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刘心武主编、郭冬杉和赵香娟所共同编写、赵庆华翻译的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讲述了: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里面他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来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来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来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之间产生了爱情。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二人最终分道扬镳。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历尽艰辛,逐渐成长;他投身革命,浴血奋战;他与病痛抗争,笔耕不辍……保尔·柯察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诠释了什么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由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刘心武主编、郭冬杉和赵香娟所共同编写、赵庆华翻译的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障碍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佳作,问世以来几十年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是它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保尔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交给了党和人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仍勇敢地拿起笔服务子人民。
第一章 辍学的少年
保尔出生在乌克兰的舍佩托夫卡镇。他的家里很穷,母亲在别人家里当用人,哥哥在附近的铁路工厂当工人。
刚满十二岁的保尔在镇里的小学上学。教《圣经》课的瓦西里神父非常凶悍,经常打骂保尔。在一次《圣经》课上,神父说地球是上帝创造的,保尔提出了怀疑,结果遭到神父的一顿毒打。从那以后,保尔就成了神父的眼中钉,罚站、挨骂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保尔恶作剧,把一撮烟灰撒在神父做糕点的面团上。神父暴跳如雷,把他赶出了教室,并宣布他被开除了。第二天,保尔的母亲来到学校,请求神父允许她的孩子继续上学,可是被神父一口拒绝了。母亲没有办法,只好领着保尔来到车站食堂,在那儿为他谋一份差事。
车站食堂的老板是一个无精打采的中年人。他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保尔,问道:“他多大了?”
“十二岁。”妈妈回答。
“行啊,让他留下吧。工钱每月八个卢布,当班的时候管饭。顶班干一天一宿,在家歇一天一宿,可不准偷东西。”
“哪儿能呢,哪儿能呢,我担保他什么也不偷。”母亲惶恐地说。
“那今天就上工吧!”老板说着,扭过头去对站柜台的女招待说:“领这个小伙计到洗碗间去,让佛罗霞给他派活儿。”
洗碗间里,桌子上盘碟刀叉堆成小山,几个女工用搭在肩头的毛巾,不停地擦洗着。有个男孩,比保尔稍大一点儿,红发蓬松,在两个大茶炉跟前忙碌着。洗盘碟的大木盆里,正冒着热气,弄得满屋子水雾蒙蒙的。保尔刚进来,连女工们的脸也分辨不清。(这段话通过写保尔的工作环境水雾蒙蒙,分辨不清谁是谁,为下文保尔误叫佛罗霞“婶婶”做铺垫。)
女招待走到一个洗着碟子的女工跟前,拍着她的肩膀说:“佛罗霞,这是给你们派来的新的小伙计,你安排吧。”
佛罗霞擦着额头的汗水,把保尔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卷起胳膊上往下滑的衣袖,用异常悦耳的浑厚嗓音说:“小朋友,你的活儿不难,就是看管这口大水锅。清早你就把水烧开,让锅里一直有开水,当然,柴得自己劈,还有这两个大茶炉,也得由你照管。再有,活儿紧的时候,你也得擦擦刀叉,倒倒脏水什么的。小朋友,活儿不少,够你出几身汗的。”
“这婶婶看样子挺和气。”保尔心里暗想,壮着胆子问佛罗霞:“婶婶,这会儿我干什么呢?”
女工们的哄然大笑,淹没了他的话。
“哈哈哈!……佛罗霞认了个大侄子……”
“哈哈!……”佛罗霞自个儿笑得最厉害。
屋子里水雾弥漫,保尔看不清她的脸,其实佛罗霞才十八岁。保尔不好意思了。 “到这儿来,帮着擦叉子吧。”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工招呼尴尬的保尔。
洗碗间的门开了,三个堂倌捧着一大摞肮脏的盘碟刀叉进来。其中一个宽肩膀、斜眼睛,名叫普罗霍尔的,说道:“抓紧些干活儿!十二点的车眼看就到了,你们却还慢腾腾的。”
他看见了保尔,就问:“他是谁?”
“新来的。”佛罗霞回答。
“哦,新来的。喂,这么着,”他的一只手重重地压在保尔的肩上,把他推到大茶炉跟前,“这两个大茶炉,你得一直照管好。瞧瞧,一个没火了,另一个也光冒烟了。今天饶你一回,可明天要是再这样,你就等着吃耳光吧!”
保尔一声不响,开始动手烧茶炉。他的劳动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他明白,在外面干活儿可不比家里。斜眼普罗霍尔讲得毫不含糊:不听话就吃耳光。保尔把大肚子茶炉烧旺,然后提起脏水桶,飞快地跑去,倒进污水池。他往大水锅底下添柴。他把湿毛巾搭在滚烫的茶炉上烘干。总之,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深夜,当他走到下面的厨房里去时,已经精疲力竭了。
保尔一夜没合眼,不停地干,累坏了。早晨七点钟,他把两个烧开的茶炉交给接班的。这小伙计长着一张胖圆脸,眼光流里流气。他看到一切都已弄得妥妥帖帖的,就两手往口袋里一插,神气活现地白了保尔一眼,用不容违拗的腔调说:“喂,小傻瓜!明天早上六点来接班。”
“干吗六点?”保尔问,“不是七点换班吗?”
