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存实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乡村教师——星际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剧痛从肝部袭来,使他几乎晕厥过去。他已没有气力下床了,便艰难地挪向床边的窗口。月光映在窗纸上,银亮亮的,使小小的窗户看上去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那个世界的一切一定都是银亮亮的,如同用银子和不冻人的雪做成的盆景。他颤颤地抬起头,从窗纸的破洞中望出去,幻觉立刻消失了,他看到了远处自己度过了一生的村庄。

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没了人似的。那些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平顶小屋,形状同村子周围的黄土包没啥区别,在月夜中颜色也一样,整个村子仿佛已融入这黄土坡之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树很清楚,树上干枯枝权间的几个老鸹窝更是黑黑的,像是落在这暗银色画面上的几滴醒目的墨点……其实,村子也有美丽温暖的时候。比如秋收时,外面打工的男人女人大都回来了,村里有了人声和笑声,家家屋顶上堆着金灿灿的玉米,打谷场上娃们在秸秆堆里打滚。再比如过年的时候,打谷场被汽灯照得通亮,在那里连着几天闹红火,摇旱船,舞狮子。那几个狮子只剩下咔嗒作响的木头脑壳,上面油漆都脱了,村里没钱置新狮子皮,就用几张床单代替,玩得也挺高兴……但正月十五一过,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生活去了,村子一下没了生气。只有每天黄昏,当稀拉拉几缕炊烟升起时,村头可能出现一两个老人,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向山外的路,直到在老槐树上挂着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天黑后,村里早早就没了灯光——娃娃和老人睡得都早,电费贵,现在到一块八一度了。

这时村里隐约传出一声狗叫,声音很轻,好像那狗在说梦话。他看着村子周围月光下的黄土地,突然觉得那仿佛是纹丝不动的水面。要真是水就好了,今年是连着第五个旱年了,要想有收成,又要挑水浇地了。想起田地,他的目光向更远方移去。那些小块的山田,月光下如同巨人登山时留下的一个个脚印。在这只长荆条和毛蒿的石头山上,田也只能是这么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别说农机,连牲口都转不开身,只能凭人力耕种。去年一家什么农机厂到这儿来,推销一种微型手扶拖拉机,可以在这些巴掌大的地里干活儿。那东西真是不错,可村里人说他们这是闹笑话哩!他们想过那些巴掌地能产出多少东西来吗?就是绣花似的种,能种出一年的口粮就不错了,遇上这样的早年,可能种子钱都收不回来!为这样的田买那三五千一台的拖拉机,再搭上两块多一升的柴油?!唉,这山里人的难处,外人哪能知晓?

这时,窗前走过了几个小小的黑影,在不远的田垄上围成一圈蹲下来,不知要干什么。他知道他们都是自己的学生。其实只要他们在近旁,不用眼睛他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这直觉是他一生积累出来的,只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更敏锐了。  他甚至能认出月光下的那几个孩子,其中肯定有刘宝柱和郭翠花。这两个孩子都是本村人,本来不必住校的,但他还是收他们住了。刘宝柱的爹十年前买了个川妹子成亲,生了宝柱,五年后娃大了,对那女人看得也松了,结果有一天她跑回四川了,还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这以后,宝柱爹也变得不成样儿了,开始是赌,同村子里那几个老光棍一样,把个家折腾得只剩四堵墙一张床。然后是喝,每天晚上都用八毛钱一斤的地瓜烧把自己灌得烂醉,拿孩子出气,每天一小揍三天一大揍,直到上个月的一天半夜,抡了根烧火棍差点儿把宝柱的命要了。郭翠花更惨了,要说她妈还是正经娶来的,这在这儿可是个稀罕事,男人也很荣光了。可好景不长,喜事刚办完大家就发现她妈是个疯子,之所以迎亲时没看出来,大概是吃了什么药。本来嘛,好端端的女人哪会到这穷得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但不管怎么说,翠花还是生下来了,并艰难地长大。但她那疯妈妈的病也越来越重,犯起病来,白天拿菜刀砍人,晚上放火烧房,更多的时间是阴森森地笑,那声音让人汗毛直竖……

剩下的都是外村的孩子了。他们的村子距这里最近的也有十里山路,只能住校。在这所简陋的乡村小学里,他们一住就是一个学期。娃们来时,除了带自己的铺盖,每人还背了一袋米或面,十多个孩子在学校的那个大灶做饭吃。当冬夜降临时,娃们围在灶边,看着菜面糊糊在大铁锅中翻腾,灶膛里秸秆橘红色的火光映在他们脸上……这是他一生中看到过的最温暖的画面,他会把这画面带到另一个世界的。

窗外的田垄上,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在这一片银灰色的月夜背景上,火星的红色格外醒目。这些娃在烧香,接着他们又烧起纸来,这使他又想起了那灶边的画面。他脑海中还出现了另一个类似的画面:当学校停电时(可能是因为线路坏了,但大多数时间是因为交不起电费),他给娃们上晚课,手里举着一根蜡烛照着黑板。“看见不?”他问。“看不见!”娃们总是这样回答。那么一点点亮光,确实难看清,但娃们缺课多,晚课是必须上的。于是他再点上一根蜡,手里两根举着。“还是看不见!,'娃们喊。他于是再点上一根,虽然还是看不清,但娃们不喊了,他们知道再喊老师也不会加蜡了——蜡太多了也是点不起的。烛光中,他看到下面娃们的面容时隐时现,像一群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拼命挣脱黑暗的小虫虫。

