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玉如意--叶忆萍短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忆萍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荣光的影

美芳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年轻时是个美人,肌肤如脂,顾盼流光。25岁嫁得一个平头整脸的汽车司机。本来两人小日子过得平常安泰,谁知到了90年代,经济发展的大波浩浩荡荡地叩击上海,在美芳看来好像每个人都在忙乎着奔向发财之路。就说那隔壁景老头吧,在华山路摆了一个卖头饰、耳挂儿的摊位,专骗小姑娘们的零花钱,前几天竟然买了新房搬走了!再说说丈夫的师兄老秃吧,有胆量辞职下海,筹钱买了辆旧车拉货,才两年就挣下了一家规模不小的运输公司。耳闻目睹这一切,美芳如火焚心,向安守本业的丈夫进言道:“向师兄学习,混出个人样来!”见丈夫充耳不闻,美芳只能叹息,进而抱怨。丈夫烦了,狠狠地甩了她几个耳光。美芳捧着脸哭了一夜,个把个月不敢吱声。如此几番,她丈夫便像是找到了对付她唠叨的剧药,隔几个星期打她一次,让她眼角嘴边添上些青紫色。

美芳在职的小工厂倒闭了,在家闲着,饭桌上更见寒酸。终于熬到了儿子学校毕业,有了工作。美芳昂然离婚,挺胸离开了家。那年她48岁,她相信老天给她美貌是为了让她嫁一个富裕的丈夫。

在互联网上认识了几个半老男人,遇上过两三个骗子,却不见半个富男的影子。有好心人介绍她去了K农贸市场当校秤员。她每天搭头班车去飘着生腥臭的市场,耳闻小贩们带着土味的各色方言。靠微薄收入维生的她便渐渐地觉得嫁人致富的希望渺茫。

美芳不知道股票市场有这么一句名言:绝望来自热狂,希望滋生于绝望。想必婚姻市场也与其类似。在一个秋深风寒的早晨,一个男人来到美芳面前,他手里拎了—只k市场最大的大闸蟹让美芳校秤。男人的双眼并不看秤上的标刻,只是忽闪忽闪地瞅美芳。

终于,他用手点点美芳手旁的一团毛线织物说:“给你老公打的?看上去很暖和呢。”美芳想,这男人已经连续买了一个星期大闸蟹,校了七天秤了。于是她俯首抿嘴一笑,道:“给我儿子织的围巾。我要是有老公还会在这腐臭的市场里讨饭吃吗?”

男人面露悦色,点头赞同。美芳道:“看你每天只买一个蟹,是不是吝啬得连老婆都舍不得让她吃呀?”

“有老婆陪着喝酒吃蟹?我哪有这样的福分!我呀,光棍一条!”

就这样两人用极简练的语言交换了各自的婚姻情报,彼此心领神会。

不久,美芳辞了职。K市场里传着她和男人同居在城隍庙附近的高级住宅区的流言。

“那老头是台湾人,开有几家饭店——他不是常来市场采样买蟹吗?”豆腐摊大嫂说。

卖蔬菜的浦东老太则另有高见:“豆腐嫂你差了,现在不流行台胞、外籍啦,美芳能看上的就是东北矿老板啦!你见过没有?他们用一人高的拖箱装钱,拖到上海干啥来啦?买房子!”

大家认为浦东老太的说法比较可靠,而且卖蟹人说那男人操着东北口音。

在大家快要谈腻美芳的故事时,美芳男人的真实身份被朝阳医院的结账员给证实了,男人不是台胞也不是矿业主,他无名无职,是朝阳医院院长李达军的叔叔。

朝阳医院与K农贸市场大约有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地处四岔路口又临近地铁站。这本是一家街道医院,五年前停业几个月、内装外修一番后,再开业时,院长、医生上上下下地换了新人,据说是因为街道医院亏损而卖给了东北某私营医疗机构。院长李达军四十有余,正当华年,操着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说话举动爽朗得如快晴的秋空,行医待人又温和周密得如三月的细雨。一一这样称赞李院长的是k地区的居民。

朝阳医院开业五年日益昌盛,特别是李院长主刀的消化道外科,更是让医学界都刮目相看。李院长的名声如落石河中的水纹波及邻近省市,人们慕名驱车前来,朝阳医院不得不置地新建停车场。

居民们指着建设中的停车场说:“赚了大钱,发了大财了。这年头医药费贵啊!”理智的人就比较客观地道:“生病花钱,能找到李院长这样的医生也不冤枉了。”

受居民爱戴的李院长来沪创业落户,携一妻一儿。在医院近处的高层大楼置了两套房,一套夫妇自居,另一套给儿子备下的结婚用房。

李院长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行为举止自然得像空气一般,没有感染他人的时装风采,也不发豪语警言让人风传。三个月前,李院长家来了一位六十岁上下的男客,李夫人打扫了空关的房间让客人住下,天天买新鲜的荤素招待他。

有一天,大楼管理员见李夫人拎了瓶白酒回来,探问道:“噢,不知道李院长还能喝白酒啊?”

