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变革?
传统制造业如何顺应时代变革成功转型?
吴哓波携手曾玉波、刘德、毕胜、姚吉庆、叶国富、陈皞、胡自强、夏华等行业大咖,知名财经作家陈润,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这本由吴晓波频道编著的《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内容涉及:中国制造业趋势分析、中国制造模式创新之路、中国制造资本与营销的新部署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风口下的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变革? 传统制造业如何顺应时代变革成功转型? 吴哓波携手曾玉波、刘德、毕胜、姚吉庆、叶国富、陈皞、胡自强、夏华等行业大咖,知名财经作家陈润,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这本由吴晓波频道编著的《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内容涉及:中国制造业趋势分析、中国制造模式创新之路、中国制造资本与营销的新部署等。 内容推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本,在众多大企业都在不断尝试创新转型的现状下,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又如何保持竞争力和不被缩小生存空间吞噬?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命题已经成为迫切的现实,并成为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从业者亟需了解和探讨的内容。在转型领域里,从旧制造向新制造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若没有找到应对之道,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 由吴晓波频道编著的《转型之战(Made in China再出发)》聚焦“互联网+中国制造”战略,收录吴晓波、毕胜、叶国富、徐习明、夏华、刘德、曾玉波等行业大咖转型大课的精华内容,又不仅仅局限于转型导师的成功经验的叙述和总结,更深入探究和分析现象级转型背后的本质,立足根源,剖析从马桶盖现象到供给侧改革,从产品制造到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源,解读互联网化下的传统行业整体的变化趋势,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制造业趋势分析 实录内容 中国制造业将迎来黄金五年 昊晓波:著名财经作家 产业观察 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工业4.0 曾玉波: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 中国制造业呼唤三大核心精神 陈润:财经作家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陈润:财经作家 品牌新事 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路线图 陈润:财经作家 第二章 中国制造模式创新之路 实录内容 电商平台新模式:必要的C2M之路 毕胜:必要商城董事长 实体零售新理念:制造与零售的整合之路 叶国富: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 服装行业新趋势:依文集团的“柔性”绽放 夏华:依文集团董事长 智能制造新格局:工业互联网走向现实 曾玉波: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 产业观察 智能手机的“生态链”创新 陈润:财经作家 家电互联网转型的创新路径 陈润:财经作家 品牌新事 小米六年六次模式创新与战略转型 陈润:财经作家 “趁早”以社群重新定义制造 陈润:财经作家 第三章 中国制造资本与营销的新部署 实录内容 小米生态链“智”造及战略部署 刘德: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 慕思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战略 姚吉庆: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总裁 惠达卫浴的全球化策略 杜国峰:惠达卫浴董事、副总裁 产业观赛 中国家电三大并购案背后的转型棋局 陈润:财经作家 以用户为中心,营销3.0时代的六个关键点 陈润:财经作家 品牌新事 “李宁”的互联网转型逆战 陈润:财经作家 美的收购库卡的战略逻辑 陈润:财经作家 第四章 中国制造对新技术的探索 实景内容 美的创新生态体系 胡自强:美的副总裁 IBM的智能技术与制造革命 徐习明:前IBM大中华区副总裁 通过技术创新转型为全球品牌 陈皞:ARerShokz韶音总经理 恒洁的产品创新 谢旭藩:恒洁卫浴副董事长 产业观察 技术创新的精髓在“创”而不在“新” 陈润:财经作家 避免死于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延续性技术创新 陈润:财经作家 品牌新事 微软Win10的“破坏式创新” 陈润:财经作家 “地沟油”变废为宝,生物能源的技术探索 陈润:财经作家 试读章节 一、中国制造业的四次大转型 (一)1949—1978年:军工优先的计划经济 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如今我们不是第一次面临转型,中国的产业经济提到“转型升级”这个词,是在1998年。第一次转型在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之前是以军工优先的计划经济,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要搞民生建设,要发展轻工业。1978年中国的制造业还非常落后,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突飞猛进。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1/3,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第一次转型。 (二)1978—1992年:“轻小集加”的乡镇工业+专业市场 1978年以后,中国完成了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其实那一段时间,中国有4年的时间是乡镇企业的转型,特别是“轻小集加”,即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在军工重化的体系以外的企业,基本上是做纽扣、编织袋、衬衫、电缆、铁锅、自行车、印染等行业。这些企业慢慢地崛起,然后把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挖走,引进它们的设备。广州有一个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创办于1957年春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最悠久、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当年这些“轻小集加”的企业是没有资格参加广交会的。1995年,中国第一次出现一个名词叫“浙商”,因为1992年浙江开始搞市场经济,逐渐成为全国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到现在全球小商品市场在义乌,全世界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在杭州,当年浙江省有3000多家排名全国第一的专业市场。这就是第一次转型,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 1992年中国开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方向,这个转型的变化怎么带来的呢?我们经过1978—1992年14年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用户跟国有企业是一样的,中国乡镇企业的利润总额超过了国有企业。1988年邓小平讲了一句话,中国改革10年,最大的意外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已经撑起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我们通过近15年的发展,中国的产业规模开始扩大,突然间由一个短缺经济慢慢进入满足经济,1992年之前,只要有产品,就能卖掉。之后开始逐渐转变为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要有定位,要开拓自己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开始由生产能力变成了市场能力,中国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这之后,只会在车间里生产的企业很快被淘汰掉,因为没有营销模式,产品积压,形成大量卖不掉的库存。1992年以后中国进入到第三次转型,从历史上看中国产业链,今天所在的时间点,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连续过程。 (三)1992—1998年:服装饮料和家电产业的崛起,第一次消费升级和品牌大战 1992年以后中国商品开始发展,老百姓手里储蓄增加,所以我们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呢?让他们吃好穿好,所以服装、饮料行业还有保健品开始崛起。当我们满足了国民的吃穿等基本需求,1989年以后开始有电视机,家电行业崛起。中国的服装品牌、中国的饮料品牌、中国的家电这三个行业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90%以上成名在1992—1998年之间,这就是中国的第三次转型。 P5-7 书评(媒体评论)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冢 转型已经到深度期,2015年我们讲的“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启蒙,今年我们需要告别启蒙,开始讲方法论,讲怎么转变,讲有哪些陷阱要避开。 毕胜 必要商城董事长 未来的5年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时机,因为存在用户的消费升级,所有的用户都想要买更高品质的东西,哑铃顶部的中国制造业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夏华 依文集团董事长 专家学者认为没有一套理论是做不好品牌的,但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告诉我:如果敢于年复一年地坚持,日复一日地用心,就能造就一个好品牌。 曾玉波 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 商业会越来越智能化,我们必须善用大数据,中国制造业要开始做信息化,使用一些软件系统。 杜国峰 惠达卫浴董事、副总裁 因为和消费者最终的连接就是产品,我们制造业要经得住诱惑,以敬畏之心面对制造企业,像德国企业、日本企业一样,我们扎扎实实地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把消费者体验做好,做更好的产品,是制造业永远追求的目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