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国辉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东京 站在大桥上哭,站在扶梯上等

你见过男人的那种无声的泪崩吗?我见过,在日本。

那是一个傍晚,我路过银座边上的一座人行桥,忽然看见一个男人站在桥上,面对着车流,脸上都是泪。他穿着整套的西装,拿着方方正正的公文包,显然是下班了,还没有回家的样子。他的泪水犹如决堤般,肆无忌惮地在脸上流淌,但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男人这样吞声饮泣,而且是一个人在人潮拥挤的人行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从他的旁边走过,他并不在意,人们也不在意他。我观察了他十几分钟,一度很怕他跳桥,后来才发现,可能他就是想哭,只是把这样无声的默默的流泪作为一种发泄。哭够了,他擦了一下全湿的脸,向桥的另一边走去。

我在国内的时候见到过不少同事和朋友把玩稀奇古怪的发泄玩具,其中有一种是一个流质的眼珠子,用手使劲一捏,“眼珠子”就会狠狠地爆出来,松手后,它又会恢复原样。这种东西正是日本人发明的。看到这个男人用他的脸部肌肉来使劲挤压自己的眼睛,大颗大颗地掉眼泪,我突然明白了那个在手里捏着的眼珠子的意义。想来发明它的人一定是真的眼珠子揉累了,就做出一个来放在手里捏吧。

日本男人晚上从酒馆出来的醺醉模样,应该是这个东洋国度的独特风景。白日里西装革履、谨言慎行的丑本男人在晚上完全变成另外一副面孑L,变得略微失控,或者说只是略微控制。每天晚上走在日本的街上,这样的男人不时就会从你身边经过。朋友说当时日本有一些电视节目开这些醉鬼的玩笑,在电话亭里偷拍他们打电话的情景,不少男人几乎都哭出了洋相,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得很开心。

很多日本女性在生完小孩以后会选择在家做全职主妇,无形中加剧了独力养家的男人的压力;此外,日本男人所处的职场环境又是一个等级森严、上升通道狭窄的系统,整个体系严格到各级之间、各层之间层级分明,没有人会越雷池。

这很像日本随处可见的上行电梯。在这个人们自控能力极强的国家,所有不走动的人都站在扶梯左边,像刀切似的,先来后到,来得早的人站在高的地方,而来得晚的人位置自然就低一些。努力的、不愿停着的人都从右边往上走,即使是右边的行走道,大家也都是排着队的。

一排只容得下两个人站的扶梯没有给人们太多的选择空间:要么,省力一些,站在左边等着电梯向上运动;要么,累一点,努力一点,在电梯右边的道上超过那些停着不动的人。但是没有人会插队,或者说,插队的机会很渺茫。虽然人数不少,也算拥挤,但每个人都可以守着秩序慢慢向上走。

那个在桥上无声哭泣的男人,或许正站在社会“电梯”的中间,想努力往上走,却又因为秩序不得不耐心等待。我当时也在想:如果日本男人晚上醉酒之后去坐地铁,在相对人流稀少的时刻,他们还会坚持站在电梯的左边吗,还是更喜欢站在可以哭泣的桥上?

P28-30

书评(媒体评论)

因为你走过很多路,所以我才爱听你更多的讲述。有些旅行在脚下,有些旅行在脑海。我总是更喜欢那些观世界后的世界观。

——导演,作家韩寒

每一座城,每一次流浪,仿佛每一次都有记忆,又仿佛每一次记忆都模糊。这本带着旁观流浪那么多城市的书轻描得真实,让你看见城,看见作者的心。浓墨让人驻足,容易,轻描口味太淡,不易。写的北京,同感。曼谷的名字,竟然有41个字,有趣。

——演员陈坤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原因至简:全书没有标准答案说教,字字句句全都是“偏见”:新鲜又浑朴的独立思考,自主体验后弥足珍贵的知见。

——作家,主持人大冰

后记

海南是一个让我把时间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十五年前,我带着五千块钱,身无一物上岛,全岛上我不认识一个人。八年之后,我又是一个人,背上包,去了北京。一个南,一个北;一个湿润,一个干燥;一个待了八年多,一个待了近七年。这两个城市总是扯出一段时间的空隙,让我无时无刻看见夹在中间的自己。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2000年10月,我跟身边所有人撒了谎。

