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度记(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方汝浩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方汝浩编著的《东度记(上下)》是一部以达摩老祖为主人公,讲述其历经坎坷,伏魔降妖,最终东度中国,传播佛教,教化众生的传奇过程。小说中提到的南印度香至王子的菩提多罗悟道之后改名为达摩。后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到震旦国(中国)的东度阐化过程。其间历经种种考验和磨难,先后战胜了酒、色、财、气、贫、痴、欺心、反目、懒惰等情魔、意魔、淫魔、分心魔的故事。与以往的古典小说相比,这部小说的内容构思与叙事手法颇为特殊,独具特色。

内容推荐

方汝浩编著的《东度记(上下)》讲述了:中国古代小说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其中许多作品世代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劳动、生活、情感、智慧的形象反映,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弘扬华夏文化,我社从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宝库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100余部,奉献给大家。这套书选题面宽,除了历史写实类的作品如《秦始皇传》、《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说岳全传》、《水浒全传》等外,还有言情类作品《红楼梦》、《好逑传》、《定情人》、《玉娇梨》、Ⅸ怡情佚史》等,神魔类作品《封神演义》、《搜神记》、《西游记》、《韩湘子全传》、《观音达摩罗汉全传》等,公案类作品《狄公案》、《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刘公案》等。除了长篇作品,也选了一些中短篇代表作,如三言二拍等。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在每一本书前都写了前言,介绍本书的作者及作品成书情况,对书中难读的字词典故也作了注释。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您的喜爱,也希望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这套丛书日臻完善。

