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希思极不情愿地走下楼梯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能体谅父亲受挫的心情。
就在前一天,在那位律师破旧的会议室里,希思努力地端坐着,破椅背上的一块翘起来的板子时不时地戳着他的腰,他也不敢调整个舒服点儿的坐姿。三天前,祖父从屋顶上摔下来不治而亡了。希思已有七八年没有见到过祖父,一想到这七八年将会成为永远的过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久没和祖父见面最大的原因就是,父亲责怪祖父卖掉工厂以后没有给过他一分钱。于是父亲背井离乡生活,再也没有回去过。
对于希思来说,想要记得起祖父的模样是相当困难的,他只记得全家人最后一起过的那个圣诞节,就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威特利。
而现在唯一剩下的就只有那份遗嘱了,这份遗嘱由一位矮小、秃头的、名叫劳埃德·皮尔斯的律师负责宣读。
“下午好,先生们。”劳埃德说道。他的声音听起来低沉沙哑。劳埃德是祖父的朋友,就是他从医院打来电话,通知希思和父亲祖父的死讯的。
当父亲站起身来与他握手时,那位律师的秃头顶刚刚到父亲的肩膀。
尽管有时希思的父亲会提起雇用律师时要找个身材矮小的,但希思真的不明白一个人的本事和他的身材高低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劳埃德的身高使他想知道二者之间是否真的有什么联系,难道自己的祖父也知道这个秘密?
劳埃德紧握父亲的手,说道:“我们现在就宣读吧。”
“好的,劳埃德,请吧。”父亲答道。
父亲“扑哧”一声又坐回到座位上,希思的眼睛盯着扬起的灰尘。这些日子里,父亲很少有这样的耐心。
劳埃德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老希思的遗嘱。“我,希思·惠灵顿,老希思,”劳埃德念道,“头脑健全——呃,正如我这把年纪的人都期盼的那样正常——用了最后几年时间自我反省……仔细考虑,我要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儿子小希思·惠灵顿。近些日子,我悲伤地意识到自己浪费了一生中大部分时光去追逐物质财富。为此我深表遗憾。”
就在这个时候,希思才开始怀疑遗嘱的内容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希思真希望自己能够按下上一周的重复启动按钮,回到老希思生前的日子,回到自己不应遭受的停学之前——其实他并没有真的在历史测验中作弊,事实并不是父亲所了解的那样。知道父亲心情糟透了,这让希思惊恐不安。通常他还可以用周末做家务,或者是半夜三更还要做作业为借口逃离。但现在整个一周他都被停学了,家庭作业不能再是借口。他真的是黔驴技穷了。 走到楼下,希思东看看、西望望,就好像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妖怪一样,唯恐避之不及。他想在被责骂、被罚干活或父亲让他做任何事情之前,好好玩味这最后几分钟。他努力想记起来当劳埃德宣读遗嘱时,父亲脸上的那种表情。
“在最后的几年里,我造成了多少痛苦,已是愈发显而易见了,”老希思在遗嘱中写道,“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想与小希思和解,可是都无功而返。”希思的祖父被称为老希思,父亲是小希思,希思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名字。“我曾写信要求他带着我的孙子到家里度假,”老希思在遗嘱上继续写道,“我寄过明信片、礼物,甚至钱,只是盼望他会回来,并能够真心宽恕我。”接下来,希思紧盯着父亲,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从来没有收到这些卡片和礼物。他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会留下那些钱,但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扣住那些礼物和信件?他想象着装满了一鞋盒的斑迹点点的卡片被胡乱塞在床底下,或者是藏在橱柜后面。
毫无疑问,这件事很令人震惊。但比起父亲接下来那一刻的震惊,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劳埃德读到父亲将会继承其父名下的财产,但前提且唯一的前提就是他要选择“一种新的人生方向”——要与希思一起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成功地管理好老希思的食宿客栈。
“呃……嗯,”父亲说道,“请解释一下,劳埃德,食宿客栈?”