“叫你六点来就六点来。再啰唆,马上叫你脑袋上起个大包。”
保尔朝对方逼近一步,真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但怕头一天上工就被开除,才没动手。(P001-003)
序言
从博客到微博,从文字到图形,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已经呈现出碎片化和图形化的强烈趋势。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从纸质阅读逐渐转变向电子阅读,换言之,读“屏”时代在悄悄置换读“纸”时代。一方面,电子产品的流行貌似普及了阅读,在繁华城市的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拿着电子产品聚精会神地阅读;但另一方面,这种碎片化的蜻蜓点水似的阅读除了牵动人们的嘴角和面部神经之外,却已经很难打动人的心灵,触及人的灵魂,它的娱乐性大大超过了审美性。所以,在貌似全民狂欢的阅读里,人们其实离阅读的实质已经渐行渐远……
在这个快速消费品盛行的时代,当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越来越远离人们生活的时候,人们价值观的确立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阅读对人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历史,阅读的内容与方式决定了其价值观的内容与形成过程。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阅读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成长的方向与速度。尤其对于正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们而言,如果仅仅注重考试分数的提升,心灵成长就会滞后,甚至营养价值稀缺或者内容不良的读物则会把他们引上人生的歧途。所以,面对当下浮躁的阅读与人生状态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崩塌与信仰缺失的大环境,我们重新倡导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自称只读三十年前的作品,因为缺乏生命力的作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遗忘。那些在三十年后仍能看到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可取之处。如此看来,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已经经过岁月长河的淘洗,得到历代读者的认可,其传递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各种精神品质对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为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阅读名著,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综合考虑文学价值与实际需要,精心选择书目
世界文学名著浩如烟海,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一阅读。为此,我们根据语文新课标的阅读要求,以及各地区中、高考的考试大纲,再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精心选择书目,以满足学生考试的实用性需要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二、制订整体阅读方案,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每一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我们根据阅读名著的读者体验和经验,特地为读者制订一整套的阅读方案,包括对作家生平、作品评价、名著情节、人物关系、重点章节、艺术特色和与作品相关的影视剧的介绍与推荐。这套阅读方案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而深刻地了解名著内容,并对名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精准注释与点评,扫除阅读障碍
为消除国家、文化和时代隔阂,我们根据每部作品的特质有所偏重地进行注释。注释的内容从总体上分为科学知识类,难解字词类,历史、文化、风俗类,地名、人名类等,这就为读者从客观阅读和主观感悟上扫除了阅读障碍,从而能让他们轻松地从名著中汲取营养。与此同时,这些注解和导读在设置上摒弃了功利性,以保证阅读的顺畅和完整,让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性和经典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设置相关栏目,帮助读者深入思考
每一部名著后面都设有“读后感”,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情节设置、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心灵共鸣,获得阅读的满足感。而“读书与思考”栏目则设置了四到五道阅读思考题,并给出答案示例,可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与思想等,加深对名著的印象,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备考方式。
五、组织专家团队,倾心打造经典书系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高校知名文学研究专家、中小学教育专家,从文学和教育的角度对本套丛书进行审定,致力于把本套丛书打造成中小学生新课标课外阅读读物的首选读本,让中小学生在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的阅读方案的帮助下,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换言之,这是我们为学生和老师精心制订的一套阅读方案和教学方案。
总之,这是一套审美与实用完美融合的丛书。我们精心策划,只祈望读者于喧嚣浮躁的时代背景下重拾经典,深度阅读,在这套丛书里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建立起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当然,因本套丛书种类多,编辑工作繁复,可能出现百密一疏的情况,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会尽力把工作做得日臻完美。
2016年5月
我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一段意义非凡的人生,是一首革命英雄的颂歌。
这本书以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保尔的穷苦的不懂事的少年,在战争爆发后,意外邂逅了一位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他不但教会了保尔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对革命的热情。后来,保尔加入了红军,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健康。最后,虽然他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但仍不愿放弃自己,最终用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并拿起纸笔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尔曾这样问过自己:“为了挣脱生命的枷锁,为了能够重新战斗,为了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你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是的,他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级派下的每一次任务,他都认真地出色完成。为此,死神的黑翅曾先后三次碰过他。在三个月内需修好的铁路如期修通、与各种“歪风邪气”斗争成功,这些都是他的奋斗写照。正如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已经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个问题我也曾问过自己。然而,回首往事,我有多少岁月在消遣娱乐中逝去,而又有几许时光在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呢?我不禁陷入沉思。虽然当今社会不用再为革命出生入死,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尽己所能为世界做出一份贡献,来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是呀,虽然我曾无数次对时光从我身边走过视而不见,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一点一滴地珍惜时光,不再让它们白白流逝;我要跑起来,不再在追梦之路上止步不前;我要炼成钢铁,不再让梦想在我心中一片迷茫。度过的年华虽无法挽回,但今后,我的未来由我做主,由我百炼成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这本书最精彩的一段话,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段话。这段话就像我的导师,鼓舞我、鞭策我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它还告诉了我人生的意义:人生可谓短暂,在这短暂的岁月里,只有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才不枉这次“人间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