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涵讲故事系列”第三辑是“梅子涵讲故事”系列的延续开发。以大作家讲小故事的形式,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为青少年解读生活琐屑中的独特趣味,立足于对现实的智性发现和适度改造,为小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本辑延续了前两辑的文字风格,温情感动,风格简洁而不失童趣。
《种一棵小树/梅子涵讲故事系列》收录了梅老师的经典散文、短篇小说和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一位内心敏感丰富的作家对多年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总结。梅老师用一个个渗透着生活经历的故事,比如他小时候的鬼样子,眼睛里透着闪闪聪明的妹妹,对小脚奶奶深深的思念等,告诉青少年怎样来解读亲情,品味童心。本书的插画采用套色版画风格,典雅别致,独具一格,充满艺术气息。
打开《种一棵小树/梅子涵讲故事系列》吧,梅子涵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个渗透着他生活经历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你能够看到他小时候的鬼样子,能够认识他那眼睛里透着闪闪聪明的妹妹。这些故事值得你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我小时候
我小时候是一个懂事的小孩,听话。下雨的日子,妈妈没有带伞,奶奶说:“去给妈妈送伞。”我就会步行两站路,来到妈妈上班的厂门口,等妈妈下班。经常这样。
我小时候是一个爱清洁的小孩,每天上学,书包里都带一块抹布,先把桌子、椅子擦干净,再坐下来。
我小时候是一个胆小的小孩。我家住在一幢日本式的房子里,一楼有房间,二楼有房间,三楼也有房间。我不敢一个人到三楼去,怕鬼。碰到一定要上三楼的时候,我就只好叫妹妹跟我~起上去。上去的时候,让妹妹走在前面,下来的时候,让妹妹走在后面,以便鬼来的时候,妹妹可以挡住。大院的门口有~个老虎灶(烧开水的地方,~分钱~瓶热水),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晚上了奶奶还偏偏让我去打水。走在黑黑的大院里,我只好唱歌。鬼一直没有来,我唱歌的声音倒是有点像鬼叫。
小时候妹妹上幼儿园都是我送,晚上是我接。我牵着她的手,走在人行道上。
走啊,走啊,要走三站路。妹妹是~个非常好玩的小姑娘。但是妹妹喜欢跟人吵架。我去接的时候老师就对我说,你妹妹又跟人家吵架了!
我小时候家里没有人做饭,就我做饭。我把菜洗得干干净净。我还会做饼。我每天晚上都要在小黑板上写下:今晚菜单……
我小时候跟男孩玩,也跟女孩玩。跟男孩打弹子、刮香烟牌子……跟女孩踢毽子、接麻将牌。不管是玩男孩的游戏,还是玩女孩的游戏,我都出类拨萃。
我小时候也游泳、打乒乓球、画画、拉手风琴。那是一架小的国光牌手风琴,只有三个贝斯(就是音域)。
我小时候每个星期天都到杨浦电影院去看儿童场。上午八点钟开映,一角钱一张票。那儿基本上都是打仗的故事,从《平原游击队》到《铁道游击队》,紧张、生动,让人学习英雄,连动作、语言一起学会,有时干脆说:“我是李向阳!”当然有的时候也会说:“汤司令到!”汤司令是《战上海》里的汤恩伯,坏蛋。
我小时候喝橘子水时,一个男生跟我抢,结果瓶口把半粒牙齿扳掉了。牙根受伤,到了冬天嘴巴就肿起来,痛不说,难看死了。
我小时候很少打架。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跟一个女生打。我嘴巴肿起来,她骂我猪八戒,我就打她。她不哭,也打我,结果不输不赢。
我小时候跑步很快,比我大的同学也跑不过我,结果考取中学后,我就参加了田径队。区中学生运动会,60米跑我是冠军,就又去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
我小时候没当过大队长,但是当过大队鼓手。开大队会的日子我总是高兴。我站在台上,咚咚啪咚啪,咚咚啪咚啪……队旗就在我们的鼓点中行进。
我小时候最要好的小朋友是华祖康。他比我低一级,住在我家对门。他也有一个三贝斯的手风琴,我们就在一起合奏、二重奏。我们都属于那种有礼貌有规矩的小孩,不打打闹闹,不说脏话,讲过的最不好的顺口溜也不过就是:“头颈极细,只想触饥(上海人说“吃”的意思);眼睛碧绿,只想吃肉;面孔蜡黄,扯屁大王;面孔红彤彤,扯屁老祖宗。”讲完我们就哈哈大笑。祖康后来到美国去了,在旧金山当教授。我到美国去,飞机从旧金山上空飞过,从机窗看出去,大海温柔,绿树成荫,街道整齐,我就想:祖康住在哪一幢房子里呢?心潮汹涌。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