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沈从文家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从文家书》是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书信选集,包括“劫余情书”、“湘行书简”、“飘零书简”、“霁清轩书简”、“呓语狂言”、“川行书简”、“南行通信”、“跛者通信”几个部分,记载了从沈从文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共同生活的点滴,展现了沈从文最私密的情感世界。

内容推荐

《沈从文家书》中的家书从沈从文“顽固地”爱上张兆和开始,辑收到“文革”前夕为止,横亘三十余年。夫妻二人新婚远别,乱世飘零,家书中饱含相思之苦,也记载着沈从文对文学创作和做人做事的独到见解,甚至还包括他在1949年精神崩溃时期的文字,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目录

劫余情书·日记(选)

湘行书简(选)

飘零书简(选)

霁清轩书简(选)

呓语狂言(选)

川行书简(选)

南行通信(选)

跛者通信(选)

后记

试读章节

胡先生只知道爱是可贵的,以为只要是诚意的,就应当接受,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被爱者如果也爱他,是甘愿地接受,那当然没话说。他没有知道如果被爱者不爱这献上爱的人,而光只因他爱的诚挚,就勉强接受了它,这人为的非由两心互应的有恒结合,不单不是幸福的设计,终会酿成更大的麻烦与苦恼。胡先生未见到这一点(也许利害的观点与我们不同),以为沈是个天才,蔑视了一个天才的纯挚的爱,那这小女子当然是年纪太轻,生活太无经验无疑了。但如果此话能叫沈相信我是一个永久不能了解他的愚顽女子,不再苦苦追求,因此而使他在这上面少感到些痛苦,使我少感些麻烦,无论胡先生写此信是有意无意,我也是万分感谢他的。

如果沈光只寄了九号写的那两封半讥讽半强硬的信来,即使以后也还常常写些鄙视我的信来,我也没什么说的,因为他这样的态度,适足以消去我的同情,适足以磨灭掉我因他之为我而苦恼消沉的内心负疚,我可以在这些上面多得一些人生经验,更能安心地读我的书了……谁知啊,这最后的一封六纸长函,是如何地影响到我!看了他这信,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我满想写一封信去安慰他,叫他不要因此忧伤,告诉他我虽不能爱他,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离开这世界以前,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我总会记着,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他为了我把生活的均衡失去,他为了我,舍弃了安定的生活而去在伤心中刻苦自己。顽固的我说不爱他便不爱他了,但他究竟是个好心肠人,我是永远为他祝福着的。我想我这样写一封信给他,至少能叫他负伤的心,早一些痊愈起来。但再一想,自己是永久不会爱他的(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而他又说过永是爱着自己,这两个极端的固执,到头来终会演成一场悲剧,与其到那时再来叫他或自己受更大的罪,还是此刻硬着一点心,由他去悲苦,不写信去安慰他,不叫再扩大这不幸好些。这是我们女子的弱点,富于同情而不敢表示。也不怪,女子在这世界上是最软弱可怜的,她们的一切行动思想均在苛刻的批评下压伏着,她们偶一不慎,生命上刻上了永世不消的人们的口印,便永久留着一个洗不脱的污迹……为人人所唾弃为人人所鄙视的污迹,这样,女子的欲进又止的怯弱行为的养成也是当然的事了。这里的我,也是如此的,我知道他爱我的一片苦心,纵不愿接受,也不当去禁止。爱人原不是罪恶,在人情的最低限度中,我很可以把不爱他的情形告诉他,希望他不要在我身上做些什么荒唐的梦,明白了这些,然后同他做一个好朋友。但这最低限度我仍然不能这样做。做一个人,为自己打算处总比为人打算处为多,而尤其是在我们女子难处的地位中,走错一步便留下千古的痕迹,所以虽明知道同他做朋友不是什么错事,也因怕人之非议而胆怯不前了。何况人的心又是得寸进尺的,他虽说能够同我做一个常见面的熟人便很满足了,但谁保得住他不因我之不退避,便也停止向前进攻呢?……想到这一点,我不得不谨慎,不得不制止着自己去写一些隔靴搔痒、无补于事的同情信了。眼见得人家向井底落,我自己软弱无力,心怯胆小,只有张着一双手看着了。

究竟在这些事上,我仍然是一个小孩,懂得不多,一有点为难便令我束手。胡先生以为不应拒人诚挚的爱而自喜(其实我又喜些什么!),沈则虽顽固如初,最后一信却说,在人事上别的可以博爱,而爱情上自私倒许可以存在,沈在这种情形之下,说出前后矛盾的话,当然是不足为奇的……可是,这里却又叫我糊涂了。小说上常常有许多女子(如《茶花女》中的亚芒),为了一个不相识的人,能用不顾死活的爱去爱她,为他这无所求的爱,便也爱了他。这样的情形除了被爱者因自身的关系,有时或不能这样做而外,但在旁观者眼光看来,统都以为非如此才对,假如我是此事的旁观者,我自始至末明白清楚了这事,我见到我对付此事的态度,我也会深深地同情他而不免谴责我自己了。可是我终怀疑到那只是小说戏剧中文人的捏造,我怀疑人情中真会有这样的事……但眼前这一件热情的悲剧,又明明呈露在眼前,在这无可解答中,我也就不得不自认我是太年轻太无生活经验了。

一天只是管些闲事,也没有功夫来写日记,其实我是一件事也没有做。陆续地写了这一点,明天写吧。

P17-19

后记

六十多年过去了,面对书桌上这几组文字,校阅后,我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须经历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素朴,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

照我想,作为作家,只要有一本传世之作,就不枉此生了。他的佳作不止一本。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越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的,就越觉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谨以此书奉献给热爱他的读者,并表明我的一点点心迹。

张兆和

一九九五年八月廿三日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