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谎言遇上套路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德)雅克·纳斯海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50年,洛杉矶国际机场。一位名叫约翰·亨利·格兰特的31岁男子,穿过层层闸口跑到一架正在装载行李、准备起飞的飞机前。

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正要将一只行李箱放进行李舱,但发现箱子一角是湿的,并且散发出汽油味儿。此时,箱子已经冒出烟来,工作人员迅速将它扔到地面并去拿灭火器。

此刻格兰特突然出现,试图将箱子抢走。行李箱争夺战开始了,最后格兰特成功,带着箱子奔向他的车子,在那儿被安保人员制服。他哭喊着:“我做不到!”

究竟怎么回事?原来,格兰特的妻子即将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乘坐这趟航班飞往圣迭戈,而他在妻子的行李箱里放置了一枚炸弹。

不出意外的话,炸弹将在飞行途中爆炸。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及其他乘客都将在爆炸中粉身碎骨。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格兰特想跟新女友结婚,开始新生活。至于他为何不通过离婚解决这个问题,原因至今不明。无论如何,他此后确实开始了新生活,只不过是在监狱中。

年纪稍长的人都还记得,最早的飞机恐怖袭击被称作“行李箱炸弹”。在客运航班刚刚诞生的时候,坐飞机和搭公交车一样简单。到达机场,乘车到滑行道,拾级登上飞机。与此同时,飞行员会环绕飞机进行例行检查,确保没有故障即可起飞。

虽然后来飞行安全防护措施逐年加强,但真正重大的变化发生在“9·11”事件后。机场对乘客的检查极其详尽,并开始实行一些不同寻常的规定,比如,手提行李中携带的液体不能超过100毫升,液体必须装入透明塑料瓶中,登机前需要脱掉鞋子配合检查。你很难发现这些规定背后真正的含义。

美国审问专家内森·高登和威廉·弗莱舍说:“我们所有的安保措施看起来都像是条件反射。在过去的60年中,只有一家航空公司的做法完全正确,即以色列航空公司。虽然有很多人尝试劫机,但只有1968年那次成功了。”

以色列航空公司脱颖而出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一位我培训过的以色列航空公司安全专家告诉我:“我们的许多员工能够分析大量警示信息,比如,该乘客是否只身一人?他几乎没有任何行李吗?他的衣着是否过于崭新?”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色列航空拥有一批接受过审问培训的员工,他们会向乘客提出一系列特殊问题,如开放式问题、诱供式问题、行为诱发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够诱使意图不轨的乘客做出典型反应。

以色列航空公司安全监测的基本理念十分简单,即说谎者对特定问题的反应往往异于常人(说真话的人)。获得真相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提问技巧。在过去几年里,我一再发现,人们往往会忽略正确提问的重要性。

我曾在“揭穿谎言”专题讨论课以及电视节目《奇迹世界》中,进行过“谁是盗贼”的练习:

请学员从盒子中抽出一张纸条并离开房间。然后,该名学员在出门时打开纸条,看到“偷”或“不偷”的信息指示。如果提示为“偷”,则他需要前往我的办公室,从我挂在衣帽间的夹克衫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从中拿走一张面值为10欧元的纸币,然后将信封放回原处。

若纸条上的提示为“不偷”,则学员只需在走廊上转上几圈。待他重回房间,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进行了偷盗行为。最后,无论学员是否无辜,都需要坐在受试者面前,向对方证明自己不曾偷盗,而受试者必须辨别他是否撒谎。

假设你也参与了这个练习,而且必须对“嫌疑人”进行审问。你会问哪些问题?如果你想不出太多问题,也不必太过沮丧,因为大多数人跟你一样。我们往往会直接而频繁地问:“你有拿那笔钱吗?”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会直接而频繁地问伴侣:“真的一切正常吗?”

