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不下女儿的母亲,离不开母亲的女儿
就这样,母亲总对女儿说不,女儿自然会感到被母亲操纵,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了独自闯荡的勇气。
母亲把女儿生下并娇养其长大,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女儿的人。在劝告或警告女儿时,母亲清楚该怎样表达效果最好,她可以轻易地从女儿的态度、声音、表情中知晓女儿在想些什么。
当女儿没有按照母亲所设定的轨道前行,母亲的唠叨便如影随形。
有些母亲由于过度担心女儿,不但在口头上控制女儿的行动,而且像跟踪狂一样时刻留意女儿的动向。更有甚者,还会偷看女儿的手机,查阅她微博和博客的信息。
母亲之所以对女儿的控制欲如此强烈,或许是因为在母亲心里,女儿不仅仅是个“可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所有物”。
作为女儿,如果不在母亲和自己之间划条明确的界限,母亲就会对自己的一切唠叨不停。
被母亲唠叨后失落、焦躁、失去自信,不少女性会陷入这样的情感怪圈,难以脱离。这是什么缘故呢?
出现这种情况,不应仅仅把罪过归咎于母亲的控制欲,被母亲控制的女儿也有一定责任。
不自觉地希望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中,只要自己不作决定,就可以不必承担重大的责任。如果是这样想,那么,“听妈妈的话”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甚至如果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还可以把责任都推到母亲身上。
这个年代的三十岁女性,她们的母亲是在泡沫经济时代养育子女的。泡沫经济时代的母亲们并不介意在子女身上多花钱。不论是学习、兴趣,还是衣食住行.那个时代的母亲都尽量满足子女的愿望。正因为被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娇养大,所以对女儿来说,受母亲庇护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女儿往往难以从这个定位中脱离。
如此一来,母亲有母亲的理由,女儿有女儿的想法,母女关系也就变得越发复杂。
处理母女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女儿应加深对母亲的理解”。
母亲精心守护着女儿长大,当女儿长大成人.就立刻要求母亲放松对女儿的控制,这对母亲来说,简直痛如刀割。在某种意义上,女儿应该明白,母亲对女儿的沉重束缚.正是源于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如果女儿断然拒绝母亲的安排,或者顶撞母亲,伤害到她的感情,那么母女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另外.笔者在略为冗长的前言中也曾提到,现在的三十岁女性与其母亲那一代在价值观上有着巨大的代沟。
母亲们所谓“普遍”的事物,现在往往已经不再“普遍”。如果无法理解这一点,那么无意义的争论只会不断增加。
当自己的常识在女儿面前行不通时,母亲常常会感到焦躁。然而,如果女儿因为怕母亲生气而盲从于母亲,就更加糟糕了。
重要的是,女儿应该把母亲当成自己的上司,努力和“上司”斡旋。争取贯彻自己的主张。
想必没有人会对上司直来直去,哭着抱怨上司“为什么不理解我”;但如果只是对其唯命是从,那也别活了。因此,我们可以把成年女儿与她上了年纪的母亲之间的关系,看做下属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P5-7
母女关系,可谓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交友时,我们大可选择“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爽快的决定;但是在与母亲相处时,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相信会有许多女性会对此感到为难。确实,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长大成人,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小时候,我们将母亲视为女神一般的存在。但是长大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与母亲的关系,以及相处方式。
本书的作者之一,五百田达成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在角川书店、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任职后,现在东京惠比寿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并设有“恋爱与工作的职业咖啡厅”,旨在为女性们提供恋爱、工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同时也被誉为“日本最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另一位作者,樱场江利子曾在牙买加和澳大利亚驻日大使馆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一职。现在致力于为日本年轻人的就业与自立提供帮助,并参考自己的育儿经验,在公私领域都为许多女性提供了帮助。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分析现今许多三十岁女性迟迟没有结婚这一问题,发现其原因和她们的母亲有着莫大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他们进一步分析了当今日本社会中新一代女性恋爱、工作环境的现状,发现造成三十岁女性与母亲关系不顺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时代的变化。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也会有所不同,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像一条鸿沟,横亘在三十岁女性与其母亲之间。在客观分析这一重要原因后,作者为广大读者们提供了与母亲相处时应该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方式等建议。
如果现在,三十岁左右的你还没有结婚,每天面对工作或生活压力感到喘不过气,却还要面对母亲的“结婚魔咒”,请翻开这本书,相信它一定会在工作、结婚、与母亲相处等诸多方面给予你很多启发。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4月
不顺利的原因在于母女关系?
明明知道母亲是在关心自己。明明知道母亲只是想靠近自己。
明明把母亲视为重要的人,母亲如果有事,自己必然会非常担心。
可是,为什么在面对母亲时,总会不自觉地暴躁?
