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莲花开(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钟法权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要想把这段旷世爱情讲得明明白白,最好的办法是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邱宏涛与丁赟相互通信的那年,还是刚刚分到唐古拉山输油泵站时间不长的新兵蛋子,刚刚拉开他在唐古拉山服役的人生序幕;丁赟是一个高中即将毕业的花季少女,一个沉浸在父母规划的无忧人生梦里的准大学生。一个在荒无人烟的唐古拉山,一个在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一个家住秦岭深山偏僻的乡村,一个家住浙江湖州繁华的都市;一个是守边执勤的高原战士,一个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婀娜少女。这两个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年轻人,依靠一纸书信穿越时空,竟然成就了爱情的神话,给人以万里姻缘一线牵的无限感慨。

说起邱宏涛到唐古拉山当兵,还必须从源头追述。

1998年10月,邱宏涛从陕西汉中南郑黄家寨下的木坪村应征入伍,他怀着报国守边“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理想,来到了青藏兵站部敦煌某新兵教导大队。

在新兵连,邱宏涛不怕吃苦一学就会的机灵劲头让新兵班长十分喜欢。新兵班长是山东人,也许是因为看好邱宏涛有理想有追求的缘故,在邱宏涛面前也就放下了新兵班长严肃的面孔,一来二去,一个老兵与一个新兵就多了些深入的交流。闲聊之余,新兵班长无意之中给邱宏涛讲了很多关于唐古拉山的故事,让他一下子对四季飘雪的雪山、雪原上时常出没的棕熊、雪夜里敲门的狐狸、结队炫耀的狼群以及奔流咆哮的沱沱河产生了无限的憧憬。邱宏涛从小到大就一直对边塞古诗词特别钟爱,诸如“金戈铁马”“大漠孤烟”“边关冷月”“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类似诗句他牢记在心。久而久之,充满豪情的古诗词像母鸡孵化小鸡一般,孕育了他驰骋疆场的梦想。他渴望长大后能够像李广那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许是受诗词的鼓舞,也许是受家乡汉中点将台上韩信等历史名人的熏陶,高中毕业后,他立志报国戍边。参军入伍前,武装部的人告诉他,今年这批新兵将到青藏兵站部服役,那里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一般人都难以长期坚持,问他怕不怕。他看了看周围的新兵,豪迈地一拍胸脯说:温室里长不出大树,艰苦才锻炼人。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在新兵连,邱宏涛表现出色,很受班长的喜欢,班长有意地给他介绍了青藏兵站部部队的地域分布、部队的结构、执行的任务等情况,邱宏涛也就对分布在昆仑山、唐古拉山的兵站有了初步了解,尤其是对昆仑山、唐古拉山的高度,一年四季多变的气候,常年缺氧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危害也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艰苦难熬的新兵生活,对邱宏涛来说可谓是凤凰涅槃。他基本实现了由老百姓向军人转变的艰难历程,实现了由一个乳臭未干的高中生向合格战士的华丽转身。军人所具备的远大理想得以树立,军人所具备的坚强意志得以磨砺,兵站部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顽强作风得以建立,这一切的过硬素质为他日后在高原漫长的军旅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后来给丁赟的信中是这样介绍新兵生活的:

在新兵连,我分在一连四班,班长是一个很不错的山东大哥,他带兵很有原则,平时训练对我们要求很严,可以说是新兵连最厉害的人物。可他在训练之外,竞和我一起谈天说地,没有了那张人见人怕的面孔。说起来,新兵连是很苦的,比如说训练正步时,可谓“金鸡独立”,一只脚保持身体平衡,另一只脚离地面25厘米,脚尖要直,身体要平衡,保持这种姿势虽然不难,但我们要站一个多小时,可想而知,等训练结束简直没法走路。就为这我流过一次泪。但与同班战友相比,我流的泪最少。希望你不会认为这是脆弱的象征,我们把这种“流泪”当作一个男子汉、一个军人成长成熟的过程。今年我们军训由规定的三个月改为六个月,六个月的训练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所以说流过的泪、吃过的苦现在看来很值得,因为军人就要挑战人生的极限。

正是因为有理想、有意志、有体格的准备,新兵下连时,邱宏涛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唐古拉山的好奇,写下了自愿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为祖国人民站岗放哨的决心书。他的举动,更让新兵团的领导对这个表现优秀、五官英俊、身材挺拔、闪烁着一双大眼睛的机灵新兵刮目相看。他的愿望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褒奖,他如愿以偿被分配到了唐古拉山输油泵站。P3-6

