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邦大传(以弱胜强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文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在秦末大乱的天下中,与诸英雄豪杰争强斗胜。他以弱胜强,打败了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最终建立统一的汉朝。他是如何打败项羽的,如何成功的,作者为你揭示刘邦成功的秘诀。《刘邦大传(以弱胜强上下)》作者陈文德,著名历史学家。写过众多的历史人物传记,能从现代人的眼光及现代公司管理的角度写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好结交豪强。曾做过泗水亭长,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为人忠厚,被怀王安排攻取关中。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后被项羽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善于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前202年即皇帝位,定都长安。登基后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又逐步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建立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促进了经济的极大发展,奠定了汉代鼎盛的基础。被毛泽东称为“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去世。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但长期被人看作流氓无赖.不学无术而夺取帝王的代表。他成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他夺取天下有什么技巧?韩信能否与刘邦、项羽鼎立而三,甚至夺取天下……陈文德编著的《刘邦大传(以弱胜强上下)》对此做了详细的阐释,很值得一读。

目录

上册

脸厚心黑,知人善用成大事

楚河汉界话中国

第一篇 秦帝国危机

 第一章 虎狼之国

咸鱼翻身,异人入主秦政

奇货可居,不韦识珍宝

软性兼并,奠定统一基础

秦王政变,只换汤不换药

谏逐客令,李斯展才华

接受谏议,提升国家形象

孤愤说难,学者不敌策士

秦王称帝,完成军事统一

 第二章 统一的弱点

中央集权,成功中暗藏危机

新旧党争,暴露新政权问题

废除封建,建立中央集权

天下国家化,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巡幸天下,拼死维持公权力

 第三章 动乱再起

力不从心,统一前后判若两人

一句谎言,兴建万里长城

政治斗争,惹出千古焚书奇案

报复儒生,衍生坑儒大悲剧

始皇遽逝,赵高李斯联手夺权

假造诏书,扶苏蒙恬身皆死

赵高擅权,动摇大秦帝国最后根基

渔阳战鼓,各地方动乱又起

揭竿起义,天下风起云涌

实战经验:成功为失败之母

第二篇 沛县美男

 第一章 浪荡少年时

起于草莽,英雄不怕出身低

天生帅哥,相貌非比寻常

浪荡个性,反奠定成功条件

率性豪放,广结四方善缘

天生老大,魅力佳人缘好

领袖魅力,市井自出仁义

见贤思齐,最是敬佩信陵君

 第二章 崭露头角

角头亭长,脚跨黑白道

见王风范,大丈夫当如此也

巧遇贵人,获得美娇娘

谜样的个性,谜样的命运

率役上京,亭长成了通缉犯

剑斩白蛇,神话传说诉因由

图腾意义,象征解神奇

 第三章 初成气候

陈胜起义,楚民响应

进军荥阳,震动半壁江山

县令造反,刘邦出头

杀害县令,自立为沛公

实战经验:将相本无种

第三篇 霸王出世

 第一章 将门虎种

系出名门,悲剧英雄的后裔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天生武将,要学万人敌

避难吴中,渐展鸿图

会稽叛秦,项梁夺取地方政权

狙杀殷通,叔侄联手进击

陈胜发兵,中原全面动乱

