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阅微草堂笔记/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纪昀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与《聊斋》异曲同工的又一绝调!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花妖狐精、鬼怪神异的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共约一千一百多则。本书叙事简要、说理透辟、文笔朴素,非常受人喜爱。鲁迅先生对本书也评价颇高。

内容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为短篇志怪小说,由纪昀(纪晓岚)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全集分五书,共二十四卷,1208则,约40万字,每则故事之后大多有一二语来总结其理事,以明因果、以理事非。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本书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本选本系从原书一千多则故事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九十则,采用原文与白话文翻译对照的形式,十分方便读者阅读。

目录

邻叟驯猪

老学究

无赖吕四

周虎

郑苏仙

无云和尚

戏术

马语

和尚先知先觉

菜人

青县贞妇

方桂

药帖

仆人报怨

荔姐

僧诈

魂随骨返

假雷击人

陈四

二塾师

五台僧

张福

古寺鬼语

曹二媳妇

鬼隐

妖由人兴

陈生

说鬼

牧童

邪心招狐

王玉

鬼魅报恩

长随

无不可解之冤

扶乩

鬼求人

多事鬼

杏花精

自贻伊戚

某翰林

胥魁遇报

圆光术

血盆经

不传闲话之狐

捉贼

七件悬案

布商韩某

奇谋

甲乙相仇

轿夫

滴血试亲

董曲江寓僧寺

邀鬼饮酒

少华山

神佑善人

黠鬼

青楼奇女子

鬼偿赌金

学无高下

张一科

御下过严

地师

宋遇三娶

崔崇山干

节妇

人不如狐

溺鬼求代

佻薄者戒

幕友遇害

游方尼

朋友规过

狼子野心

地仙

争礼数

野人

杨勤悫公

李生

紫桃

情理

假面人

复仇

盗女破盗

鬼之可贵者

四救

代死

老成远虑

艾孝子寻亲

人不自知取祸

郭氏兄弟

轮回之说

不可理断

书痴

滇中令

鬼有形质

故人之情

御下过严

因果

奴不及狐

狐善画

旧仆悔过

试读章节

邻叟驯猪

【原文】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嗔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日:“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呢就,非复曩态矣。

尝见孙重画伏虎应真,有巴西李衍题日:“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可为此事作解也。

【译文】

据御史胡牧亭说:他老家有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老翁便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别的人却不会这样。最初,邻翁很生气,想把猪买下杀了吃掉,以解心头之恨。不久忽然醒悟道:“这莫非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宿冤吗?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怨仇。”老翁便出好价钱把猪买下来,送到佛寺中,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猪见到老翁,就俯下耳朵亲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

我曾见过孙重画的伏虎图,巴西人李衍题诗日:“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麒麟。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其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这首诗即可作为对这个故事的解释。

老学究

【原文】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日:“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日:“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日:“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白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日:“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译文】

据爱堂先生说:有一位老学究夜间赶路,忽然遇到他死去的朋友。老学究平素性情刚直,也不畏惧,便问亡友到哪里去。亡友说:“我现为阴间差役,到南村去勾摄当死之人的魂魄,正好与你同路罢了。”于是二人同行,到了间破屋前,鬼友说:“这是文人的屋子。”老学究问:“你怎么知道?”鬼友说:“一般的人在白天为生计忙碌,致使本性被淹没,只有在夜间睡下,什么也不去想,其本性才能明澈清朗,所读过的书,字字都在心头放射出光芒,透过人的孔窍照射出来。其形状缥缥缈缈,缤纷灿烂如锦绣。学问像郑玄、孔颖达,文章像屈原、宋玉、班超、司马迁的人,所发出的光芒,上可直冲霄汉,与星辰、月亮争辉。文才不如他们的,其光芒只有几丈,再次者只有几尺,依次而减。最次者,也有一点光,但荧荧如一盏油灯,只能照见自家的门窗。这种光,人是见不到的,只有鬼神能见到。这间房顶上的光芒高约七八尺,我所以知道。”老学究问:“我读了一辈子的经书,睡后光芒能有多高?”鬼友沉吟良久,说:“昨天到你的私塾,你正在昼寝。见你的胸中,有高头讲章一部,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经文,三四十篇策略,字字化作一团黑烟,笼罩在你的屋顶上空。学生的诵读声,如在浓重的云雾之中,实未见到半点光芒,我可不敢说假话。”老学究听了,怒斥鬼友,鬼友大笑而去。

无赖吕四

【原文】

沧州城南上河涯,有无赖吕四,凶横无所不为,人畏如狼虎。一日薄暮,与诸恶少村外纳凉。忽隐隐闻雷声,风雨且至。遥见似一少妇,避入河千古庙中。吕语诸恶少日:“彼可淫也。”时已入夜,阴云暗黑。吕突入,掩其口,众共褫衣相嬲。

