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级畅销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7年多(385周)!
《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科克斯书评》等美国主流媒体一致推荐。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20多国读者真诚推荐,感动全球的生命疗愈小说。
每个人都有一段艰难的过往,与其负重前行,不如带着希望奔跑。
约翰·格林的《寻找阿拉斯加》写给所有敢于走出内心的纠结,与世界温柔和解的人。
《寻找阿拉斯加》所获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图书馆协会评选的普林兹文学奖、入选亚马逊编辑推荐书单、《书单》杂志编辑选择奖、《科克斯书评》评选的好书奖、美国《洛杉矶时报》终决选好书、中国台湾诚品、博客来年度好书……
约翰·格林的《寻找阿拉斯加》讲述的是:少年迈尔斯转学到新学校,希望借此与过去沉默、孤僻的自己告别,过上丰富的生活,遇见真正的朋友。他果然在这里遇到了行为奔放的室友“上校”、酷爱嘻哈的同学拓海,以及满足了迈尔斯对女孩所有想象的少女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学业成绩优秀,性感而美丽,然而她也会吸烟、偷偷告密。大考前互相吐露真心话时,迈尔斯得知了阿拉斯加心里刻骨铭心的伤痛,她一生中最好和最坏的时刻都定格在了母亲去世的那天,过去的爱与伤痛成了一座阻碍她前进的迷宫。
第二天,阿拉斯加发生了意外。迈尔斯在震惊的同时开始与同学一起寻找她出事的原因,他也由此认识到自己懵懂追寻的“伟大的可能性”不仅包含对新生活美好的希冀,也包含必须承受的生活磨难。阿拉斯加用她“直接、迅速”的方式离开了迷宫,但迈尔斯在伤痛过后却仍然心怀对未来的期待,决定在这座混合着美好希望与无数伤痛的生命迷宫中继续生存下去……
波浪拍击的地方
100天前
“我必须问一个很显著的问题:你为什么取名为阿拉斯加?”我问。
我刚刚拿回微积分先修课的考卷,对阿拉斯加充满崇敬,因为她的教导让我得到B+的成绩。此刻在乌云密布的星期六,我和她坐在电视间看MTV19。电视间有卡佛河高中毕业校友留下的沙发,空气中带着发霉与灰尘的气味。或许因为如此,这里平常几乎都没什么人。阿拉斯加喝一口山露汽水,抓起我的一只手。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问我这个问题。好吧,在我小时候,我妈是个嬉皮士,就是穿着自己编织的宽松毛衣、吸很多大麻之类的;我爸则是典型的共和党员。我生下来之后,妈妈想要替我取名为‘和谐·泉水·杨’,爸爸想替我取名为‘玛丽·法兰西丝·杨’。
她说话时,脑袋随着MTV的音乐前后摇摆——虽然现在播放的歌是她讨厌的那种流行情歌。
“他们决定与其替我取名为‘和谐’或‘玛丽’,不如让我自己做决定。所以当我小的时候,他们称呼我‘玛丽’。也就是说,他们会称呼我为‘亲爱的’之类的,不过在学校表格等正式文件上,就登记为‘玛丽·杨’。等到我七岁生日时,爸妈要我自己选名字。很酷吧?所以我一整天都在查爸爸的地球仪,想要找个很酷的名字。我第一个选中的是非洲国家‘乍得’,可是爸爸说那是男孩子的名字,所以我就选了阿拉斯加。”
我真希望爸妈让我选自己的名字,可是他们直接选了一个世纪以来霍特家长子唯独可选的名字。
“可是,为什么要叫阿拉斯加?”我再次问她。
她翘起右边的嘴角笑了笑。“嗯,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它的词源是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思是‘波浪拍击的地方’。我很喜欢这个解释,不过我当时只是刚好看到阿拉斯加在那儿,它很大——就像我想要变成的那样,而且它离亚拉巴马的葡萄藤站很远——就像我想要变成的那样。”
我笑着说:“现在你长大了,而且离家很远,我得恭喜你。”她停止摇头摆脑,放开我(不幸汗湿)的手。
“要离家并没有那么简单。”她严肃地说,一双眼睛盯着我,好像在控诉我明明知道离家的方式却不肯告诉她。接着,她似乎决定转移话题:“比方说在大学毕业之后,你知道我想做什么吗?我想要教残障儿童。我是个很好的老师吧?如果我能教会你微积分,我应该可以教会任何人,即使是自闭症小孩也没问题。”