这听起来可能像套话,但成功的审问确实源于正确的问题。在我的认知中,想出这样的问题绝非易事,即使在现代审问学中,也属于最艰难的任务之一。

我们无法根据剧本审问,也无法完全按计划行事。《库巴克审问指南》中写道:“即便如此,你也必须进行一小半或一大半的计划……不计代价的横冲直撞会彻底抹杀成功的机会,即使你之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

因此,无论是为了识别潜在的无目标杀人犯(如我为德国警察培训而拟定的“危险雷达”问题),还是为了知道10岁的侄子今天偷吃了几块蛋糕,正确的问题和计划都十分必要,这也是本章的主题。

P3-6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困惑于真相与谎言,多一种解构谎言的能力,那么,我们也就多了一个主动选择的机会。有时候,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修为。

胡慎之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本书曝光了专业拆谎技巧,让谎言在生活中无处遁形。

张学新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心理学家

在这利益至上的年代,真话反而成了稀罕物。既然我们不能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先要学会不上当。

包利民专栏作家,《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签约作家,畅销书作家

目录

第1章 撬开“金口”前,准备好正确的问题

 常识并不能帮你识破谎言

 中立式开场白:别急着站上道德高地

 目的问题: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谈话?

 条件反射问题:把犯罪事实夹在问题里

 直接问题:成功率高达95%的“第一技巧”

 对比问题:放松的人更可能是说谎者

 开放式问题:细节越多,谎言暴露得越快

 连续性问题:追问到对方无谎可撒

 钓鱼式问题:提问者也可以虚张声势

 动机问题和怀疑问题:识破说谎者放出的“烟幕弹”

 惩罚问题:表示宽容?说不定是怕自己受罚

 收场:4个小问题完美收官

 别带着偏见与情绪去提问

第2章 “谎”路对峙,胜在气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调查

 “以势压人”——不冒充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以柔克刚,攻破“否认”之墙

 任你15言善辩,我自岿然不动

 拆谎如戏,全靠演技

 先说的奖励,后说的遭殃

 谁动了我的蛋糕和香槟?

 掌握“空城计”,拆谎破强敌

第3章 为嫌疑人找理由,百炼钢化绕指柔

 欲得真相,先找理由

 倘若天堂有路,你走不走

 抽丝剥茧,不见真相不撒手

 坦白和抗拒之间,只差—个理由

第4章 关系处得好,坦白少不了

 建立关系第一步,环境是基础

 恐吓一无所获,和善大有作为

 “吹”出真相

 别把对方惹毛了

 “你的同伴已经出卖你了”

 唱好“黑脸”和“红脸”

 关系做纽带,仇人也坦白

第5章 拆穿谎言——生活从来离审问不远

 放下你的“傲慢与偏见”

附录 CIA的性格分类:测测你是哪种人

致谢

序言

如何从谎言里读出真相?

过了不久,旁边站着的人又对彼得说:“你和他们是一伙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彼得就赌咒发誓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若有说谎,必遭天谴。”

——《马可福音》14章70~71节

请想象一个叫本的男人坐在你面前,手铐加身。你刚从同事处获悉,本在某处放置了炸弹,数小时后,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因此丧生。你确定本知道炸弹的位置,上司赋予你完全的自由:只要能够及时找到炸弹,你可以为所欲为。

一旦成功,你将拯救很多无辜生命,获得同事的尊重,并赢得领导的欣赏。在这孤注一掷的几分钟,你最害怕的就是犯错。那么,你如何才能得知炸弹的具体位置呢?

本书就是要教读者在几分钟内挖掘出真相,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让对方将其所知的信息和盘托出。没机会审问恐怖分子,所以不了解状况?审问的目的是说服某人供出刻意隐瞒的信息。

生活处处需要审问:中介向你隐瞒公寓的重大问题;买房人向你吹嘘自己不凡的事业和稳定的收入;求职者对更换工作的真实原因绝口不提;人力总监承诺的晋升机会虚实难辨;刚满18岁的孩子不告诉你周末需要汽车的真正原因;你想知道对方如何看待你;你不想看到员工在走出你的办公室后,转身告诉其他同事你是个好骗的傻瓜。

地位越高,听到的谎言就越多。某公司的一位董事告诉我,他聘请企业顾问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有人能告知他公司的实际情况。优秀的领导者往往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对他撒了什么谎。