明明把母亲当做家人和人生的前辈,明明想和母亲愉快地相处,可是一旦与母亲交谈,却总会生气、伤心、失落。
母亲嘴里冒出的一个句子,母亲脸上流露的一个表情,总能轻易地打击到我们的情绪。有时我们更会因为顶撞母亲而使母女之间摩擦顿生,甚至事后还会留下芥蒂……
母女之间的关系本该是亲密无间的,但有不少女性却正在为母女关系所苦。而且在笔者印象中,近来为母女关系所苦的女性越来越多。
但是,尽管我们因为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而烦恼,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因为即使想对朋友诉说烦恼,但母女关系可是比男女朋友关系更为私人的话题,所以让人难免有所迟疑。
而且就算向朋友诉说了,朋友大多也只会轻描淡写地回答:“不是说越吵架感情越好吗?”“哎,你要对你妈好点”,接着就没有下文了。
笔者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女性讨论人生烦恼。以前,大多数女性都在为恋爱、工作而烦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谈着谈着就变成了母女关系问题。
与他人的交流问题、缺乏自信、不断重复同样的失败、选择恋人的难题、婚姻生活的困难等,究其根本,她们所担负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烦恼都与母女关系有关。
为何母女关系变成了如此敏感而沉重的话题?
用来控制女儿的“母亲诅咒”
“你怎样了?真的没事吧?”
“你那个男朋友似乎有点……”
“你恐怕做不到。”
“你得时刻记在心里。你也知道,这都是妈妈常说的话。”
“你会和妈妈永远在一起吧?”
母亲的唠叨如同秤砣一般悬挂在你的内心,有时掺杂着叹息,有时令你焦躁,从而引发激烈的争吵。
“妈妈,你什么都不知道!”
即使试图反驳母亲,这些反驳的语句却反而令你的内心更加困惑。
“我真的没问题吗?这样做真的可以吗?真的没错吗?”
母亲的唠叨如同魔法一般施加在女儿身上,并持续产生着影响。而女儿则被那些唠叨束缚,丧失自信,害怕作出选择。甚至难以向前踏出一步。
就这样,母亲的唠叨对于女儿而言,便称得上是一种“诅咒”了。
当然,它并非真正的魔法咒语,而母亲在说这种“咒语”时也根本不是打算害女儿受罪。
为了让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能够过得幸福、不被伤害,母亲真是操碎了心,而母亲也是发自肺腑地提出建议的:
“为什么你会……”
“妈妈为什么要……”
就这样,母亲与女儿相互争吵着。结果发现,原来双方价值观的不同才是造成冲突的原因。
以前在日本,存在着强烈的、格式化的价值观,认为“某件事就应该这样”,人们则倾向于努力使自己符合格式化的价值观。
……
在感谢老妈的同时,向老妈递交“解雇通知”
说到底,母亲只是个普通女性,几乎随处可见。
因此,母亲并不意味着绝对,她的想法也并不代表一切。母亲也是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当她的想法和感知出现偏差或者扭曲时,我们也不能去责备她。
既然你已经顺利长大成人,发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那么就差不多该给母亲发“退休证”了。
总以母亲的价值观为判断标准,竭力让母亲认可自己。这并非成年人的行为。至于火冒三丈地叫嚣“都怪妈妈”的行为,更是停止才好。
“那样不对”“我没法接受这一点”“这件事暂且还是不要公开”……像这样自己进行判断并承担起责任,努力向前迈进,才是成熟健全的行为。
毫无疑问,把你养育到现在这个状态,要归功于母亲。
为了重新审视自己,你开始阅读这本书。是你的母亲,把你培养成一个知性且愿意思考的大人,她非常伟大。
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从母亲身边毕业。把母亲“解雇”.给她自由。
想必你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不少成果,也已经积累了许多人生经验。那些都是你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母亲的。
从母亲身边“毕业”,不再与其保持思想一致,以不同的“人格”与其对话,你们之间的关系便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担心自己无法实现上述状态,担心母亲不会接受你的独立,那该怎么办呢?
没关系。下文将详细讲述你所需要的答案。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拼搏、工作,却还是觉得任何事都不太顺利?”“为什么无论我做任何事都换不来母亲的满意?”现在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但是却又不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隐藏在母女关系间的秘密。
五百田达成、樱场江利子著的《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主要围绕着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这一形象,进而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的想法也并非全都正确。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并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那么,是时候和母亲说一声:“我们分手吧。”
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让你与母亲都变得更加幸福。
恋爱不顺利?结不了婚?做什么都会换来母亲的唠叨?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和老妈的相处模式上?母亲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每一个决定,扭曲的母女关系甚至还会影响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选择。五百田达成、樱场江利子著的《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帮你正确看待母亲的形象,轻松搞定与老妈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可以脱离母亲的女儿,也让她成为可以对女儿放手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