书评(媒体评论)

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无穷的魅力,也具有战胜虚构与想象的力量。《雪莲花开》是一个美丽的爱情传奇,更是一个真实的充满圣洁魅力的现代人生故事。向真、向善、向美,是比童话更真实的当代至爱故事书写。

——李炳银

后记

后记:安多之夜

十月的西藏安多,少雨少雪,白天天高云淡;夜晚繁星闪烁,气候寒冷;风在五六级左右,风大的夜晚更显寒冷和缺氧。

凌晨不到四点,我艰难地从床上爬了起来,不为赶路,也不为失眠,而是因为缺氧、心慌、头疼、呕吐,让人实在无法继续赖在床上。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一个氧气瓶,缓解心闷、气短、头疼。走出房间,透过楼道的窗子,整个安多一片漆黑,兵站的官兵都沉浸在梦乡之中。走廊里灯光暗淡,院子里的大操场上别说有人,就连一只野狗、野猫都没有;营房四周的山冈,因为夜色太黑,像是比白天矮了许多。长长的一栋房子,我不知道哪个房间里有人、哪个房间没有人,更不知道哪个房间里有多余的氧气瓶,自然不敢贸然开门。万般无奈的我只好从走廊里退回房间,房间里是冰冷的,外面的夜是漆黑的,我只好重新回到被窝里,半躺半倚半靠地像虾米一样蜷在床上,后脑勺像有针扎一般,我真担心血压陡然增高、血液变稠而出现人生的意外,就此壮烈牺牲在雪域高原。此时的胃腔里更是翻江倒海,像是着了火,难受到了极点,睁不开眼睛,只能半闭半睁地盼望着天明。

回想昨天晚上的决定,深感自己草率。我们一行五人于十月十六日天黑前抵达安多。安多隶属于西藏那曲地区,地处西藏北部,位于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杂多县和西藏聂荣县为邻,南与那曲县接壤,西与班戈县和双湖县搭界,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安多是一个县,看街道上的规模,与内地一个镇子差不多,如果与南方繁华的镇子相比,可能还有差距。当天下午抵达安多的时候,同行的范处长也与我一样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来自成都的凌仕江建议取消当晚食宿安多的原有计划,继续前行到海拔较低的当雄。凌仕江在西藏当兵近十年,他熟悉西藏的地形和气候,知道只要翻过头二九山和桑卡山,高原缺氧造成的身体不适便会减轻,到了当雄缺氧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当时,随行保障我们的青藏兵站部何科长,听了小凌的建议说,要改变计划,还得请示兵站部领导同意。我知道部队的规矩,一天汽车跑多少公里,在哪个兵站吃早饭、中饭和晚饭,都是设计好的,这一约定俗成的行程安排是青藏线官兵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我在心里想,既然他们已经做出安排,就不要轻易改变,何况我们已经从唐古拉山5200多米的高度下降到了只有4700多米的安多,缺氧可能会大大得到缓解,出于侥幸的心理,我对何科长说:既然请示领导很麻烦,就不改行程了,住安多吧。

安多兵站同样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那是供汽车部队停放汽车的;同样有一栋可住上百人的楼房,那是供汽车兵和过往安多的官兵休息的。做出夜宿安多的决定后,我们各自提着行李住进了早已安排好的房间。晚餐虽然有了食欲,但不敢多吃一口。出食堂门,见战士们在简易的娱乐活动室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我便走了进去,与安多兵站的几个老兵打了几局台球。拿起球杆时,我自认为球技不差,打赢他们没有问题,没想到几局打下来是输多赢少,主要还是缺氧心慌、体力不支所致。……

这也就坚定了我写这部长篇的信心,正如我在文中写的那样:虽说21世纪的一些年轻人的爱情被繁华和浮躁夺去了爱的贞操,虽说2l世纪的一些年轻人的爱情被物质的极大丰富锁住了爱的翅膀,虽说2l世纪的一些年轻人的爱情被虚拟的信息淹没而死亡,但邱宏涛这个新时代的高原战士与新一代大学生丁贽,以满腔真情写就了人生真爱之歌、两情相悦之爱。无论是他还是她,无论是精神还是心灵,无论她是他生命中的绿洲,还是他是她爱情中的常青树,还有那些说不清楚的相互依赖,有谁敢说他们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如果有人非要问个究竟,你可以理解为缘分,缘分也有一时和走到尽头的时候;你也可以认为,他们的结合是上帝的安排;当然我最信的还是缘于丁赟对爱的追求,对爱的信仰。在当今这个物欲化的时代,《雪莲花开》何尝不是一部像雪莲一样圣洁的爱情宝典呢!

