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常一样窗前月(朱军东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军东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黄山绝顶

四年三次上黄山。

这次是在雨后,山上雾气迷漫,用一位导游的话来说:抬头是雾,两边是树,低头赶路。这下好了,她嘴巴清闲多了,不像晴空万里时,奇峰怪石一览无余,她必须频频地指点大伙看石头:这叫仙人晒靴,那叫老鼠偷油——好像黄山除了怪石就没有可以介绍的!

雾虽大,却不妨碍登山,尤其适合有恐高症者和胆小者。因为有雾遮着,即使山道下是万丈深渊,即使栏杆外是悬崖峭壁,那也是看不清楚的,无知者无畏,大可腿不抖心不跳地坦然过去。

一位老者和我们一起登上了莲花绝顶,这是黄山的最高处,顶上有块碑,碑上有字,有许多人抢着和它照相。然而四周雾蒙蒙的,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头发被雾气打湿了,山风吹来有点冷,在我们拍完照准备下去时,太阳光忽然泼洒下来!没有一点前兆,眼前便是明晃晃的一片,叫人睁不开眼。身上暖暖的,像盖了一床无形的被子。雾气散了,头顶晴空万里。天哪,眼底的白花花的浪就叫云海吗?无边无际,让人想跳下去,如果有一叶扁舟,说不准可以遨游其中,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海起伏,忽地有游人发出惊呼,远远的地方露出一座宫殿样的建筑,那风格是印度式的,圆圆的白顶,顶上有一个尖尖的物体,像锥子,忽隐忽现。

我惊呆了,以为看到了电影上的海市蜃楼!为不错过千载难逢的机遇,我手忙脚乱地用数码相机狂拍,生怕失去了向他人吹嘘的证据。后来才知道那是与莲花峰遥遥相望的黄山第二峰光明顶!

云海翻滚,在宫殿的附近又露出了几座青色的山峰,或许是刚从“海底”钻出来的缘故,峰顶上还挂着些许淡淡的薄云,似是新娘发髻上披下的白纱,迷人至极。我把眼瞪得大大的搜索着,平日里我们形容山峰都是“巍然屹立”、“岿然不动”、“雄浑壮美”,然而在云海中,它们却可以用“轻灵飘逸”来形容,像一个个“既含睇兮又宜笑”的脱俗女子。 从莲花峰上下来,山道上依旧“抬头是雾,两边是树”。游人排着队,把道路挤得满满的,有不少人在发牢骚说,什么都看不见,这趟是白来了!其实他们应该知道经过艰苦的攀越,才能有异常的收获,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

二、花山迷窟

花山迷窟是这两年才开发的旅游景点,但是它却在1700多年前就开凿好了,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已,我今天巴巴地跑到这里倒像是赴一个“千年之约”。

一座吊桥在新安江上凌空飞架,一边是平坦的草地,一边是秀丽的群山。草地上有两匹马在吃草,山上有几只鸟儿在飞翔。我凭栏于桥上,赞叹这里竟然同时拥有江南和塞外的风景!白发之年如果和所爱的人在此共度余生,倒是快意至极。

迷窟藏在群山的肚腹里,总计有36个,皆是人工开凿而成,目前开放的有2号窟和35号窟。

36窟中以2号窟为首。在六千多平方米的洞中,。竟然像盖楼似的凿有两层,有大厅,有小室,有蓄水池,有厨房,真的是隐居的好地方。但是隐士可没有能耐开凿偌大的洞府来居住,顶多像孙大圣那样选个天然的石洞来过活而已。

关于迷窟的用途,现在大多推测是用来藏兵的,但我看到的资料上却很少有人直言就是用来藏兵的。我想,一来是推测有理但毕竞资料不足,二来怕说出来,大家一不小心都信了,迷窟的面纱撩开了,“迷”人的地方就会少一层吧。

P2-P3

目录

序:满盘清露只有心如故

行走篇 野径听风一叶落,远山衔日满江红

 黄山记游

 人在皖南溪水边

 新西兰印象

 郭妹妹

 纯净的异域小镇

 摆放《圣经》的旅店

 南太平洋观鲸记

 爱十艮皆西餐

 象山观白鹭

 拍“瓷路”

 黄河滩头摄天鹅

 九华冰雪沁骨寒

 天池筑就意如何

 庐山三叠泉

 王乔洞

 港澳行

 问道青城山

 拜谒武侯祠

 月白风清一草堂

 乐不辞蜀

 独摄植物园

 秋日里的敬亭山

 游西湖

 大王洞感悟

 寻春夕阳下

 行乐须及春

 梅花三弄

 沱湖品蟹

 出差在外

尘事篇 浊酒一杯渔父乐,清溪十里阮郎归

 不开花的水仙

 菊花杂忆

 一见钟情

 少年茶事

 醉态万千

 欢快的箫声

……

闲居篇 一茶一饭清平乐,云卷云舒满庭芳

乡土篇 浓荫蔽日采桑子,浮云遮月摸鱼儿

顽童篇 荷叶遮阳永遇乐,竹枝作马相见欢

序言

我跟朱兄在10年前认识,那时他在可口可乐公司上班,我在合肥得了抑郁症,同时也在写我的第一部小说。所谓文人相轻,加上初生牛犊般心高气傲的心境,所以我并不觉得他的文字有多么好,偶尔在报纸上见到他的文章,也只是匆匆扫一眼,如见面点头般轻轻掠过。他待我如妹妹,亲切温暖,见面总是乐呵呵地笑,说些冷笑话和新赋的诗词给我听。

