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绝望,看见幸福
亲爱的宝贝:
要提笔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非常艰难。
因为,这是第一次。
从前的我做梦也想不到会跟“亲子教养”扯上关系。那么多年的时间,我不是单身贵族就是丁克族,行事向来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虽然我是一个资深的女人,但却是一个资浅的母亲。目前还沉浸在“这个小孩子怎么这么好玩”的陶醉中,没什么资格谈教养。我素来也害怕那些一厢情愿的父母写的教养文章──就因为他们生出了一两个乖巧优秀的孩子,就想告诉全世界“看!如果你可以跟我一样理性、有原则,你的孩子就会跟我的孩子一样优秀,一样聪明伶俐、考试满分,一样上哈佛……”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不希望你名列“市面”上所谓的优秀。成绩很好、人见人夸就是优秀吗?
我的人生中多的是反例。是非成败永远不能只看少年得意时。
我也不想让你因为有我这样的母亲就变得很特别,变成一个“有名的孩子”。
可惜,你好像一出生就惊天动地。因为我生产过程的艰辛、迭遭“横祸”,媒体把一个女人生小孩的事,变成大家的事,我还没从手术室被抬起来,你的父亲刚签完我们两人的病危通知时,媒体已经把医院挤到水泄不通了。这是我在传媒圈以来最被记者重视的一次——你出生立刻登上头条新闻,连在海外多年失去联络的朋友都知道了。
因为原因仍不明的“妊娠毒血症”,你是个九百克的早产儿,一出生全身就插满管子,必须因为求生而受苦。
还好,你也是个很幸运的孩子,你的生命力很强,我的身体问题使得能够输送到胎儿身上的营养有限,你在状况很不好的娘胎里努力地活了过来,也挨过了各式各样的治疗:脑部出血、心脏动脉闭合、视网膜病变……一一被你克服了,你出院了,终于能够舒舒服服地躺在妈妈的怀里。
我说得云淡风轻,但天知道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掉了多少泪水,为你做了多少次的祷告──如果你能好,我愿意付出一切。我想上帝听见了,现在的你是一个很会表情达意的、活泼健康满地爬的孩子。
从决定要怀你开始,我就吃了很多苦。生了你之后,我受了更多的皮肉之痛,产后两个礼拜我还在病床上发着高烧,意志力几乎耗尽,走到了绝望的边缘。但是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明白,人生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哈哈,这句成语用在这里还挺贴切的。
然而,看着你,这一切都值得。你将永远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礼物。也许,当你慢慢长大时,我也会慢慢变成一个你眼中俗不可耐的母亲,唠叨的母亲,霸道的母亲。不,不,我会提醒自己──“我爱你,而你也爱我”是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的人生一切都成功了,而和你的关系却失败了,那么,我就是失败的。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被你所爱的母亲。
我会提醒自己:你是你,我是我,你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我没有权利左右你的未来。我只是一个协助者,不能够当你的领航员。我的任务在于,跟随你的心,帮助你找出你的人生乐趣,我没资格“栽培”你。
P3-5
自序 让我们一起将时间挥霍在美好的事物上
现在的小孩,压力真大。
我自己是乡下小孩,凭着还可以的记忆力,在我念中学之前,说真的还真不知道考试前是要“抱佛脚”的。
念中学之后才发现,考试前只凭记忆的结果,成绩只能在班上的中等部分载浮载沉,于是开始知道,原来考试还是要准备的啊,对我这种自尊心强的人来说,中等是最不舒服的一个位置,于是我稍加努力念了书;我那个时代,家里的环境不可能让我去留学什么的,而身为一个在传统家庭中被视为应该牺牲的“长姐”,考上私立大学也别想念了,我凭着一点点个人的读书秘诀和努力,一路上没有念过第二志愿。
我人生中的挫折,比较少来自于学业。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而一路走来,感情上的,工作上的,人际上的各种挫折,还真没少过,甚且许多挑战痛心疾首。而且,对于一个奉行“有耕耘就有收获”的所谓会读书的学生来说,这些现实的考验常常到达让我傻眼的地步。承认我尽力了,但是仍可能失败,是我一直面对的“社会大学”的功课。