娃们和火光,娃们和火光,总是娃们和火光,总是夜中的娃们和火光,这是这个世界深深刻在他脑子中的画面,但他始终不明其含义。P1-4

目录

刘慈欣

 乡村教师——星际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镜子——水至清则无鱼

 微纪元——纳米人主宰地球

王晋康

 生存实验——达尔文游戏

 七重外壳——刺不穿的虚拟世界

何夕

 我是谁——密钥之乱

 蛇发族——虫洞对面的世界

序言

从武侠看中国科幻三巨头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三人的作品各有特点,年轻的时候,更喜欢何夕,喜欢他的随意挥洒傲岸不羁,更喜欢他高冷的寂寞和孤独,喜欢他在描写《伤心者》时展现的那种绝望;长大一点更喜欢刘慈欣,对他在硬科幻上的造诣几近膜拜,他那些作品若没有雄厚的数学功底是不可能写得出来的,而且还需要与生俱来的科幻天赋;年龄再大一点就会爱上王晋康,他对科学进步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应该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深具人文情怀的作者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金庸、梁羽生、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里公认的“三大家”,他们以武侠爱情故事的发展重构自己梦想中的大干世界,其中夹杂的江湖恩怨与儿女情长,令每一个华人读者都难以忘怀。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有武侠的地方就有金梁古。

而中国科幻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至今为止,虽然已经开始感知到科幻的力量,但它仍然是一个小圈子。在这个圈子如果一定要选出“三个代表”来的话,那就是刘慈欣、王晋康和何夕。刘慈欣像金庸,王晋康像梁羽生,何夕像古龙。刘慈欣自不必说,他已经是中国科幻的旗帜性人物,成为时代认可的主流作家,当前影响力已经不在金庸之下。王晋康在科幻圈的地位一直与刘慈欣并列,只是因为《三体》气场太强,将整个科幻圈都笼罩在阴影之下,才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忽略了王晋康这位科幻界同样优秀的存在。而何夕跟刘慈欣和王晋康又不一样,他像一个独行侠,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是一个科幻作家,同时又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个性随意无拘无束,完全沉迷于自己世界,像一个颓废浪子,又像一个吟游诗人,与古龙有太多相似之处。

作为中国三大科幻作家之首的刘慈欣,他的作品构建出一个又一个气象万千的宇宙世界,手法熟稔,结构宏大,略有瑕疵的是,工程师出身的大刘构建小说着重科幻本身,在文字方面不事雕琢,有点像程序员一样只求以极简方式达到目标,但却并没有去追求代码里的美感,所以其人物塑造略显粗糙与简陋,对于主流文学界作家而言,个体复杂,人性难测,用程式化去构造一个人就是粗鄙无文的表现,而刘慈欣笔下的人物往往形象单一,所以《三体》中程心的形象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败笔。其实作者试图将人性中最善良的部分寄托在一个女性身上,希望她的真善美能够为人类找到一丝存在价值,为无限黑暗的宇宙点燃一点光明,然而最终结果是很多读者认为程心是一个“圣母婊”,刘慈欣后期作品明显开始注意到这些缺点并试图去弥补。《球状闪电》和《三体》这两部长篇作品,越读到后面越能感觉到他底蕴深厚,想象深邃,其作品正统宏大,其恢宏意境以及层出不穷的铺陈与金庸有些相似,在文字美感和人文情怀方面,刘慈欣亦应该拥有巨大潜能。我们知道金庸是世所公认的集武侠之大成者,他的十四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越女剑》不在其中)无一不是精品,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出手气象恢宏,落笔必有丘壑。对大事件的把握,以及故事情节的构造,重峦叠嶂,悠然厚重,金、刘二位相似处极多。