劳埃德点点头,答道: “就是你家在柴郡乡下的农场。它从1862年起就属于你们家族了,而且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你就是在那里长大的。三年前,老希思就与一位名叫温斯特德的人一起开始对它进行翻修了。他们把那个地方改成了一个小客栈,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为那些最不幸的人们提供吃喝。目前,一共有三个住户,再加上温斯特德——居住在那里。”
“哦……正是我所需要的——一栋房子,里面住着无家可归的人。”父亲一下子将椅子踢开,开始在办公室里踱起步来,椅子摩擦着木地板,发出刺耳的声音。每走一个来回,父亲脸上的怒容就增加好几分,额头上的皱纹更加深了。
劳埃德问父亲是不是要喝点什么,这个问题问得颇有深意。不过还好,父亲只要了水,希思也要了一瓶。
紧接着,父亲拧开瓶盖,咕噜咕噜咽下了几口,说道:“好,好,这个无情的老家伙还给我列了其他什么荒唐条件?”P3-5
译完本书,意犹未尽。无论是在译中,还是在译后,心中都充满着别样的感动,伴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或为之喜,或替其忧,或随之怒,或发其愁,或随其乐,或为其哀。所有这些,不为别的,只缘于全书中从头到尾散发出的那种浓浓的感恩之情。
感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话题,小小感恩可以牵动整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在《帮助孩子学会感恩》一书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希思由于备受落魄父亲的恣意讥讽,自尊受到践踏,心生怨怼,内心一直仇视父亲。但在已故祖父的家乡生活的这段日子里,周围人之间的那种浓浓的感恩之情及其衍生出的亲情渐渐温暖了希思的心。他敞开心扉,接纳人们关于感恩的教诲,逐渐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最终与父亲重归于好.。在那里,所有接受过祖父老希思无私帮助的人们也都以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并传播感恩的种子。在老希思感恩精神的感召下,曾经因打架而坐过牢的憨厚的温斯特德,同样因为其他原因进过监狱的文身肌肉男萨利,“食宿客栈”里性情古怪的房客卡特,丈夫生前为大窃贼的法雷尔太太,以及主人公希思父亲的初恋情人萨万娜等,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之后,仍旧能“表现得很淡定”,并能做到“幸福并快乐着”,只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份共同的财富——感恩之心。小小的感恩之情最终?[集成大的社会正能量,生活由此而变得美好。一曲《天赐恩宠》圆满地表达出了老希思们那种博爱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而感恩节上发自内心的祈祷更是让“感恩”一词披上圣洁的光辉:
感恩节即神赐予我等恩惠,我等感谢上苍天恩,给予我们生命、家庭及友人。
这是一个美妙的时刻,我们思索并历数所得赐福——
这一天应该充满爱,充满感激。
我感恩,因为我拥有健康和舒服的床;
我感恩,因为我拥有朋友和一片屋顶;
我感恩,因为周围的友人以其生活态度触动着我却不自知;
我感恩,因为有这样的美味佳肴等待着我,
还有,我感激老希思,是他将我们这些人凝聚在一起。
我暗自庆幸有机会翻译此书,这令我能于浮躁的包围之中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每当早晨一觉醒来时,首先感恩自己能看到初升的太阳、明媚的阳光——这令我更加珍惜生命以及活着的时光;每当工作劳累时,我感恩自己还能有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和维持自己经济独立的收入——相对于下岗者来说,.这令我身心的疲惫得以缓解,又可以满心欢喜地投人到崭新一天的工作中去;每当看到转动着的轮椅从我眼前碾过时,我感恩自己四肢健全——相对于身患残疾者来说,这令我更加小心保护自己免受外来的伤害;每当我想着自己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时,我感恩自己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平的年代——相对于那些身受战乱灾祸的异国他乡的人们来说,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内心充满快乐;每当遇到不如意的人与事时,我会感恩不知经过几百年的修炼才有机缘今世相见,这又令我欣然释怀,淡然一笑泯恩仇;每当孩子令我烦心时,我收起了以前的那种执着,感恩上天赐予我今生最美好的礼物……
《帮助孩子学会感恩》教会了我如何感恩。有了感恩之心,人就少了些悲观,多了些快乐;少了些贪婪,多了些满足;少了些争斗,多了些谦让……感恩,的确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帮助孩子学会感恩》使我获得了教育孩子走好一生的至上法宝。每当遇到挫折、失败、不如意,勿从悲观的角度去思考,而要从感恩的视角去反思。
《帮助孩子学会感恩》是培养孩童、教化国民、医治社会的一剂良方,大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情节之中,令人于阅读中不觉备受感染,于无形之中树立起人生正确的生活态度。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专家、博士程可拉教授的关注与悉心指导,不胜感激,特在此对教授的辛勤付出表达深深的谢意!
