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蒙台梭利著的《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插图珍藏版)(精)》特点:
风靡全球的蒙氏教育的早教经典
蒙台梭利学校遍布全球,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更是在全球广受欢迎。
父母和幼师必备的早教指南
结合幼儿成长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父母发现孩子、尊重孩子,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理论与实践结合,可操作性极强
此书是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实践经验的总结,可操作性极强!
新增家教延伸阅读版块
在原著基础上,每章增设家教延伸阅读,针对当下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实用性强大!
精装插图典藏版
精装32开本,典雅、大气、轻便;辅以融入教育方法的插图,更具收藏价值!
《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经验总结,可谓是集其“儿童之家”教育精华的蒙氏教育指导手册。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总结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和规律,紧扣这几个阶段,诠释了儿童每个成长阶段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人生关键的时期,因而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的教学方法涉及智力训练、感觉训练、运动训练等多个方面,强调尊重孩子的自由天性,培养孩子的意志。她认为家长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等等。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独特见解,有助于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发现孩子、尊重孩子,进而让孩子得到更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1 迎接小生命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在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释放精力,获得自由
父母,必须了解婴儿的特点,为他提供“顺环境”,而不是“逆环境”
帮助0~6岁儿童获得心理发育
只要成人对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适当帮助,他们就会实现自身的独立
一定要给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家教延伸阅读:如何让哭闹的宝宝静下来
2 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的双手是展现智慧的工具
儿童对细节非常敏感
儿童对外部秩序非常敏感
儿童对内部秩序更加敏感
母亲可以依靠本能帮助孩子构建心灵
婴儿成长的起点在精神方面,而不是身体方面
孩子作为“心理胚胎”,需要我们的爱,温暖和尊重
家教延伸阅读:怎么给宝宝选玩具
3 引导孩子的性格发展
如呆儿童能够自由成长,性格发展自然会很正常
性格不可以随意打造,它的形成靠孩子自己
孩子的意志要从小培养,意志是一个孩子内在和谐的基础
坚持意志锻炼,孩子的潜在力量就能得到发展
儿童是探索者,干涉他们等于阻碍他们的发展
天才的秘密
家教延伸阅读:透过色彩心理学判断小孩的性格
4 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孩子获得区分事物的能力后便奠定了智力基础
孩子语言的形成和强化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想象力的培养
孩子运动能力的训练
交替训练孩子的脑力和体力
家教延伸阅读:三岁前是培养孩子双语能力的最佳期
5 捕捉孩子的真正需求
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父母的爱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儿童的服从意识与个性发展保持同步
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一切合理活动
儿童纪律性的发展之路
家教延伸阅读:宝宝不听话,爸妈有办法
6 爱给孩子带来力量
让孩子发展自我,是指让他成为智力发展的主体
不在孩子自然发展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儿童爱我们,并想服从我们
不聿的孩子若学会把悲伤转为欢乐,便能克服自身许多缺陷
三岁前靠心灵探索世界,三岁后靠双手探索世界
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家教延伸阅读:学步宝宝的益智小游戏
7 关键的早期教育方法
运动对儿童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多让孩子进行“安静”的听觉练习
理解孩子做出的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关注孩子的早期阅读和写字
家教延伸阅读: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8 成长的秘密
孩子不应该受到成人的压制
让孩子学会选择
儿童到底想发展什么
孩子语言发展的障碍
六岁前儿童对文化知识等具有天生的强烈兴趣
重新发现孩子
家教延伸阅读:巧妙应对婴儿的15种异常
9 让孩子走向独立
解放孩子
不要代替孩子行动
注意力的神奇力量
孩子的自动自发
儿童自发表现的外部条件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自尊自重:儿童的个人尊严感十分强烈
不应该总赶着孩子上床睡觉
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路
第一所“儿童之家”
家教延伸阅读:最伤孩子自尊心的鼓励话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为了迎接婴儿这个尊贵的客人,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让我们观察一下,在这琳琅满目而又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里,有哪些东西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这里既没有适合孩子用的洗浴盆、沙发,也没有适合他们的桌椅和刷子。每个家庭的房间虽然有很多,却没有一间是按照孩子的想法准备的。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虽然很幸运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但这个房间也多少有点像是关押他们的地方。
