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雄、王必胜、王蒙主编的《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将发表于2015年的随笔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既关注文学的人性化震颤,又关注触动人类一心灵的时代精神。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潘凯雄、王必胜、王蒙主编的《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将发表于2015年的随笔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既关注文学的人性化震颤,又关注触动人类一心灵的时代精神。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内容推荐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丛书,从1998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18年,潘凯雄、王必胜、王蒙主编的《2015中国最佳随笔/太阳鸟文学年选》是2016年1月出版的年度选本,作为年度盘点的文学系列,仍将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厚望,将发表于2015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目录 序 斯文济世天下归仁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记住,是为了忘记 论泼皮 教育势利了,会让道德退化 我们为什么缺少思想大家 幽灵之船 同一个中国,不同的梦想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德教训 革命四十年与一个“车位”的关系 中华无跪礼 我们时代的小说艺术 困学乃足成仁 在文学与生活的海洋中 作家是那头可怜的“豹子” 企业家的精神与虚无主义 矛盾中的茅盾 北京作家“终身成就奖”评浩然还是评林斤澜 连天烽火中的遍地弦歌 人文山水珞珈 那个年代的工农兵作家 客粤信札 中国作家缺什么? 一瞬的历史与摄影史的一页 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 为什么是莫迪亚诺 大观园里和大观园外 靖康耻与宋高宗的心思 在母语的屋檐下 求解人生幸福之谜 阅读立法的能与不能 饥饿是种深刻的记忆 试读章节 他认为能够带来幸福与光明的只有道德文化。可能因为当时人口问题尚未过分地困扰着先人,痛苦不在于生产力满足不了人民温饱的需要,而在于人间血腥丑陋阴险危殆的纷争,在于天下大乱,在于礼崩乐坏,在于贪欲膨胀,在于觚不觚:名实相悖、观念混乱、是非不分、秩序与好传统荡然无存。 孔子也认为关键在于人心,人的事情,心决定物,人心大治,自然物阜民丰,温饱无虞。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忧的是这个。不幸的是,或者说可巧的是,这话好像是说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就是说,孔子认为天下大乱的状态属于世道,世道凶险因于人心,心性随社会发展而复杂化、邪恶化、失范失衡化与歧义化:贪欲、乖戾、怨毒、争利、暴力、嗜杀、阴谋、诡计、不仁不义及不忠不孝……正在毒化我们的生活与身心。扭转乾坤、解决这些问题的抓手是文化:权力系统要懂得从人民的心灵深处挖掘美好善良,将之提升,要依靠人性自有的美好本能,从孝悌亲情人手,推己及人,及于恕道,用仁心统帅与提升孝悌忠恕礼义廉耻诚信宽厚勤俭谦让恭敬惠义好学敏求……从而取得认同,取得道义优势,占领仁德高地,缘人性民心坐稳天下;而后乃教化天下,首先是教化君子,教化权力系统自身。权力系统的君王、大臣们接受了孔子的学说,则会因掌权而痛感仁德的重要性,因认识到仁德的重要而受到教化,而成为全民的道德榜样,从而取得统治的合法性与说服力。 孔子认为权力的根基在于仁德,仁德的来源在于天地的榜样与启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权力首先不是如林彪所说的“镇压之权”,而是教化之权,示范之力;叫做“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叫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用政策与行政治理来引领民人,用刑罚来管束民人)远不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教化引领民人,用礼法管束民人),前者“民免而无耻,能让民人躲避惩罚,却不能培育民人的是非羞恶之心性;后者“有耻且格”,才能让民人培育廉耻,克服不端,心服口服,优化心性。 如此这般,孔子的理念是斯文救世,救国救民:用仁德代替凶恶,用仁政代替暴政,用王道代替霸道,用博大仁爱之心代替狭隘争拗之心,用善良坦荡规矩温文尔雅取代邪恶放肆忤逆野蛮诡诈的乱世恶相。 这放在今天大概就是软实力与巧实力。然而远不仅如此,软与巧不过是人的聪明心计,而孔子的路线是天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仁德来自天命,天,才是终极的“高大上”,乃能“行健”,乃“自强不息”,能“厚德载物”,具“好生之德”,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仁德的典范则属“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老子、孔子都向往“无为而治”,这与千载后世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说、与现代社会小政府大社会说和简政放权说等等遥相呼应。 仁德首先是心性,又不仅仅是心性。它们外化并强化为礼,即行为范式,社会秩序,尊卑长幼规矩;外化为君子的斯文风范,君子的彬彬有礼、文质彬彬。这就叫以文化人,这就叫尚文之道。这就叫以德治国,以文治国,以礼治国,政治文明,斯文济世。 “诚于中形于外”:伦常哺育孝悌,孝悌升华为仁德,仁德是核心,构建文化,文化表现为礼法,做事、举止、进退,直到容貌、面色、身体姿势与表情,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尤其是君臣父子,恭谨诚敬,慎独慎微,没有给放肆混乱、倒行逆施留下余地。 在礼的推行上,孔子十分重视面容表情,提出“色难”命题。他重视苦练内功,他要抓灵魂,要培育“无违礼”“三月不违仁”的喜怒哀乐与面部表情。直到当代,我们讲到人们一些不喜欢的人、说法与文字的时候称之为“面目可憎”。中华民族某些家伙的“面目可憎”问题,已经存在至少两千五百年。消除可憎面目,是我们至今仍在奋斗的历史重任! 孝发展而为忠,其理自明。悌发展而为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顺理成章,不由得你不喝彩。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内及外,“郁郁乎,文哉(本是孔子称颂周礼语)!”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道,这个道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德——仁义——文化——仁政——礼治。这个道是诚意也是正心,是修身也是齐家,是治国也是平天下,是忠恕也是仁义礼智信,是恭宽信敏惠,是温良恭俭让,是四维八纲——“礼义廉耻”或者加上“孝悌忠信”,是四德“恭敬惠义”,是克己复礼,是忠孝节义也是浩然正气,还可以加上一切中华美德,一通百通,一美俱美。 从这个“一”出发,孔子乃有如下的一些重要主张: 首先是正名。基于汉字的综合信息量,培育了炎黄子孙的看重整合,不喜条分缕析的方法论。除少量外来语外,命名就是定义定位,就是期待,就是价值宣示。命名代表了人们对于世界诸人诸事诸物的认识与把握,命名就是认识世界,命名就是治理安排拿捏。名中有义+名中有理、名中有礼和名中有分。 P2-3 序言 在进入年复一年的这篇序文写作时,按捺不住想先发两点与本书所选内容没什么直接关系的小感慨。 首先,这“年度最佳”的选择活儿屈指算来本人已持续做了十余年,最近几年,出版社虽要求篇幅适当压缩、首印量也有所控制,但却始终在坚持。作为同行,我要为出版方的这种执著点个赞。我当然明白出版方在所谓出版数字化、阅读碎片化冲击下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但出版方的依然坚守在我看来绝不意味着他们的迟钝或迂腐,相反,在某种情形下,特别是在种种不着调的恬噪声浪中,坚守本身也是一种改革,更需要定力。 其次,本人自打接手选择这活儿后的第二年起,平日里的阅读就开始注意相关积累,加之一些作者朋友的声援与支持,因此到了出版方要求交稿的时间自己还不至于很是匆忙。尽管如此,我始终还是对自己的选文被冠以“年度最佳”这样的称谓缺乏自信。这样说的确不是因为谦虚,虽然我们平日里挑选出的稿件与最终入选稿件的比例大致为2:1,虽然我们平日相关阅读与最终入选之比远比这个数还要大得多,但与每年正式面世的随笔数量而言,我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阅读还是有限的,更何况文学阅读从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一种充满了个体性选择的审美活动。因此,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向出版方建议将“年度最佳”调整为“年度特色”这样的字眼,而最终未能开口实在也是因为自己作为曾经的出版人完全能够体会出版方使用这样字眼的用心。不过,无论出版方使用什么样的字眼,自己年复一年地在从事这种选择时的确不敢妄以“最佳”为准绳,而只能是始终努力在追求“特色”二字:或话题的特色、或选材的特色、或叙述的特色……总之要在某个点上有那么点不一样,有那么点说头。 今年本书的选择依然力求呈现出这样一个“特”字。 一是事关文学与文化类话题的入选者比较多。王蒙、余秋雨、铁凝、李零、贾平凹、叶兆言、刘震云、麦家、刘庆邦、黄国荣等诸位的大作莫不如是。坦率地说,往年在选文时本人多少是在刻意回避这点而更多地考虑社会受众面更宽一些的,而今年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相关文学与文化类话题的随笔佳作入选较多,进而还选配了若干有关读书话题类的随笔,诸如施京吾、董强诸位的大作,以此形成写作与阅读的相得益彰。 二是面向现实、针贬时弊、富于人文气息作品的入选者同样比较多。李国文、资中筠、叶廷芳、王彬彬、李鸣生、黄怒波、陈平原、昌切等诸位的大作大抵属于此类。他们笔下的文字无论是直面社会现实,还是由故鉴今,指向都十分清晰,那就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物质丰富的当下,断断不可少了人文的气脉和精神的脊梁。相比于这一点,过往年度中入选较高的谈风月、吟小调的则大为减少。 至于今年何以要突出以上两点特色?一是作家们的写作为本人的这种选择提供了丰厚的基础资源,没有这些作家作品存在,即便本人这方面的意愿再强烈也只能徒唤奈何;二是本人的确也有感于当下写作与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今年在集中决定入选篇什的时候,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总书记在他的讲话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没高峰”,有些作品沦为“市场的奴隶”。因此,要“深入生活”,“为人民写作”“为时代写作”。我个人以为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甚为切中时弊,那种轻盈有余、厚重不足,娱乐至死的世风是该值得我们三思了。当然,我本人绝非一概反对那些轻盈灵动的文字,小巧温婉的叙事,而只是希望我们社会整体的写作阅读生态在结构上能够有个合理的配置,这也就是自己在决定今年这个选本特色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最后的三层意思是每年完成这篇文字时必须要重复的:首先,一些作家对本书的成稿予以禀力支持,对此我深表谢意;其二,恕本人孤陋寡闻,少数入选作品之作家一时还未联系上,惟因不忍割爱,故未先征得其同意就冒昧将其大作入选,在深表歉意之时,也请他们在见到本书后及时与出版社联系;第三,限于本人学识及阅读量所限,遗珠之憾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