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淮生诗文选/塞上文艺名家书系
分类
作者 吴淮生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淮生、杨梓编著的《吴淮生诗文选/塞上文艺名家书系》是一本诗文集,精选了作者创作的诗歌、散文等作品,作者创作的诗歌文笔清新,感情真挚,想象丰富了;散文创作角度独特,文笔优美,语言凝练而形象,不乏诗意,作品以抒情为主,或叙事,或说理,可读性强。文中还收录了对作者诗歌及散文的评介,对全面解读作者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吴淮生、杨梓编著的《吴淮生诗文选/塞上文艺名家书系》是一本诗文集,深情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生动描写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充分展示了生活中源远流长的真善美的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宁夏人民奋斗拼搏的心灵图景。

目录

序:长河潺流两山间

卷一 现代诗

 卖艺的人

 修行者:给一个出家的人

 光明篇(六首)

 街头抒情诗(三首)

 云岭曲:谒叶挺旧居

 娑罗树的思念

 黄山纪游(二首)

 沙原上的紫丁香

 一对老少校友

 海上的夜(外一首)

 我的四季歌

 风笛

 桃花潭吟(三首)

 阳关曲(三首)

 同访希腊呈徐迟先生

 欧洲的瞬间(五首)

 致宁夏

 风景的起点(三首)

 看月

 在太阳边缘(二首)

 北京奥运短唱(四首)

 杭州西湖十景新竹枝词(十首)

 中秋月

 背影(外一首)

 七夕(商籁体)

 题旧照(外一首)

 李小雨:永远的小雨

 幽兰的凋谢:哭学兰

卷二 古体诗词曲

 七律三十首

 七绝七首

 五律二首

 七绝次韵寄叶元章先生(五首)

 七绝题《茂林春秋》(二首)

 七绝八首

 杭州纪游(三首)

 望江南十六首黄河金岸行

 ——为中国·宁夏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而作

 词曲二十九首

卷三 散文

 午夜

 星海恋

 春日短笺

 塞上江南美如画

 梦里青山

 银婚曲

 花和树(四篇)

 江南春雨

 记忆里,两条山溪流着……

 山川情(五篇)

 我和银川

 携诗囊西去:河西走廊行诗话

 绿之惑

 蔚蓝的爱琴海之旅(四篇)

 文学溯踪(八篇)

 思念:遥致天国女友

 秋雨潇潇:山城之旅

 两个江城:万州访旧

 金婚曲:献给我的老伴

 往事钩沉忆贤亮

卷四 文学评论

 关于散文的断想

 除却巫山不是云

 ——冯剑华《爱情的故事》赏析

 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哲学思考

 ——兼评《哲学对“再现论”的全盘否定》及其续作

 我国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之滥觞

 ——试评王国维的文艺观

 清晰而朦胧:生活的牧歌

 ——读《屈文煜诗选》

 女作家笔下的女作家

 ——读《肖凤文集·传记卷》

 断代专门史的丰厚文本

 ——漫评孙一珍《明代小说史》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读《朔方·文艺评论专号》

跋:幸有俚词聊自珍

试读章节

意外地收到《朔方·文艺评论专号》(以下简称《专号》),眼前不禁一亮。书页里透射出光芒,阐发着辉煌——宁夏文艺评论的辉煌。

我说“辉煌”,是不是过度了呢?一点也不!作为宁夏文艺评论事业筚路蓝缕旅程的亲历者之一,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今日之辉煌。从办刊、作者阵容,到刊物分量,文章的理论载重等诸方面,莫不如此。