粉饰太平,赵高夺得主导权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第二章 章邯反击

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众将离心,陈胜阵营崩溃

抗秦英雄穷途末路

六个月的反秦君王梦

众叛亲离,陈胜溃亡

群雄奋起,抗秦争胜

谋略高手,胆大张良

力士刺秦王,博浪传美名

奇遇黄石公,苦学太公兵法

从江北到江南,召平引出项梁

项梁纳编张楚军的力量

坚强的抗秦阵容

 第三章 双雄对决

项梁的心理危机

双方布局,争取粮仓

秦廷内斗,赵高夺权

李斯父子遇害,赵高独揽大权

宋义断言,项梁必败

临危授命,项羽显将才

实战经验:弱者的机运

第四篇 进军关中

 第一章 宋义挂帅

章邯破赵,兵围巨鹿

形象特殊,刘邦成为西征军司令

宽大长者,未来劲敌

北征军团,明争暗斗

猛如虎,贪如狼,结梁

刺杀宋义,项羽夺权

发兵救赵,大战即将开展

 第二章 巨鹿大战

华北粮仓,军事重镇

刎颈之交,背信忘义

章邯对项羽,智将对猛虎

突击策略,攻打甬道

破釜沉舟,项羽孤注一掷

王离兵败,巨鹿解围

翻脸成仇,赵国主权削弱

 第三章 刘邦西进

收编流亡军,组成白助军团

大盗彭越,义助刘邦

高阳奇男子,狂生郦食其

张良归队,刘邦如虎添翼

宽宏战术,秦军丧失斗志

 第四章 大秦之死

指鹿为马,赵高试群臣

司马欣回报军情,险些遇害

章邯投降,秦军主力崩溃

英雄惜英雄,章邯封王

赵高杀二世,子婴降为秦王

子婴杀赵高,刘邦攻入咸阳

实战经验:声势战对蚕食战

第五篇 项羽分封

 第一章 约法三章 

别人抢金银,萧何夺图籍

樊哙、张良轮番苦谏,刘邦退出咸阳

约法三章 ,刘邦树形象

中国战史上的又一悲剧

项羽、章邯,恶名昭彰

刘邦封关,项羽猛攻

 第二章 鸿门之宴

戏剧性很强的鸿门宴

项伯报恩示警,张良仗义护主

刘邦高人一等的应变能力

厚黑大师,魔窟求生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对樊哙,英雄相惜

人为刀俎,走为上策

 第三章 项羽分封天下

项羽火烧成阳城

项羽仍心系南方

怀王和刘邦,最让项羽头痛

分封刘邦于汉中

天下新霸主:西楚霸王

 第四章 汉国的建立

刘邦被逼入汉中

萧何月下追韩信

忍辱负重,韩信登场

广结善缘,建立知名度

想争天下,为何斩壮士

韩信登帅坛,汉王拜大将

韩信分析优劣,刘邦茅塞顿开

实战经验:祸福相依、成败相生

下册

第六篇 彭城攻防

 第一章 平定关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中原动荡,项羽无心顾及关中

韩信处女秀,章邯败亡

王陵之母死义,刘邦无后顾之忧

项羽整合楚地,刘邦镇抚秦地

项羽攻灭田荣,刘邦整合河南

擅长阴谋的陈平

陈平投效刘邦

 第二章 集结诸侯

收编楚地的反项羽势力

进攻彭城,直捣项羽巢穴

项羽巢穴不堪一击

霸王反攻,汉军崩溃

落荒大逃亡

 第三章 卷土重来

张良谋划,突破困境

据守荥阳,重行部署

楚汉对抗雏形完成

韩信再定魏国

知名度最高的智将

实战经验:集团形成及团队意识的建立

第七篇 对峙荥阳

 第一章 韩信背水布奇阵

军事天才开创新局势

进军井陉口,韩信兵临赵境

广武君建议坚守

韩信摆下背水阵

元帅作饵,大破敌军

置之死地而后生

拜敌为师,韩信学战略

 第二章 江南变色

与魔鬼共舞,随何抱必死决心

利用矛盾心理,随何说动英布

强势行动,逼反九江王

楚军击破九江军,英布投奔刘邦

恢复封建政策的正反思辩

离间计撼动项羽班底

 第三章 弃守和反攻

和谈中制造机会

陈平反问,项羽中计

l金蝉脱壳,荥阳弃守

1屡败屡战,刘邦缠斗项羽

1单身夺韩信军,刘邦将将有本事

刘邦的反攻策略

 第四章 智取齐国

夹击项羽,郦生建议东联齐国

讲道理,郦生游说齐强人

韩信突击齐国,郦食其执义丧生

龙且出阵救齐,双雄对决生死

韩信再度发动弱者的欺敌战术

一场魔术般的河流战

齐国兵败如山倒

实战经验:战略对战术

第八篇 四面楚歌

 第一章 楚河汉界

刘邦计诱曹咎,再下成皋

最是关心虞美人

汉城楚寨的长期对峙

欲烹我父,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斗力,刘邦斗智

蛮子射中了我的脚趾头

欺敌计,强行抱伤巡视全军

 第二章 三角习题

要干就千真的