我的前一本书《透视谎言》(Durchschaut),主要教人们识别对方是否说谎。我曾以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知道对方在撒谎就足够了。通常来说,这一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但我也曾帮助德国不来梅州的刑事警察,在甄别出谋杀案嫌疑人的供词真假后,戳穿其谎言以推进调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需辨别谎言。如果意识到商业伙伴或女友企图隐瞒某些事实,我们迟早会结束与他们的关系。在《透视谎言》问世之后的几年里,它使几万名不同职位、不同领域的人士受益,包括董事会成员、企业领导、合规经理、反欺诈经理、审计师、辩护律师、保险调查员、警察、缓刑监督官以及许多其他行业代表。

人们一再问及,如何在戳穿谎言之后获取完整的真相。提出这个问题理所当然。在谈判中,我们希望详细了解客户的备选方案,以推断其选择结果;在工作中,我们想事无巨细地了解员工做了哪些违规之事,以及时规避损失。

据统计,企业因员工的违规行为而蒙受的损失约占总销售额的5%。据美国商会统计,约75%的员工会从企业窃取些什么,而且很多人会一犯再犯。

想知道合伙人是否私吞资金或计划退出吗?想知道你刚刚采访过的政客是否对未来有实际规划吗?想知道你的伴侣昨晚在哪里过夜吗?想知道员工如何看待你吗?想知道孩子是否吸毒吗?如果是,吸食什么毒品,频率有多高?

简而言之,如果你想知道完整真相,我们将为你奉上详尽的步骤。本书不仅讲述如何识别谎言,还能帮你挖掘谎言背后的真相,完完整整的、唯一的真相。

……

当对方想反驳时,你可以轻抬手臂打断她:“先听我说完。办公室主管看到你出现在钱箱旁,我们只需等他过来便真相大白了。你一直都很可靠,工作一直很出色,但我也认识你的同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对待你的。因此,我十分理解你。我相信,如果处在你的位置上,每个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本可以省去这次谈话,直接用证据证明一切,但我很期望你利用这次机会,从个人角度谈谈这件事。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只看冰冷的证据。所以我想问你,你把钱拿走,是因为你已行窃多年,还是因为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而只做了这一次呢?”

你现在能确保万无一失地听到真相吗?不。但如果只有一条道路能够通往真相,那就是这条。专业审问人员的审问技巧与日常生活中的审问有什么关系呢?F1职业赛车与你的汽车有什么关系呢?

最快的速度、完美的行车稳定性能和最短的制动距离,决定了F1赛车手对工作态度的要求要远高其他领域。这里不允许任何差池,必须找到最佳技巧。

情报部门、军队和警察局的审问同样如此。来自顶尖领域的知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也价值连城。正如在审问中人性心理能被巧妙利用一样,专业的审问知识同样能够普遍适用。

即使书中涉及审问者和受审者这样的字眼,但其所指不只是嫌疑恐怖分子和麻木不仁的警察,而是你,是领导者、人事经理、采购员、保险调查员、审计师、合规经理、法官、警察局官员、律师、记者、伴侣和父母。

这本书关注的是,你如何才能在关键时刻避免犯错,并掌握全部真相。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以及对警察局、军队、情报部门的实践技巧总结,我发现,行为面谈法、内容分析法以及里德审问法等,在探索真相时效果惊人。此外,很多优秀的审问专家也发明了不少前所未有的私人方法。简而言之,本书囊括了最有效的审问方法,并从中总结出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拆谎技巧。

内容推荐

牛津心理专家雅克·纳斯海从FBI、CIA等大量实例中提炼审问技巧,并将之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人们识破谎言,获知真相。《当谎言遇上套路》总结的识谎方法侧重于语言技巧和心理战术,往往能够在三言两语之中让对方原形毕露,坦白真相。本书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大量可经考证的经典案例。内容通俗易懂而不显枯燥,让读者食之有味,学有所得。

编辑推荐

生活骗术、婚恋危机、商业骗局、职场心计各种场合都能瞬间看穿他人的表里不一!

雅克·纳斯海著的《当谎言遇上套路》是西门子、IBM、德意志银行、博世公司、戴姆勒公司、H&M、巴斯夫等《财富》500强企业指定的人事面谈读本,只需9个问题,即可捕获他人内心潜台词、微表情、肢体语言和文字漏洞,不仅能拆穿谎言,更能让对方道出真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