让我们想象一下孩子在一天当中所遭受的痛苦吧。假如有一天我们成人生活在一个巨人世界里,那些人的身体巨大无比,腿特别长,跑起来比我们快很多倍,他们的头脑也比我们聪明和灵活很多。我们想走进他们的房间,可每个房间的门槛比我们的膝盖还要高,我们想爬进去也得有人帮忙才行;我们想坐下休息一会儿,可他们的椅子与我们的肩膀一样高,要坐上去必须进行一番艰难的攀爬;我们想刷洗一下衣服,但是所有的刷子都是超大号的,我们的手根本无法握住它;我们想舒服地洗个澡,但那澡盆超级笨重,我们端都端不起来。如果这些巨人还微笑地对我们说,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已经期盼很久,我们心里不得不怀疑,并且抱怨,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和迎接的工作,也没有打算让我们愉快地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上面的假设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需要各种儿童专用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更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可是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准备好,成人只为孩子们准备了房间、厨房和衣柜,也就是说,我们只为孩子们提供了成人用品的微缩品,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自娱自乐而不能真正生活在其间。这就是我们成人与孩子们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孩子们到了这个世界才发现,他们只是作为一个被愚弄的对象——一个玩具娃娃而被社会接受。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常常破坏手中的玩具,尤其不珍惜那些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玩具。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恰恰证明了他们智力的发达。他之所以喜欢拆玩具,是因为他想知道玩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想在玩具里面寻找有趣的东西。因为玩具在外观上没有任何使他感兴趣的地方,所以他们有时候会像对待仇敌一样,用力将玩具打碎,以此探索隐藏在玩具里面的奥秘,发现更有趣的东西。
依靠周围环境和各种辅助物生存是儿童的自然倾向,他愿意用自己的脸盆,自己穿衣,自己扫地;他愿意使用与自己相配的桌子、椅子、沙发、衣橱和餐具。他希望通过使用双手让自己更聪明,并让自己过得更舒适。孩子不仅在行为上像成人,而且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大人的模样。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使命。
在“儿童之家”我们曾见过这样的孩子,他一直显得非常决乐,做事耐心细致,表现得沉着冷静,像一个最好的工人,也像一名最称职的公司管理者。为什么会这样?他的房间设施十分便于他的行动,挂衣物的衣钩正好在他伸手够得着的地方;门的扶手大小也恰好能被他的小手握住;房间里的小凳子,重量正好适合他的臂力,他搬起来不太沉。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时,他的动作是那么轻松和优美,让人感到做这些事完全是一种享受。鉴于此,我们为大人提出一条简单可行的建议:为孩子创造一个每样东西的大小、重量都与其能力相配的环境,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而且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他们不仅会在这个环境里非常愉快地生活,而且内心充满了活力。处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孩子就像土壤里的种子一样,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成长和发育。
尽管孩子在一些活动中表现出热情、专心的态度,但由于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的动作会比较慢,就像他走路的速度很慢是由于他的腿还很短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直觉发现,孩子的生命内部正在开始发展与完善,就像蝶蛹在茧中悄悄成长为蝴蝶一样。假如我们阻碍这一进程,无异于用暴力摧残生命。回想一下我们在现实中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我们会毫无商量地阻止他们的活动,就像奴隶主对待没有人权的奴隶一样,并且我们这样做时没有丝毫愧疚之心。
许多人认为,对一个孩子表现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我们对下面提到的情形已经司空见惯:当孩子吃饭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去喂他;当孩子努力扣衣服的纽扣时,我们会急不可耐地帮他扣上。总之,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我们都想代替他去做,对孩子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与此相反,当孩子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妨碍时,我们会非常严厉地制止他。我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总是对自己权限范围之内的事情非常敏感,所以一旦有人企图取代我们,我们会立刻感到那是一种冒犯。
P2-4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被誉为“幼儿园的改革家”。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为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到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使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蒙台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英国教育家称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认为,“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专家认为,“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界、世界观、宗教观上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之外,别无他选”。她生前曾经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她的热爱与尊敬。1949年、1950年、1951年,她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
蒙台梭利博士创建的教育法,历经百年发展已经风靡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该书向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改变了成千上万儿童的命运,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