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彬主编的《有故事的人(第1辑)》讲述平凡人那些被笑容遮掩的生存挣扎、生活辛酸与生命体验。
我们的故事无法对他人言说。
春节翻看妈妈的手机,看到一条信息,让我感动万分。短信来自我爸,只有短短七个字:李秀英,你爱我吧。
最近几年回家,越来越感觉“老来伴”这句话的正确性,妈妈去年手术一直陪伴左右的就是爸爸。手术之后爸爸越来越照顾她了,吵架从来都是爸爸任骂,骂完还要关心她的心情。……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100瓦的灯泡在那儿亮着,心里还觉得好笑。
1992年,美国海军的声呐系统在太平洋侦测到了一头叫声奇特的鲸。普通鲸的发声频率一般在15赫兹到40赫兹之间,但这头鲸的发声频率却是52赫兹,因此被称为“52赫兹鲸”。……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而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他们和“52赫兹鲸”一样,孤独地来去。
做毛猴心得静,心静了,才能听到手发出的声音。现在他还没有找到跟他当年那样一见到毛猴就走不动道儿的人,这事得碰,他相信老北京的这门手艺断不了,皇城根儿还在那儿呢!
凤凰网非虚构写作品牌“有故事的人”作品精选集,严彬主编的《有故事的人(第1辑)》是第一辑。“有故事的人”以讲述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人生经历为目的,邀请普通人写下自己的故事,讲述那些被笑容遮掩的生存挣扎、生活辛酸与生命体验。迄今持续在“有故事的人”公共微信平台上推出,收到读者欢迎,得到读者共鸣。
李秀英,你爱我吧!
沙沙
春节翻看妈妈的手机,看到一条信息,让我感动万分。短信来自我爸,只有短短七个字:李秀英,你爱我吧!
爸妈是地道的山城农村人,妈妈是个热情话痨。爸爸内敛,从不言爱,也不会发短信。之前我教过他们几次,但他们都觉得打电话要方便得多,也不曾见他们使用短信功能。
那条短信时间是节前的,那时候爸爸还在外打工,妈妈手术后在家休养。看着短信,看着手机屏幕,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爸妈的故事最早来自妈妈,那个妈妈念叨了大半辈子的故事:
我小时候家里穷,爸爸在外打工养家,妈妈在家照顾我和哥哥念书。妈妈总说:你爸家太穷了,我本来才看不上他呢,要不是你小姨看上你小姨夫,非要跟他私奔(那时候家里的习俗,大的没嫁,小的不能结婚。这样一来,小姨就要离家私奔),我才不会嫁给他呢。
按我妈的说法,她算是无奈,下嫁给我爸了。
妈妈什么都好,除了个子矮;爸爸什么都不好,除了个子高——这是妈妈说的。他们的身高在现在就是最萌身高差。爸爸兄弟姐妹六个,家里条件不好。他是大哥,养大其他的弟弟妹妹。妈妈家条件比较好,兄弟姐妹五个。因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妈妈爱读书,却只念到初中。后来叔叔们都各自成家,社会和家里条件都越来越好,但是爸爸在外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只有过年才回来。
每年爸爸回家了,妈妈就爱跟我们唠叨和自嘲:
你爸以前是和一个下乡的漂亮知青好着呢,可惜知青家里不同意。后来知青回城了,刚好又赶上你小姨的事儿,我才跟你爸走在一起的。你妈长相一般,还是个矮子,要是当时你爸真跟那个知青在一起了,你们就有个漂亮的妈妈呢。
小时候听这些总是不明白,还在想那个漂亮的妈妈会是长什么样子。长大些了,就觉得妈妈很搞笑,就会反驳她:
要是我爸跟那个知青结婚了,就没有我和哥哥了,他们生的小孩不是我们!
我妈总是嘿嘿地笑,然后我还会瞪她一眼,觉得她很无聊。现在听妈妈说起这些,就轮到我和我妈一起嘿嘿笑了。我觉得年过半百的妈妈像个小姑娘一样吃醋,分外可爱。
最近几年回家,越来越感觉“老来伴”这句话的正确性。妈妈去年手术一直陪伴左右的就是爸爸。手术之后爸爸越来越照顾她了,吵架从来都是爸爸任骂,骂完还要关心她的心情。早上爸爸给妈妈梳头,还要接受妈妈的批评:绑个头发都不会,太紧了。爸爸给妈妈洗头,妈妈会说比理发店洗得好……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一百瓦的灯泡在那儿亮着,心里还觉得好笑。他们两人吃完饭可以自己出去散步玩耍,却不告诉我一声。邻居有时候来家里问:你爸妈呢?我都只能回一句:不知道啊,他们出去了吧……
妈妈有时候还爱吃点儿小飞醋。爸爸跟邻居家谁谁又多说了几句话,又跟哪个阿姨去打牌了,都回来跟我抱怨。我只能说这些都是正常的交往,爸爸却还要过来解释才罢。
妈妈脾气一直不算好,却有一个一直包容她、照顾她的人。这样的父母也让我很满足。小姨管我爸不叫二姐夫,而是直接叫二哥,还总说我爸对我妈太好了。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