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有宅小孩妈妈怎么办
分类
作者 杨嘉敏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既“冷感”又“无感”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时,手足无措的我们才突然意识到,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在这样一个无感的社会氛围中,成为无感难民呢?

在杨嘉敏著的《家有宅小孩妈妈怎么办》中,作者对目前孩子们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无感”现象,作了很深入的观察;以亲身的教学实践,向大家分享消除孩子身上“宅病毒”的方法,让孩子成为有感、有温度的人。

内容推荐

杨嘉敏著的《家有宅小孩妈妈怎么办》从生活、学习、道德、金钱及亲情等五大层面谈起,引导读者们检视现代孩子无感的现象,探讨为何无感的原因,以及分享改善的方法,深信藉由这些内容,可以让孩子们成为一位有感质的人,且对生命洋溢着丰富的感受。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孩子“无感”吗?

 一、孩子对生命的热度哪去了?

 二、越能轻松搞定生活,孩子就越“宅”

 三、“有感”父母的有感能力大解析

 四、全方位了解孩子到底有多“宅”

第二章 生活无感——“太宅”的孩子容易无感

 一、“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的生活风潮!

 二、宅世代的副作用,挑战师长们的智慧

 三、三管齐下,让孩子不再无感

 四、提升生活有感度

 五、生活有感的补充配方

第三章 学习无感——无感的学习难以快乐

 一、别让不当的期待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常常威胁孩子,容易形成孩子低逆商

 三、学习障碍,别错过黄金治疗时机

 四、用差异和变化了解学习无感的原因

 五、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和成绩

 六、从借口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四章 道德无感——有感的道德才能成为真美德

 一、孩子道德无感,父母应从自身做起

 二、校园欺凌问题,突显品德教育的急迫性

 三、道德发展,最好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正义和道德常常面临的两难问题

 五、有感的道德,才能成为真美德

第五章 金钱无感——对钱无感的小孩真可怕!

 一、别让孩子成为不知人间疾苦的小皇帝

 二、塑造孩子的金钱观要从大人自身做起

 三、提高孩子金钱有感度,请三思而行

 四、多让孩子体会该如何运用金钱

第六章 亲情无感——别让无感幸福变成有感遗憾

 一、无感的亲情,亲人间的沉默(没)成本

 二、家长过于忙碌,疏于关心与管教亲情易无感

 三、“情”“理”“法”维系社会人伦及秩序

 四、爱,是亲情有感的热水瓶

试读章节

一、孩子对生命的热度哪去了?

当家长的,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孩子放学回家后,问他今天学校情况怎么样?他说“还好”;问他今天有没有好玩的事情?他说“每天都差不多啊!”;问他今天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东西?他说“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会让人觉得小孩今天似乎没去上学。当孩子写联络簿上的日记时,不是流水账,就是重复的题材,让大人很不理解,现在的小孩到底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时,妈妈问今天的饭好不好吃,有的孩子会勉强说个“还好”;有的孩子则用耸耸肩来表示“不知道”;有的孩子甚至还会说“外面的餐厅比较好吃”之类的话。有的妈妈被泼过几次冷水后,也就懒得再问了!

孩子吃完饭后,既不帮忙收拾餐盘或洗碗,也不帮忙分担其他家务。有的孩子吃完饭后急急忙忙地赶去上补习班;有的则一溜烟地跑到电视机前,当起电视观众;有的则神秘兮兮地钻进房间,把门关起来,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桌上的剩菜剩饭,妈妈只能认命地收拾整理起来……

家里的客厅,按理说是一家人交流情感的地方,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只剩下看连续剧的妈妈和看报纸的爸爸。看着看着,快要九点半了,妈妈又得准备宵夜。好不容易又到了全家人可以聚在一起的时间,但这时在外面补习的孩子,可能已经被各式各样的零食喂饱,一到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趁着仅存的自由时光,打开电脑上网和朋友聊天或打游戏,忙到连对爸妈说声“晚安”都顾不上;有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私底下为了减肥而不想吃宵夜,于是和妈妈闹起别扭来,于是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仿佛像是不同房间的房客,很少有机会能够互相交流情感。

第二天早上,妈妈像个饭店的服务员一样,早早就起来做好早餐,然后叫孩子起床。好不容易才把他叫起来,可孩子不是挑三拣四地只吃几口,就是急急忙忙地冲出家门,出门前,总不会忘了跟父母要买早餐的零用钱。

到了学校,有些孩子看到老师都不懂得打声招呼或说声早;打扫卫生也不认真,还忙着跟同学聊天说笑。等到上课铃响后,班长一声:“起立敬礼!”有些孩子坐下之后,刚开始还蛮认真地听讲,过了一阵子后,便开始偷偷看手机。老师在讲台上讲了半天,除了几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外,其余的不是发呆、昏昏欲睡,就是忙着做自己的事……上课主动提问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面对老师的提问,有反应的也是屈指可数。下课后,学生们不是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就是冲向商店,买各式各样的零食。

好不容易到了午餐时间,不管饭菜如何,总会有剩菜剩饭。到了下午三点多,学生们又冲进商店买零食。每当下午经过商店时,当老师的我,心里总是很纳闷,为什么中午不能多吃一点饭呢?如果能多吃一点,还用这样争先恐后地买零食吗?买零食的钱虽是小钱,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几年算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支出!

