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闽主编的《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7月第3期总第11期)》卷首语由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教授撰写,题为《完善行政诉讼,筑牢法治政府的基石》。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刊登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徐爱国教授的学术批评文章《论中国法理学的“死亡”》 ,一时间引起法学界瞩目热议。有鉴于此,《中国法律评论》于2016年4月27日在北大主办学术沙龙,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为主题,本期对话栏目邀请季卫东、舒国滢、徐爱国、桑本谦、陈景辉、聂鑫、马剑银等七位学者走进“中法评?会客厅”,为“拯救”中国法理学“寻医问药”。有共识,有争鸣,引人思考。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时深刻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这两个概念,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有各自“分管领域”,又相互协调衔接。本期专论栏目邀请中央党校王立峰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刘松山教授、北京大学强世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支振锋副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屠凯副教授,从不同角度探讨二者关系,提出治国理政策略。
卷首语 完善行政诉讼,筑牢法治政府的基石 应松年
对话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理学
季卫东、舒国滢、徐爱国、桑本谦、陈景辉、马剑银、聂 鑫
专论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再思考
党内法规评估系数 王立峰
权力机关行使职权中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 刘松山
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 强世功
党内法规的政治逻辑 支振锋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共处中的两个问题 屠 凯
思想
天道之法:儒家的道—礼—法秩序观 盛 洪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解释的三个问题 马 岭
对孔允明案判决的解读——兼议香港终审法院的司法态度 杨晓楠
转型中国之双轨宪制 王书成
民国时期的司法改革及其当下启示 谢冬慧
影像 幕友与讼师 张建伟
立法 变局、破局与格局: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行政诉讼法》修订的得失与期许 张 越
新《行政诉讼法》的三项法治使命 程 琥
从全国数据看新《行政诉讼法》实施成效 何海波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对行政审判工作的影响 陈良刚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律师作用发挥及展望 吕立秋
判解 发现规则:案例中的法理学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看似负责的行为也会构成涉滥用职权——张志伟诉杨浦区房管局政府信息公开案
公务机关接受公众邮件应尽更严注意义务——霍新等诉房山区政府行政不作为案
行政机关怠于行使监管职责是否违法——锦屏县检察院诉县环保局行政公益诉讼案
人行横道前机动车礼让义务的认定——贝某诉海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行政处罚案
批评
《顾准文集》阅读札记 龚刃韧
《经济解释》:法律的经济学教本 简资修
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法律与中国法学——读《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余盛峰
策略
法院改革中的九大争议问题 陈瑞华
诉复议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案件之审理——兼论与适用相关司法解释条款之商榷 蔡小雪
“泛司法化”下的行政纠纷解决——兼谈《行政复议法》的修改路径 耿宝建
民办学校终止后学生安置的法律问题及规范完善——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 郑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