《东度记(上下)》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回 南印度王建佛会密多尊者阐禅宗

第二回 道童骑鹤闯妖氛梵志惺庵留幻法

第三回 蒲草接翅放青鸾枪棒化蛇降众少

第四回 众道徒设法移师说方便尊者开度

第五回 三尖岭众贼劫庵两刃山一言化盗

第六回 本智设法弄师兄美男夺俏疑歌妓

第七回 纯一报恩留长老酒佣怀忿算高僧

第八回 巫师假托白鳗怪尊者慈仁蝼蚁生

第九回 扰静功顽石化妇报仇忿众恶当关

第十回 赛新园巫师释道灵通关商客持经

第十一回 凶党回心因善解牛童正念转轮回 

第十二回 元通说破灵通关梵志扩充法里法

第十三回 指迷人回头苦海持正念静浪平风

第十四回 破幻法一句真诠妙禅机五空觉悟

第十五回 茶杯入见度家僧一品遗书荐梵志

第十六回 弄戏法暗调佳丽降甘霖众感巫师

第十七回 赛新园复修旧庙东印度重礼真僧

第十八回 二十七祖传大法达摩老祖度元通

第十九回 清宁观道副投师轮转司元通阅卷

第二十回 陶情逞能夸造酒疯魔设法警陶情

第二十一回 妾妇备细说衷肠王范相逢谋道路

第二十二回 咏月王阳招讽诮载酒陶情说转轮

第二十三回 贪嗔痴路过分心清宁观僧投老祖

第二十四回 神司善恶送投生和尚风魔警破戒

第二十五回 神元捐金救鸡豕道士设法试尼僧

第二十六回 公兴五试寇谦之正乙一科真福国

第二十七回 行者点化崔夫人魏王约束中军令

第二十八回 崔寇恶报遭磨灭忠孝投师人法门

第二十九回 扶演化阿罗说偈尼总持扰静赴斋

第三十回 道副论忤逆根因祖师度续弦说偈

第三十一回 度向氏一门复孝化郁全五子邪心

第三十二回 执迷不悟堕酆都忤逆妖魔降正法

第三十三回 试禅心白猿献果堕恶业和尚忘经

第三十四回 求课诵报本回心说忠欺灾祥果报

第三十五回 轻尘和尚销罪案伯躯奸魂被铁鞭

第三十六回 神女化妇试真僧冤孽逢魔谋报怨

第三十七回 公道老叟看妖魔献身行者陈来历

第三十八回 圣僧不食疑心物神将能降不逊魔

第三十九回 师兄师弟争衣钵秉教神王护法门

第四十回 贞洁妇力拒狐妖反目魔形逃女将

第四十一回 扶头百辆论风流改正狐妖谈古董

第四十二回 诵毛诗男子知书付酒案邪魔离妇

第四十三回 授女将威扶惧内结狐妖义说朋情

第四十四回 取水不伤虫蚁命食馍作怪老僧贪

第四十五回 严父戒子结良朋岁寒老友嗔狐党

第四十六回 正纲常见性明心谈光景事殊时异

第四十七回 祖师慈悲救患难道士方便试妖精

第四十八回 仙佛宝器收蛟患祖师说偈视沙弥

第四十九回 善神守护善人家恶党闻灾知警悟

第五十回 李老吝财招盗劫仙官阅卷授诛心

第五十一回 阿诺享见成财产大神送麒麟佳儿

第五十二回 悍妇凌夫遭鬼打道人惩恶变驴骑

第五十三回 数珠子两敌丸丹舒乡尊四知前世

第五十四回 高尚志逃名不仕道副师见貌知心

第五十五回 犬怪变人遭食毒鼠妖化女唱歌词

第五十六回 商札改非脱禁狱来思信善拜胡僧

第五十七回 奸贼坏心遭恶业善人激义救冤人

第五十八回 狐鼠怪掠美示恩把来思救人失水

第五十九回 威神三阻狐鼠怪菩萨两查善恶医

第六十回 把氏施膏母子会鼋精报怨说因由

第六十一回 捕窃变鼋知苦难僧人论酒说荤腥

第六十二回 道士三施降怪法长老一静服鼋精

第六十三回 石克辱讨饭乞儿喽哕报冤家债主

第六十四回 骆周善心成善报虎豹变化得人身

第六十五回 走兽飞禽堪度化士农工贾被妖魔

第六十六回 士悔妄欺成上达道从疑爱被妖绳

第六十七回 说苦乐庙祝知音举数珠长老破怪

第六十八回 赤风大王济贫汉青锋宝剑化枯枝

第六十九回 救生命多保如来耍拐人木石幻化

第七十回 仲孝义解难甚奇古仆人悔心救痛

第七十一回 舒尊长误伤衙役众善信备问善功

第七十二回 走邪猿仆遭迷病救乳鸟虎不能伤

第七十三回 猿猴归正入庵门道院清平来长老

第七十四回 零埃打鸟遇妖邪零地随猴拴鸨怪

第七十五回 元来道者正念头青白船家救海难

第七十六回 辛苗叟公门方便小和尚还俗养亲

第七十七回 六老叟参禅论偈三官长执册说因

第七十八回 殷独与鬼蜮结交穆义同吴仁遇怪

第七十九回 夺人钱钞遭人骗肥己心肠把己伤

第八十回 顾名思义消冤孽化怪除邪总道心

第八十一回 花蛇怪自供恶毒蠢道人笃信除邪

第八十二回 梁善娶妾得多男邵禁因斋结众社

第八十三回 八斋友各叙罪孽万年僧独任主坛

第八十四回 高义劝戒一兄非高仁解散六博社

第八十五回 一偈谦光动傲生五个精灵惊长老

第八十六回 无仁孽辈现精灵有长前因呈长老

第八十七回 舒化修书请圣僧怪狼闻经修善果

第八十八回 倚强凌弱反伤身做贼偷牛遭怪耍

第八十九回 淹女胎村人作恶查文卷大圣礼僧

第九十回 尼总持度狼了道蔺员外警戒回心

第九十一回 化善医宗交感脉客人货出孝廉家

第九十二回 善狼得度归人道店主惊心拜鬼王

第九十三回 咒诅婆儿知悔过奸淫魂梦逾东墙

第九十四回 建道场迎接高僧试禅心显灵尊道

第九十五回 陶情卖酒醉行商王阳变妇迷孤客

第九十六回 众商发心修庙宇三僧说偈灭邪氛

第九十七回 讽经商真心呈露恶鬼汉磨折疑心

第九十八回 萧刺史重道敬僧老祖师观颜知喜

第九十九回 杯渡道人神钵戏波罗和尚显奇闻

第一百回 东度僧善功圆满西域岭佛祖还空

试读章节

却说白鹤与海蜃俱化。道童见白鹤望空扬去,也只道他回归海岛,自己一个,被那蜃气夺蔽真灵,终日海上往来。却遇着一个道者,乃海上修行之辈,他连毛发,若似全真;剃髭须,又同长老。想是半从释教半从仙,半悟禅机半悟道。这道者游方海上,遍谒村中,到得这惺惺里,却遇着卜公平老者,正产一男,生下来混混沌沌,夫妇心情不喜。见了道者入门,忙请他上座。乃问道:“师父何方来的?何姓何名?有何道术?”道者答道:“小道边海人氏,法名梵志,只因指甲修长,人都呼我‘长爪梵志’。若论道术,有呼风唤雨之能,倒海移山之法。只因我两教双修,又好些旁门外术,故此未成正果。昨游海岸,到得贵村,见有毫气漫空,却从善人居屋上出,知必有好事在门,因此来一则抄化,一则访贤。”卜老答道:“正是。日前我族间生一子,清标雅致,只是略有些瘦弱。我也产了一个儿郎,却混混沌沌,似一个顽钝之子。不知这是何说?”梵志笑道:“小道善医调,管你这瘦弱的强壮,蒙懂的聪明。”卜老大喜,便留在家供奉。

