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研究综述
三、论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历史溯源
一、技术、风险、文化三者的概念
二、技术、风险、文化三者间的关系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内涵
一、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本质
二、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特征
三、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维度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理论支撑——马克思视域下技术风险的实践观
一、实践主体的目的指向性蕴含技术风险
二、实践过程的制度隐存性驱动技术风险
三、实践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构技术风险
第二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困惑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困境
一、当代技术运用的特点
二、当代技术运用的文化嬗变
三、当代技术与文化冲突的后果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诱因
一、当代技术风险文化属性的缺失
二、当代技术风险文化结构的失衡
三、当代技术风险文化功能的削弱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理性考量
一、二元理性冲突是技术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价值基础缺失是技术风险现状的文化体现
三、技术理性泛滥是技术风险发展的文化动力
第三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系统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体系构成
一、认知性技术风险的文化规约
二、制度性技术风险的文化冲突
三、物器性技术风险的文化体系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结构
一、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性结构
二、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始基性结构
三、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功能性结构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功能
一、当代技术风险文化价值的全球向度
二、当代技术风险文化价值的历史选择
三、当代技术风险文化价值的转换规约
第四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发展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与现代性关系
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启迪
二、技术风险的现代性反思
三、反思现代性:技术风险的文化超越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与文化发展的超越性关系
一、技术风险中文化价值的手段与目的需要
二、技术风险中文化价值的物本与人本需要
三、技术风险中文化价值的现实与超越需要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与文化发展的多维思考
一、技术风险对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
二、技术风险对“真”系统发展的需求
三、技术风险对“善”系统发展的需求
第五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评价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评价
一、技术风险文化价值评价的必要性
二、技术风险文化价值评价的可能性
三、技术风险文化价值标准设定的原则性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识别
一、识别技术风险的评价思维路向
二、识别技术风险的文化评价结构
三、识别技术风险的评价指标内容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文化评价的意义
一、保持技术风险的文化根基
二、发挥技术风险的文化功能
三、维护技术风险的文化秩序
第六章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对策
第一节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正义性
一、探索技术风险的真理之路
二、探索技术风险的自由之路
三、探索技术风险的正义之路
第二节 当代技术风险文化对策的原则性
一、当代技术风险文化预置的责任性
二、当代技术风险文化占有的尊严性
第三节 当代技术风险文化资源配置的秩序
一、当代技术风险资源配置的人性化
二、当代技术风险资源配置的责任化
三、当代技术风险资源配置的伦理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研究》由杨明编著。
当代技术正以其强大的优势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而技术这把双刃剑也给人类当代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带来诸多风险,使得人类坐在了“文明的火山口”上。技术风险表现出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构成人类生存活动的最普遍状态,即人类是“带病生存”。这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使得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境地,人们随时都在评估自己遭受的显现的和潜在的损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普遍受到技术风险带来的噩梦缠绕,人的肉体和灵魂异变为技术操作的功能,人的情感和智慧也成为技术管理对象,最终演变为当代技术异变的风险文化。
在当代技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享受着技术理性带来的即时快感生活,现代性的效率与成功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然而,技术异化的风险使得当今时代文化根基断裂,文化结构失调,文化功能失灵,反过来成为技术风险的推动力量。要有效控制技术风险的发生,就要加强技术文化结构建设,追根求源,返璞归真,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就能发挥新的作用,就能发挥技术风险文化功能的多样性、选择性、示范性和传承性的作用。现代性中的技术风险呈现多样化的发展,面临全球现代性技术风险的复杂性形势,反思现代性就是反思技术风险在现代性中多层文化价值的关系,这种价值结构的解构与再建,反映了技术运用在现代性中的两难境地。要保持技术风险与文化价值系统的平衡,就是要超越技术风险原有的文化价值系统,在过程中还原技术风险文化价值的本来意义。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是人类在技术运用的不确定性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需求关系,体现出一种精神价值。技术运用与发展往往会同时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伴随技术产生出的技术精神、技术思想、技术方法等技术文化的内在价值,一旦成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规范准则,又会表现出其强烈的社会价值功能,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认知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技术发展的异变过程,也是技术风险的产生过程,对技术精神、技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对技术风险进行文化评价。对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做评价,是文化自我反思的能动过程,也是一个建构过程。对其核心文化价值做评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技术发展的文化自觉。因此,对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做评价,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其思想内涵体现真与本真、善与至善、美与完美的文化价值,是一个不断揭示世界真实性的过程。文化价值内涵中的信仰、信念、理想、道德等,都是从人类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以此作为评价技术风险的终极标准。
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张扬要靠文化正义来实现,正义性是解决技术风险不确定性的文化价值选择。技术风险的正义性是在技术风险文化系统中,并在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社会与世界范围的现实过程中加以考量。技术风险正义性表现在风险配置的人性化、责任化、伦理化,在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在风险分配面前人格平等,在技术风险控制面前体现文化正义性。技术风险的文化正义性是人类共有的美德,它符合人类的天性,是人性在技术风险面前的集中表现,在社会中执行公正裁决的角色。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反思,是寻找文化价值迷失的当代正义之路,以求对技术风险问题的文化解决之策。技术风险的文化价值批判,使得人类穷尽一切智慧来寻求生存状态的和谐与统一,并使秩序性的公正成为风险状态下文化的基石,并在现代性中不断建构文化的正义性导向。技术风险的主体是人,探索技术风险的自由之路就是探索人的解放之路。人来源于自然,又要回归自然,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都是文化正义的体现,一切人与自然对立的非正义选择,都是人与自然进行功利性索取的结果。如果这样,人类只能将自己桎梏于不可逆转的非人性的文化世界中,这是人类奴役自己的选择,从而无法开辟文化正义的自由之路。
克服技术风险走向文化和谐,关键在于确立科学的文化实践观。从文化实践出发,对文化实践主体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肯定与否定的辩证认识,用系统论、协同论和控制论对技术风险进行文化意义的分析,寻找解决实践问题的文化对策。当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背离了人的本真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技术风险,技术风险的实践过程形成文化的意义性。阐明技术的和谐应当是在文化开放性的实践中,保持现代性发展诉求与风险文化反思之间的张力。在文化反思的现代性视域中,阐述技术风险调控的致思路向,进而从理性出发重新定位技术风险文化的塑造和建构,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这是技术风险文化反思的终极目标。技术风险下的文化和谐是复杂性、多元性、特色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包容技术运用的新文化机理,也必然营造更高层次技术运用的软着陆环境。竞争、选择、融合,是解决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双方文化特殊性矛盾之间的思维路径。技术风险的文化实践是在技术发展的不可逆中实现的,人类的秩序建立在文化实践的可协同的系统之内。技术风险的文化反思需要移风易俗,反思文化古朴之风的超越,追溯文化传统风俗之真。文化实践过程是一个超越过程,用文化理性超越经验理性和实用理性是文化实践的根本要求。文化实践能在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中寻找到新的生长点,不失为民族进步的理性智慧。
本世纪初,技术风险已经在我国呈现出极其普遍的现象。象食品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技术使用出现快速发展态势,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类坐在了“文明的火山口”上。技术运用的危害与损失已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使人们在技术风险面前不断思考人的价值,人类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技术风险下文化反思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杨明编著的《当代技术风险的文化研究》对技术风险文化反思做了理性推论,对风险下的文化冲突、文化系统、文化发展、文化评价以及文化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这些文化反思力求找到应对技术风险的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