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笔意江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夜晚和两个人的绍兴》、《尘埃记》、《春渡》、《南渡,南渡,踏上这条江南路》、《于此处降临》、《九里寻》、《风味》、《水的记忆》、《江南老手艺》、《自然纪事》、《一条时光里的河》……徐海蛟编写的《笔意江南》是一部以江南为描摹主角的散文集,汇集省内十余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以不同视角切入,道尽江南万千潇洒、万千风情。

内容推荐

徐海蛟编写的《笔意江南》是一部以江南为描摹主角的散文集,全书分“风骨”“风情”“风味”“风景”四部分,汇集省内十余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以不同视角切入,道尽江南万千潇洒、万千风情。书中有对历史人物的追问,有对故乡风物的怀恋,有对亲人往事的追忆,以或细腻或清新或大气或柔婉的笔调,细致描摹每个人心中江南的模样,意在用饱满的文学语言,构建一幅独有自身气质的江南风华画卷,相信能够真正扣动读者的心弦。

目录

追寻逝去的江南

风骨

孤山不孤

天下才子,唯先生一个

悄立市桥人不识

自江南春天开始的一场远行

风情

燕子来时……

一个夜晚和两个人的绍兴

尘埃记

春渡

南渡,南渡,踏上这条江南路

于此处降临

九里寻

风味

水的记忆

江南老手艺

自然纪事

一条时光里的河

吃面去

家乡散记

风景

读山笔记

楠溪江,流水华章

黑白周庄

诗意走马塘

嗨,大岭

江南小品

太湖的吟唱(组章)

试读章节

当这个人从西湖北岸走过来,踏上西泠桥的刹那,如一只光洁的鸡蛋脱壳而出,一切繁华的背景被他抛在了身后。他走下西泠桥,往左拐,沿着一条小道,慢慢踱到了孤山的东北麓。

孤山是西湖北部的一个岛,因独处湖中而得名。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只有38米高,是西湖群山中最低的山;第二,它是湖中最大的岛;第三,与湖心亭等其他岛相比,它离堤岸最近,仅一桥之隔。就是这一桥之隔,既隔开了喧闹和清静,又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地去孤山走走。

孤山碧波环绕,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山道小径悠远深长,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其景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闻名遐迩。

沿着平缓的绿色山坡往上走,踱进花树掩映下的幽深小径,就像走进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心绪里,曲曲折折,明明暗暗,但终究会豁然开朗。停下来,放眼远眺,烟波浩渺的西湖和你隔着一层镂空的枝叶,感觉很远,又很近。随意找块山石坐下来,吹吹风,叹叹气,心便会匣慢静下来。

多少年来,人们把孤山当作放牧心灵的草原。当然,羊放过风,吃过草,总是要回家的。因而,直到一千年前,这个中年男人出现在孤山前,没有哪个属于闹市的人动了真心要在孤山住下来。

一千年前的那个早晨,一只飞鸟从孤山飞过,看见了这一幕:一个人走下西泠桥,走进了孤山坦荡的怀抱。

这个人将手搭在已经有些皱纹的额上,皱起眉,朝山后的天色蓿i蓿。

孤山南麓的天比北麓的蓝,飘着几朵单薄的云,山顶的枝枝叶叶被八九点钟的阳光刻成了一幅巨大的剪纸。

那么,等太阳照到北麓,该是下午了吧?

他低下头,陷入了思考。

这时,有一种声音渐渐朝他逼近——是金色的阳光在孤山南麓的湖面上溅起的耀眼光芒,是渔船丰收后的欢唱,是游人在错落有致的亭台间的笑闹,是文人雅客们落地有声的咬文嚼字,是卷帘掩映下的江南丝竹……

他突然觉得有点烦。这些来自儿时记忆里的温暖声音,他并非不喜欢,但此刻,他却想远远地避开它。否则,他没有必要从更加繁华的远方回到故乡钱塘为自己找一个安身隐逸之所。

就是这儿了!背阴的地方永远比向阳的地方清静。这个人在心里说。

从此,这个人留在了孤山,这一留,就是二十年,一段“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他生于钱塘(杭州,隋朝之前称钱塘),原名林逋,从小资质聪慧,立志为学。学成后,游学于江淮间,以诗会友。他作诗填词、书写绘画,造诣精深,但秉眭恬淡好古,无视富贵功名,不求荣华利禄,自题:“道着权名便绝交”,一生不出仕,连宋真宗都请不动他。

历史的细节果真是我想象的那样吗?