31年前,即1984年,宁夏文联成立了文艺理论研究室,我担任首任主任,直至1994年退休。我本非专攻文艺理论者,又乏组织才干。勉力滥竽其间。还有两三年时间兼任他职,所谓“兼任”,实际上是全天候的。所以,我虽然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做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工作,但是建树无多,深自愧怍。那时也有个文艺理论刊物《塞上文谈》(内刊),由我主编。原来每年出4期,后因经费支绌,一年只能出两期。文联一位领导曾苦笑着对我解嘲地说:“那就只好是每年l、2期合刊,3、4期合刊了。”记忆所及,高嵩、刘绍智、荆竹和当时崭露头角的郎伟等诸先生的文论是《塞上文谈》上的“重头戏”。刊物是由“通讯”衍化而来的,囿于主客观条件,就整体水平来说,其理论底蕴尚属于浅层次。我卸任后,刊物由高嵩、荆竹二先生接办,改名《塞上文谭》。办得正有起色时,终因经费不能维持而悄然停刊,高、荆二位只好叹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一“落去”就近20年。于今,由于宁夏文联领导重视文艺理论的发展,宁夏文艺评论事业的客观需求,经过宁夏文学艺术院的努力筹划准备,《塞上文谭》终于复活了!“似曾相识燕归来”,“归来”的并非“旧时王谢堂前燕”,而是带着崭新面貌的《专号》,一出台就实现了三个“首创”:第一,以《朔方》增刊的形式公开面世,我的印象里,公开发行综合性的文艺理论(评论)刊物,宁夏此前还不曾有过;第二,《朔方》出过回族文学专号、小说专号、诗专号、青年作家专号、女作家专号,现在出文艺评论专号,还是第一次;第三,《朔方》出过小说、散文以至诗歌的个人专辑,我搜索记忆,文艺评论个人专辑登台亮相,似乎也是首见。这些“首创“,当然是宁夏文学艺术院和《朔方》文学月刊编辑部通力合作的成果。

现在就来叙说《专号》的两个个人专辑。许峰和王艳都是“80后”的、拥有硕士学位的青年学人。一个来自黄河人海口,一个根生于干旱的西北黄土高原,却同在塞上江南文学名刊中各列方阵,显示了办刊者对新秀的扶掖和许、王自己的勤奋与写作实力。

许峰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工作,师从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郎伟先生。在导师的关注下,他对民族文学和地域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专辑”中的《民族性表达的焦虑与研究导向的问题》和《文化守成中的宁夏长篇小说》便是这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典型文本。前一文不仅叙写了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并非作者首次描绘的,而且尖锐地揭示了民族性和现代化的冲突,这是一个新的命题,是许峰的独特的发现。后一文分阶段、分类型评写宁夏长篇小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其“地域经验羁绊的痕迹仍然十分明显”。作者对这种“文化守成主义”的阐释,道理和前一文的书写具有同向性,只是以地域性代替了民族性。作者在这两文里切中肯綮地指出问题的同时,又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民族性、地域性提示了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创作理念“走出去”的导向。还有那篇《抗战剧的娱乐化与雷同化》,切中时弊,显现了敢于挑明“皇帝没有穿衣”的勇气,这里就不多评说了。

王艳是美术评论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笔者不懂美术,对她的个人专辑,不敢门外谈艺,随意置喙;唯觉她的文章有相当的理论厚度和艺术洞察力。但对其《曾杏绯:师古人之精魄,写时代之豪情》一文,却想说几句感言。因为我曾为杏绯先生的画集《灿若绯云》写过一篇序(此画集似乎至今未出版),比较认真仔细地观看过她的画展,研读过她的许多画作。记得我还为此作过一首七律,颔联两句是:“丹心未老丹青老,画笔难新画意新。”这里原有继承传统和表现时代精神之意。但诗歌意象是感性的,吟时并未作深层的理论思考。读了王艳的文章,深受启发,恍然大悟。王文梳理了没骨画传统的来龙去脉,并指出曾氏的画在接受没骨画传统的基础上彰显出画家本人的艺术个性,即“师古而不泥古”。花卉画也能写“时代之豪情”吗?王艳在文中引了杏绯先生的一句话,就作了准确而肯定的回答:“画家的责任就是美化人民的生活,艺术创作应该服务于人民群众。”王艳赞道:“这是真正‘为人生的艺术’……”王文使我学习曾画有进一步的感悟,上面所引两句拙诗,不过是我读曾画当时的一种模糊的感觉而已。

请恕我孤陋寡闻,读了《专号》,才知道诗人杨梓先生编选了一部《宁夏诗歌选》,规模宏大,贯通古今,聚瑰宝于一库,存诗史于朔方,其功众目睹焉。诗史是对诗歌发展过程的叙事书写,诗歌选则是诗歌史实本身,是诗史之具象的展现,此杜甫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诗史”也。