项羽派使游说韩信

理性诉求不如感性认同

韩信阵营内的造反派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取得优势,主动求和

双人说客,不同演出

故弄玄虚,引项羽好奇

张良、陈平策动偷袭

 第三章 项羽之死

固陵会战,项羽再败汉军

汉军阵营大集结

垓下大战,项羽首尝溃败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最后奋战

乌江自尽,霸王分尸

楚国的最后结局

实战经验:双赢和沟通

第九篇 大汉建国

 第一章 刘邦称帝

掌握兵权,稳定领导地位

登皇帝位,奠定大汉政权

自述成功因素,摒除将领投机心态

秋后算账,各有祸福

季布忠诚见赦,丁公二心被诛

娄敬、张良议论迁都关中

 第二章 封赏功臣

天子亲征,确立从属关系

制服韩信,军政大权归一统

善将将者胜于善将兵者

功狗不若功人

分封子弟,奠定刘家天下根基

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评定功劳,萧何第

 第三章 征伐匈奴

匈奴的兴起和威胁

鸣镝实验,冒顿弑父自立

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

攘外先安内,建立皇权尊严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御驾亲征,刘邦对冒顿

轻侮赵王,种下诸侯乱因

宣扬皇权,萧何大建未央宫

实战经验:赢的时刻

第十篇 铲除功臣

 第一章 赵国风雨

韩王信事件余波

和亲政策,暂时解决匈奴问题

强化关中,削弱诸侯

贯高阴谋泄露,赵王张敖遭殃

所以不死,白张王不反也

新任赵王与皇权继任问题

陈豨造反,恶化赵国问题

赵地又陷入兵乱中

 第二章 杯弓蛇影

诸侯会邯郸,陈豨败北

萧何设计,韩信遇害

益封五千户,非福是祸

为主筹谋,蒯彻无罪

兔死狗烹,彭越罹难

栾布哭彭越,反拜都尉

立南越王,树立南方统辖形象

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

淮南王见醢起事

英布将使下计,不足虑也

 第三章 刘邦之死

废立太子的争议

皇太子的四大护法

刘邦抱病亲征英布

英布兵势强大,战略趋向下策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剿平叛逆,全国复归安定

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

为民请愿,萧何下狱

最后的一位叛王

刘邦的最后遗言

死后四天才发丧

实战经验:沟通技巧和集团意识

第十一篇 后刘邦时代

 第一章 萧规曹随

奉命斩樊哙,陈平放水

吕后整肃刘氏诸侯

观看“人彘”,刘盈绝政

萧何去世,曹参继任

曹参:刘邦班底的首席猛将

治理国家,狱政和黑道的管理最重要

萧规曹随,千古美谈

无为而治背后的苦衷

忍辱为国,安抚匈奴

 第二章 吕后专政

欲求安全,先让吕后安心

反对吕氏封王,王陵罢职

刘氏、吕氏统统有奖

吕太后发动整肃刘氏

诸吕擅权,朱虚侯首先反弹

功臣派也预准备反扑

吕氏权力急窜至最高峰

 第三章 功臣复刘

功臣派舵手陈平和周勃

齐王发难,刘氏党起义

关键时刻,吕禄、吕产信心动摇

周勃巧夺兵权,发动政变

功臣商议,共立刘恒为皇帝

刘氏政权已定

弱势君王,审慎作风

实战经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

刘邦年谱

编后

试读章节

楚河汉界话中国

华夏文明的组织

黄河,自古以来便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实,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的水,固然是人类生存和耕种不可或缺的,但“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指出黄河的特色是长年泛滥成灾。为了治理这个严重的水患,居住在大河旁边的各个部族,不得不组成某种程度的“命运共同体”,这便是华夏文明的开端。

从传说中的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炎帝王朝)、黄帝王朝、夏王朝、商王朝,至周王朝时乃达到华夏文明发展的最高峰。