我自己挺会读书,但做梦也没想到,孩子的读书压力这么大。(台湾压力大,内地人才济济,压力肯定更大。)
首先,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要学会五十二个英文字母(大写和小写一起算),还有台湾特有的标音法,三十七个只有台湾小孩必须会的注音符号。还有……
在我的年代,注音符号是小一和小二才学的,英文呢,更是天高皇帝远了,要到初中一年级才开始,很多乡下孩子直到中学三年级,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还写不完。
然而,我的孩子的学校,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得全会了。我选择念这个学校,纯粹是因为它的口碑不错,而且就在我家附近同一条街上的缘故,一个幼儿园的学生,实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交通上,舍近求远。
我保持观察老师的教材,并且每天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我真的觉得这些作业实在超乎一个五岁的孩子应该会的,五岁的孩子还拿不稳笔呢。不过,为了不想当一个“恐龙家长”(台湾所常见的什么都有意见,干预学校教育的家长),我保持沉默,老师交待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依样做吧。这么早咕咕哝哝的教孩子反抗体制,也绝对不是什么可以培养他们创造力的事。
要念的童书,我一本都没有糊弄过。这挺符合我“在其位,认真谋其政”的基本为人精神。
但我很明白,我在陪伴,并不是在“教导”。孩子会主动拿着故事书找我,因为我说的故事好听。
无论如何,妈妈毕竟也在影剧圈生存了二十年。说的故事要不好听,早就没饭吃了。
[我们家发生过这样的事:
睡前的小熊:妈妈,可以说灰姑娘(辛德蕾拉)的故事给我听吗?
妈妈我愉快地讲了一遍,比手画脚,唱作俱佳。
讲完,没睡着。
小熊:妈妈再讲一遍!
好,又讲了一遍。然后,没睡。
小熊:这样好了,你再讲三遍!
天哪……我真的很想昏倒。
我的睡前故事,从来没让孩子睡过。虽然我也知道,讲得越无趣,孩子越会入睡,但是,为娘的我是来自影剧圈啊……]
我也教她唐诗。唐诗很美,她已琅琅上口近百首,幼儿有奇妙的模仿能力,他们对于押韵的文句有天生的记忆力,为了让她欢喜学,我请朋友带了比她小一岁,和她非常好的小男孩一起教,两个人都迫不及待期待每周一来我家上课,其实每次在我家混三小时,我教课的时间不过二十分钟,他们二人已经都能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诵,怎么抽查,都永志不忘。
我的任务只是,让学习变得有趣,不是强迫中奖。
(这一点,有很多人会问,那么小念唐诗,他们知道意思吗?我的实验结果是:意思,并不重要。唐诗本来也是歌。如果你要小孩明白意思才能念唐诗,那么,它会变成无比艰深的课题。大人真能完全明白唐诗的意境吗,当然也不。对于持这种“一定要了解意思”的说法者,我常问他“那你跟我解释,什么叫国破山河在?你的国破过吗?这种心情你真的能懂?……大人们都哑口无言。当然不可能懂,人不要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就会懂。重要的是,某些事,某些美感,先放进心里了,某一天,你会懂,看到“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你会忆起,你的母亲,在你幼年时,曾经带着微笑,将这些美丽的句子,温柔地烙进你的心底。)
她喜欢唱歌,我把每一首唐诗编成好唱的歌。甚至不惜借她的偶像“冰雪女王”的歌来编唐诗。
是陪伴,不是教育,更不是图个在亲友间炫耀。
我只是想要让她明白,妈妈曾经学过那么美丽的东西。
我只是享受着,享受我未曾享受过的愉快童年,与我未曾享受过的父母的耐心与温柔的陪伴,说真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很享受。
我不是虎妈,但也不宠溺孩子,我很享受。
孩子转眼要念小学了,某一天,我看到他们学校的外国老师在联络簿上写,我家小孩的英文待加强,希望能参加课后课,开学后每周一、三、五,要留下来从四点半再上到六点。
天哪?这是在考大学吗?
虽然我不想当恐龙家长,我还是婉拒了。唉,德国还规定,为了怕揠苗助长,幼儿还不准学写字呢?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英文不好有那么重要?
