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张小卡片给你
中学的时候,辛玦悄悄喜欢上了苏天,只因为递过来的一个软软的白面包。小小温暖的感动,却是一瞬间拨动了女孩子敏感的心弦。
仿佛幼时躺在楼下的小花园,闭上眼睛,聆听大自然的微妙之音。忘却自身的存在,灵魂变得轻盈起来,只有花香和泥草芬芳糅合的清凉气息轻轻地浮动着。
而后两人无过多交集。虽然大学不在一个城市,但电话很多。每次电话都让辛块觉得幸福。但她总觉得他过于完美,他是一枚光芒四射的星星,而她只是一朵仰望星空的小小雏菊,却一直在暗暗期待着什么发生。
她后来大学毕业,做电台的主持人。独自一人,安静清冷的女子,只一双黑白分明的清亮眼眸让人觉得过目难忘。她特别喜、欢秋日灿烂的阳光,喜欢穿纯色的羊毛衫和黑白格子的裙子。她和朋友们聚会,谈起世间的变化与精彩,自己却仿佛站在红尘之外,与这些喧嚣毫不相关。
时光流转,她仍是当初的样子,眉目间依稀有学生时代的青涩与安静。是因为在等待着什么吗?你不来,我不老。
心海深处,爱已如鲛人的泪洒落成珠,流转了满心的光华,却仍是不敢言,不能言。
只是还会常常打电话给他,听见他的声音仍然会心跳,却没有奢望过接近。他是一个很温暖的人,平日里却散发出冷漠和疏离,只有在电话里,他才卸下所有的冷漠。
她想,也许他们是一类人,内心渴望温暖,而表面上却以冰封的姿态拒绝靠近。心理学上说,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害怕伤害,便首先拒绝拥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偶尔电话中,也能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的气息,心下便温暖满溢,觉得这样也很好。恍惚间,她会以为,这样也能静静度过一生。
有一天,他们却不期而遇。她不敢奢望他是特意来看她的,问起,他果然说是出差。但她的心,还是怦然而动了,犹如初遇的那一天,有微妙之音萦绕身畔,芬芳久久不散。
相隔十年的光阴,他已成长为散发着沉稳成熟气息的男子,而在她眼里,他仍是当初那个青涩温暖的少年,在教学楼长长的楼道的那一头,对她微微笑着,递过一个软软的白面包来。
已经安静下来的心又开始跳动起来。十年之后,他依然温暖和优秀得让她心动。
这一刻的遇见,瞬间沧海,一眼万年。
此时,她在北方的大连,而他的工作地点却在福建厦门。
厦门那个地方,美则美矣,却离她天涯路远。她为他做了二十多年最勇敢的一个决定——为了他去厦门。也许是因为他过来看她,忽然给了她无比的勇气。
她终于来到了他打拼多年的城市,来到充满他的气息的地方。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一个人,她仿佛是在梦里,而他的确就在身边。
他带她去了厦门很多地方。书吧里绰约如微风的音乐,水果茶下轻轻跳动的火苗……小资而又文艺,很美。厦门阳光太烈,静坐在店里,满满的阳光。她忽然想念起北方的秋天,还有冬天。青灰色的街道,微冷的风,落叶轻轻停驻在她披散的头发上。
他带她去鼓浪屿看海。他的笑容,近在咫尺。
她真希望是北方,有雪花轻轻飘下,纯净犹如梦中。而身边,是海潮声声的涌动。
她终是适应不了那里,放弃了那么多,但是根所在的地方,还是北方那个亲切的城市,她已经离不开。于是,她留下一张小小的卡片,把在心里轻轻如花香般萦绕多年的话写在了卡片上。她决定就这样告别。
车上,她用耳机听着手机里的音乐,却忽然接到他的电话。他轻轻地笑,你不过来,那我过去。
为了你,我在大连重新开始,我想,现在的我,能做到。
关上手机,她微微低头,唇角上弯,睫毛却柔软地覆盖下来。
一瞬间,闪闪烁烁的记忆片段涌上脑海,从没有过的清晰与生动。
忽然,很想哭……
她听到耳机里轻轻吟唱着的歌:再勇敢一点点,我就跟你走。
P19-22
我少年时迷上素描。一支铅笔急速在纸面上滑动,明明暗暗,就能旋转出光影的轮廓来,很立体,像黑白电影。
2007年我去武汉大学看樱花。春日的下午,樱花如云霞一般绚烂,风一吹,便雪一般纷纷扬扬。却发现校园的一角,樱花树下,一个少年正在支起画板,笔尖灵活地在纸面上舞蹈。在他对面,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肌肤雪白,明眸如水,气质很是清纯。我悄悄走近去看,竟看呆了。是那样灵气横溢的一支笔,渐渐勾画出少女清灵的眉眼,还有她嫣然的笑靥。只觉在看一场魔术。
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歇了。粉色的樱花安静坠落在我身边。还记得那少年专注的眼神,少女浅笑的梨涡。她最美的笑容,凝注在他的笔下。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素描,让人感觉,比那如云如雪的樱花,更加如梦似幻。
