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万病从根治(第2版)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余浩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晚上腿疼,早上腰疼,大多是寒湿证的表现

天冷了,早上洗脸用的是热水,洗完后,我将毛巾挂在阳台上。晚上洗脸时,发现毛巾上半部分已经干了,而下半部分仍然是湿的,而且最下端居然还结了少许冰块!我拿着毛巾沉思了很久!

妻子说:“还不快点洗脸,在想啥?”

是啊!看着这一半干一半湿的毛巾,我的确想了很多——我想明白了最近一些疑难病症的病机,同时也想通了治疗方案……

“湿性趋下”,毛巾湿透后挂起来,水自然而然向下流,上半部分先干了,下半部反而更湿,加上天气冷的原因,时间长点,下半部分就会慢慢结冰了。

作为中医,“湿性趋下”这句话,我们记得熟,却用得少,临证时常常容易忘记!

常有病人说:“医生啊!我每天上楼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咋回事啊?”

西医大夫立马会想到是不是脑血管的问题呢,建议头颅CT,结果正常;刚执业的中医大夫会有些茫然,认为是疑难杂症。是啊,为啥两腿好像灌了铅,但看看却没有肿啊?

其实,就像这毛巾一样,白天人站立时间长,湿性趋下,所以下肢的湿邪就会偏重。“湿性重浊”,当人体内湿邪稍重,会出现双腿很累的感觉;如果是湿邪较重的病人,表现就是“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

如果气温较高,则毛巾下端也会及时干燥,不会到夜晚还结冰!

在人体,如果肾阳足,没有亏虚,或亏虚不重,则下半身湿邪会被肾阳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在人体进行循环;如果肾阳虚衰,就好比这冬天挂湿毛巾一样,湿邪盘踞下焦了,自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

夜晚卧床休息,处于人体最下端的地方就不是双腿了,而是与床面接触的部位。按照“湿性趋下”,应当是与床接触的部位会不舒服啊!

事实正是如此,不少病人反映,白天还好,只是感觉双腿有些累,到了晚上睡觉,前半夜还可以,但后半夜开始慢慢出现腰痛、背痛,凡是与床接触的部位都感到很累很痛,早上五六点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就好了。

不深入思考其中的病机,有的人认为是气血不和,有的人认为是床板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晚上喝水太多……其实这就是湿邪由白天积于双腿,晚上向接触床面的部位转移,也是“湿性趋下”!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反复询问早上疼痛的时间,按照子午流注进行分析……现在看到湿毛巾,联想到“湿性趋下”,联想到“正气不足”,再联想到“脾肾阳虚”,一切豁然开朗。

●温补肾阳是治疗寒湿证的关键

我曾经诊治过这样一位患者,40来岁的女性,酒店配菜员。一周以来都觉得自己的两条小腿沉重难受,上午病情还算轻,下午加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楼梯时双腿如同灌了铅,沉重异常,但是也没见到下肢浮肿,休息一晚后,病情还会减轻。在当地三甲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做头颅CT,她因嫌费用太贵,放弃检查,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病史及症状同上,舌根白厚,脉象右尺部沉迟而弱,左尺部沉滑。

结合湿毛巾的道理,我给她解释:您早上洗脸后,将湿毛巾挂起来晾着,毛巾上的水就会慢慢向下流,这样毛巾的上半部分就会慢慢变干,下半部分却越来越湿。现在您体内寒湿较重,就好比湿毛巾一样,白天站立的时间较长,体内的寒湿就会向下流,腿部的水湿就会加重,到了下午自然感觉双腿很累。晚上睡觉时,腿与身体相平,水湿自动向身体的其他地

方流动,通过一个晚上的回流,早上起床后双腿就不沉重了。

病人高兴地笑了:“听你这么一说,我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如何治疗?好治疗吗?”

“也好治疗,只需要将您体内向下沉的寒湿向上输送就可以了!以后

注意保暖,少接触凉水。”

“水能向上流动吗?”

“你看看这地上的水,太阳照射后不就化为了水蒸气,向上升成为云彩吗?人体也是这样的,只要肾的火力足了,双腿就不怕冷,下面的寒湿就会化气上升了。”

谈完这些话,我给病人开了处方:

乌附片10克炒白术20克茯苓20克干姜10克黑豆20克甘草10克

肾居人体下部,肾火足了,就能将下肢的寒湿化为水汽,徐徐上升。这里面的乌附片就是附子炮制而成的,附子辛、甘,大热,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它是补肾火的良药,用上它,人体肾阳就会旺盛,下肢的水湿就会被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就好比将毛巾挂在暖和的地方,虽然还是有水向下流,但会被蒸发成水蒸气,毛巾也就跟着变干。但因为附子有一定的毒性,所以需要先煎一到两个小时,去毒后才能使用。