我婉拒了。我希望,她能够享受“放学后就回家吃饭”的权利,而不是为了赶上进度,饿着肚子上辅导课。
如果一个孩子,在每周时数已经够多的英文课中,学不好英文,那么,就表示她需要别的方法才能学会,一直学呀学呀学的,努力上课拼命填鸭有什么用?
我很有勇气地在联络簿上写:“没关系,就让她享受一下落后的感觉吧。”
落后的感觉,没什么不好,至少会比我这种从童年就争强好胜的,容易品味人生的缓慢之美妙。
还好,老师很能体会。
我绝对不愿意为了“跟上大家”,把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打坏。
我不会因为自己一直念第一志愿,而要求孩子和我一样。
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欠缺,而要求孩子比我强。
我宁愿和她一起享受美好的童年。我教不啰嗦,不管太多,但是我坚守着“做为一个人应有的品德”。这一些,身教比言教重要。
孩子长大时,岁月也逼我们老了。趁着她即将上小学的暑假(哇,现在要上小学前,新生训练要一个月,压力真大啊),最后几天,我帮她请了假,带着她,和我弟弟的小女儿,以及小熊最喜欢的一个朋友,一起到台湾最南端度假。
有趣的是,这两个小孩的妈妈,都不怕我不会带小孩(说真的,我可不是慈祥而无微不至的保姆,我的形象一向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啊)的料,很放心地让小孩跟着我这唯一的大人走了。只担心小孩太吵惹毛我,并不担心我不会带小孩。(她们知道,我凡事尽力而为,并且会找出最佳决策吧。)
孩子出生前,幼儿对我是小恶魔们,我不是天生保姆。愿意带这么些孩子度假,也只因我的小熊很喜欢朋友相陪。
只有我,她会觉得无聊。
妈妈们还遵守约定,度假三天中,不可以以关心之名打电话来烦我。
我们过得很愉快,生态之旅,射箭,游泳──饭店里的人员都称赞,他们很小,但很有礼貌,从不喧哗。
我一路轻松,因为我用的只是“用稍大的小孩来当裁判领导,让两个小小孩有自尊心且具有自律能力”而已。他们有比较心,所以自动自发。
度假结束,我给每个孩子一百分。虽然三天假期,我并没有闲到“可以在泳池畔看书”的程度,但绝对没被惹火,连发号施令的机会都很少。晒成健康肤色的三个小孩都很满意。都问我何时可以“再一次”? 忽然能够体会“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类似道理了。千万不要啰哩啰嗦,凡事,把原则抓对最重要。
套一句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说法──对于妈妈来说,做对的事,还是比把事做对来得重要。
爱,最重要。陪伴,更重要。没有陪伴和了解的爱,和不被孩子吸收的爱,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
学业可以慢慢赶,奇怪啊,现在的家长要孩子那么早学会那么多长大后一定会学会的单字或学问做什么?
我们一定要教出早慧天才?一定要孩子完成你的未竟之志?不公平,你,为何不自己完成?
他,值得美好童年,如果你真的爱他,你便得学会观察与陪伴。你会观察出,他的本领可能和你想象不一样。你会陪伴他成长,而且发现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时间更多更多。
是的,我很享受。
《遇见亲爱的宝贝》为吴淡如“遇见”系列的第六本,分别从遇见爱、遇见成长、遇见希望、遇见快乐四个方面入手遴选篇目,内容涵盖从怀孕、生产、亲子教养等诸多和孩子相关的方面,相信吴淡如通过分享自己亲子养育的幸福感悟,可以给更多女性带来成长的正能量。
《遇见亲爱的宝贝》是“完美女性代言人”吴淡如继《遇见·最美的自己》《遇见·做一个淡淡的女子》《遇见·一个人的好时光》《遇见·做一个明媚的女子》《遇见·生活中的小情调》之后献给都市女性的又一部暖心之作。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做了妈妈的吴淡如用自己独特的育儿方式告诉你:对于妈妈来说,做对的事,还是比把事做对来得重要。
爱,最重要。陪伴,更重要。没有陪伴和了解的爱,和不被孩子吸收的爱,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