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徐星平所著的《弘一大师》,
一本能通过文化名人的故事给你人生有所启发的书。
本书带领读者一起去了解弘一大师的生平往事,学习弘一大师的佛学修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弘一大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星平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徐星平所著的《弘一大师》, 一本能通过文化名人的故事给你人生有所启发的书。 本书带领读者一起去了解弘一大师的生平往事,学习弘一大师的佛学修养。 内容推荐 徐星平所著的《弘一大师》以传记的形式叙述了弘一大师传奇的人生。本书稿叙说了弘一大师的家庭背景和出生,以及多才多艺的人生经历。该书反映了弘一大师不仅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悄然昄依佛门的名僧,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本书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全才艺术家,以及成为名僧的奇特人生。他的一生也将给后人留下深远的影响和许多的思考。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李筱楼已近古稀之年,看上去不过六十上下,灰白的胡须,几根长长的寿眉,尽管后背略有弯曲,也不减他那鹤发童颜的风韵。这位长者有一妻三妾,原配姜氏,早亡,大姨太太郭氏,二姨太太张氏;去年六十七岁时,又将丫鬟王凤玲收房为三姨太太。王氏芳龄十八,笑靥如花,举止文雅,两颊微微下垂,大有唐朝仕女一般轮廓,是天津卫方圆十几里有名的美人。尽管王氏做小并非出自本意,但嫁给富豪人家,又处于受宠地位,尤其是封建礼教等道德观念,像一条无情的锁链,紧紧系绕着她那被禁锢的意识,使这一妙龄少女渐渐把隐痛丢在一边,默默地吞咽着这华丽的苦果。 李家大院坐东朝西,地处地藏庵前。正面悬挂“进士第”三个字的巨幅匾额,绕过二门影壁,径直可以看到正房,室内香火燎绕,正中供奉如来大佛,诸神两旁。背后则是李家祖上灵位。南北两厢平房按辈顺排住着诸房姨太太和女佣人。当你走进大院,墙角旮旯到处有猫,黑、白、灰、黄、褐等花猫二十余只,饲养工王奶奶每天挎着柳条篮子买些杂鱼,把猫喂得腰肥肚圆。另一个大院是黑漆大门,庭园花卉,奇山异石,幽香暗浮,分外别致。一明两暗的正房住着三姨太太王氏,也是李筱楼守着王氏的养息之所。 十月二十三日,在这间挂满幔帘、关闭门窗的房子里,一个婴儿降在世上。下午,李筱楼闻讯乘了高轿马车赶回家来。赶车的郑三爷扶着李筱楼下了车,刚走进大门,佣人们个个迎着李筱楼,为他道喜。李筱楼微笑着点点头,急匆匆走进王氏屋里,迎面碰上地藏胡同的接生婆范奶奶。 “哎哟,”范奶奶笑容可掬地压低了嗓门:“恭喜您了,李爷。你家三奶奶可真是甜和人哪,给您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她……” “放心,”范奶奶说:“母子平安。那位日本大夫刚走。这不,我刚料理好。” 李筱楼喜滋滋地望着王氏母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传我的话,”,李筱楼理着胡须,低头思索了一下,走至外屋对女佣人刘妈妈说:“叫老徐选一个奶母,一要年轻,二要体壮,三要俊俏,四要聪明,五要……” “禀老爷,”老管家徐月亭在门外听得明白,掀开门帘进来说道:“早已选好了三名,请老爷挑一个吧。” “好,”李筱楼回头对刘妈问道:“小太太的身子……调理得好吗?” “放心。”刘妈妈笑嘻嘻地拉着长音说:“小宝贝儿一落地,我就端一碗红糖鸡蛋桂圆汤补上啦,瞧,”说着掀开手上的碗盖:“等小奶奶醒了,这碗红参汤再让她喝下去,您就甭操心啦。” 李筱楼笑着点点头,随着管家徐月亭出去了。此刻,上下人等又忙碌开了。 王氏原来就信佛,自被李筱楼“收房”做了小姨太太之后,常到后街地藏庵求拜菩萨,成了地藏庵的大施主。今日得子,不知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原有虔诚之心,更增敬佛之意。 满月那天,王氏换了一身新衣裳。因为第一次下地,脚小腿软,走起路来更似风摆荷叶,娇媚动人。刘妈妈端了梳头匣子进来,笑道: “哟,小奶奶,可别闪着腰啊。”说着便放下手中匣子,顺手拉开窗帘,摆好一张凳子:“来,梳梳头。” 王氏坐在窗前,刘妈妈打开梳头匣子,拿出梳子走过来,正要卸下王氏的发髻,王氏把手一摆: “慢!” P6-P7 序言 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却又是一代名僧。 在人们心目中,他,实在是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的确,一个家资万贯,室有娇妻幼子,风流倜傥的浊世佳公子,晚清进士李世珍的后代。从少年时代,即存有“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的意识,于是他东渡扶桑,成为我国第一个赴日学西洋艺术的留学生,并转而投身革命,一九。六年加入了同盟会。由豪门少年而成为维新党人,由新学才子一跃而成为革命党人。就在这日本留学期间,他独自创办《音乐小杂志》,成为第一个向我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人们没有忘记,荣获金鹰奖的电影《城南旧事》,便是采用了他所创作的《送别歌》为主题歌,就连日本电影《啊!野麦岭》续集,也借用了这首歌的旋律,我国电影《早春二月》里芙蓉镇那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唱的也是这首歌,足见其感人之深。在日期间,其所组织的 “春柳社”,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他主演的《茶花女》等西洋名剧,开中国人演话剧之先河,算得上话剧舞台的鼻祖之一。由日回国后,曾执教于天津、杭州、南京等处达十年之久,又是第一个在我国传播西洋画的先驱,也是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课的教师。因而,为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薪传,如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均为其得意高足。 然而,这样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居然悄悄皈依佛门,出了“三界火宅”,做了个地地道道的老和尚,而且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澹泊,守枯寂,过起了一领衲衣、一根藜杖的苦行生活。在这二十四年的孤灯黄卷和古刹钟声中,他研究佛经,使失传多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兴起,因而被佛门弟子奉之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在那中华民族改良思潮澎湃的清末时代,帝国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门户,并以不平等条约桎梏于中华民族。其时,皇室腐败无能,内忧外患,万民涂炭。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袁世凯窃国之后,政局和社会仍然乌烟瘴气,这对于一些寄望于民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瓢冷水。 昏昏沌沌的世界,纷纷杂杂的中国,无情的社会现实,加上新老军阀的混战,国无宁日,政局动荡。此刻,中国人民正在酝酿着一场革命的风暴,然而,也有像李叔同这样的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找不到光明的出路,逐渐情绪消极,甚至导致性格裂变了,一下子陷入到无法解脱的苦闷之中,再也无力去追求救国救民之路,成了自我反求的典型人物。就像叶圣陶说的那样:“是深深尝了世间味,探了艺术之宫的,却回过来过那种常以为枯寂的持律念佛的生活。”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众说纷纭:有的是“夙根慧因论”;有的是“婚姻不满论”;有的是“动极思静论”;有的是“家庭纠纷论”;有的是“经济破产论”,等等。笔者曾带了这个令人难解之谜,走访了李叔同的家族后裔,查阅了一些资料,辗转思索,略有了悟。不禁理出一个故事,算作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传记,并以文学的形式献给青年朋友,以略表笔者对这位先辈艺术家、一代名僧的敬仰之情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