由于治理水患需要汇集人力,华夏文明讲求组织,并由固定的领导者分层管理,最高的领导者便被称为“共主”。依情势及力量的轮替,“共主”在一段期间后,便由有力量者取得,从有巢氏到周王朝,便象征着共主领导权的轮替。当然,“共主”之下,也依部族血统的亲疏及部族规模的大小,将很多“小领袖”安排在这个领导的“政治体系”中。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组织从松懈到逐渐紧密,在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形成后,组织的完整和系统化已至相当令人惊讶的程度,社会秩序和组织力量的发挥也到达了最高潮。

这个组织讲求阶层管理,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或部族应谨守自己的岗位及名分。部族依大小和与共主间的亲疏关系,也区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以紧密的组织来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井然有序的结构和关系,便是日后孔子最为推崇的。其实,儒家的思想系统,便是在华夏文明体系中发展出来的。

自成体系的楚文明

传统的史学观,总把注目的焦点集中在这个华夏文明体系上,把他们活动的地区称为“中原”,也只把他们视为中华民族的代表。

其实,华夏文明蓬勃发展之际,在目前中国版图的各个地区,更存在着数万个大小部族,其中以楚文明最具特色。

过去很多的史学家,总把楚文明视为华夏文明内一个附属的偏远次级文明,并将其归属于周王朝的“诸侯”。即使连司马迁的《史记》,也落入这个窠臼中。但目前考古学家所发现的新资料中,逐渐证明楚文明不但不同于华夏文明,并且很早便拥有自成一体的文化,相当的精致并特殊,甚至比华夏文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同于华夏文明的“火”及“鸟”类图腾族,楚文明以“蛇”及“兽”类图腾为主,分布地区几乎遍及黄河南岸到长江南北岸。或许由于山岳及沼泽太多,这个文明的部族通常不大,独立性高,作战的机动能力很强。目前有不少史料显示,伏羲氏及黄帝王朝可能也来自这个文明体系的较北方部族(详见拙作《乱世经营术》)。也就是说,这个图腾族很早便参与了中原华夏文明的“争权夺利”。

不过,自从黄帝王朝的末任共主帝尧,被原属东方鸟图腾族的帝舜篡位后,帝尧的残余势力被流放于南方,又回到楚文明中。历经夏、商、西周王朝连续将近一千年,除了少数几股留居在中原的部族外,这个图腾族几乎退出了华夏文明的政局。

蛇兽图腾族的特色是以游猎为生,活动力强而不固定,因此部族间的组织松懈,大多采取平等的联盟方式,不像华夏文明有井然有序的阶级组织。在中央组织上,楚文明也采用集体领导方式,因此身居最高领导者的楚王,在重要的事务上都必须咨询各大部族的长老或领袖。加上其族群分散于各地,交通不便,整合集结的力量较弱,使楚国在整体作战力上并不显得特别强。不过,这个分权的联盟组织,在人类文明的贡献上,绝不亚于黄河流域的华夏体系。

南北对峙的两大文明

西周王朝成立时,楚国自身已有了相当完整的政治体系。领导者也自称为王,和周“天子”地位平等,而不像一般的中原诸侯是归属于周天子的分封和管辖。因此,楚王朝很早便和周王朝处于南北对峙的状态。

日后的楚王,在名字上都有个“熊”字,应与兽图腾族有关,也有史家认为可能与黄帝的“有熊氏”属同一部族。《帝王世纪》书中便记载着帝尧被帝舜流放到长江流域的传说,或许这也是“有熊氏”退出中原政局后,“落叶归根”的行动。相信在那个时候,黄帝王朝的重要长老也有不少人跟着南返,楚王室或许便是由这些部族发展出来的。

游猎部族的规模通常不大,但活动力强,影响幅员也较大,其政治组织皆属松散联盟。“共主”没有太大的权力,但名义上却可领导颇富作战力的庞大团体,因此他们的声势远大于实力,楚国便是属于这样的组织(在美国西部开拓时代的印第安人,也可看到这种联盟部族的型态)。