为了确保成功,我还专门去义务献血请了一天假,不为别的,仅仅为了献血之后能多有些假。我跟家人说要去哈尔滨出差,我甚至都不知道有折扣机票,傻傻地买了一张1860元的全价票,直接飞去海南。

去海南是为了参加海南电视台的面试。其实我压根不擅长考试,但想倾注全力—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大庆有着当时人们都看好的工作——在一个国企的机关,金饭碗,生活算闲适,工资待遇也不错。

我一直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1998年我曾经离开过单位,到大庆有线电视台做新闻主播。一起播音的女同事叫宋小寒,我和她住得很近,关系自然也近。她当时因为在电视台的工作丢了铁饭碗。不过不是坏事,作为主持人,她在大庆渐渐有了名气。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和小寒都离开了大庆台,我回到了捧着金饭碗的单位,她依然在电视界打拼。是的,就是这样的陈词滥调:我的内心总有一种感觉,电视像磁铁一样,吸着我往它那边去。我当时一直想要从事电视行业的工作。为此,我去过一些城市,面试了一些电视台,有的我不行,有的人家不行。

小寒在2000年的时候去海南工作,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就在同年,她告诉我在海南有一个面试,可以进台里。是的,还是那样的陈词滥调:我再一次启程,虽然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在电视里强调你要追寻自己的梦想。

面试完,我在海南又待了一周等结果,可我在大庆的工作等不了我,这意味着我必须要回东北。回到东北就开始等,没想到等来的不是海南这边的回应,而是一场哭笑不得的闹剧。

一天,和单位领导、同事一起吃饭,电视上在展播海南台的主持人大赛,正是我去海南专程参加的那次。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了我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了,包括我自己。我甚至有冲上去用我自己遮住电视的冲动,但是,遮不住了。

此前两年,我就因为大庆电视台的事和单位闹过一次。而这一次,我是没有办法再回头了。我并没有犹豫,一方面,不喜欢东北工作的环境;另一方面,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每天上班和下班的时候,我常常觉得看到了三十年后的自己。我想走。

一直等到12月初,海南台那边还是没有什么消息。我接到马小钢和方燕妮两位老师的电话。他们在海南台做了一个节目,叫《周游天下》,挺缺人,问我意见。我当时只说:“我需要这个机会,我真的是喜欢电视,我不是想出名。”他们问:“在我们这儿,什么都得干,你受得了吗。”我说:“没问题。”他们的回应是:“好!即使台里不聘你,我们也要你。”

第一次的海

二十四岁本命年,我离开了东北,来到海南。没有人同意,但是我自己同意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2000年12月31日我坐上火车,2001年1月1日到了北京。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了降旗,1月2日到了海口。

当时我对海南的印象很浅:海滩、椰子树和游泳的人们,因为在东北收看海南卫视时,全天播放的几乎都是海南的风光,没有什么广告。可我刚到海口的时候,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很不好。烂尾楼到处都是,脏、乱、臭。

海南必须与海有关。我很想到海边看看。

各项手续办好以后,我们整组在1月5日去三亚大小洞天拍片子。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蔚蓝色的大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大海。我强忍住内心和海中波涛一般的澎湃,怕车里的人笑话,不敢做出太大惊小怪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的海,那片海一定是特别的,没有别的海做比较,这片水域会以自己的姿态为你心中关于“海”的概念做出最新鲜的诠释,只属于你。

拍摄期间,我们在海边树林里的小帐篷住着,看着眼前的海,我当时常想:仿佛漫不经心,为了走到这片海,我已经曲折前进了好几年,这几年走过的路,最终--引领我来到了这片海。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片海的笑声。

不工作时,我们会在海边喝啤酒。浪涨起来了,就去踏浪。是的,严格来说,我就是在踏浪。那时候,从三亚市区到三亚湾,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很原始。是的,严格来说,什么都不懂得的我的确也很原始。

就这样,当时东北口音一览无遗的我开始当上了旅游节目主持人,也就是别人心目中的“专业旅行者”。也就是这样,一个东北人,因为某种机缘在这个中国最南边的岛上一待就是好几年。也就是这样,对我来说,海南,算是一个家了。