不知道。

当我在一个雪霁的午后来到孤山,在刺骨的寒风里渴望阳光快一点从孤山南麓移到北麓来时,我实在匪夷所思:

生前身后,林和靖都将孤山东北麓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那么,他为什么会对难得一见阳光的孤山东北麓情有独钟,而不是向阳的南麓呢?

他来孤山之前,孤山有梅吗?

他种下三百六十棵梅树,本意是为观赏,还是为生计?

历史永远只记住晦涩的结论,而忽略有血有肉的细节。书无法告诉我答案,我期望在梦里遇见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林和靖是忙碌的。他选了孤山东北麓的一块高地,围了一个园子,在云树掩映下结茅为室,编竹为篱,美其名日“巢居阁”。用他自己的话说:

“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

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

他临水修了一个水轩,置了一些简朴的家具,便在那儿住了下来。

如果说,孤山是母亲的怀抱,巢居阁便是母亲的子宫,让他终于有了“回归”的感觉。

转眼,冬天到了,下雪了。

孤山仍然是他儿时记忆里的孤山,经历了几十年风霜后,如久违的家人,乍然相见,百分之二十的陌生感融化在百分之八十与生俱来的亲近感里。他一个人,孤山也一个人,孤山的一切,便成了他的伴。他凝视一棵草,草就是伴;他靠在一棵树上,树就是伴;他和一只乌鸦说话,乌鸦就是伴;他仰头看一朵云,云就是伴……不仅孤山,整个西湖山水,对于他,都是如此。

然而,闲放孤舟邀游湖山时,一种时有时无的失落感侵扰着他。他总觉得,孤山——这天籁般美妙的乐章里,还缺少一种音韵,是什么呢?

一个雪霁的清晨,他从长夜中醒来,忽觉暗香盈室。他吃惊地推开了窗。一树梅花,正远远地依水而立,如他命里的知音,毫无预兆地猝然来到了他的生命里,并恰恰暗合了他内心深处最本质的秉性。他的眼里慢慢泛起了泪,那颗似乎仍在流浪的心,终于找到了最终的归宿。爱的潮水汹涌而来——是对女人、伴侣、妻子那样的爱。

于是,次年春天,他开始在屋子周围的山地上栽种梅树,第二年接着种,第三年还种……日积月累,整整种了三百六十株。

就像现今的文人,原先把写文章当作玩,后来匣慢当成了谋生的技能。林和靖一开始种梅是出于喜欢,后来梅竟成了他的衣食来源。他把三百六十株梅子所卖的钱,包成三百六十包,每日取一包,或一钱二钱,用作当日的开支。从此,这个人的生活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一种令古人和今人无比羡慕的状态——不富,但衣食无忧、清闲自在——一种特别“小资”的理想生活。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是与现实过不了几招,败下阵来才屈身隐退……他不管这些,他喜欢——什么挡得住喜欢?