下课的时间,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也是孩子们社交生活的时间。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既有女生骂男生“娘娘腔”、男生骂女生“男人婆”之类的语言欺凌,也有肢体上的行为欺凌。在学校互相攻击还不够,战火还要燃烧到网络上,匿名攻击的事件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到了周末假日,孩子除了要做作业、写评量及准备考试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宅”在家里。孩子宁愿花时间与朋友在网上闲聊,或沉溺在网络及电脑游戏中,也不愿多接触大自然、多从事户外运动。时间久了,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宅小孩”。虽然有高科技产品的陪伴,但少了大自然的能量补给,生活视野渐渐变得狭窄起来,生命也变得单调枯燥起来……

孩子们以上的生活写真片段,似乎并不是什么非常要不得的行为,但仔细品味这些生活片段,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透露着一种淡淡的、冷冷的,甚至是一种“漠然”的感觉。它让人感觉不到孩子对生命的热度、生活的温度以及他们学习和做人的态度。

P2-4

序言

别让孩子成为冷感宅世代

从挡救护车的“中指萧”,到殴打司机后还公然说谎的女艺人Makiyo,再到因醉酒驾车,而让一个原本圆满的家庭瞬间破碎的“叶少爷”,诸如此类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能引起网友们的口诛笔伐,主要是因为这其中有种令人感到难以测知的“冷感”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感”。“无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

“怎么会这样呢?”“该怎么办?”这是那些关心这个社会、关心下一代的社会民众普遍担忧的问题。当既“冷感”又“无感”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时,手足无措的我们才突然意识到,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在这样一个无感的社会氛围中,成为无感难民呢?

我衷心地盼望各位读者,能够运用自身的影响力给社会加温,这也是人间福报办报的宗旨:不仅要让人间处处有温暖,更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报,保温并加温对这个社会的信任与期待,让大家都能散发出生命的馨香!

嘉敏老师长期以来,一直负责人间福报“少年及家庭”版,她将自己对写作及教育的热忱与期待,借用文字来具体表达。在她笔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的温度。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她深切地感受到,无感的社会对下一代的伤害有多么可怕!

在本书中,嘉敏对目前孩子们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无感”现象,作了很深入的观察;以亲身的教学实践,向大家分享消除孩子身上“宅病毒”的方法,让孩子成为有感、有温度的人。

最后,我想再次呼吁大家,抢救“无感”宅小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你我皆有正面的影响力,切勿妄自菲薄!

人间福报总主笔 柴松林

后记

看完本书,相信你对如何提升孩子的有感度,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和具体可行的方法,现在就只差一个动作,那就是——Just do it!当然在实际运用这些工具或方法时,并不一定能马上见效,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迈出那第一步,就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不管是生活无感、学习无感、道德无感、金钱无感还是亲情无感,最主要的症结点,就在于这个“宅”字。“宅”,就像一串肉粽的头,将生活、学习、道德、金钱及亲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当孩子这颗心被“宅”毒所占据时,如同心脏中了“宅”毒,将会随着全身血液的流动而循环不已。时间一长,整个神经系统,都将会渐渐麻痹以至于无感,成为名副其实的宅小孩!

抢救宅小孩,就要像电影抢救雷恩大兵一样,有一颗义无反顾的心,把身陷宅病毒的小孩,从危险且不健康的环境中救出来。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具体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帮孩子换一颗“心”,因为感受都来自于“心”,无感不是无心,而是宅小孩的心,需要一个更健康的环境、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马达才能重新启动,并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也就是有所感。

所谓的健康环境,并不是没有任何细菌和病毒的地方,而是指孩子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智慧,借以形成足够防御宅病毒入侵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需要有强有力的马达,也就是“心”,一颗能跳动更能感动的心,那么整个生命系统将是一种有机体。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孩子对生命、人群、事物、文学、音乐等感兴趣。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元:珍贵的宝藏、美丽的灵魂、有趣的人群。

爱因斯坦说:“放弃感动的人,如同行尸走肉,生亦若死。”牛顿说:“我像是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有时找到了美丽的贝壳,我会喜悦不已;更让我雀跃的是: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无限延伸,等待我去探寻。”而这正是我和大家,所期待的具有这种“感质”的孩子,有了这种感质,孩子才能有感,才能过更有活力、更有热情的生活,并不断追求新的感质……

别忘了!要想培养出充满人文、活泼、生动感质的孩子,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孩子才能在大人的感染下,不断更新他的感质,创造出有感的生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