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镇的古怪
“鲇川大人,我想写一部推理小说!”
冷月下,怒涛边,说好要陪我赏雪吟风的天城却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我暂且将附庸风雅的心情收敛,望着这无数年和我一起出生人死的兄弟,笑道:“好呀!和罪案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确实积累了不少素材,不如写一本回忆录?哈哈,这么说起来,我也有种想将之记录下来的冲动呢!”
“可恶啊,鲇川大人!这次我写的可纯粹是原创推理小说哦!一个全新的原创的惊天诡计呢!嘿嘿,我们以前碰到的平庸无能的犯罪又怎能与之相比……”天城一二的脸上露出了无比满足的笑容,眯着眼睛眺望远方,似乎沉醉在他那个“惊天诡计”之中了。
“哦?”我被一惊,“现在要创造出全新的诡计可真的很难呢!一则是因为前人已经把能写的都写光了,二则是因为现代刑侦手段越来越先进,凶手在高科技的放大镜之下,无处遁形了哦!故而,许多新本格的作者经常动不动就把罪案现场安排在远离人烟的孤岛上,或者与世隔绝的古堡里。毫无疑问,这种做法的目的就在于避免现代科技的介人。另外,比如无头尸案件,凶手砍下头是为了隐藏死者的真实身份,可是一旦通过血型和指纹比对,自然可以百分之一百地确定身份,砍头又有什么用处呢?”
“那可不一定!也许与尸体进行对比的血型、指纹等线索本来就是虚假的呢?血型可以恰好一致,指纹也可以另行伪造呢!”天城一二仿佛对于我不假思索的言论不屑一顾。
“呵呵,现在要确定一具尸体的身份难道仅仅会依靠血型和指纹吗?诚然,凶手可以对尸体的指纹进行模糊处理,但是死者的DNA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只要有一根头发丝存在,就可以进行比对。”我傲然说道。
天城摇了摇头,道:“也许凶手砍头并非为了隐藏死者的身份,这样的话,随便你检不检验死者的DNA,也与凶手的真实目的毫无关系了。”
“可是如果不是为了隐藏死者的身份,为什么一定要砍去头部呢?有非这样做的必要吗?”我笑道。
天城一二噘着嘴说:“鲇川大人难道忘记‘二十角馆的无头尸’那件案子了吗?”
“呵呵,我怎么会忘记呢,只不过那是一个特例罢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无头案件都是为了隐藏身份,但是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砍头行为都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我得意地分析道,“在这个现代社会中的罪案,无头尸的存在已经毫无价值了。当然,如果罪案发生在蛮荒之地,那就另当别论了。”
“唉……科技的发达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有意义的事物啊!真不知是喜是忧!在《巴黎圣母院》中,维克多·雨果借主人公,诗人格兰古瓦说出了具有预见性的话——这个将要杀死那个!这个将要杀死那个!”在那个时代,是新出现的印刷术改变了现状,书籍将要杀死建筑!可到了现在呢?书籍已经‘杀死’了建筑,而影视、网络等新兴事物又正在‘杀死’书籍呢!你看现在的小说,一张纸头放不了几十个字,尽是些古里古怪的插图。总而言之,现代人不喜欢静下心来看文字,兴趣转移到了感官刺激上……那么推广到推理小说的话,现在高科技的刑侦手段已经‘杀死’了许许多多迷人的诡计了!比如无头尸诡计,比如身份替换诡计,比如不在场证明,等等。”天城一二颇有些愤怒。
P(3-4)
序 执着但不止步于本格
御手洗熊猫
现在诸君拿在手上的这本推理合集,涵盖了我笔下御手洗浊探案系列中最出色的作品。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二律背反的诅咒》,因此也将集子以此命名。