“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玄晖。

溪桥袅袅穿黄叶,樵斧丁丁斫翠微。P4-7

序言

尽管身在江南,但对江南的体认和想象,却并非由地理空间上直接获得,而是通过文字里对江南的描绘间接获得的。这真是很奇怪的感觉,我们总要借助另外一些不那么直观的方式,来认识一个地方。这是否就是兰波说的“生活在别处”?对于置身江南的人,江南或许在别人的描绘里才更为诗性而真实,就像离开故乡的人,在反复回望中,才真正懂得故乡的滋味一般。

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江南的魅,是在中学语文课上,我的语文老师讲完张志和的《渔歌子》后,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铁马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那一刻,一个坐在课堂上的少年,莫名其妙地被“江南”这个词语击中了,就像他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被一个少女清澈的目光击中一般,他看上去应该是不动声色的,但他的心却在那一刻纵横开阖。从此往后,“江南”这个词语在他看来就变得不一般了,像少年的轻愁一样一直伴随着他。

起初,这个回忆场景里的少年,就是在纸上追逐他的江南。江南是古典又摇曳生姿,忧伤遥远而不可捉摸的,从谢灵运到杜牧到李清照,从白居易到苏轼到马致远,从鲁迅到茅盾到郁达夫……多少人,他们都用自己的笔建构了一个江南,显然那已不仅仅是风景,那是一片无边的心灵水域。江南,是他们最早离开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后念及的地方。写在文字里的江南显得静寂而安然,绵密细致,让你在默默注视里,生出念想。像糯米酿的酒,用它的香将你引向一个小巷子的小酒馆,让你禁不住一杯接一杯地小酌,让你停都停不下来。于是乎,我不得不相信。许多许多文字里有趣的事,都只能发生在江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在江南的一个小家屋檐下,只有那样,情味才能生发开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在江南春天的江上,只有那样,你才能遇见一个理想的雨天;“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在江南的深秋,只有江南的秋天,它的气韵质地,它恰如其分的进程,你才能找到时光古典的密码。我也相信许多许多生命里刻骨铭心的事,只能发生在江南。许仙和白娘子只能在江南相逢,西施和范蠡只能在江南的湖上消隐,林和靖只能在江南的水边遍植梅花,再养一群高洁的鹤。许多许多情状,你的爱,你的离别,你十年后的重逢,你的伤感和留恋,你的落魄和凄惶,似乎也适合发生在江南。这么说来,江南是故事里的场景。这一片铺陈在中国大地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域,既是地理上的温柔之乡,又是人心里接近诗书和古意的故乡。

往后,工业时代用钢筋水泥的方式更改了我们的地理形态。生在江南的人,突然变得无比茫然和惶恐,我们曾经津津乐道的江南,我们的“三秋桂子,十里荷香”,我们的“三江六塘河”,我们的枕水小镇,歙乃桨声,我们自水边走来的衣袂轻扬的女子,我们发髻上裹着蓝印花布在晨光里浣衣的祖母,我们碧空下的水田,我们春风里放纸鸢的少年……这一切都没有了,我们站在车来车往的街上,呼嘘毒疠。我们抬头望去,晚霞之下,再没有那一片稻子黄熟的田野,清江之畔,再没有白墙黑瓦的村庄。这一切,都没有了,我们曾经古意的江南,我们画笔下风雅的江南,我们诗词里气韵酣畅的江南。我们爱着恋着,在梦里一遍遍呼唤它的小名的江南,都已瓦解为记忆的残片。当下流行着一句话,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由此我想所有人的江南也在沦陷。

但我们依然想做一些什么,想用一种看似静默的方式,把那些记忆的碎片重新捡拾回来,对它们进行新的打量,让它们变为墨水,变为纸上的文字。就像一个现代的匠人,把古旧的城砖和残瓦重新集拢来,以重构内心那份古典的理想。

纸和笔的方式,那么古老,那么非主流,却是接通人心的。在纸页间,重现一个文字的江南,这或许是我们可以成就的一件事。我们写下江南的生活,写下江南的景致,写下山和水,我们也写下那些日常的情状,写下细碎、质朴,洋溢着热情的人间烟火。我们企图重现江南的风骨、江南的风景、江南的滋味。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味道,那来自田园的风声和花香,让我再一次重逢了江南,也再一次重逢了无边细雨里的少年场景。

这样一本书,我们献给热爱江南的读者,或许这些文字会进入你的心里,唤醒另外一种不为我们所知的江南况味,那一定是我们之间具备了不可言说的缘分。

2015年-12-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