我并没有惊动他们,悄悄离去。不知道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美丽的故事,有着怎样浪漫的青春。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一幅画不完的淡色素描。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可是竟能这样,令人的心,怦然而动。青春,应该就是这样,淡色,却动人。
后来我去过海南三亚和上海浦东。海边沙滩上,黄浦江畔,也有人支起画板画画。三十元一幅,用笔极其熟练,却无丝毫灵气。我想起了樱花树下的那个少年的素描,他是用青春、用一颗初恋的心在画。或许这些以画画为生的人,技巧在那少年之上,却远远不如那少年的画令人心动。
却又不禁想起,一个遥远的春日的下午,正值年少,阳光和煦温淡,我静静地坐在校园的小湖边,身边是初初心动的人,那时还并不熟稔,却是满心无可言说的快乐与欢喜。
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全民情敌》中说: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那些让你的心怦然而动的瞬间。这句话使我醍醐灌顶。正是那些怦然而动的瞬间,让整个生命如此生动、鲜活、熠熠生辉。
年少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喜欢得像是整个青春只有他。他的微笑,他的温和,他白色衬衣的领口……漫长的青春,回忆铺天盖地,纵使想着也是幸福。如同青春从未逝去,你我仍然年轻。
那么多年过去了,年少时心动过的那个人,仍然还在身边。时光已把爱情沉淀得如同琥珀,隔着岁月遥望那些年轻时的日子。青春透明如醇酒,可掬,可饮,可醺然如醉。
林徽因之于爱情这样说:“如同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得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话如同天抹微云,浅浅几语,却写尽了静静相恋的淡淡欢喜。
那个遥远的春日下午,两人静静坐着,不说什么话儿。那个场景,却是自己心底极珍贵的一幅淡色素描。直到岁月为那幅淡色的青春沉淀了古旧的画框,也会一直在心底,淡淡存在,轻轻叫嚣。
每个人的青春,都大抵相似。遇见一个人,邂逅一段情怀,走进一个故事,从此青春变得轻灵曼妙地梦幻起来。年少时,你曾经无意中把那段朦胧心事丢入风中,很多年之后,你是否还能记起,那藏匿于风中的密码?
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在各大报刊上创作发表的数十篇青春美文与校园小说,以及部分最新力作。书中内容共分为“听说少年清澈如昨”、“一个人的童话之约”、“流水的光阴”三辑,书里有作者所能想到的有关于青春的美好意象,例如青草、单车、白衬衫、木吉他、下雨的屋檐、午后的阳光,以及初春的樱花、盛夏的香樟、深秋的枫叶、初冬的新雪……还有那爱情初萌发时,那乍喜还忧、怔忡不安,却又甜蜜得忍不住微笑起来的心情。
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的,是青春中那一段段值得永远珍视的情怀。那些白衣飘飘的日子,那些美好纯净的光芒,那些温暖心灵的话语,是美玉般温润细腻的光阴,是锦缎般光华灿烂的岁月。无论是惊鸿一瞥、风过无痕,还是峰回路转、再度邂逅,都是无与伦比的美好感觉,一生一世,永不能忘。
读着这些小文,能在某一个瞬间,如一簇火苗一般,悄然点亮你心房中的那盏灯;能让你忆起,生命中那些如落落野花一般亲切的往事;能让你拾起,那曾丢于风中失落已久的美好情怀。
年少时,你曾经无意中把那段心情丢入风中;多年之后,你是否还能记起,那藏匿于风中的密码?那随着岁月远去的故事,是否还能清晰如昨?在拾起风中密码的瞬间,你是否还会想起当初那个眼眸清亮、笑生双颊的少女,还有香樟树下那个拥有温暖笑容的少年……张觅编著的《风中密码——那些青春中亲切美好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正是青春中那一段段值得永远珍视的情怀。
张觅编著的《风中密码——那些青春中亲切美好的故事》是一部抒情散文集,书写了青春年少时的纯真美好,描绘了那些懵懂青涩的情感。书中的故事看似简单平淡,却能令人回忆起那些值得珍视的美好年代。这些故事的结局,或美满,或遗憾,却都代表着曾经走过的无悔青春。
本书文字细腻,故事温暖亲切,给人以慰藉,可以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