《二律背反的诅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本社会派推理小说,这与一般人印象中我的作品不同。或许大家认为我是个执着于诡计构造的人,作品以“岛田流”的谜题和解答为核心。但我想要以这部作品告诉读者的是,我虽依然执着于本格,但不会止步于本格。在《二律背反的诅咒》中我借一件无头命案来剖析各个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精神分析来确定案件的动机和背后的巧合,部分地取代了逻辑推演。这种心理刻画又从侧面反映了相关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不是我的个人发泄。在故事结尾,我也借人物之口探讨了推理小说更大的可能性,即将惊人诡计和思想感情完全结合、相辅相成。一直以来,我也努力在探索如何将类型小说带到更高的境界,在好看之余能给人更深的思索。《雪地怪圈》是一篇很好看又很简约的本格派小说,之所以这么说,一则是因为它篇幅短而信息量又大,很容易给人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一则是因为它非常纯粹,作者只是为了要完成某一“岛田流”式的诡计,并未过多考虑动机、人物塑造、思想表达等。这种情况的反面可能当属《圣诞夜的诅咒》了吧,这篇中的社会批判(或者称为犀利吐槽可能更好一点)占了大量的篇幅,而关于密室或者不在场诡计等只是一笔带过,虽然最后的解答篇也是洋洋洒洒,但作者的重心完全在倾诉的思想情感上,诡计则仅仅成了点缀。
阅读至此,读者是否可以察觉出这个集子选取篇目是依照一种特殊的顺序呢?没错,在《二律背反的诅咒》中我提出了社会派和本格派如何结合的问题,在《雪地怪圈》中我写了完全的本格派,在《圣诞夜的诅咒》中,我写了完全的社会派,而在最后一篇《利马症候群》中我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和突破口来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利马症候群》的主角并非御手洗浊(或许我今后的作品将不再有固定的主角),它的故事也并非围绕命案展开,而是一件绑架案。虽说绑架也是推理小说中常见的主题,不过它的故事发生在绑架之后,关注的是绑架案中绑匪和人质的心理变化,加上各种外在事件的影响,从而讨论一些人性中的本质问题,最后结合一个暗暗铺陈在其中的惊人诡计来配合点出主题。从阅读门槛上来说,它变得更易读(不需要是有一定阅读量的推理迷),但从思想表达上来说,它更深邃,也更能以故事来贴近主题,有一种温和的力量(最后的法庭辩论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我喜爱的作家加缪认为,小说的三种境界从下至上分别是情节式(以故事情节为主,吸引读者阅读是首要目的)、社会式(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和哲理式(以表达某一哲理为主)。我想我在这个集子中的四篇代表作正表示了我的这一由下而上的努力:从一开始对于推理小说单纯的激情到后来试图调和情节式与社会式之间的矛盾,到现在我意欲创作哲理式的小说。在此,也给期待我新作的朋友做一个预告:我目前努力在完成一个四部曲系列,其中的第二部《奥德赛的在航》已在动笔(第一部稍后创作,它们是独立的);这一系列将围绕一些宏大而本质的命题展开,以对整个宇宙的全新认识来探讨“存在”和“意义”;类型文学的元素将作为展现这些思想的必要工具来运用,它们依然精彩得让我兴奋地想要立刻告诉给你听。最后,感谢细致勤劳的编辑,感谢耐心不弃的读者,感谢陪我哭笑的朋友,感谢这个丰富深邃的世界,感谢不断鞭策我的梦想。
另外要特别感谢的是冯琰,诸多困难之时给我慰藉与指引,祝愿她的梦想也能一点点成真。
荒寂的海边小镇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无头命案。突然出现的神秘男子有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怪圈协会会长无故失踪,尸体竟然凭空出现在雪地怪圈旁,难道是外星人作祟?
圣诞夜里,怪老头儿荒唐的诅咒一一应验,六个人包括他自己相继死去。真的是诅咒杀人?
第N+1种爱情的邂逅,当绑匪爱上人质,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由御手洗熊猫所著的《二律背反的诅咒》将会为你一一揭开其中的真相。
由御手洗熊猫所著的《二律背反的诅咒》是原创本格推理,诡计的设计天衣无缝,所有的疑惑都在解谜过程中一一解开。社会派推理既不强烈批判,也不浅尝辄止、隔靴搔痒,以科学的理论和对社会关怀的心使在惊叹于巧妙的诡计之余,得到一些人文的启发。爱情的描写别致新颖、不落俗套,无论在哪里相逢,爱——是通往幸福唯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