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了什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念经拜佛就真的可以了吗?如何才能抚慰受伤的心灵?《开悟者的微笑(禅解密)》,蔡志忠最新作品,首次撰写文字,重新解读佛学经典——禅。它是佛学经典里的心灵励志
。书中,作者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最深刻的偈语,用最可爱的漫画写出了你最想要知道的人生道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开悟者的微笑(禅解密) |
分类 |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
作者 | 蔡志忠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禅说了什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念经拜佛就真的可以了吗?如何才能抚慰受伤的心灵?《开悟者的微笑(禅解密)》,蔡志忠最新作品,首次撰写文字,重新解读佛学经典——禅。它是佛学经典里的心灵励志 。书中,作者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最深刻的偈语,用最可爱的漫画写出了你最想要知道的人生道理。 内容推荐 修行者都认为禅宗不可说。《开悟者的微笑(禅解密)》一书中,蔡志忠除了用以往漫画的形式演绎禅悟、诠释经典外,更多使用了文字解读,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什么是禅,禅的由来,并用图文并茂的小故事,解释什么是开悟。启示人们在自己内心深处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块净土。 目录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①禅的由来 ②什么是禅? ③禅故事 ④什么是开悟? ⑤修行的目的 莫让自己空在人间走一回 试读章节 学佛参禅不是为了天堂移民 唐朝诗人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一生信仰佛教,从他的《答客说》诗中可知,他希望死后转世到兜率天为弥勒佛前弟子。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 海山不是我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苏东坡一生信佛,也虔诚信西方极乐世界。绍圣元年,苏东坡被宋神宗由定州贬为海南岛太守,他带着道潜禅师所送的阿弥陀佛画像随行。 有人问他说:“为何带阿弥陀佛画像?” 苏东坡说:“这是将来我往生时,进入西方净土的通行证。” 苏东坡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一生诸恶不作,死后必到西方净土,你们不用替我落泪伤心。” 佛不是站在对面,我们所企求的对象, 而是我们要通过修行,使自己成为佛。 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念经拜佛,捐款给佛教团体,是希望自己能获得菩萨保佑,为了自家利益。 我画了很多漫画佛经与禅宗故事,有很多人问我学佛参禅的要领。 通常我会直截了当问他:“你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而言,大都跟梁武帝、白居易、苏东坡的境界一样,信佛礼佛是为了此世能得福报和死后能到西方净土。 我说:“学佛不是做生意,投入成本希望能获利。学佛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佛,而不是为了死后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不是为了死后上西方净土,人生的一切苦难大多是产生于我们的那颗心! 修行最主要的功课是:心}向调伏。 学佛的目的是:通过观照自己的心,使自己成为身的主人、成为心的主人。 自古以来,很多宗派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利己,伊斯兰教苏菲苦行教派的观念就很正确。 一个苏菲对上天祷告说:“主啊!如果我崇拜你,是由于瞑怕地狱,就把我投入地狱吧。主啊!如果我崇拜你,是由于渴望天堂,就拒绝我进入天堂。” 苏菲教派的著名学者哈拉智说: 我即我所爱,所爱就是我; 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躯壳, 见我便见他,见他便见我。 犹太教圣典有一则故事: 神对信徒说:“我有四个小孩,你也有四个子女。” 信徒问:“什么是我的四个子女?” 神说:“你的四个子女是:儿子、女儿、男仆、女仆。我的四个小孩是:寡妇、孤儿、异乡人、僧侣。” 信徒说:“是的,我的主。” 神说:“我会照顾你的子女,请你也替我照顾我的小孩。” 信徒说:“是的,我的主。” 日本有位桃水禅师,他晚年不住寺院,也不接受供养,只以酿醋为生,终日混迹乞丐之中。 有一天,乞丐朋友送他一张阿弥陀佛像,禅师将佛像挂在墙上。 桃水禅师说:“阿弥陀佛啊,我房子窄,只能将你当作过客暂居在此,我可不是求你助我往生极乐国土呀!” 信仰不是商场投资做生意, 真正的崇拜不是为了利己。 学佛修行不是为了死后来世, 而是为了这辈子的此时此地。 过去七佛对佛弟子的共通教诫讲得很清楚,扬州高曼寺的大雄宝殿门口四根大柱上明白地写着这十六个字: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人生的一切苦难大多是产生于我们的那颗心!正确学佛的目的应该是:透过佛陀所教导的方法修行,远离痛苦烦恼和贪嗔痴三毒,悟通生命的实相,而达至智慧彼岸的无苦境界。因此佛教可以说是“心的调御”之教。 修行主要功课是:自净其意,心的调伏。 学佛的目的是:通过观照自己的心,成为身心的主人,当家做主。 学佛除了不要干坏事要做好事之外,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过去不正确的习性和错误的观念,净化自己的心不受红尘世间的诱惑;处于任何情境,心都如同潭面不因为月影穿潭底而波动。这样一来,我们面对任何际遇时都能办到: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学佛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能成为身心的主人,不再被生活周边事物所影响,而达到唐朝懒瓒禅师的境界: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让我们倾听寂静彼岸的开悟者所传来的歌唱:“我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不再为红尘俗世的贪欲渴望所左右,我是自己的主,我掌握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身,走出自己的人生之道。” P6-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