一日遍会里中亲友,各捐金钱,盖造一庵,名唤惺惺庵。怎唤作惺惺庵?只因里唤惺惺,便就庵同其里。惺惺之义,实乃方寸一窍通灵。这梵志住在庵中,依方调治,这顽钝之子日益昏蒙,那瘦弱之男,尤然憔悴。心下思量良药,却好正行海上,寻取仙方,遇着一个道童,行走到来,向梵志稽首④。梵志问其来历。道童却是蜃气蔽了灵机,不能应变,便把笑和尚指为师,说道:“自幼出家随僧,迷失父母籍贯。”梵志见其伶俐,乃留在惺惺庵,收为弟子,教他些障眼幻法。这道童却也心地聪明,都是妖蜃邪魔在腹,那移变幻甚精。梵志一日见医两子不效,久住意懒心灰。又见道童法术,倒比师高妙几倍,思量携了徒弟远去游方,又恐笑和尚来寻道童,心生一计,对道童说道:“你随我日久,学法颇精,但你师傅来寻不便。我与你且离此地,前往别方修行。只是这卜老等爱厚未酬,二老之子药医不效。我欲小试一法,使他不疑不怪,方与汝去。”道童答道:“师父要行何等之法?”梵志道:“必须把他两个小子病根除去,得些金宝谢他,方才快乐。”道童道:“这有何难!”却好两个雀儿在屋檐飞跃,道童把气一吹,那雀儿顷刻跳下地来,变化两个孩子。一个肥胖胖,跳钻钻;一个俊聪聪,伶伶俐。道童喝道:“速去遮瞒了来。”只见二雀变的孩子,飞空去了。梵志喝彩称妙。他却也就念动咒语,平地下裂一穴,拥出金银无数。

师徒正笑间,只见庵门外,一个渔父,一个卜公平,同着三五会友,笑嘻嘻进庵来,见了梵志师徒,又见满地金银,这几个人利欲心动,你抢我夺,便忘了亲友情分,几乎争殴起来。哪里礼什道者!抢夺了一会,去的去,留的留,渔父与卜老方才称谢梵志道:“师父好妙剂,好药方!两家孩子俱病愈,就如换了个人一般。不是师父建此庵,我们怎得这许多金宝!”梵志随答道:“正是。小道久在贵地,多承供养,无因报答。天教二位麟郎①病愈,且赐许多金银,足以酬谢列位高情。今日良辰,欲要携徒前往名山洞府,访拜高贤。”众人苦留。梵志只是要行。留的是金银,动了众人心。这会卜公平等处。梵志当时,拜辞了众老,携着道童前去,又恐笑和尚追赶徒弟,乃留下一种幻法,以防去后。他怎知道童妄说旧禅师,幻法空留遗笑柄。一时梵志与道童伪弄的机巧,不但使人喜喜欢欢离别,且令众老个个忘义抢争。后人有叹利欲动人世法障眼一词,乃是《沁园春》词日:

世道堪嗤②,利名可知。金银未见,什契阔③情爱,抖然④物欲,动心贪痴。哪顾亲朋,争少攘多,恨力绵势弱,一脚踢倒道心思。且遂却,我眼前富有,管什奸欺!

按下梵志携着道童,离惺惺里前行。且说尊者,自道场圆满,国王赏赐了渔父,把舍利子建塔安瘗⑤了。一日朝会大众,只见丹陛之前,尊者立地,口称辞王东游行度。国王问道:“子欲行度,当于何所?”

P10-11

序言

《东度记》又名《新编东游记》、《东游记》、《续正道书东游记》,是明代末期刊发的一部宗教神话小说。小说作者是明代文人方汝浩。方汝浩,号清溪道人,洛阳人氏,生平无可考据。但生前曾创作过多部白话小说,留存至今、影响较大的小说有《禅真逸史》、《禅真兵史》以及这部《东度记》。

《东度记》是一部以达摩老祖为主人公,讲述其历经坎坷,伏魔降妖,最终东度中国,传播佛教,教化众生的传奇过程。小说中提到的南印度香至王子的菩提多罗悟道之后改名为达摩。后由南印度出发,自西而东,经东印度国,再到震旦国(中国)的东度阐化过程。其间历经种种考验和磨难,先后战胜了酒、色、财、气、贫、痴、欺心、反目、懒惰等情魔、意魔、淫魔、分心魔的故事。与以往的古典小说相比,这部小说的内容构思与叙事手法颇为特殊,独具特色。

众所周知,佛教自印度传人中“国后,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信仰。无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市井百姓,都对佛教顶礼膜拜、虔诚修炼。尤其对传播佛教思想有所建树和贡献的人,更是十分敬重和崇拜,作为“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禅宗初祖的达摩,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奉若神明。

《东度记》巧妙地利用了达摩的高知名度,在讲述其传奇经历中有意无意地传播了大量佛教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作者还精心刻画r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这些妖魔尽管有的就是人,而有的则是人的心理幻化,但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通过达摩老祖一一加以降伏的过程描写,劝喻世人不要再因心魔的挑战破坏而兄弟不和、夫妻失睦、骨肉分离。小说作者借此还影射了明末时期的社会各种矛盾,揭露了明王朝统治行将崩溃的真实社会现状,从而使这部讲述宗教故事的平话小说,多了一些社会意义,使得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有了可借鉴的参照物。小说中不少佛家的智慧箴言,尤其人情入理,发人深省。

这次再版《东度记》,我们对原书中大量的错漏、笔误、疑难字词,进行了认真的校勘、订正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恳请专家、读者予以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