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演义》是我国近代小说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继史学著作《太平天国战史》以后,第一部热情歌颂太平天国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作者黄小配把太平天国革命这一实绪纷繁、人物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加以概括和剪裁,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以艺术的笔触,描绘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壮大、衰亡的过程。小说虽以刻画太平天国的历史、人物为主,但写与之对立的清廷,除对所谓“中兴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及李鸿章等,有皮里阳秋的嘲讽和贬斥外,一般都比较客观,并无丑化,不失为历史演义中的上乘之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洪秀全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黄小配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洪秀全演义》是我国近代小说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继史学著作《太平天国战史》以后,第一部热情歌颂太平天国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作者黄小配把太平天国革命这一实绪纷繁、人物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加以概括和剪裁,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以艺术的笔触,描绘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壮大、衰亡的过程。小说虽以刻画太平天国的历史、人物为主,但写与之对立的清廷,除对所谓“中兴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及李鸿章等,有皮里阳秋的嘲讽和贬斥外,一般都比较客观,并无丑化,不失为历史演义中的上乘之作。 内容推荐 《洪秀全演义》是一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长篇历史小说,围绕着歌颂太平天国革命、鼓吹民族革命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其作者黄小配,即黄世仲,是晚清革命派小说家中最富成就者,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小说突出了“史”的线索,形象地反映了太平天国革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到最后局势逆转的发展变化过程。黄小配将清朝统治者及其政权放在暴露、抨击的位置上,揭露“清廷无道,官吏贪庸”、绞杀革命的种种罪行;同时把太平天国放在革命义师的位置上,歌颂他们“戮力同心,共挽山河,救民水火”的革命英雄业绩。 《洪秀全演义》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倾向,而且也深深地打上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烙印。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目录 第一回 穆彰阿惑主害青宫 钱东平访贤游幕府 第二回 会深山群英结大义 游督幕智士释豪商 第三回 发伊犁钱东平充军 入广西洪秀全传道 第四回 闹教堂巧遇胡以晃 论嘉禾计赚杨秀清 第五回 杨秀清初进团练局 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第六回 罗大纲皈依拜上帝 韦昌辉乘醉杀婆娘 第七回 韦昌辉义释洪秀全 冯云山联合保良会 第八回 冯云山夜走贵县 洪秀全起义金田 第九回 劫知县智穷石达开 渡斜谷计斩乌兰泰 第十回 洪仁发误走张嘉样 钱东平重会胡元炜 第十一回 萧朝贵计劫梧州关 冯云山尽节全州道 第十二回 洪秀全议弃桂林郡 钱东平智败向提台 第十三回 张国梁背义加官 赛尚阿单骑逃命 第十四回 李秀成百骑下柳郡 石达开传檄震湖南 第十五回 胡林翼冷笑掷兵书 曾国藩遵旨兴团练 第十六回 洪宣娇痛哭萧朝贵 钱东平大破曾国藩 第十七回 彭玉麟恤情赠军饷 郭嵩焘献策创水师 第十八回 左宗棠应聘入抚衙 洪天王改元续汉统 第十九回 封王位洪秀全拒谏 火汉阳曾天养鏖兵 第二十回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 第二十一回 洪天王开科修制度 汤总兵绝命赋诗词 第二十二回 向荣怒斥陆建瀛 钱江计斩蒋文庆 第二十三回 勇鲍超独救江忠源 智钱江夜赚吴观察 第二十回回 