她的声音很轻,若有所思,仿佛在告诉我一个秘密。我凑向她,忽然强烈感觉到我们似乎必须接吻。我们必须在这张处处是香烟烧焦痕迹、布满陈年灰尘的橘色沙发上接吻。我原本可以成功的——我会一直凑向她,直到我必须倾斜脸部避开她挺立的鼻子,然后会感觉到她出奇柔软的嘴唇——我原本可以成功的,但是她最后闪开了。
“不行。”她说。我一开始无法判定她是猜到我妄想接吻的念头,还是在自言自语。她把脸转开,轻声地或许是对自己说:“老天,我不想要变成那种坐着聊自己梦想的人,只打算行动。幻想未来是一种怀旧的心态。”
“啊?”我问。
“我们一辈子被困在迷宫里,想着有朝一日脱离这里会有多棒,并借由想象未来维持自己的动力,可是我们永远无法达成目标,只是利用未来在逃避现在而已。”
P67-69
在此使用和我心中的谢意不成比例的小型字号,感谢以下诸位:
首先,这本书要不是有我的朋友、编辑、准经纪人及导师——伊琳·库柏——极度的仁慈,就不会出版。伊琳就像仙女一般,但她却是真实人物,而且她的打扮更出色。
第二,我非常幸运地在达顿出版社找到像茱莉·史特劳斯·嘉贝尔这样的编辑,更幸运的是能够成为她的朋友。茱莉是所有作家梦寐以求的编辑:细心、热情,并且毋庸置疑地非常杰出。在整本书当中,只有对她的致谢词是她不能修改的,而我们必须承认,这部分也因此比较糟糕。
第三,感谢多娜·布鲁克斯从一开始就相信这个故事,并大力协助使它成形。我也要感谢达顿出版社的玛格丽特·伍拉——这个名字包含太多子音,不过她仍旧是个超级棒的人。另外要感谢莎拉·舒威,她仔细的阅读以及敏锐的评语对我帮助很大。
第四,我非常感谢我的经纪人,萝丝玛丽·桑柏格。她孜孜不倦地推销她的作家,除此之外,她是个英国人。当她想说“待会儿见”的时候,会说“Cheers”。这不是很棒吗?
第五,我要感谢两位挚友——迪恩·西马克思和威尔·希克曼——给我的评语,他们对这个故事的写作与修改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我……呃,很爱他们。
第六,在我要感谢的众多人士当中,还有沙农·詹姆斯(室友)、凯蒂·爱尔斯(我答应过要感谢你)、哈桑·阿拉瓦(朋友)、布莱顿·古德李奇(表亲)、麦克·古德李奇(律师,也是我的表亲)、丹尼尔·必斯(职业数学家)、乔丹娜·塞内里(朋友)、珍妮·洛顿(故事很长)、大卫·洛哈(朋友)、莫莉·哈蒙(朋友)、比尔·欧特(我的榜样)、艾米·克劳斯·罗森梭(她让我上电台)、史蒂芬妮·奇维琳(她给了我第一份真正的工作)、P.F.克鲁格(老师)、黛安·马丁(老师)、贝利·兰兹(老师)、唐·罗根(老师)、保罗·麦亚当(老师——我真的很喜欢老师们)、班·塞格丁(老板兼好友),以及可爱的莎拉·鸟利斯特。
第七,我就读的高中有许多很棒的人,我特别要感谢不屈不挠的陶德·卡地、欧嘉·查尼、尚·提顿、爱默特·克劳德、丹尼尔·阿拉空、珍妮佛·珍金斯、奇普·邓金以及HLS。
主人公迈尔斯·霍特美妙、富有哲理但又沧桑、隽永的语句是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
——《芝加哥论坛报》
有趣、悲伤、鼓舞人心、紧扣心弦。
——《书评》杂志
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值得一读的佳作。
——《费城询问者报》
作者约翰·格林精妙的叙述语言夹杂着着普奇时而温柔、时而粗犷的声音,令这部作品独特。书中女孩的哭泣与男孩的逐爱、情欲、迷惘以及对女主人公身上那带有淡淡香草以及烟叶混合气味的迷恋交织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科克斯书评》
迈尔斯温馨却又带自嘲式玩笑口吻、讲述故事时的挣扎感,都使得这个故事显得如此的真实。就像约翰·诺尔斯的小说《独自和解》中的主人公菲尼斯一样,格林把阿拉斯加描写得如此可爱,既有精力充沛的阳光的一面,又有自我厌恶的黑暗的一面,读者们不由得与她的朋友们一样感慨她的离去。
——美国图书馆协会评论
读者真心希望《寻找阿拉斯加》绝不是这位前途无量的新晋作家的最后一部作品。
——《出版人周刊》
约翰·格林创作了一部真正的伟大作品——仿佛让人一头撞入生命与爱的迷宫之中。这部作品真真正正触碰到了生命的本质。这是一本会影响你生活的书,所以不要坐着阅读,站起来,跨出勇敢的一步,去寻找伟大的可能性吧。
——K.L.Going,《胖男孩统治世界》的作者,普林兹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