我在《雪莲花开》的结尾处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慨:这绝不是风花雪月的梦想,这里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漫步,这里只有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只有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5200多米氧气稀薄的唐古拉山输油泵站,即使每天躺着,不做任何事情,也是对意志和生命的考验,也是一种生命的奉献。唯有这种热爱才能在神圣的高原播下强军梦想的信念的种子。在这里,我把它照搬过来,一是强化写作的用意,二是以此点题点睛。

《雪莲花开》完成后,《中国报告文学》的编辑独具慧眼,在2016年第3期全文刊登。西安出版社屈炳耀社长读过《雪莲花开》全稿后,深感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博览群书的屈社长当即拍板:一锤定音,尽快出版!幸运的是,他兼管的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对出版此类书稿经验丰富,于是《雪莲花开》最终在曲江出版传媒编辑邢美芳的倾心尽力下,顺利面世。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钟法权

2016年3月于西安

目录

序言:一个真实俊美的“童话”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侧记一

侧记二

侧记三

侧记四

侧记五

侧记六

侧记七

侧记八

侧记九

后记:安多之夜

序言

序言:一个真实俊美的“童话”

李炳银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几年前曾说:“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任何小说家的想象力,在次日早上的报纸面前,都备显无力。”这就是说,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和本身具有的戏剧性,已经是小说家单纯通过想象虚构难以比拟的了。生活的真实存在也许比简单的虚构表达更加富有时代感、诱惑力和感染人的力量。在传媒手段因科技发展日渐更新的当下,这样的情形更加的突出。如今,每时每刻从电视、手机、微信等传来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社会消息,几乎是在淹没着所有的虚构故事,让生活的复杂性和真实魅力更多、更及时、更个性灵活地呈现出来。

我在读过钟法权的长篇报告文学《雪莲花开》之后,对罗斯的这种看法有了更加具体的感觉和认识。作品主人公邱宏涛和丁赟两个男女青年真实的远距离接触、交流、爱情、婚姻故事,就像一个现代的童话故事,美丽、壮烈、温暖、动人。特别是在今天,很多人的追求已经更多地趋向物质和实际,严重忽略纯洁精神情感以至道德高标,像丁赟这样一个生长在浙江湖州这种舒适富庶地方的漂亮女大学生,能够与远在西藏唐古拉山上的边防战士邱宏涛通过书信交往,逐渐产生爱恋感情,最后走向婚姻殿堂,结婚生子,并且放下本来在湖州很不错的石油公司的工作,嫁到陕西汉中南郑县山区乡下,实在是非常稀少的。在现实生活中,在荧屏和网络上将爱情与物质、地位、享受、矫情庸俗地联系与表演的时候,像邱宏涛和丁赟这样真实、美好、温馨的爱情故事,因为其明显的现实超越性和个性存在,就非常具有关注和阐释的价值。

邱宏涛是经老班长的妻子牵线与丁贽开始联系的。当他从唐古拉山这个被认为是“高山上的山”“雄鹰飞不过去的山”上的输油泵站向丁赟发出第一封书信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自己这个身处高原缺氧(只有平原地区氧气的一半),时常导致人呕吐、头痛、厌食、失眠并冻死过人,“一年刮一次风,从正月初一刮到大年三十”环境的士兵的来信,能得到身在“天堂”之地的一个即将走进大学的姑娘的回复。可是,本来以为不大可能的事情却意外而真实地出现了。丁赟不但很快给他写来复信,还对他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精神和行动给予赞扬。交往就这样开始了。书信交流开始增多,开始深入,渐渐地由生活环境知识、个人志向情况交流转向了手机短信、情感爱恋沟通融合,事情开始有了质的变化。邱宏涛本来就有“温室里长不出大树,艰苦才能锻炼人”的青春志向,到部队后很快就成了出色的士兵。如今,在邱宏涛不无自豪地描述了高原的知识、美丽、严酷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爱恋心思等情形之后,丁赟从理解渐渐地变成了向往和接受。二人的书信交流及时密集,丁赟后来干脆称呼邱宏涛为“老公”,并自称“老婆”。“我还要等着你来娶我”“我们精神是一体,分不开的”等真诚内心的表达,非常自然坦率。当两颗年轻火热的心灵沟通靠近之后,唐古拉山与湖州之间距离和空间的阻隔,被真诚善良和美丽的精神情感所征服、所填充,爱如同高原雪莲战胜高寒缺氧的严酷环境,美丽绽放了。

