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是一系列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MOOK杂志书,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碧山》每辑围绕一个专题,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左靖主编的
《碧山09:米》主要研究了在我国发展史中有重要意义的稻米文化,对稻作文化的发展、形态以及其对于社会民生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客观的展示与剖析,通过稻作、好米、食米、视觉、文学、影像六个部分,讲述了稻米的发展历史、沃土出好米及相关的米(稻作)文化和器皿、农具等。
卷首语
米
卷一 稻作
稻米春秋——中国稻作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黃穋稻
糯:一个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视角
稻米在红河南岸的社会生活
须知白粲流匙滑 费尽农夫百种心——《耕织图》中的稻香与耕苦
卷二 好米
寻米:寻找最用心的大米
寻找地禾糯:深山瑶寨的召唤
沃土有好米
请鸭进田:崇明自耕笔记
卷三 食米
稻谷成熟,将头垂向大地——黄永松谈《中国米食》背后的故事
吃米的叮嘱
厦门米粉 前后
米食
卷四 视觉
梦溪二
米器
自然而然 米之器
从生土到熟土:关于夯土系列
CHINDIA 白领之梦
春社谣
关于米的舞蹈
水晶梦
卷五 文学
谷作五首
晚稻禾歌
卷六 影像
唱一首《稻米之歌》
黄金水稻:稻电影十三年文献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