师陈大燮/许晋源

 品同松柏垂青史行为世范绘丹青——纪念蒋大宗教授/《西安交大报》记者

 我国真空电器领域的一代宗师——纪念王季梅教授/别朝红 刘志远 吴美潮

 回忆往事思念旧友/施明德

5 峥嵘岁月 多彩人生

 满怀深情话西迁勤勉求精铸校魂/电信学院

 奉献60年耕耘一甲子——记汪文秉、张端夫妇/电信学院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建立和发展——郑守淇教授自述/电信学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鲍家元教授自述/电信学院

 岁月如歌话当年——采访唐立森教授纪实/电信学院

 与书为友始终如一——走进顾海澄教授的读书生活/材料学院

 病理生理学专业的领路人——访卢兴教授/医学部

 忆学习与工作中的几件事/李学智

 线性代数学科第一人——记刘全洲教授/经金学院

 替武则天翻案的人——记中国法医学家胡炳蔚教授/法医学院

 青春桃李盛耄耋杏林芳——田梦玉教授采访录/基础医学院

后记

序言

1955年,对于交通大学来说,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年月。4月,国务院决定,建校已届一个甲子的交通大学要由繁华的上海迁往古都西安。翌年,一趟趟专列满载着交大师生员工和家属支援、建设大西北的殷殷深情,由上海徐家汇车站浩浩荡荡开往西安。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胸怀大局的交大人毅然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了上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自愿来到西北,成为黄土地的拓荒者、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时光倥偬,又一个甲子过去,几代交大人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16年4月8日,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的盛典,为迎接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时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师们,回望自己的奋斗足迹,追想自己的青春年华,当是对人生的一次无悔怀恋,对事业的一次骄傲呈现。

学校决定出版《耄耋回望青春》这部书,不独以交通大学西迁人的亲身经历展示昔日创业者的足迹,缅怀老一辈西安交大人的不朽业绩,挖掘西迁精神的历史沉淀,更在于以西迁的崇高精神激励后来者继承和发扬光大,为国家和社会做新的奋斗、新的奉献。

60年前,中央决定交大西迁,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布局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一重大问题,要在大西北建成水平高、实力强、后劲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60年来,西迁的交大师生听党的话,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实现了黄土地上的伟大创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为使命,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良好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交大西迁不仅带来了学校60年的持续向上发展,带来了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在西部的聚集,也带来高等教育领域一马当先的大好局面,凸显了优秀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学校坚持自主创新,在推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突破和传统技术的升级换代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为国家特别是西部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眸足迹,《耄耋回望青春》一书中讲述的历史与经历,虽然是昨天的故事,但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当时交大人风貌和精神的光辉写照。饮水思源,继往开来;西迁精神,薪火相传。当年西迁的前辈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已长眠在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他们当中许多人曾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返回故乡,但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这块热土,没有离开西安交大,他们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几代人。因为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爱在西安交大。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西安交大就是他们的家。

60年过去了,几代西安交大人艰苦创业、开辟新校园、兴办新专业、发展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冲天干劲,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国家民族而勇于担当和不懈奋斗,以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伟大西迁精神,成为西安交大永远的丰碑和光荣。岁月的流逝,不但丝毫未能磨损西迁精神的光彩,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今天,不断丰富着西迁精神的内涵。作为中国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西迁精神所蕴涵的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必将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引领学校文化提升的新内涵,以及西安交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永恒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学校十二届党代会上,我们坚定不移地提出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时,实现“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国际影响显著”的发展愿景。

回顾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的历程,总结跨越三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相信,只要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气,传承西迁精神和老交大光荣传统,将西迁精神与延安精神结合起来,将西迁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旗帜,从现在起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在新的艰苦探索和奋力拼搏中勇攀高峰,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加快将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再创第三个甲子的辉煌。

谨为序。

张迈曾

2015年10月

内容推荐

成进主编的《耄耋回望青春(上)》收入的文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安交通大学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二是部分单位、学院对老同志的采访实录。这些文章都是老一辈交大人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真实、具体地反映了交通大学,特别是交通大学迁校后的历史、传统、精神和情感,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交大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顾全大局、不畏艰辛、艰苦创业的功绩与风采,挖掘了交通大学西迁在中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西迁精神的历史沉淀。文章读来平实、亲切,使读者在思索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编辑推荐

成进主编的《耄耋回望青春(上)》以西迁老同志为主要征稿和采访对象,旨在通过还原60年前交大广大师生员工放弃上海的优越环境,克服困难,扎根西部,艰苦奋斗,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奉献一生的历史画卷;诠释“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现老一辈交大人作为西部大开发先行者炽热的家国情怀;反映迁校60年以来西安交大人传承西迁精神,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块黄土地,为祖国西部的社会进步、经济振兴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