“他不会喝,我家叔叔喝几口的。”P1-3

目录

荣光的影

险道

欲海

幽灵杀人案

永远的玫瑰

复仇旅行

山茶花

妻子的逆袭

玉如意

序言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我的处女作。关于我本人,就像我在小说《永远的玫瑰》中写到的那个“艾丽”一样,是个年过五十、却始终不忘少女时代曾经做过“作家梦”的妇女。

《荣光的影》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写得顺手。那几年我回上海时,住在虹口区我的母亲家,偶尔也会陪母亲去地铁站旁的医院看病。我母亲住的大楼和地铁站旁的医院、市场、商店就成了这篇小说的背景了。

三十多年前,我去浙江南浔时,遇到过一个乡下小姑娘。她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个城里人,这句话给“天生为上海人’的我很大的冲击,这个记忆给了我写《险道》的灵感,主人公兄妹的出生地也就设在江浙一带的水乡了。

《欲海》的篇幅较长,故事以追踪七年前发生的杀人事件的凶手而展开的。

《幽灵杀人案》写的是在一个极端的“阴盛阳衰”的家庭中发生的案件。它是我在参加日本旅行团去土耳其旅行时构思的。在十五天的旅程中,我和丈夫与—对同团、同年代的夫妇建立了较亲密的关系。入住卡帕多奇亚的洞穴酒店的那个夜晚,我们四人在星空下的平台上喝酒至醉时,对方那对夫妇问发生了口角。那位妻子可谓威风堂堂,而那位丈夫则先是仗着酒力回敬了她几句,最后败下阵来,对我们笑笑并自嘲道:“我是恐妻家。”他的妻子仍然穷追不舍地说:“现在世界上有名的政治家和运动员都称自己是恐妻家的,恐妻家成了绅士的代名词了。你也配?”一一她丈夫的窘态令卡帕多奇亚的星空失色。我把夫妇俩的关于“恐妻家”的对话写进了小说中。

《永远的玫瑰》中写的是四个交谊三十多年的中年妇女间发生的死亡事件。

《复仇旅行》中写到的上海与东京这两个大都市,都是我熟悉的地方。因为我出生在上海、现居于东京;河口湖近于东京,我每年至少会去一次。小说中写到的为合法居留日本而费尽心机的种种所为,也是我周围的华人间所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记得那年去澳门时,我曾在葡京酒店的赌场里看人赌博,从傍晚一直看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才回房睡觉。小说《山茶花》开头的部分便是我记忆中葡京酒店的赌场和客房的场景。去年春天,我去重庆周围的山区,再坐游轮沿长江而下。在神农溪换乘小船时,遇到了一位土家族女导游,这位善唱山歌的少妇,把船头的座位特意留给了我,我心生感谢。船近终点时,她开始出售土家族山歌的CD,我这才知道她留位给我的真实意图,心里暗暗佩服她的伶俐与机敏。我买回来的CD中录有《山茶花》这一曲,小说中的叫“茶油”的人物有那位女导游的影子。这篇小说以倒叙的手法写了犯罪者的两次逃亡经历,时、空的跨度较大,将它收录于—万六干字的短篇小说里,确实是很费了些脑筋。  《妻子的逆袭》所写的故事纯属虚构。但对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群体,我有一种亲近感,因为我本人就是在1979年进入大学的。

《玉如意》是把“嫁女择婿”的市民题材加以戏剧化而写成的小说。我出生在上海城隍庙近处的老城区,直到出国才离开那里。想到在上海时的往事时,小说中出现的老卫、郭大嫂们的身影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所以这篇小说写得很轻松,可谓是一气呵成的。

听友人洪先生说,他激怒于儿子夫妇结婚六年却不愿生孩子之事,最近他向儿子发了“不想生孩子没关系,把我给你们住的房子还给我”的最后通牒。洪先生发了通牒后,其结果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此事给了我试尝以现代都市家庭为题材而创作的想法,于是写下了小说《脸》。我对这篇小说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怀着“爱”与“情”来写,似乎写的就是我的亲友、邻人、相识人群中的某个人。

本书问世,首先得感谢我的大学同学、本书编辑傅玉芳女士。记得前年夏天,我从东京回上海探亲时,我对傅玉芳女士谈起了我的写作愿望,她说:“先写一篇小说让我看看。”回东京后,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了收录于本集的十篇短篇小说,在这期间我一直得到她的关注和鼓励。

内容推荐

《玉如意--叶忆萍短篇小说集》是作者叶忆萍以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加上无穷的想象力写成的悬疑推理小说集。这一个个精彩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时代变革中被命运裹挟的人,他们或为头顶上的光环,或为财产纠葛,或为“做城里人”,或为“合法居留日本”,或为“嫁女择婿”,小说着力描写了他们为达目的而费尽心机的种种所为,内容真假虚实兼具,情节惊耸悬疑皆备。

编辑推荐

叶忆萍,1961年出生于上海市。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

《玉如意--叶忆萍短篇小说集》这部短篇小说集是作者的处女作。本书收录《玉如意》《荣光的影》《永远的玫瑰》《险道》《欲海》《山茶花》《妻子的逆袭》《脸》等十篇短篇小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