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1卷天齐庙)
分类
作者 付爱民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付爱民著的《北宋倒马金枪传》是一部集采多家相关评书之长、在清末北京版《金枪传》口头评书的基础上,作者历经近31载重新原创的一部评书体长篇小说,讲述宋代杨家将忠贞事主、保家卫国的故事,同时演绎出五代十国纷繁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风风雨雨。该书共有二十余卷之多,此次出版为前三卷,分别为《天齐庙》《千秋报》《五台山》。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1卷天齐庙)》是第一卷《天齐庙》部分。

内容推荐

付爱民著的《北宋倒马金枪传》以北京评书形式讲述宋代杨家将忠贞事主、保家卫国的故事,同时演绎出五代十国纷繁杂乱的历史纠葛和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风风雨雨。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1卷天齐庙)》是书稿的第一卷,共六本三十回。讲述赵匡义当朝时期,北敌意欲南犯,朝廷商议选出征挂帅之人。老太师潘仁美想掌握军事大权,故在朝自荐挂帅出征,并力荐自己的儿子潘豹做先锋,这样军事大权可以完全掌握在父子手中,到时候也来一个“陈桥兵变”,推翻宋王朝,自立为王。与皇帝共同主事的八贤王提议,让潘豹在天齐庙摆擂台,百天之内,如果无人能够打败他,就让他做先锋。杨继业为了不与潘家继续交恶,约定自家人不会去打擂。但开国老将呼延赞等人不愿让潘仁美得逞,又不能让杨继业言而无信,于是撺掇杨七郎在潘豹去打擂的路上收拾潘豹。杨七郎因故没有在路上拦着潘豹,最终不得已上了擂台,把潘豹劈死在了擂台上。本卷在讲述以上主要情节时,又使用插叙、倒叙(倒笔书)等方式描写了诸多人物故事,线索纷繁,人物众多。

目录

【头本·金殿争印】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二本·调虎离山】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三本·黑虎拦路】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四本·三虎听书】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五本·游庙观擂】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六本·力劈潘豹】

 头回

 二回

 三回

 四回

 五回

附录:文中出现的北京方言词语

试读章节

怎么回事儿呢?到这一年秋天,辽国天庆梁王的大闺女铜镜公主芳龄可就有二十啦。眼瞅着姑娘这么大了还没找着好婆家,承天王后萧绰心里头能不着急吗?姑娘呢?她可不着急,她有她的话:“皇娘啊,您就甭跟着闲操心啦!我这终身大事得我自己个儿做主,要是这姑爷不称我的心哪,孩儿我是宁可终身不嫁。”萧后是真宠闺女,得啦,那你就慢慢挑拣着啵。可是这眼瞧着就又快入冬啦——那阵儿男女结亲讲究专门儿要凑在开春儿的时候,晃过了这会子,再想选驸马可就又得等上一年!有道是“男不来求亲,女不去亲许”呀,没人家儿来提亲……它也没法儿办哪,我不给张罗着成吗?萧后自己打定了主意,今年是说什么也得给我这大闺女招选一位称心如意的驸马,就偷偷地把本家儿的几位爱喝冬瓜汤。的老人给叫了来:“您老几位可得帮着我打听打听,有哪家儿的孩子您瞧着跟咱们家儿姑娘合适的,想着给说说,您要是拿不准,还可以给带到我这儿来,啊?咱们一起也给相看相看……”她哪儿知道啊,您承天王后要嫁闺女,还愁登门儿的人少喽吗?没多少天儿的工夫,三川六国的王公贵戚、都督酋长给送过来的“门户帖”摞一块儿能有一人多高啦!嗨,老太太倒为这个犯上愁啦,到底这姑娘许给谁家儿好呢?这么多家儿来给提亲,许给哪家儿,都会得罪不少的人。哎,见天儿’陪着她说话解闷儿的有这么一位奉承王,名叫刘继文,他给出了个主意:“国母啊,这您愁什么哪?这不是这么多‘过门儿帖’给送来了吗?您就一家儿一家儿挨个儿给回书,就说您预备在燕山脚下摆开围场,就为了给大公主挑选驸马,咱是要靠赌赛来放定。你们哪家儿的儿郎能凭能耐最后夺一个冠绝北国的英雄,他——就能做咱大辽国的东床驸马。”