白术、茯苓、干姜是温脾健脾的药物,因为脾主湿,主运化。脾脏位于人体中部,只有通过脾脏的传输,肾脏将水湿化为气之后,水汽才能向上升,才能到达人体的上部。用黑豆是因为它能入肾,利湿,直接将体内的湿邪通过小便排泄出来。

患者服用两天后,双腿的沉重感明显消失了,随后我让她再继续服用三天,巩固疗效,平时间断性服用补肾的桂附地黄丸,半年来,患者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病情没有复发。

对于疾病,我们只要明白了其产生的机理,治疗就好办了。

P1-3

目录

1.湿毛巾的故事

 寒湿证的诊断与治疗

●晚上腿疼,早上腰疼,大多是寒湿证的表现

●温补肾阳是治疗寒湿证的关键

●除寒湿,可用艾叶水泡脚

●巧用黑豆治愈腰痛的病例

●少吃反季节、非本地及寒凉的食物能减少寒湿对人体的伤害

2.放孔明灯的故事

 上火的诊断与治疗

●火往高处走,上火必然先上头

●去火有讲究,药物勿滥用

●五脏之火上于头,可按表现部位来辨别

3.湿衣服的故事

 湿热证的诊断与治疗

●湿热证的治疗重点不在清热,而在除湿

●对付湿邪,关键在调理脾脏

●湿热引起的男科疾病

●湿热导致的妇科疾病

●湿邪导致的多种疾病,需要靠健脾来治愈

4.水管被冻的故事

 受寒的诊断与治疗

●寒性收引,身体遇冷也会收缩

●冻疮是最常见的寒邪导致的疾病

●祛寒还要注意温补肾阳

●温补肾阳的方法——服用桂附地黄丸、艾灸,或TDP(特定电磁波)照射

●脾胃受寒的表现:腹痛、腹泻

●颈部受寒的表现:颈部僵硬

●肩背受寒的表现:肩周炎

●女性小腹受寒的表现:妇科疾患

5.吹空调的故事

 寒热不调证的诊断与治疗

●老寒腿、拉肚子、女性痛经,都可能是体内寒热不调造成的

●寒热失调时,不仅是补肾阳,更要调理肝肺胃三脏

●辛辣食物要少吃,酸味食物要多吃

●两个食疗方:薄荷枇杷饮、薄荷杏仁粥

●调息静坐是战胜寒热不调的主要方法

●金鸡独立,启动人体小空调

6.做弓箭的故事

 筋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明明是筋出问题,却常常是骨头代为受过

●筋柔骨痛消

●衰老≠不健康

●压腿拉筋,适应生命本身的规律

●养筋还需养筋汤

●吃筋养筋,以形补形

7.吃鱼的故事

 骨刺的诊断与治疗

●内外兼治除骨刺

●补肾还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补肾的食疗方法

●肾虚伤骨的人忌饮食过咸

8.蓄水塘的故事

 进补的学问

●缺钙时,真的要补钙吗

●为什么长期吃补品,身体还是越来越瘦

●为什么长期补血,身体却还是贫血

●为什么补肾之后,还是腰酸腿疼

9.灌溉田地的故事

 吸收不良的启示

●金不生水导致的肾虚

●水不生木导致的肝虚

●木不生火导致的心火亢盛

●火不生土导致的脾胃不足

●土不生金导致的肺气不足

10.树木被冻死的故事

 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普通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重度肝经受寒的治疗

11.猫捉老鼠的故事

 脾虚的诊断与治疗

●体内湿气重,首先需补脾

●健脾的食疗方法

12.扫地的感悟

 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湿邪重表现之一:痰多

●湿邪重表现之二:全身乏力

●湿邪重表现之三:口水多

●湿邪重表现之四:肥胖

●五行相克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对付湿邪上

13.煤油燃烧的故事

 如何祛寒

14.游山洞的感悟

 不同类型失眠的诊治

●四季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天吃冰棍,冬天吃火锅,也都属于养生

●阴分亏虚导致的失眠

15.修电扇的故事

 表里证的诊断与治疗

●小肠经受寒会引起心脏病?

●便秘会引起咳嗽?