贺红
2015年1月
曾经在网上读到一对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饱含对孩子无限的关爱与期盼,这让人能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深厚。现在与各位一起分享这封信:
亲爱的孩子,真的好感谢上苍把你带进我们的生活,有你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乐和希望!随着你慢慢懂事和逐渐融入社会,作为过来人,我们总是好像有许多的感悟和体会要讲给你听,以避免你再去经历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可每次面对面讲述的时候又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提起笔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人生心得写下来等你慢慢品味和体悟。
1.爱自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爱自己是第一重要的事,爱自己是你一生幸福的基石。爱自己就是在内心深处完全地接受自己,既接受自己的长处和拥有,也接受自己的短处和缺少。完全接受自己的人,不刻意地张扬和炫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刻意地遮掩和庇护自己的短处;既不妒忌别人的拥有,也不为自己的缺少而悲怨。
每个人都非常需要被他人接受和重视。一个完全接受自己的人,也容易接受和重视他人。人不接受他人,主要是因为他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短处。人能接受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短处,也就容得下他人的各种不足。当你接受和重视别人时,你也就被别人接受和重视。当你完全接受自己时,你也能够接受世界是不够完美的、人间不总是温暖的、人生的路不总是平坦的。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接受自己与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完全地接受了自己,你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完全接受自己的人心中踏实、有信心,知道自己有价值,懂得珍重自己、爱惜自己和保护自己,也能做到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和宽恕别人。完全接受自己,你就好像给自己编织了一件万能的衣裳,穿上它,在你人生的历程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狂风暴雨、酷暑严寒,它都能为你挡风遮雨、避暑御寒。
写首诗送你吧:我喜欢我,一个不完美的我。由于不完美,那才是我。完美的我不是我,那只是一个雕塑。
2.负责任。孩子,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与你有关,你就要勇敢地承担你那部分责任,不要找借口去推卸。只要担起你那部分责任,你就不会怨天怨地,你就会正确对待一切发生的事。承担了你的责任,你就掌握了事态的主动权,你就能够更好地解决你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承担了你那部分责任,你就能从坎坷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将来,你就能够担得起生命中更大的责任。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自尊的人和一个公正的人。
3.好身体。孩子,身体是人生的本钱。有个好身体,你才能更好地经历和享受人生。有个好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不断努力的结果。你的健康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饮食的营养、身体的锻炼和心理的健康。
……
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除了在生活中更多地关爱孩子外,最重要的是要同孩子一起成长。而这套“陪孩子成长系列丛书”,就是为孩子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关心孩子的教育人士专门打造的一套教育宝典。从中您可以汲取育儿的智慧、体验优质教育带来的显著成效,还可以体悟如何做一位好家长或好老师。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王雪颖老师以职业的眼光和市场的敏锐跟我们预约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翻译合作项目!同时还要衷心感谢各位译者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保持高度的合作热情,远离浮躁与功利,安心于书斋,孜孜不倦于教育智慧的传递!
最后,真诚地希望“陪孩子成长系列丛书”让各位读者开卷有益。
蒂姆·惠特尼创作的《帮助孩子学会感恩》是一部关于爱和感恩的小说,也是一部心灵鸡汤,值得每一个家庭细细品读。
全书以主人公希思及其家庭的一系列不幸遭遇为主线,通过爷爷、爸爸和孩子三代人间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小小感恩可以牵动整个大地社会生态环境。在蒂姆·惠特尼创作的《帮助孩子学会感恩》中,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希思由于备受落魄父亲的讥讽,自尊受到践踏,心生怨怼,一直仇视父亲。但在已故祖父的家乡生活的这段日子,周围人之间的那种浓浓的感恩之情及衍生出的亲情渐渐温暖了希思的心。他敞开心扉,接纳人们关于感恩的教诲,逐渐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最终与父亲重归于好。在那里,所有接受过祖父老希思私帮助的人们也都以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并传播感恩的种子。