这刘继文是什么人呢?乃是河东北汉王刘继元的幼弟。当年太祖皇帝三下河东,平灭了北汉,他走投无路之时只身达到了北国,请天庆王为他出兵报仇。那阵儿天庆王也正想趁机夺取南朝江山,兵发三路进攻中原,全都是惨败而归,自己呢,叫令公杨继业拿刀架在脖颈子上,逼着写下了降书顺表,算是叫南朝给打怕啦。回到了临潢府,天庆王封了刘继文一个奉承王,在北国临潢府内是每天好吃儿、好喝儿、好招待,我就在这儿好好地养着你,可有一样儿,您就甭再提出兵给您复国的事儿啦!可国仇家恨哪儿能忘呢?这一等就是十年,天天儿陪着是假颜欢笑,夜里头朝着南边儿以泪洗面,就盼着有一天能说动狼主再二次出兵。

今日儿个承天王后把自己闺女这愁事儿跟他这么一说,这位……倒没愁公主的婚姻大事,他往歪里想了,哎呀……这不正是我鼓动老太太出兵南征,帮着我复国报仇的好机会吗?北国的这些少年英雄也都是进身无由,我何不如此这般……跟老太太就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国母,常言说‘正不娶,腊不订’,眼瞅腊月就快到啦,进了腊月里您就甭想再放定喽。”那会儿的人都迷信,说什么正月娶媳妇要妨公婆,腊月里订婚必定克败婆家……“您要给大公主招驸马,这个事儿您可得紧着点儿!”萧后还真就听了他的话了,不但说按收来的过门儿帖挨家儿给发回书,还赶紧分派人到北国各地张挂黄榜,就说是为了给锢镜公主招选驸马,专门儿在燕山南麓琉璃河畔行围打猎赌赛决胜。哎,到了这一天,五更三点君臣出杀虎关鼓乐宴饮,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这围场可就拉开了。刘继文站在天庆王和萧后的身后抬眼一望,嗬!三川六国九沟一十八寨小一辈儿的英雄好汉全都到啦!一个个威猛剽悍,可说是将猛兵强。围场一开,有燕山王韩匡嗣的次子韩昌韩延寿日搏十雄,箭贯双鹿,围场夺魁。当场把韩昌和公主俩人儿的庚帖献上来,由国师给测算合婚吉凶——谁还敢说不好哇?老和尚焚香祝告,拿出庚帖来这么一通念叨:“哎呀!恭喜狼主,贺喜国母,这对八字儿占着这么四个字儿,叫作‘福厚显达’,是上上大吉。”老太太最高兴啦,好!立马儿请燕山王韩老千岁府上给过大礼、放大定。什么叫放大定哪?就是订婚,连婚期都算好喽——颁下旨意,百曰之后给小两口儿完婚。这些事儿都忙活完了,围场里边儿是大排筵宴,杀牛宰羊,野味的烧烤……趁藿天庆王和承天王后大喜之际,奉承王刘继文走出来奏上一本:“狼主、国母,您二位瞧一一如今咱北国可说是将猛兵强啊,三川六国出了多少位少年英豪。这个时候,咱们再要出兵南征,南朝的山河田野自然是要任凭狼主您纵马横行,我刘氏的国仇得复,继文子子孙孙定当感念狼主您的万载恩德!”天庆王还没说什么呢,王后萧绰抢先就把本给准下了,因为什么?老太太知道,今天我选这孩子做我家的姑爷,三川六国这么多的英雄豪杰没几个是真服的,我真疼孩子,就得给他个显显能耐的机会,捧捧我这姑爷,叫他往后真能凭自己的本事在大辽国里站住脚。传下旨意,就命新驸马韩昌韩延寿挂征南兵马大元帅的金印,单等这小两口儿坐帐合卺完婚之后,再调齐三川六国的勇士精兵,就要兵伐瓦桥三关。

P16-17

序言

《北宋倒马金枪传》是一部清代中后期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传统评书,演说宋代杨家将世代忠勇报国的英雄传奇,全称应为《北宋倒马关金枪扫北志传》,故又称《倒马金枪》。所叙为全部杨家将说唱文学《金枪全传》中最主要的一个段落,取材于古代话本小说《北宋金枪全传》,话本又系明刊《北宋志传》的增饰本。由于这部书的书胆人物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抗辽名将杨延昭,历史上的他就是在河北保定一带镇守边塞,明清盛传在定州倒马关。在故事里,祖先传下来的金枪也被当作一种家族信念的精神符号所坚守,则这一段专门以六郎杨延昭为主人公的评书篇目为“倒马金枪”。

早在第三代杨文广还在世的时候,乃祖杨业、乃父杨延昭在抗辽故争中“智勇无敌”的故事就已被民间广为称道,甚至已经富有传奇性色彩了。欧阳修于皇祜三年(1051)所撰《杨琪墓志》中说:“继业……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其后不久,苏辙出使辽国经过古北口时,见到辽人为杨业立的“杨无敌庙”,深有感慨,饱含敬意作诗说:“一败可怜非战罪……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足见杨业陈家谷之败已经在这一代文人心目中构成了一种传奇色彩浓重的史话,认为杨业之死应当归罪于弄权者,与西晋名将周处被皇亲司马肜所陷害兵败的历史很相似。