萧王纪夺旆镇江城 洪秀全定鼎金陵郡 第二十五回 李秀成平定南康城 杨秀清败走武昌府 第二十六回 攻岳州智劫胡林翼 入庐郡赚斩江忠源 第二十七回 李秀成二夺汉阳城 林凤翔大战扬州府 第二十八回 林凤翔夜夺扬州府 韦昌辉怒杀杨秀清 第二十九回 钱东平挥泪送翼王 林风翔定计取淮郡 第三十回 石达开诗退曾国落 李秀成计破胡林翼 第三十一回 韦昌辉刎颈答钱江 李鸿章单骑渴曾帅 第三十二回 谭绍洸败走武昌城 钱东平遁迹峨眉岭 第三十三回 李秀成一计下江苏 林风翔十日平九郡 第三十四回 林凤翔大破讷丞相 李开芳再夺卫辉城 第三十五回 李秀成出师镇淮郡 林风翔败走陷天津 第三十六回 完大节三将归神 拨九江天王用武 第三十七回 陈英王平定江西地 刘丽川计取上海城 第三十八回 取桐城陈其芒鏖兵 奉朝旨左宗棠拜将 第三十九回 向军门败死丹阳镇 胡林翼规复武昌城 第四十回 罗泽南走死兴国州 罗大纲夜夺扬州府 第四十一回 李忠王定计复武昌 陈玉成弃财破胜保 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温绍原尽忠 战许湾鲍春霆奏捷 第四十三回 金陵城大开男女科 李秀成义葬王巡抚 第四十四回 张国梁投殁丹阳河 周天受战死宁国府 第四十五回 陈玉成大战薪水城 杨制台败走黄梅县 第四十六回 李秀成义释赵景贤 林启荣大破塔齐布 第四十七回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 第四十八回 龙虎战大破陈玉成 官胡兵会收武昌府 第四十九回 救九江曾国签出身 战三河李续宾殒命 第五十回 战桐城忠王却鲍超 下浦口玉成破胜保 第五十一回 何信义议献姑苏城 石达开大战衡州府 第五十二回 李孟群战死庐州城 左宗棠捷报浮梁县 第五十三回 雷正琯密札访钱江 杨辅清匿兵破庆瑞 第五十四回 破曾军魏超成陷广信 降胜保李昭寿献滁州 试读章节 第一回 花县城豪杰诞生 小山头英雄聚首 诗曰: 金田崛起奋同仇,叹息英雄志未酬; 又见腥膻渺无际,秦淮呜咽水空流。 哀哀同种血痕鲜,人自功成国可怜; 莫向金陵闲眺望,旧时明月冷如烟。 这两首七绝,是近时一个志士名叫志攘的所作。为慨太平天国十四年基业,成而复败,得而复丧,凭今吊古,不胜故国之悲。玩其词气,大有归罪曾、左的意思。其实兴亡成败,大半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假使定都金陵而后,君臣一德,上下一心;杨、韦不乱,达开不走;外和欧、美,内掠幽、燕,就有一百个曾国藩、左宗棠,有什么用呢?不然,洪王初起时光,信用未孚,军械不足,三五千的保良军,怎么倒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把清国人马,杀得一败如灰?到后来地大人众,粮足兵精,倒反覆亡了呢?所以在下断定太平天国的亡,不干曾、左,都是太平天国自己亡掉的。看官不信,且听在下道来: 话说中国自大明崇祯十七年,被满清并掉之后,汉族人民,时时图谋恢复:像云南的吴三桂,武昌的夏逢龙,昆明的李天极,台湾的朱一贵,兖州的王伦,甘肃的张阿浑,四川的王三槐,河南的李文成,永州的赵金龙等,众多豪杰,差不多没一年不乱。无奈人心思汉,天命祚清,西起东灭,终没有成过一回事。直到清宣宗道光末年,佞幸专权,朝多失政,水深火热,百姓苦不堪言,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广西地方,才崛起一位非常大豪杰,做出一番动地惊天大事来。此人姓洪,名秀全,广东花县人氏。自幼抱负不凡,尝与同县人骆秉章,月夜池塘洗澡,秀全信口占道: 夜浴鱼池,摇动满天星斗; 非常之志,溢于言表。骆秉章应声对道: 早登麟阁,挽回三代乾坤。 秀全道:“乾坤已非三代,麟阁早属他人,登也不必,挽也多事。”秉章笑他为狂人。秀全也不睬。及长,专好结交豪杰,时人都非笑之。只有同县人冯逵,字云山的,深相赞许,称秀全非池中之物!道光二十九年,两广地方,贼盗蜂起,如罗大纲、大鲤鱼、陈金刚等,都拥有三五千人马,打村劫舍,横行无忌。官场怕担干系,索性隐起不奏。秀全慨然道:“贼盗横行,清朝的能力,已经瞧得见,投袂奋起,正在此时!”不防背后有人道:“秀全哥如此抱负,何不索性起来做一番事业!”秀全回头,见来的不是别个,正是生平第一知己冯云山,不觉大喜。遂邀云山坐下道:“逆胡肆毒,神州陆沉,黄帝子孙,谁不愿报仇雪恨?这会子两粤豪杰,风起云涌,正是天亡逆胡之时。使我洪秀全有尺寸之凭借,建义桂林,声罪北平,则三齐抗手之雄,燕、赵悲歌之士,安知不闻风响应!”云山道:“哥哥既然知道,何不就动手呢?”洪秀全道:“云山又来了!光复这一件事,非同小可,岂是赤手空拳,能够做得的。至少总要有三五千人马,才能够动得手。”云山道:“从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要有了豪杰帮助,三五千人马,何难一呼而集?”洪秀全道:“豪杰之士,我是很欢迎的!怎奈眼前没有,我也没法。”云山道:“独怕哥哥不诚心。要是诚心求贤,眼前就有一个大豪杰。”洪秀全道:“豪杰在哪里?姓甚名谁?”云山道:“就在本城花县衙门里。”洪秀全笑道:“兄弟讲玩话了!官场中哪里有豪杰?”云山道:“此人并不是官,是一个幕友。姓钱,名江,浙江人氏。胸罗战史,腹有奇谋,端的经天纬地。此番来粤,也是为物色真人,同谋光复。哥哥如果要见,我就去请他来。”洪秀全道:“你与他几时认识的?”云山道:“认识得没有几多天。”洪秀全道:“衙门中人怕有点儿靠不住。”云山道:“我冯逵总不会给当你上。”