耐心的读者,可以仔细地读读邱宏涛和丁赟相互间的来往信件。这些本来只是他们二人间的思想情感私密交流的内容,因为其真挚、纯洁、热烈、感人而显示出美妙,传递出一种真诚俊美和巨大的人性情感力量。肯定是因为交流的不同寻常,双方对于这种交流的万分珍惜(邱宏涛将丁赟发来的每一条手机短信抄录下来保存),这些交流文字、信息方得以存在,成为作家如今还原故事的真实依据。正是这些原本真实的思想情感表达,很真实和准确地记述着他们的爱情从萌芽进展到成熟的过程。尤其是丁赟,她在决定选择邱宏涛的过程中,曾经被不少朋友和亲人非常的不理解,甚至认为她中了“邪”,强烈地劝说反对,但是她坚定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在爱情婚姻上的独立权利,终于有了多年鸿雁传书后两人相拥互敬互爱的完满结局。记得著名作家党益民在书写青藏高原上战士们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与感情表现时说:“我爱的花儿在高原,她的美丽很少有人看见。我爱的人儿在高原,她的笑容没有被污染。”邱宏涛与丁贽之间这种超出了当今世俗藩篱的青年男女童话般的浪漫爱情故事,就是这样的感情。如今,邱宏涛在高原已经将近18年,2014年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丁贽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丁赟结婚生子到南郑乡下已经五年,他们的童话故事还在继续。

《雪莲花开》的作者钟法权显然是被邱宏涛和丁赟的爱情故事强烈地感动了。作者用非常钦敬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真实地解读、叙述,完整而又不无起伏变化地向读者呈现了这个故事的进程原貌,将一个美丽的、脱俗的浪漫爱情传说讲述给人们,使人感到新颖、感动和惊异。这样的真实故事,再一次见证了爱情的力量。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纯洁和精神情感的完全沟通与交融中,是可以超越任何的世俗藩篱而抵达神圣崇高的殿堂。人们也许不一定都像邱宏涛、丁赟这样经历坎坷曲折的爱恋情形,但需要承认和赞美、尊重他们这种伟大纯洁的爱情。爱因斯坦说过:“逻辑可以带我们从A走到B,想象可以带我们去任何地方。”这样的认识很是精辟。可在我看来,真实社会生活的存在,有些时候也是逻辑和想象所不能企及的。像邱宏涛、丁赟这样的爱情故事,就可能是如今的作家在逻辑和想象两个方面都难以设计的。但是,这种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完全不可能发生的爱情故事就确实地出现和存在着。因此,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无穷的魅力,也具有战胜虚构与想象的力量。《雪莲花开》是一个美丽的爱情传奇,更是一个真实的充满圣洁魅力的现代人生故事。向真,向善,向美,是比童话更真实的当代至爱故事的书写。

钟法权是已经有过不少著作的作家。他在这个特异爱情故事的文学叙事过程中,依然用心和认真。作者将自己的讲述与邱宏涛、丁赟的来往信件内容仔细梳理整合,然后在时间的线上交替推进,再加上高原军人特定生活的日常故事与丁赟事实上遭遇的困难情形,就很好地在时间、地点、环境和故事的相互联系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文学表达,很有秩序,也很流畅和具有起伏节奏。在日渐浮躁的社会生活环境下,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因为其个性的内容和文学的传递而触动读者的心弦,给人以强烈的阅读震撼,产生积极回应的声音。

2016年2月5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钟法权编著的《雪莲花开(精)》讲述了在唐古拉输油泵站服役的陕西籍普通士兵邱宏涛和浙江姑娘丁赟,依靠书信鸿雁传情、翻越昆仑山的罗曼史。展现了新时代军人勇于奉献,忠诚勇敢的精神面貌,弘扬军民鱼水情深主旋律。

编辑推荐

钟法权编著的《雪莲花开(精)》是一部纪实文学。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四千里青藏线广为传颂:勇毅的三秦男儿,驻守唐古拉山,扎根岗位十七年;柔弱的江浙女子,嫁到陕南山区,毅然撑起一个家……书稿用简介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在唐古拉输油泵站服役的陕西籍普通士兵邱宏涛和浙江姑娘丁赟,依靠书信鸿雁传情、翻越昆仑山的罗曼史。展现了新时代军人勇于奉献,忠诚勇敢的精神面貌,弘扬军民鱼水情深主旋律。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