一切都是慢慢的

还记得到了海南的两三年后,我和当时进台的那一拨人(二三十个人)突发奇想地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当时谭咏辚在海南开演唱会期间在万绿园种了一棵树,我们就想着也种一棵树吧。这事是我牵头的。我找园林局买了水杉苗,还找台里一个女主持人借了一辆车来搬。我们在海口的万绿园种下了一棵水杉,还在树下立了一块石碑,写着:“嗨,上岛那会儿我们还年轻着呢。”  现在,这些人早已散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留在海南的只有四五个人,但是不管是谁回到海南,什么时候回去,我们都会去看一看。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还回去看了一眼,石碑上的那一句“嗨,上岛那会儿我们还年轻着呢”总会让我回想起当时的年轻,石碑的落款是2003年3月12日。

因为工作关系,我总是会隔三差五地到海南出差,再加上父母已经搬到海口,于公于私都经常往海南跑。每次走在海口的大街上,总是无限感慨。十年前去过的文昌鸡店还在;一转角万宁的粉汤店还在;国贸的小书店我从二十多岁起就在那里买书,现在也还开着。这样的“不变”总是让我感觉自己只是暂时离开了一下而已。

但“变化”同样是那么明显。在街上遇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主动打招呼,心里惊叹十年前他只是一个小屁孩;前两天在总台开会,台下坐的很多都是我刚进台时一起工作的同事,当初一张张昂扬的面孔上现在是人到中年的沉稳,不禁觉得沧桑。

海南,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经历了八年的出走。

在这八年里,我从不曾像普通的游客那样,一个一个景点地游历海南,而是有着更加从容的观察它的节奏。在它或温暖或炎热的气候里,我慢慢适应了燥热所带来的焦虑。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渐进式地体验着这座南边的岛屿,与身边朋友的相处让我不断地了解着这里的人和事。

一切都是慢慢的,我感觉自己像一滴水一样在这个城市的土地上浸润开来,渗入它的肌理,感知它的丰足,同时也遭遇它的贫瘠。生活,让我对海南有一种更加真切的介入。

“我明天要回一趟海南。”

“我明天要回一趟北京。”

“我明天要回一趟东北。”

是的,这三个地方,我所用的动词都是“回”。我很在意“回”和“去”。这两个字的区别很大。要是在2000年之前,我一定会说“去”海南,但要是现在我要到海南,无论在那儿待几天,我一定会说“回”海南。

因为现在的家正是我当初出走的目的地。人生有时很好玩儿。

人们总爱把旅行和生活对立起来,以为生活是乏味和无聊的“在家”,而旅行才是特别且有趣的“出走”。海南的八年告诉我:这样的理解太过美化旅行,而淡化了生活。

有一种“长时间”的旅行,它出现在这样的时刻,那就是当你离开一个生活多年的地方,再回头去看这段时光,你会发现,期间的生活就是一场旅行,其中的酸甜苦辣就是这段旅行的给予。

生活就像一次漫长的“出走”,一路的风景应接不暇,我们常常因为感觉太过丰富而顾此失彼。而这段漫长的“出走”中的很多“生活的片段”方是真正的旅行。

目录

城市谣言

 01 引子 开什么“国际玩笑”?

 02 伦敦 拐弯抹角的坏毛病

 03 巴黎 巴黎人,你们了解自己吗?

 04 东京 站在大桥上哭,站在扶梯上等

 05 曼谷 “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

 06 北京 三则谣言

 07 上海 不叫“洋芋”叫“土豆”

 08 香港 说不好普通话的尴尬

 09 海南 你是不是真正的海南人?

 10 斯里兰卡 英国人走后

 11 柬埔寨 吴哥窟不是“真”的柬埔寨

快慢之间

 01 反正,来都来了!

 02 这些地方,别再去了

 03 你是去旅行,不是去数数

 04 插队坦荡荡,排队长戚戚

 05 “活”着的大理

 06 “找不到”,重要吗?

 07 好好待着

 08 全球航空公司黑名单

 09 全力以赴的慢

 10 注意前方

东张西望

 01 别让风景遮住人

 02 苗裙下的牛仔裤

 03 哪个景区没有打过“瘦脸针”?