南宋时苏杭勾栏瓦肆经常表演的评话节目中,有《杨令公》和《五郎为僧》两个名目;同时金院本戏曲节目中又有《打王枢密爨》的曲目。可见当时南北两地都同时流行着杨家将的说唱曲艺节目,初步推论南朱艺人所说的杨家将故事很可能是南迁的北宋遗民带来的,这些节目在北宋时期已初具雏形。

周华斌先生认为元代杂剧中仅存的杨家将故事剧本《昊天塔孟良盗骨》和《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恰恰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宋、元时期“杨家将故事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这两个剧本是宋金时代《杨令公》等话本和院本的演衍”,前段是“围绕杨令公殉节而展开(即《杨令公》《五郎为僧》——《孟良盗骨》)”,后段是“围绕杨六郎三关抗辽和反迫害而展开(即《打王枢密》——《谢金吾》)”。在《谢金吾》剧本中还曾由长国姑说出“你道是杨和尚破天阵吃了些亏,却不道救铜台是靠着伊谁”,说明元代时破天阵和救驾铜台的故事也已经成型。从元杂剧《孟良盗骨》《诈拆清风府》的剧情、唱词念白中所提示的内容参证明代内府杂剧剧本,至少还有两剧之外的许多故事在之前早已定型,如杨家父子保驾勤王、杨继业李陵碑被陷害尽忠、杨六郎告御状等。可见早在这些剧目编写以前,宋元之际市井间已经流传着一部成熟的杨家将长篇话本,即《杨令公》(说演杨继业李陵碑死节故事)、《五郎为僧》(说演杨延昭三关抗辽故事)话本的接续全本,构成了杨家将说唱故事的整体脉络。

……

经过与其他地区传统说唱节目和戏曲剧本情节的综合比较,我所得到的这部评书书道,可能最初还是从南方递传至北方地区的说唱节目,逐渐流入清代的满族内府,由八旗子弟赞助、参加其后期发展的更为丰富的情节编演。至清代后期,此书道作为一个说唱节目的故事体系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到戏曲和大鼓书等各类曲种,民间亦因故事中有盗马情节也有讹传为《盗马金枪》的。起源于河北中部的西河大鼓在民国时期是杨家将题材书目的主要传唱曲艺形式,形成了诸多流派,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京津两地发展,据说杨家将题材是不少演员安身立命的看家长篇节目。同时民间也保存有几部师承不一的评书书目,所知有品正三先生、马风云先生和马连登先生演说的杨家将评书,具体情节现在还不得而知。

我做的整理工作主要是还原最初听到和记录的两种北京满族遗老口传书目,近年将研究搜集到的北方地方戏曲和鼓词中的内容渐次丰富进这部书里,包括京剧、秦腔、汉调、晋剧、豫剧等。再根据已出版的几部杨家将题材大书结构和《昭代箫韶》剧本连缀成长篇评书说本,以期让读者能够比较完整地了解北京早期评书的基本面貌。

全书按计划共分为二十一卷,每卷再分六本书,每本书按五回正书的演说格式整理。第一卷《天齐庙》从杨七郎打擂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卷的《南北和》佘太君赴宴金枪会,通篇的整体结构与现在常见的杨家将说唱书目结构基本一致。全篇裁去一些繁冗无序又与整体关系不大的枝节和人物,同时也删去不少神怪情节以保证全篇故事的连贯性,就传统书目中比较重要的宿命关系设定,如韩昌和杨六郎的关系被形容为最初隋唐评书里单雄信与罗成之间的龙虎斗神仙宿怨延续,杨七郎是黑虎星煞神降世等,一般都安排为说书人角度客观的点评口吻,予以趣味性处理,从全书故事发展的主要筋脉中抽出来。

整理这部传统书目是出于自己对评书艺术的喜爱,自己不是专业人士,更谈不上什么师承传授,有的仅仅是满腔的热情。我的学习能力、整理水平有限,对评书艺术的了解仅仅触其皮毛,十分诚恳地期待大家对文本指出错漏与不足,您的批评将对我和《金枪》的成长提供最有效的扶持,在此致谢!顺祝新年愉快。

付爱民

2016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北宋倒马金枪传》是从清代中晚期开始就在北京地区流传的传统评书,它以说唱文学的形式演说了杨家将的英雄故事。在作者的精心整理和再创作下,读者能够看到相当完整的北京早期评书的基本面貌,从中也可以看到京剧、秦腔、汉调、晋剧、豫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北宋倒马金枪传》以曲艺文学形式,使读者在轻松阅读历史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学魅力和民族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7: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