俄电光穿牖,见状貌似是其妻。急释手问之,果不谬。吕大恚,欲提妻掷河中。妻大号日:“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天理昭然,汝尚欲杀我耶!”吕语塞。急觅衣裤,已随风吹入河流矣。旁皇无计,乃自负裸妇归。云散月明,满村哗笑,争前问状。吕无可置对,竞自投于河。盖其妻归宁,约一月方归。不虞母家遘回禄,无屋可栖,乃先期返。吕不知,而遘此难。

后妻梦吕来日:“我业重,当永堕泥犁。缘生前事母尚尽孝,冥官检籍,得受蛇身,今往生矣。汝后夫不久至,善事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至妻再醮日,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意似眷眷。妻忆前梦,方举首问之,俄闻门外鼓乐声,蛇于屋上跳掷数四,奋然去。

【译文】

沧州城南的上河涯,有一个叫吕四的无赖。他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人们像害怕虎狼一样怕他。一天黄昏,他与几个恶少在村外乘j京,忽然传来隐隐的雷声,风雨即刻将至。他远远地望见好像有一位少妇,避到岸边的古庙里去了。吕四对其他恶少说:“那个女人可以玩玩。”这时天已黑下来,阴云密布,天地昏黑。吕四冲进去,将那女人的嘴捂住,其他几个恶少扒掉女人的衣服,轮奸了她。

不一会儿,一道电光穿窗而过,吕四借着电光,见这女人容貌好像自己的妻子。他急忙放手,一问果然不错。吕四大怒,要将妻子扔到河里。其妻大声哭喊道:“你想玩弄别人家的女人,结果反让别人侮辱了我,这是天理昭然,你还要杀我!”吕四张口结舌,无话可说,急忙找衣服,却早被风吹到河里去了。吕四没法,只好把光着身子的妻子背回家中。这时,阴云散去,明亮的月光照着大地。全村人听了这事,都觉得可笑,争先恐后前来询问原委。吕四无以答对,羞愧难当,竟投河自尽了。原来他妻子回娘家,二人约定一个月才回来。不料娘家遭了火灾,没地方住,妻子便提前回家来。吕四不知这种情况,结果弄出了这桩事。

后来,吕四的妻子梦见吕四托梦说:“我罪孽深重,应该永堕地狱,只因我生时对老母尽孝,冥府官吏查核籍册,我得以转世为蛇身,今天就去托生了。你的后夫不久就到了,你要好好地对待你的新公婆。阴间对不孝的人处罚很重,不要因此死后在阴司下油锅。”吕四的妻子再嫁的那一天,见他家的屋角上有条赤练蛇,垂头向下寻视,颇有眷恋之情。吕四的妻子回想梦中的事,刚要抬头问,突然听得门外鼓乐喧天,那条赤练蛇在屋上蹦跳了几次,就一溜烟似地离开了。P1-6

序言

现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来的。1935年,王缁尘在世界书局出版了《国学讲话》一书,第3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曰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伦理、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日‘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日‘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日《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继则有识之士,以为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精粹也,于是将‘保存国粹’之称,改为‘整理国故’,研究此项学术者称为‘国故学’……”从“旧学”到“国故学”,再到“国学”,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褒贬的不同,反映出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近代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落的忧思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宏大志愿。

从学术的角度看。国学的文献载体是经、史、子、集。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就是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出来的。属于经部的,如《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大学》《中庸》《左传》;属于史部的,如《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属于子部的,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鬼谷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容斋随笔》《本草纲目》《阅微草堂笔记》;属于集部的,如《楚辞》《唐诗三百首》《豪放词》《婉约词》《宋词三百首》《千家诗》《元曲三百首》《随园诗话》。这套书内容丰富,而分量适中。一个希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读了这些书,一般说来,犯常识性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崇文书局之所以出版这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不只是为了普及国学常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国学教育中,有一种倾向需要警惕,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是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博物馆化了。虽然中国传统的经典依然有人阅读,但这已不属于他们了。“不属于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生命力,在社会上没有起到提升我们生活品格的作用。很多人阅读古代经典,就像参观埃及文物一样。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和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就叫作博物馆化。“博物馆化”的国学经典是没有现实生命力的。要让国学经典恢复生命力,有效的方法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崇文书局之所以强调普及,深意在此,期待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努力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内外生活,努力做一个有高尚的人格境界的人。

国学经典的普及,既是当下国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章太炎曾指出,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答铁铮》)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经常表彰“中国的脊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近代以前,“中国的脊梁”都是在传统的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读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读本,虽然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总是花大块的时间,更不必像备考那样一字一句锱铢必较,但保持一种敬重的心态是完全必要的。

期待读者诸君喜欢这套书,期待读者诸君与这套书成为形影相随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问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鲁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