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球大时代--冠军身旁看创新(精)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文经风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球大时代--冠军身旁看创新(精)》是一本通过乒乓球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敏感力、钝感力、意志力、潜能的好书。作者文经风把在打球中悟出的球道移植到今天的创新和创业的思想之中,并带着各种疑惑和理念采访了中国老中青三代乒乓球世界冠军。并撰写了40余篇独立文章,或故事、或拷问、或颠覆、或提炼,并收录了采访徐寅生、刘国梁、张怡宁、丁宁、张继科等十余位世界冠军,历经五载,最终成书。

内容推荐

文经风所著的《小球大时代--冠军身旁看创新(精)》是一本从乒乓球谈心理、哲学的书,从技术以外的独特视角来看乒乓球,怎样直面恐惧,面对失败,如何提高自己的敏感力和钝感力,许多观念颇为新颖超前,读起来会让人耳目一新。

目录

打球也是读书 蔡振华

第一篇 心力

 我们心中的“魔”

 拥抱迷茫

 标签是魔鬼

 好东西往往说不清

 直面恐惧

 心是一部收音机

 一张球台两种思维

 信念的力量

 看不见的地方

 敏感力与钝感力

 细分的力量

第二篇 第三视角

 弧圈时代

 摩擦与撞击

 养球也是读书

 拍子的脾气

 桌上网球

 盛极的思考

 精致的小作坊

 专业与业余

 圈子的力量

 日本的一家球拍店

 失败是常态

 乒乓与作揖

 教条主义害死人

 好为人师与好为人徒

第三篇 微出轨

 革命会有副作用

 科学有边界

 爷制定了规则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东邪西毒

 预判

 向氛围致敬

 单一的背后

 从清晰到混沌

 在相持中积累优势

 最后一公里

 我能

 简单与虚实

第四篇 精气神儿

 又见丁宁

 张怡宁真能说。

 气场的光环

 定力是一种气质

 老庄走了

后记 最后一公里

试读章节

我们心中的“魔”

几乎所有打乒乓球的人都有着这样的感受,比赛时心理上的一点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在打球上反映出来,越是关键时刻越是接近胜利,这种变化越是明显。采访张怡宁时她曾经说过,打乒乓球三分技术七分心理。有一位伟人在总结自己领导武装集团夺取政权之后的心得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只不过不是三分技术七分心理,而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可见软件的力量有多大,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博弈,比的就是心理软件了,是自己和对手心理上的博弈,最终是自己和自己心理上的较量。

许多运动员打球时,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能奋起直追,猛打猛冲,但只要比分一领先心里总会又冒出各种杂念:“我马上就要赢了,对方可别再追上来”“胜利就在眼前了,赢了这场球我就能拿到冠军”……这样的念头一闪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秒,手上马上就有反应,而越是有这种担心事情往往就越会发生,常常大比分领先反而被对手追上来,最后输掉这场球,让人扼腕长叹。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且这种变化往往不受自己控制。

不仅业余选手是这样,即使是受过多年专业训练的世界顶级选手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经典的就是在第四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半决赛上刘国正对金泽洙的那场比赛。最后一场比赛决胜局金泽洙19:15领先,他只要再拿两分,韩国队就能打败无比强大的中国队而极有可能问鼎世界冠军了,韩国队从未拿过男子团体冠军的奖杯,如果这次能够实现这个梦想那将是举国欢腾的殊荣,让世界轰动的新闻。可就在这时金泽洙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只是一个闪念,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一定完全意识到,但就是这个瞬间的念头却把他心里的笼子打开,心中的魔鬼被放了出来。可这时的金泽洙已是身不由己,他好像突然变得不会打球了,连连失分,不是接发球自己出现主动失误把比分送给人家,就是回球过高被刘国正一板冲死,打到20:16时他有四个赛点,只要他再拿下一分胜利就到手了,台下的观众甚至中国男队总教练蔡振华本人都认为中国队这场球希望不大了,可这一分金泽洙就是拿不下来,竟然被刘国正追到20平,最后金泽洙以23:25惜败,失去了韩国队有史以来唯一有可能获得世界冠军的机会。赛后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在全场观众的欢呼中,蔡振华连站起来都要人扶着,可见比赛打到什么程度,这时技术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完全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事后蔡振华说:“这是我执教十一年来最精彩、最紧张、比分最紧、压力最大的比赛。”蔡振华用了四个“最”来形容这场难以置信的比赛,这是一场意志与斗志的较量。赛后的金泽洙十分沮丧,对于一名老将来说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了。而这场比赛将作为经典永载乒坛史册,现在许多乒乓球的教科书上都把这场比赛作为经典案例来讲。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对待我们心中的“魔”。

在我们每个人心智的笼子里都关着各种各样的“魔”,有贪婪、有恐惧、有从众、也有愚昧,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不能成功地把这些“魔”关在笼子里,让它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活动。魔鬼一旦跑出我们心灵的笼子,就不再受我们主观思想的控制,群魔乱舞就一定会把你引向失败和毁灭。

把“魔”关在心灵的笼子里难,但放出来却很容易,往往是一个闪念就会在潜意识中把这个笼子打开了。

经过长时间的纠结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不可能让自己不出现杂念,所以靠自身内心的力量是很难让我们心中的魔鬼老老实实待在笼子里边的。有人说“战胜自我”是个伪命题,这句话对与否留作后议,但从我数十年打球的体会来看,我无数次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想战胜自己,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败下阵来,有几次近乎把自己逼到极限的状态,但我仍然没有完全战胜自己。

