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腐烂
尽头前的美味
我边哭边吃。
泪水控制不住地滚落。氨气呛鼻的味道以马赫为单位直冲头顶,几乎让我断气。
韩国全罗南道木浦市经过发酵的斑鳐生鱼片——“洪鱼脍”,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天下奇食。把鳐鱼和干草交叠铺放在大瓮中,在阴冷的地方存放数日,再连软骨一起切成片。
这种生鱼片刺激性的臭味简直不属于这个世界。鳐鱼的消化酵素将自身的肉分解,发酵的菌会将其体表的尿素等物质分解形成氨气,产生强烈的臭味。只闻一下,四处扩散的氨气便会侵入鼻腔和毛孔,直达颅顶,让人眼冒金星。
尽管如此,惊人的事还是发生了:手中的筷子一刻也停不下来,咕咚咕咚喝着马格利,回过神来时,筷子又夹上了一片鱼。双颊渐渐飞上红晕,舌头发麻,头脑一片朦胧,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这个晚上,我简直要为“洪鱼脍”殉情了。
臭鱼干、芝士、纳豆、腐乳、辣白菜、鲫鱼寿司、鱼酱。爱吃的东西都很臭,但越臭就越想试试,一个劲儿吞着口水。真是让人头疼的天性。
觉察到自己这样的癖好,是在二十岁开始独自生活后。腌菜、辣白菜和德式泡菜味道都相对清淡,觉得差不多可以吃的时候一尝,气味都不够奔放。说得直白些,就是不够臭。如果没有乳酸发酵后的浓重酸味,我便觉得格外无趣。这可不行啊——“还不到时候”,所以只得重新密封好,耐着性子等待进一步发酵成熟。
三十一二岁从香港回来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到自己真是无可救药。
我很希望在东京也能吃到将盐渍鱼发酵的中式咸鱼,便想到了一个秘技。将酒糟鱼放置几个月等待时机成熟。就算味道不及真正的咸鱼,只要闻到完全发酵后的强烈臭气就已无比满足。
你真的很好这一口啊——听人这么说时,我只得默默地重重点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吃的味噌、酱油和鲣鱼干,其实也都是发酵食品,都要依靠曲霉。
据说组成味觉世界的五种味道是:甜、苦、酸、辣、咸。但我不这么认为,应该还有第六种,也就是经过发酵的“美味”。
无论是蔬菜还是鱼,只要到了上市的季节,就让人坐立不安,想要猛冲上前尽早抓住它们的味道。其实这种盲目的焦躁大可不必。过季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成熟时刻的到来。
要让它成熟,等它熟透。那是食物到达美味抛物线的顶点即将下落的时刻,是静静走向毁灭的时刻。熟透的过剩感中,正悄悄藏匿着某种“美味”。
寒冬的傍晚,背后突然响起什么东西掉落的声音,我慌忙回头,只见一只挂在头顶大树枝上的柿子啪嗒落进了地上的雪中。渗出的汁液和破裂的果实散发出在缓慢成熟中形成的甘甜,过剩的质感仿佛转过头的计量仪指针,我不断咽着口水。
在生命即将终了的瞬间,美味依然存在。最后的最后,从深处透出的臭味也是只有终结之时才会散发的气息。
应季自然是好的,但胜负要到季节过后才见分晓。明天又会迎来什么呢?是成熟,还是腐烂?
P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