●其他脏腑的表里关系

16.油灯的故事

 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一)

●心血不足的治疗

●肝血不足的治疗

17.拉牛车的故事

 虚证的诊断与治疗(二)

●肠道气血亏虚,产生便秘

●清补润推,四招通便

●头部气血虚,通脉口服液来治

●耳朵气血虚,造成耳鸣

18.吃饺子的故事

 原汤化原食的启示

●秋万可治肾结石

●鸡内金可治胆结石

●竹沥能滑痰

19.废物利用的故事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20.野餐的故事

 吃饭的学问

21.采石场的故事

 善用穴位,激发自身药库

●人体与大自然一样,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刺激穴位,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充分利用人体的修复能力

22.眼镜起雾的故事

 迎风流泪和汗证的诊断与治疗

●迎风流泪的治疗

●自汗、盗汗的治疗

23.冲洗地面的故事

 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正确认识补药

●高血压的治疗

●泻药的使用大有讲究

●补与泻的学问

24.切脉的故事

 虚证、实证如何区别

25.养金鱼的故事

 富贵病的诊断与治疗

26.打粉机的故事

 凡事莫过,过必伤身

27.通下水道的故事

 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不升,导致头昏

●头昏,更多的是因为大脑缺气

●浊阴不降也可引起头昏

28.划玻璃的故事

 专病专药,疗效最好

●白芷与前额痛

●威灵仙与龟头感染

●桑叶与“兔子眼”

●二丑粉与小儿食积

●小茴香与盆腔积液

29.买煤炉的故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

●小病莫拖延

●细节决定健康,勿以善小而不为

30.交通阻塞的故事

 搭建人体高速公路

●啤酒肚怎么减

●黄褐斑怎么祛

●上火是怎么回事

●上火的治疗方法

31.熨衣服的故事

 水是最好的药

32.读围魏救赵有感

 换个思路,疾病痊愈

●从肾治心,围“水”治“火”

●从肺治肝,围“金”治“木”

●相乘致疾,各有法度

33.晒太阳的故事

 如皋人的长寿良方

●后背热了,咳嗽好了

●暖背补阳气

●小孩子也需要暖背

●暖背暖的是心

●火力不足的人,吃喝要注意

34.驱蚊子的故事

 增强抵抗力,病邪进不来

●等生病了再吃药,不如想办法让身体不得病

●为什么孩子的抵抗力不如大人

●治疗风湿、老寒腿,保暖、补正气为先

35.大扫除的故事

 身体需要除旧布新

●治疗胃肠疾病,先泻后补

●治病也讲究先抑后扬

●重大疾病治疗前,首先要让身体足够强壮

36.从用人谈起

 用药宜忌与饮食宜忌

●药物的配伍有关窍

●饮食搭配也有学问

37.读刻舟求剑有感

 疾病不会一成不变

●别人的药方,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

●网络求医绝不可取

38.打台球的故事

 珍惜每一次体悟治疗疾病的机会

39.养狗的故事

 养生离不开一个“顺”字

40.炒菜的故事

 中医需要感悟

41.不透气衣服的故事

 想健康,首先要做个“真人”

●表里不通,就好像穿了一件不透气的衣服

●长期表里不一,最终导致气机不畅

●做真人的六条箴言

42.定向爆破的故事

 脐周包块与肿瘤

●要重视脐周包块

●如何治疗这些包块

43.小便的故事

 面对癌症我们该怎么做

●医生畏因,病人畏果

●防癌六要之一:远离阴性食物

●防癌六要之二:素食

●防癌六要之三:多积善缘

●防癌六要之四:穿着回归传统

●防癌六要之五:住行合乎道

●防癌六要之六:藐视疾病

44.超载的故事

 你的身体能负载多少?

●身体过载:吃全素,多锻炼

●心理过载:少想事,多干活

45.手心的温度

 温暖的力量

附:学车的故事

中医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序言

向生活学习,感悟中医之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运动的产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大的环境中,疾病的产生和治疗,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则。

从事中医多年,回首自己学医和从医之路,回忆这些年遇到疑难杂症时的处理经过,我时常感叹,自然界所有的问题,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答案,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掘,去思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悲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再像小孩子那样,遇事问个为什么,凡事刨根问底,追寻事物的本源!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边缺少了神秘,缺少了好奇,却多了一些平淡和无可奈何。

我时常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心中时时有患者,处处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总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医学中来,提高自身的悟性,站在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寻求解决方案,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向生活学习,智慧的源泉永远不会干枯!

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将自己多年来对生活的感悟,对医学的领悟总结出来,给那些长期被疾病困扰的患者一些帮助。

让我们一同来透过生活中的常见小事,感悟中医之道!

余浩

2016年4月

内容推荐

《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万病从根治(第2版)》,任之堂主人余浩中医医理悟真之力作。

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件件小事,从中感悟出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方法,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窥见了人与天道相应的奥秘。作者通过体悟与思辨,把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常理运用到医学中来,站在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研究疾病,寻求解决方案,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不断提高自身的悟性,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全书共45篇,每篇以一件小事或某个现象为引子,从中领悟医学的真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语言平实,深入浅出,读来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编辑推荐

《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万病从根治(第2版)》,原名《万病从根治》,作者是任之堂主人余浩。本书是一本通过生活故事感悟中医医理的中医学图书。

翻阅这本重装上市的《万病从根治》第2版,体悟岐黄之道,求索医理之真。看任之堂主人从生活小事发现疾病的真相,一起感受中医的“大道至简,至简则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