洪秀全道:“不是这么讲。人情鬼蜮,世路崎岖,怕你也被人家套在圈中。”冯云山道:“哥哥,你没有见过他,所以这么说。一见之后,你也相信了!”洪秀全道:“既是这么说,就烦兄弟请他来谈谈。要真是志同道合,就是中国人民的福气了。”云山道:“不瞒哥哥说,我已与他约好了呢。”当夜无话。次日,冯云山黑早起身,略点了点子饥,就出村迎接钱江去了! 却说这钱江,表字东平,本贯浙江归安人氏。少失怙恃,依叔父钱闳作生活。五岁上学,聪颖非常;九岁下笔成文。叔父常说道:“此是吾家千里驹,他日定能光宗耀祖!”钱江急应道:“大丈夫做事,成则流芳百世,败则遗臭万年。岂单靠光宗耀祖乎!”众人莫不称奇。既长,诸子百家,六韬三略,兼及兵刑、钱谷、天文、地理诸书,无所不读。时扬州魏平,任归安令,闻江名,以书召之。江大笑道:“江岂为鼠辈作牛马耶?”遂以书绝之。 道光二十九年,两广一带,贼盗四起:罗大纲、大鲤鱼、陈金刚等,纷纷起事。小则打劫村舍;大则割据城池。官僚畏罪,不敢奏报。钱江看到这机会,便道:“今天下大势,趋于东南,珠江流域,必有兴者,此吾脱颖时矣!”时钱闳已经弃世,钱江遂舍家游粤,寓于旅邸。可巧故人张尚举署花县知县。闻江至,大喜道:“东平不世才,本官当以礼聘他,何愁县里不治!”说罢,便挥函聘江。江暗忖花县区区百里,怎能够施展?只是凭这一处栖身,徐徐访求豪杰,也是不错。想了一会,便回书应允。花县离省治不远,一半天就到了。投谒张令,张令降阶相迎,执手道:“故人枉顾,敝县增光不少!惜足下不是百里才,还恐枳棘丛中,不能栖凤凰!只好暂时有屈,徐待事机罢了。”江听罢答道:“小可有甚大志,蒙故人这般过誉!但既不弃,愿竭微劳。”张令大喜,钱江遂留县署中。一应公事,张令都听他决断,真是案无留牍,狱无冤刑,民心大悦。 钱江每日闲暇,或研习兵书,或玩游山水,已非一日。那日游至附近一个小山上,独行无伴,小憩林下,忽见一书生迎面而来,头上束着儒巾,身穿一件机白麻布长衣,下穿一条元青亮纱套裤子,脚蹬一对薄皮底布面鞋,年约三十来岁。眉清目秀,仪容俊美。见了钱江,便揖说道:“看先生不像本处人氏,独步在这里,观看山景,可不是堪舆大家,讲青鸟、寻龙穴的么?”钱江道:“某志不在此。自古道地灵人自杰,讲什么真龙正穴。足下佳人,奈何也作一般迷信呢?”那人急谢道:“小弟见不及此。 P1-3 序言 《洪秀全演义》是一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长篇历史小说,围绕着歌颂太平天国革命、鼓吹民族革命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其作者黄小配,即黄世仲,是晚清革命派小说家中最富成就者,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黄小配自小听其祖父谈论天平天国,对洪秀全、石达开等人皆生仰慕之心。清光绪十九年,黄小配因家道中落,与其兄赴南洋谋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小配返回广州,目睹广州乙未起义失败,陆皓东等数十名志士慷慨就义,其反满思想日渐高涨,四出探访英烈事迹,决心以小说的形式来唤醒国民推翻满清。他攀登白云山逗留蒲涧寺期间,结识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幕府、削发为僧的璜山上人,彼述及洪朝往事如数家珍,并嘱为之书,故开始构思《洪秀全演义》。 小说突出了“史”的线索,形象地反映了太平天国革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到最后局势逆转的发展变化过程。黄小配将清朝统治者及其政权放在暴露、抨击的位置上,揭露“清廷无道,官吏贪庸”、绞杀革命的种种罪行;同时把太平天国放在革命义师的位置上,歌颂他们“戮力同心,共挽山河,救民水火”的革命英雄业绩。 《洪秀全演义》在结构上取法于《三国演义》的结构形式,以事件为主线,头绪纷繁,多线发展。敌我交叉,主线副线交叉,相互影响,线索分明,情节安排有序,较好地展示了太平天国武装夺取政权的波澜壮阔的斗争。 在故事情节的描写方面,与革命派小说大都有作者直接抒发议论的通病不同的是,《洪秀全演义》比较注意通过人物事件的描写来表明作者观点。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比较注意通过特定环境,人物的语言、行动,多侧面地刻画不同形象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艺术上,《洪秀全演义》的最大特色是对战争进行了成功的描写。全书80余回,绝少雷同。在具体展开中,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战争的全景。此外,《洪秀全演义》还塑造了一批光辉动人的英雄形象,如洪秀全负重致远,力挽颓势;冯云山耿直坦诚,见义勇为,忠肝义胆;石达开雍容儒雅,智勇双全等,无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洪秀全演义》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倾向,而且也深深地打上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烙印。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