春秋时代,楚国几乎已整合了黄河南岸到长江流域的整个区域,统辖人口之多,也绝非中原各诸侯国所可比拟。而且楚国各部族皆好勇斗狠,善战又认真,没有一个中原诸侯不对他们感到畏惧。幸好,楚国是分权组织,楚王真正能动员的兵力有限,否则即使中原大诸侯联合对抗,可能也不是楚国的对手。

后记

编后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完了刘邦的传记。

面对这个谜样般的历史人物,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在输输赢赢、成成败败的打击中,度过失败,迈向成功的。

原先也一直以为,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是个大输家,面对百战百胜的项羽,刘邦几乎屡战屡败,最后是在不可知的运气中成功的。

这是千百年来史学家、小说家以及戏剧家所共同认定的,很多人都认为项羽是位英雄,刘邦的成功来自于其狡猾的天性与过人的运气。

但写完楚汉相争时,我确定我的假设全错了。在楚汉相争的第二年,刘邦便已取得优势。

以作战能力和战术运用而言,项羽的确是空前绝后的天才,一部非常高效率的战争机器,在这方面,刘邦是远不如他的。

但刘邦的经营眼光和器识,却比项羽高出很多。

项羽是战争英雄,但绝不是优秀的经营家。相反地,刘邦是位卓越的经营英雄。

他的处境相当恶劣,但却能在不断隐忍的努力下,吸引优秀人才为其效命,而转劣势为优势,一步一步坚实有力地迈向胜利。

刘邦的成功,没有半点侥幸和运气,是凭着只有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累积出来的实力,去击败项羽的。

第一次荥阳对峙时,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成功地结合了彭越和英布的力量,便已在战略上取得了击败项羽的优势。

此后,刘邦统辖下的人口、军队、土地、粮食、物资日益庞大,项羽则日益缩小,胜败之间早已决定。

楚汉长期对抗时,韩信成功地攻略下魏、代、赵、齐等地,彭越掌握了梁地,英布在淮南仍有丰沛人脉,加上萧何统有的关中、汉中,刘邦阵营的实力已数十倍于项羽之上,项羽的败亡,指日可待。

相反地,汉皇朝成立以后,刘邦顺利铲除诸侯,史学家大多认为,这段期间的刘邦在经营上是成功的。

但如果以经营的眼光来看,作为皇帝的刘邦,远不如汉王时代来得胜任。

只要仔细观察刘邦和诸侯间的互动,就可以看出刘邦做得并不成功。

最后甚至疲于奔命,在无奈中去世。

但这个失败的后遗症,仍导致了吕氏作乱的悲剧,差点造成新成立皇朝的崩溃。

不过,刘邦在大汉皇朝政略的规划上,仍做得相当成功,这是史无前例的创见,不同于封建的周王朝,也相异于中央集权的秦皇朝。

在萧何的设计上,汉皇朝的制度,的确颇符合幅员广大、文化性差异颇大的中国。所以,史学大师汤因比在比较东西方文明史后,将刘邦列为和罗马的凯撒同属对人类文明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历史人物。

由于他们两人的存在,东西两方的文明史分别有了灿烂辉煌的发展。

不过刘邦出身低微,“邦”这个字可能还是成功后才取的名字,年轻时他甚至于连名字都没有。

甚至,他的出生日期也不明,有的人认为他是在公元前247年——也就是秦庄襄王三年时出生,但也有人认为应是公元前256年出生。

因此,刘邦到底活了几岁,也众说纷纭。

刘邦去世于公元前195年,如果以公元前247年为其生年,去世时应为53岁;如果以公元前256年为其生年,则为62岁。

也有人以鸿门宴前刘邦和张良对话中,曾比较张良和项伯年岁作为对项伯称呼的参考,而认定刘邦和张良同岁,应属公元前250年前后出生。如果真是这样,则刘邦享年56岁。

或许连刘邦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几岁。

这样一个没有名字、没有生辰年月日、没有身份的野汉,却成了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这岂是只靠运气所能做得到的?

书评(媒体评论)

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李世民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约瑟·汤因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6: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