王晋康的作品,公认的特点是“沉郁苍凉”,到底这种“沉郁苍凉”感是怎么产生的,至今无法解释,因为王老的外形上并不具有这样的气质,而且他的文字朴素且并无萧瑟气息,这种“沉郁苍凉”到底隐藏在王老故事里的哪个角落,一直是很多读者探讨的话题。而“沉郁苍凉”正是梁羽生武侠小说里极特殊的气质,塞外奇情,尘垢不染,朔风呼啸,爱而弥远。无论是《白发魔女传》里的练霓裳和卓一航,还是《云海玉弓缘》里的金世遗和厉胜男,以及《塞外奇侠传》中的杨云聪和飞红巾……我们都能感觉到这种冲灵空旷的抑郁,以及大漠孤烟的苍凉,而王晋康的作品表面上却看不出这些,但内里却能让人同样触摸到这种冷清。比如,他的《蚁人》《生命之歌》《水星播种》,其间对人性的深沉问诘,对宇宙终极目的的反思都让人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丝凉意。王晋康作品的另一特点是对科技的自我反思,其富含哲理的行文让资深并具有人文情怀的科幻迷喜欢,和刘慈欣“万花筒”式的硬科幻不同,他喜欢将一个包袱包装成一整篇完整的故事,借助两性观念,营造大家熟悉的家庭氛围,与冰冷的科技形成强烈对照,酝酿感性人生和理性科技的冲突。在梁羽生的作品中,英雄美人也往往在家族恩怨中演绎悲情故事,柳梦蝶与左含英的爱情演绎成《龙虎斗京华》主线,《萍踪侠影录》中张丹枫与云蕾的家族世仇是故事发展的驱动力,专注于家族,然后将故事点燃,这也是两者之间相通之处。现在主流读者对于王晋康的认识还比较浅薄,这主要是因为科幻读者的年龄和阅历限制,其实王晋康作品最深刻的地方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他对科技发展的审视和反思,如果没有较深的人文关怀和思辨能力,很难意识到王晋康的厚重,但事实上这种超越科幻圈之外的清醒,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而这,似乎才是科幻的本真命题,更应受到关注和尊重。

何夕,则是科幻界一位活生生的古龙,他的文章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这种诗性气质让人感觉到他的超然和洒脱,甚至有点与尘世格格不入,所以何夕的文章在科幻读者中有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喜欢得要命,不喜欢的人说他装×。古龙亦如是,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已超越了金庸,不喜欢他的人说他只知道自己抄袭自己。何夕的小说更像是兴之所至、笔之所至,不知道他师承何派,与西方的正统科幻没有任何牵连,与本土作家的文风亦相去甚远。何夕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虽然这种自恋情结让人很是不爽,但正是这种投入感使得其文章直达人心,甚至接近癫狂。比如何夕在描写《伤心者》时,你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黑暗,这种来自骨子里的诗性悲哀是科幻界任何一个作家都难望其项背的,他心中的黑暗和绝望,不是因为宇宙,而是他的内心世界,这是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必备潜质,用第六感去触摸几万光年以外的绝望,这需要极其强大的想象力。从技术层面来讲,甚至可以说这两种思维是完全背逆的,一种是文学作品本身所需要的性感和海阔天空,一边又是科幻需要的理性和逻辑清晰,一种是社会科学思维,一种是自然科学思维,将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并非易事,所以在科幻圈或者科幻迷的眼中,谈到文笔更多读者推崇的是何夕,认为只有他的文字才能与主流作家一较高下。何夕的《伤心者》非常全面地展示了他的文笔功底,小说讲述了一个非主流基础数学男坎坷的经历,性格描述入木三分,与古龙小说《边城浪子》里的傅红雪、《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阿飞极为类似,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天才,不容于尘世,这种落拓被写得荡气回肠,让人心灵震撼。何夕和古龙,都以想法奇特、描写诡异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他们以“剑走偏锋”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三人的作品各有特点,年轻的时候,更喜欢何夕,喜欢他的随意挥洒傲岸不羁,更喜欢他高冷的寂寞和孤独,喜欢他在描写《伤心者》时展现的那种绝望;长大一点更喜欢刘慈欣,对他在硬科幻上的造诣几近膜拜,他那些作品若没有雄厚的数学功底是不可能写得出来的,而且还需要与生俱来的科幻天赋;年龄再大一点就会爱上王晋康,他对科学进步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应该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深具人文情怀的作者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中国科幻圈冷清多年,这三位作者各自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因为《三体》的关系,目前国内科幻市场逐渐向市场巅峰靠近,但是刘慈欣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在媒体和科幻迷都因为《三体》乐观估计中国科幻就此兴起的时候,刘慈欣还在说,中国科幻的销量还不够,中国科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于红了近40年的武侠,科幻仍然还是一片处女地,相比于武侠万部长篇,科幻的长篇作品屈指可数,相比于武侠层出不穷的接棒者,科幻圈新生代寥寥无几。

谈中国科幻三大家,固然有些草率轻浮,但数年观察也并非完全杜撰,只是希望有一些高峰的存在,让更多年轻人有追寻目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中国科幻圈不仅只是高山巍峨,还有更多的是群峰耸立!

内容推荐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三位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三巨头”。《生存实验》收录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乡村教师》《镜子》《微纪元》《生存实验》《七重外壳》《我是谁》《蛇发族》。阅读本书,不仅可以领略中国科幻作品的巅峰实力,还可以享受到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大脑向全世界所展现出的一场场宏大的头脑风暴。

编辑推荐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中国最具想象力的大脑所展现出的浩瀚想象力,令读者沉醉其中,不忍释卷。

凝聚三位中国最具实力科幻作家的创作精华于一体,集中展现中国科幻巅峰成就。

《生存实验》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内文采用优质轻型纸张,封面采用进口白卡纸及描图纸,排版舒朗、简洁大气,装帧设计精良,收藏、馈赠皆相宜。

《乡村教师》《镜子》《生存实验》《七重外壳》《我是谁》分别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六届、第十四届、第九届、第十八届“银河奖”(中国科幻小说最高荣誉奖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