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过去的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鸿恩主编的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时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孩子在愉快阅读过程中得到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同时,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
通过学习和了解过往的历史,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存的智慧。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充满了各种传奇瑰丽的神话、惊心动魄的战争、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而它们组成了我们的历史。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助于小朋友们更加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鸿恩主编的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小朋友在愉快阅读过程中得到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尧、舜、禹。他们原来都是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人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他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欢兜的人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样的人,我不放心。”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
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大家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说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便说起了舜的情况。
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他的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十分傲慢,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却待他的父母、弟弟很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很高兴,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看见起火了,想找梯子,可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儿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后,瞽叟和象就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他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看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哪!”舜也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舜的确是个品德好又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作“禅让”。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舜接位后,又勤劳,又俭朴,跟大家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去世,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大禹治水的传说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在黄河水的滋润哺育下生活着。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发生过多次大水灾。洪水滔天,浩渺无际,淹没了广大的原野、茂密的森林和许许多多的村庄,百姓流离失所,被迫逃往高山上或躲入深山岩洞中避难。
尧在位时更是连年降雨,黄河水势猛涨,泛滥成灾。于是,尧任用禹的父亲鲧来治水。鲧办事果断,但刚愎自用。他在临行前胸有成竹地对尧说,治不好洪水甘愿受罚。鲧采用了堵的方法治水,前后费时9年,虽然历经艰辛,但黄河水仍然没被治住。那时尧已经很老了,便将首领之位让给贤明的舜。由于鲧治水不利,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舜便将其免职,发落到羽山,不久又将其杀掉。
百姓的惨状使舜寝食难安,经多方调查了解,他决定任用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决心平复水患,拯救万民。但他的心情很沉重,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首先父亲的死无形中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其次,如果他再治水不力,对于早已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他沉思了很久之后,请来几位有威望的长者,共商治水大事。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禹一改过去用堵的方法,决定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走。禹在婚后第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带着契、后稷等助手踏上了漫长艰险的治水之路。
那时人烟稀少,大部分地方除了河流就是深沟和荒山野岭,禹所到之处只能边开路边前进,他几乎踏遍了当时整个中国。禹凭借超人的毅力,跋山涉水,在各地勘察、测量、规划,并和人们一起运石伐木、开河挖渠,治水这项宏伟浩大的工程在风霜雨雪中缓慢艰难地进行着。
禹风餐露宿治水13年,人累瘦了,腰压弯了,手指甲磨秃了,脚底生了茧子。13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他从家门前经过,恰逢儿子出世,啼哭不止,他也没有进去看一眼。和他一起劳动的百姓见了,都十分感动。
禹率领百姓从甘肃积石山一路疏通黄河河道。他们走到黄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地),发现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浩荡的黄河水盘旋回流,将高高的孟门山淹没了。禹当即命人将山劈开一个大大的豁口。被困的黄河水开闸般吼叫着狂泻而出,水声震耳欲聋,黄河从此畅通无阻。当时禹将此处命名为龙门,人们为追念他的功绩,称龙门为禹门口。
禹顺着水流的方向继续前进,走着走着,发现又有一座大山挡住了水道。禹命人将此山凿开三道门,并分别命名为“神门”“鬼门”“人门”,也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禹的足迹遍布黄河两岸,最终治服了黄河水患。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在舜死后,被大家一致推选为继承人,做了部落联盟首领。
P6-9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通过学习和了解过往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体会生存的智慧。
在这五千年中,充满了各种传奇瑰丽的神话、惊心动魄的战争、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而它们组成了我们的历史。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助于小朋友们更加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为了帮助小朋友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丰富知识储备,我们精心编撰了这部《中华上下五千年》。全书以时问为序,按照历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小朋友在愉快阅读过程中得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本书选取了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些经典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精美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图对应,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小明友面前,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