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庆编著的《忽必烈》是一部全面介绍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人物传记,从成吉思汗留下的遗产写起,直到忽必烈去世后元成宗继位,前后涉及近百年的历史。开府金莲川——汇集治国之才,探讨治国之道是忽必烈事业的起点;南征大理,借路吐蕃,结束了云南数百年的分裂状态,将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建立别具特色的帝师制度,是忽必烈为祖国统一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而南下伐宋、平定叛王之乱等则完成和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统一;定鼎大都,全面规划城池宫殿,使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繁荣昌盛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忽必烈所建立的大元帝国,既是我国历史上疆域辽阔的朝代,又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他在位期间,也曾对周围国家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在国内则实行了民族压迫的四等级制。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又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李兆庆编著的《忽必烈》以忽必烈血脉传承的亲属及身边的谋臣将士为主线,通过围绕人物的叙述,展开元历史的发展脉络忽必烈的成长过程。内容形式偏叙述分析,对事件、情节展开的程度不深,文字比较通顺,叙述清楚连贯,涉及的任务也比较全面。本书对广大读者了解忽必烈及元朝的历史发展状况有较大帮助。
一 忽必烈的记忆
纵观历史上王朝更替,沿袭着廉而建国、腐而失权的趋势,都没有逃脱由廉至腐、由兴至衰的规律。朝廷腐败的滋生、当权者信誉度丧失和官吏的奢侈之风历来是各朝各代回天乏术的历史性难题。
自一二〇六年到一二六〇年,半个多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流逝。作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孙和继承者的忽必烈,出色地完成了成吉思汗未竞的遗愿,未登基前灭大理,登基后灭南宋,一统中原,建立元朝,史称元世祖。
一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阴历八月乙卯)①,在漠北(今张掖)草原上一顶蒙古包里,几位蒙古族妇女正神色慌张地忙碌着,此刻,一位临产的蒙古贵族女人躺在毡毯上轻微地呻吟着,旁边的接生婆正有条不紊地做着产前的准备。产妇有过几次分娩经历,这次生产还算顺利,不大会儿,从蒙古包的产房里传来一个婴儿嘹亮的啼哭声。当得知婴儿是个有着黑黝黝肤色的男婴后,守候在蒙古包外的男人们都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
这个出生在黄金家族②的男婴,就是后来开创铁血王朝的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那一天,离其祖父成吉思汗统率蒙古骑兵攻克金国中都(今北京)不满百日。谁也未曾料到,四十五年后,忽必烈会把这个前金朝中都改建成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城(西方人称为“汗八里”),并最终成为第五任蒙古大汗和元帝国的皇帝,而且成为与其祖父成吉思汗比肩的伟大帝王。
忽必烈出生在蒙古帝国的黄金时代。当时,蒙古人正频繁地东征西战,开拓疆域,掠夺财物。他长大后,蒙古大军已经把疆域扩张到遥远的北方和西方。在这段辉煌的时期,忽必烈和其祖父成吉思汗凭借卓越的战功,无疑成为历史上最为显赫的蒙古人。
大凡能推动历史进程,有着卓越贡献的伟人,其诞生的过程都伴随着近乎神话般的征兆。但有关忽必烈的出生,没有经过后世造神运动的粉饰,更多保留了人间的平凡情感。《元史》记载:“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必烈,睿宗皇帝第四子。母庄圣太后,怯烈氏。乙亥岁八月乙卯生。”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系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又是四名嫡子中的次子。其母唆鲁禾帖尼在蒙古历史上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出女性,汉化较深,共育有四子,即长子蒙哥、次子忽必烈、三子旭烈兀、四子阿里不哥。蒙哥和忽必烈都做过大元(大蒙古国)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于一二六。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年之久。由于她的四个杰出的儿子都做过帝王,她被称为“四帝之母”。
唆鲁禾帖尼并非蒙古人,是克烈部王汗①的弟弟札合敢不的女儿,一二。三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后,札合敢不献上三女,表示向成吉思汗臣服和投降。成吉思汗便纳其长女亦巴合(《元史》称亦八哈别吉)——尽管不久成吉思汗将她赏赐给了帐前的将军主儿扯歹,把必克秃忒迷失旭真赐给长子术赤,而把出身高贵、聪明漂亮的唆鲁禾帖尼赐予最挚爱的幼子拖雷。
如果没有唆鲁禾帖尼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机智果断以及关键时刻驾驭全局的能力,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极可能在创建几十年后毁于黄金家族分支的夺权纷争之中,而忽必烈能否登上汗位也是一个未知数。
蒙古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能骑善射。有关他们的童年、所受教育以及早期生活的资料很有限。在《黑鞑事略》中有简略的记载:“他们的骑射活动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他们将自家的孩子用绳子缚束在一块木板上,再将木板绑在马上,就这样骑马随母亲出入。三岁时就将其直接用绳索绑在马鞍之上,手执缰绳,跟随大人在草原上驰骋。四五岁时开始使用小型弓箭和短矢来练习射箭。待其长大成人,就可以四时从事田猎活动了。”这种军事化般的训练,成为当时蒙古少年当然包括忽必烈的生活方式,使得蒙古民族弓马娴熟,勇猛善战。
在举族声势浩大的欢庆声中,满载大量战利品凯旋的成吉思汗见到了刚出世不久的孙子忽必烈,端详良久,无不惊诧地说道:“奇怪啊,我们黄金家族孩子的皮肤都是火红色,而这个孩子却生得黑黝黝的,显然像他的舅父们(唆鲁禾帖尼是突厥克烈部人,这里所说的“舅父们”,应指突厥后裔的克烈部男子)。”随后成吉思汗告诉唆鲁禾帖尼,要为小忽必烈找一个好乳母去精心喂养。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