隐约中我似乎觉得人是不可能完全战胜自我的,需要依靠自身以外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这就像人不能揪着头发使自己的双脚离开地面一样。需要一个支点,然而这个支点一定不在自己身上。

P2-5

序言

打球也是读书

2007年吴敬平指导在出版《直板反胶打法训练》一书时,我为他写序当中曾这样说过:“我真诚地希望出版这本书,能为国家队及各省市队的教练员做个榜样,大家都拿起笔来,把自己在执教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对高水平的运动技术有更多的了解。”

从那以后,齐宝香也悄悄拿起了笔,她和一个球迷朋友合作,想把这大半辈子打球中的感受写成一本书,这一写就是八年,现在这本书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想请我给他们做个序,看着这一摞厚厚的书稿,这里汇集了作者和编辑多年的心血,使我难以拒绝。

这不是一本纯粹写乒乓球技术的指导书,这是一本通过乒乓球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敏感力、钝感力、意志力、潜能的书。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至今长盛不衰,除了技术上超前,还有着哲学、心理、文化的深层原因。如何直面恐惧、贪婪、成功、失败,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心力”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了。

常言说“诗的功夫在诗外”,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在探讨乒乓球技术的同时,把更多的笔墨放到了技法之外的心法上,从国人喜爱的乒乓球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探索搏弈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与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和在创新路上向前进的年轻人分享。

随着互联网以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改交了我们的观念,而观念的转变是最伟大的转变。这本书当中提出的一些观念颇为新颖独特,大家可以讨论、辩论,这里也许没有现成的答案,而答案就是在争辩中越来越明了。

蔡振华

2015年11月26日

后记

向极致致敬

把《小球大时代》一摞厚厚的书稿交给出版社,责编在稿子上密密麻麻的修改完成之后,似乎可以松一口气。

就差封面设计了。跟头一个设计师磨了半个多月,几易其稿,我、责编和刘社长都不满意。

“换人吧,我给你找个有思想有创意的。”刘社长当场与设计师联系,并把设计师的电话号码给了我。这天离2016年的春节只有一天了,节日的气氛弥漫整个北京城。

春节的大年初四,北京还零零星星地下了点小雪,我见到了这位设计师。从外貌看,我感觉他是一位七零后,可一交谈起来,我觉得他思想新锐的程度至少应该是一个九零后,随性、率真、纯洁但不幼稚,这目光让我想起香港演员张国荣,我曾很偶然的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见到过张国荣,他的目光特别深邃,身上带着几分忧郁孤独……

有这样状态的设计师,我心里隐约感觉到把我的书页设计成精品有指望了,我心中暗自庆幸,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你和谁一起去做。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和责编都赞叹不已了。

这整个春节他几乎都在为做这个小小的封面设计一次次地打磨,可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他几乎是不计成本地把封面设计推向极致,几乎是到了近乎“道”的程度。

2月15日第一稿

左:土金色,中:黑色,右:大红色

设计师:这稿怎么样?

我:太小资了,没有冲击力,作一个诗集的封面正好。书名是《小球大时代》,你怎么给改成《弧圈时代》了。

设计师:我觉着《弧圈时代》这个名字更好,那我再重新设计一稿。

2月18日第二稿

灰色

设计师:这稿怎么样?

我:更没有冲击力了,作为一页产品说明书够精彩。

设计师:我把你的书样整个看了一遍,这稿我用了三天时间,字是手写的,就整整用了一天时间,书名我仍坚持叫《弧圈时代》。

我:感觉上差得太远了。创新感、颠覆感、冲击力都没出来,和我心里想表达的那种东西相距太远,还有,你怎么坚持替我这个作者改书名呢。(笑)

设计师:我很喜欢这个书名。

我:仅仅是你喜欢,但不能越界啊,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安排的,市场不在乎小资的个人感受。

设计师:我这几天折腾累了,让我静一静再想想。  3月5日第八稿

上白下褐,字红色

设计师:这稿怎么样?

我:好极了,总体感觉和画面结构都对了。

设计做到这里,虽没有尽善尽美,但把这本书的主题和我心中的感觉都表达出来了。晚上我俩在电话里又讨论了很久,让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他竟然提出还要再做一次,我拦了他几次竟然都没有拦住,看看表已经凌晨4点了。

3月7日第九稿

现在的封面!

设计师:这稿怎么样?

我:太他妈震撼了……(无语)

我看到他发过来的这幅设计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天已经微微亮了,一缕霞光从窗外透进来,照在写字台上。和封面上的朝霞好像啊。

这时我看到责编也发过来一条微信,上面这样写着“我向这样一个和自己死磕的人致敬。”

她起得早,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稿设计,他一夜没睡,把刚做好把设计发给我,我们三个人在黎明那一刻,感觉完全碰到了一起。

就是这东西……

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世界强国会跟你死磕,这个民族太习惯凑合了,差的也就是这点死磕精神,那么一股劲儿。也许这正是《小球大时代》中所要表现的那种精神吧。

书评(媒体评论)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至今长盛不衰,除了技术上超前,还有着哲学、心理、文化的深层原因。如何直面恐惧、贪婪、成功、失败,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心力”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了。

——蔡振华

对于在创业的崎岖路上攀登的朋友们,《小球大时代》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冯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