之后他辞职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我送他一个碧绿的琉璃烟灰缸做礼物,他乐呵呵地接过,说:“正需要,正需要。”在一些闲散的午后去他公司小坐喝茶聊天,也见不到他有多费劲去揽业务,却总有生意找上门。有时走在路上,他见到漂亮的广告牌就停下来用手指敲敲看看,常常是很有收获的样子。有些人做生意做的愁苦,但朱兄一直乐呵呵,仿佛是否盈利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开心。

2008年,我去了加拿大,从此和朱兄再也没见过面,只能陆续从他笔耕不辍的新浪博客里看到他的文字。偶尔在QQ上见到他,也因为时差,聊不了两句。然而却因不见面,我反倒更认真地阅读起他的文字。他是典型的射手座男人,兴趣广泛,喜欢挑战,旅行摄影打羽毛球,吟诗作赋交朋友。日常生活在他的博客里常常呈现出喜悦而闲适的模样。

2012年,朱兄在QQ上告诉我,他准备要做螃蟹生意。初闻以为是玩笑话,看了他设计的卖螃蟹广告才信服。我觉得有趣,那舞文弄墨的手抓起赏玩那一只只螃蟹,颇有些坎普(camp)的意味。

2013年,朱兄QQ发来邀请,让我作序,受宠若惊,赶紧拜读这16万余字的散文集。文还是当年一样的文,却读出了太多年幼急躁无知时无法读出的意味。可能这是一本写给“闲人”们读的书。他用一颗活在当下的心去感受并记录庸常琐碎的细节瞬间,这远比写下惊心动魄的奇闻异事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鉴赏力,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即是如此。

他写旅行途中翻车之后,坐到塘边边抽烟边对同伴说:“你一身都是肉,翻车时有你垫着,不硌人啊!”

关于苏东坡《洞仙歌》,他写道:“有些时间是用来消磨的,而且要消磨得心安理得,因为这是一个过滤‘生命垃圾’的过程。”

他也写市井家常,“一茶一饭清平乐,云卷云舒满庭芳。”

他记录儿子小牦牛的点点滴滴,用的是朋友间平等的目光和言辞,“你以为是老顽童周伯通啊,想忘掉《九阴真经》就能忘掉?”

他用近5000字的篇幅写对89岁外婆的深情,“我用温水擦掉外婆身上的血,扶她睡倒,拿起一朵栀子花放鼻下让她嗅嗅。”这句话让通篇文章充满了一种温暖的诗意,那一瞬间是永恒。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字里行间行走的是一份刚刚好的闲情逸趣。  这是一本适合慢读的散文集。如果有个午后,你恰巧手边有杯茶,那么不妨翻几页,即使下一次不知何时翻起,也定会让此时成为你午后一段美妙的光阴。

内容推荐

《寻常一样窗前月(朱军东散文集)》作者朱军东虽一时尚青年,却蓄养得一笔雅致的古典诗文:“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此浓烈优雅的诗句,总是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意境。所以,《寻常一样窗前月》不仅值得一读,也值得珍藏。

行走篇,以飞毛腿的跳宕和孙行者的变幻,记写了十余年行走地球的足迹。

尘事篇,悲欢离合、吹箫邀月、品茶赏花、针砭警世,世间百态尽收笔底。

闲居篇,无非寻常一箪食一瓢饮,却被描摹得纤毫毕现活色生香,寻常生活成了水墨画卷。

乡土篇,追忆童年河沟摸鱼莲塘采花的旖旎时光,尽显乡土醇厚、乡情浓郁、乡亲淳朴。

顽童篇,写爱子小牦牛长成大牦牛一路洒落的糗事和趣事。

掩卷遐思,于是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编辑推荐

他写市井家常,“一茶一饭清平乐,云卷云舒满庭芳。”

他记录儿子小牦牛的点点滴滴,用的是朋友间平等的目光和言辞,“你以为是老顽童周伯通啊,想忘掉《九阴真经》就能忘掉?”

他用近5000字的篇幅写对89岁外婆的深情,“我用温水擦掉外婆身上的血,扶她睡倒,拿起一朵栀子花放鼻下让她嗅嗅。”这句话让通篇文章充满了一种温暖的诗意,那一瞬间是永恒。

朱军东所著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朱军东散文集)》是一本适合慢读的散文集。如果有个午后,你恰巧手边有杯茶,那么不妨翻几页,即使下一次不知何时翻起,也定会让此时成为你午后一段美妙的光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