P266-268

序言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回汉各族群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六盘山与贺兰山之间的大地上,黄河从古到今潺潺流过,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等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塞上大地呈现出思想艺术俱佳、风格独特多样、雄浑典雅并存的文学艺术景象。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宁夏文学艺术也伴随着自治区的发展而繁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大批有朝气、有才华、有创意的优秀文艺人才,以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为己任,辛勤实践,努力耕耘。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情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生动描写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充分展示了生活中源远流长的真善美的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宁夏人民奋斗拼搏的心灵图景。宁夏文学艺术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宁夏的一个明亮窗口,一张引人关注的精彩名片。

在文学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历尽人生磨难的张贤亮,以其饱经沧桑之后的慷慨悲歌重归文坛,他的中短篇小说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并被搬上银屏。同时,一批中青年作家佳作迭出,共同推动着宁夏文学的发展。90年代,宁夏设立了繁荣宁夏长篇作品创作的“金骆驼丛书”,活跃了长篇作品的创作和出版。进入新世纪,宁夏文学由一棵“绿化树”到“三棵树”“新三棵树”,再到郁郁葱葱的“文学林”,宁夏青年作家群集体亮相全国文坛,纷纷摘得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文学期刊奖等,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各种全国选刊选本等,宁夏文学创造了继张贤亮之后的第二次辉煌。

在艺术方面,各文艺家协会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以“出人才、出作品”为中心,大力举办各种展览、演出、出版、评奖、研讨、交流、采风等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级梅花奖、金钟奖、荷花奖、兰亭奖、金像奖、牡丹奖、山花奖等奖项评比,频频获奖。不仅为宁夏艺术事业赢得了荣誉,也为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对宁夏前辈作家、诗人文学创作成就的回顾、总结和肯定,对宁夏文联前任领导的敬重、缅怀和回忆,2006年lO月,由宁夏文联编辑的《石天剧作选》《李震杰诗文选》,以“霜叶红丛书”的形式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了宁夏文学艺术界的肯定和赞誉。

为秉承文联传统,服务文艺名家,汇集优秀作品,树立学习典范,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增光添彩,宁夏文联决定启动“塞上文艺名家书系”工程,为我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国家级会员、德高望重且成就突出的文艺家,为宁夏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个门类的领军人物,编辑出版代表性、经典性、权威性的作品选集。2013年5月,“塞上文艺名家书系”工程第一辑《肖川诗--选》《冯剑华文选》出版发行,在我区文艺界产生了普遍的赞誉。这次编辑出版第二辑《路展童话选》《吴淮生诗文选》《张贤亮诗词选》,必将为宁夏文艺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塞上文艺名家书系”工程由宁夏文学艺术院负责实施。期望文学艺术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发挥“培扶人才,编研作品”的职能,以流芳百世为目标,选取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做好资料搜集、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各项工作,使书系工程成为我区文艺界的一个响亮品牌,成为外界了解宁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宁夏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具体看点。

是为序。

2015年3月10日于银川

后记

这本书并非是新创作,而是从我已出版的几个集子和散篇发表的约两千件各类体裁的作品中选出百分之十的篇章编成的,计收入新诗62首、旧体诗词曲102首(因为旧体诗词曲短,又是连排,节省篇幅,就选得多一些)、散文37篇、文学评论8篇。它是我的第十二本书稿。入选的也不是什么“精品”或“代表作”之类,只是在我的各个时间段的作品里分别选了一些;由于时间匆促,来不及仔细推敲,挑选工作是相当粗疏的,不一定表达我创作的概要。因为都是已经发表和出版过的东西,为保留原貌,入选的作品未作改动。此外,我还发表过许多报告文学和少量的短篇小说,这里都未选入。

我于1945年发表处女作散文《黄昏》迄今恰好是七十年。漫长的岁月哪,回顾以往,成绩又是如何呢?我有两句旧诗:“愧疏佳什惊天下,幸有俚词聊自珍”,便是概略的写真了。

宁夏文学艺术院在筹划编辑、出版的这套“塞上文艺名家书系”中,给了我一个出版“诗文选”的机会,首先感谢宁夏文联领导郑歌平主席。在编选、付梓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哈若蕙、杨梓、马星诸位先生的大力帮助,使我能为既往的创作生涯留一份存念,在这里谨致衷心的谢忱!

倘若天假以年,视力尚能维持(我的目疾甚重)的话,我将在创作之路上继续前行。

2015年4月25日于银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