 04 三个下下签

 05 鞠的那一躬

 06 听音乐的酒&要按摩的鱼

 07 你听过几个关于北京的笑话?

 08 不过递支烟的距离

爱与忧伤

 01 酒,要“品”还是要“拼”?

 02 哪儿来那么多的“伟大”和“梦想”?

 03 年轻人:是“出走别处”,还是“留在故乡”?

 04 既然生而为死,那么如何等死?

 05 外国人念的是什么经?

 06 转山的起点与终点

 07 转湖的三个理由

可以不巴黎

 01 没有缓过来的挑剔

 02 甩不掉的“埃菲尔”

 03 非得往小了挤

 04 别惯着穿小黑裙的女人

 05 逛:行走中的疯狂

 06 蓬皮杜顶上的巴黎

 07 蒙马特遇到798

伦敦不会人来疯

 01 不信“慢慢”

 02 两朵“花”:住在哈罗德附近

 03 两个“头”:闲话大英博物馆

 04 两种“逛”:牛津很远,剑桥很近

 05 抢零食的鸟和等约会的鸭子

 06 别告诉他们这儿有跳蚤市场

 07 把骨灰埋在球场

 08 为艺术凑两桌饭

美利坚的小日子

 01 头朝下,看美国

 02 是男是女不重要

 03 哪个金门大桥?

 04 1号公路与蒙德里安

 05 纽约在生病

 06 第四类纽约人

后记 我的天涯海角

序言

每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都不同,国辉是更加不同的一个。看了他的文字,发现这个人比他自己说的还要纠结和讲究,所以这是他第一本书。每个人都有颗主唱的心,每个人都有个作家的梦,这个时代都容易实现了。于是现在出一本书、拍一部电影、出一张唱片之类也不很稀奇。而对于那些讲究、有尊严的人来说,做这些事反而有些l真重。

国辉说他喜欢我的那些坏画儿,瞎涂瞎抹的这种感觉,问我能否出本书做个插图什么的。我说好呀,因为和不同的人共同做一个东西,是我乐意玩儿的,每个人都有一颗混乱的心嘛。希望这本书能给大家提供新的视野与判断,让一些事情用简单的方式就能看到,不要拐弯抹角。现在是很好的变异期,人们处在读图微句的时期,我想这本书一定会卖得很好,妙趣横生,文字很逗,图也猥琐,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乐子的。希望你们看完了就放厕所旁给其他人看,然后再拿出来给大家传阅,像口袋书一样。

韩国辉先生作为旅游卫视的总裁,走过世界很多的地方,我俩是两个领域,人生也都是在旅行,我是用另外一个方式,到处展览、唱歌、表演给别人看,而他是看别人表演,这是两个看世界的角度,在聊天的时候,性情特别相投。他的文字简洁、讲究,不哕唆,是我喜欢的那种。有些人为了出书要弄一大堆的东西,而国辉可能写了很多,但最后就整理出这么一点儿东西给大家看,这是很好玩儿的一个方式。总的来说跟他的性格很像,很干脆,也很直接,虽然也许在体制内做事的方式是另外的一种,但喝酒和出书乃至平时做事,还是能看出人的性情与世界观的。

左小祖咒

2016年4月

内容推荐

韩国辉著的,左小祖咒绘的《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部关于你该与世界如何相处的教科书——摆脱偏见的唯一方式,就是拥有另一种偏见。

注意,这是两位怪大叔泼出的一盆心灵硫酸,这是两位老男人摇出的一次感情催眠,你不能全盘接受,你要深思,要防备,要反击。

别生气,我可能说的就是你……

编辑推荐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本特别的书,由两位逗逼文艺大叔——旅游卫视掌门人韩国辉、传奇摇滚艺术家左小祖咒联合作品。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生活不是人云亦云,世事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作者丰富的旅行阅历让他对不同城市、不同城市的人有着别样的感触,从伦敦到曼谷,从苗裙下的牛仔裤,到日本人的鞠躬,他将这些奇思妙想诉诸笔下,传递出他对世界的另一个角度的看法。搭配左小祖咒的插画,给本书赋予了另一番韵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