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臧公民从满足人们恰切地使用典故的需求出发,参考现有的各类汉语典故工具书籍和相关的人文历史资料,选其尚有现实使用价值者,按叙事、人物、物品、描写、抒情、议论、应酬七大类进行编辑;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如描写类,就有文学艺术、世风清浊、品德修养、夸张渲染、语言表达、聪明才智、环境险恶、武功技艺、经典景致、体态仪容、得意神采等项,每一项皆罗列若干相关的汉语典故的词条,供读者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检索。简言之,这本词典《汉语典故应用词典(精)》就是为了满足读者正确使用汉语典故的需要而作尝试性改编的汉语工具书。当然,在运用本词典解决如何使用典故的问题的同时,也就一并解决了对该典故的认知问题了。
由臧公民编写的《汉语典故应用词典(精)》一书是普及性的汉语典故工具书,其实用价值在于帮助读者如何准确、恰切地使用汉语典故,以收到满意的表达效果。
本词典收录典故2700余条,根据使用的需要,按叙事、人物、物品、描写、抒情、议论、应酬七大类进行编辑;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如描写类,就有文学艺术、世风清浊、品德修养、夸张渲染、语言表达、聪明才智、环境险恶、武功技艺、经典景致、体态仪容、得意神采等项,每一项皆罗列若干相关的汉语典故的词条,供读者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检索。其中演绎词条约400余条。本着方便使用这一宗旨,编者将本词典的每个词条按典源、释义、用法、举例四方面进行编写。对于有的典故原文是文言体的,尽量译为现代文。例句中的古代作者均注明所处的朝代,民国以来的作者不予注明。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使用汉语典故不仅量在不断丰富,而且有的典故的内涵和使用的义项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灵活起来,如“文君当垆”“司马涤器”这两个典故,本是表达夫妻患难与共,情深义重的意思,也可以用来表达文人雅士的生活困境;有的典故随着时代的推移,环境背景的变化,其表达的义项发生了反向的变化,如“走狗”,其本义是指猎狗,现在则用来比喻受主人豢养的帮凶,诸如“攀龙附凤”“明目张胆”“七月流火”“每况愈下”“美轮美奂”,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环境的进步,人们在使用中根据实际须要,从而演绎出不同的义项。
除了在正文前按七大类顺序的目录外,书后还附有音序检索目录,供读者查阅。
为方便读者使用本词典,本书正文前的使用说明,可供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